專利名稱:一種胚胎移植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是一種可以應用于試管嬰兒作業中的胚胎移植管。
背景技術:
在不育癥疾病的治療手段中,試管嬰兒是常見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試管嬰兒作業中使用的胚胎移植管使用非常不便,特別是對那些患有宮頸管畸形的患者而言,要通過畸形的宮頸管送入子宮腔內就更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胚胎移植管,該胚胎移植管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避免因宮頸內陷窩或粘液阻塞而影響胚胎移植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結構包括導入機構和導管,其中導入機構由導入管、導入管座、套芯和套芯座構成,與導入管座相接的導入管由硬質管段和柔韌管段構成,導入管座、硬質管段、柔韌管段自左向右依次連接,與套芯座相接的套芯軸向穿過導入管座和導入管;導管外徑與套芯直徑相同,且其內部軸向襯有不銹鋼微管,在導管的端部設置有導管座,貫穿導管座開有與不銹鋼微管相接的注射器座孔。
為了確定導入管及導管插入宮腔的位置,在導入管硬質管段設置有刻度。
所述套芯為塑料包被的金屬絲。
另外還可以在導管外設置有保護套。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1)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簡單操作即可完成對胚胎的移植;(2)導入管上硬質管段與柔韌管段相互結合的設置使操作過程更加安全。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胚胎移植管的導入機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胚胎移植管的導管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C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2中D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附圖7為本實用新型胚胎移植管的導管插入導入管時移植管端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胚胎移植管作以下詳細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結構包括導入機構和導管8。
如附圖1、3、4、5所示,導入機構由導入管、導入管座1、套芯2和套芯座3構成,與導入管座1相接的導入管由硬質管段4和柔韌管段5構成,導入管座1、硬質管段4、柔韌管段5自左向右依次連接,硬質管段4靠近柔韌管段5的位置刻有刻度6,與套芯座3相接的套芯2軸向穿過導入管座1和導入管,套芯2為塑料包被的不銹鋼絲。
如附圖2、6所示,內部軸向襯有不銹鋼微管7的導管8的端部設置有導管座9,導管8的外徑與套芯2直徑相同,導管座9內開有與不銹鋼微管7相接的注射器座孔10。
另外還可以在導管8外設置保護套11。
使用時,將導入管連同套芯2一起送入宮腔,端部達到宮底時即可根據硬質管段4上的刻度6確定宮深,然后根據手術需要將導入管連同套芯2一起收回一定距離,至合適的胚胎注入位置后將套芯2抽出;導管8通過注射器座孔10連接注射器,吸入胚胎后通過導入管伸入宮腔,當到達適合位置時即可推動注射器將胚胎注入宮腔。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其結構包括導入機構和導管,其中導入機構由導入管、導入管座、套芯和套芯座構成,與導入管座相接的導入管由硬質管段和柔韌管段構成,導入管座、硬質管段、柔韌管段自左向右依次連接,與套芯座相接的套芯軸向穿過導入管座和導入管;導管外徑與套芯直徑相同,且其內部軸向襯有不銹鋼微管,在導管的端部設置有導管座,貫穿導管座開有與不銹鋼微管相接的注射器座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在導入管硬質管段設置有刻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芯為塑料包被的金屬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胚胎移植管,其特征在于在導管外設置有保護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胚胎移植管,屬于醫療器具。其結構包括導入機構和導管,其中導入機構由導入管、導入管座、套芯和套芯座構成,與導入管座相接的導入管由硬質管段和柔韌管段構成,導入管座、硬質管段、柔韌管段自左向右依次連接,與套芯座相接的套芯軸向穿過導入管座和導入管;導管外徑與套芯直徑相同,且其內部軸向襯有不銹鋼微管,在導管的端部設置有導管座,貫穿導管座開有與不銹鋼微管相接的注射器座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胚胎移植管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避免因宮頸內陷窩或粘液阻塞而影響胚胎移植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A61M25/01GK2759408SQ200420097988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日
發明者畢宜法 申請人:畢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