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壓力記號服藥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藥瓶的改進,具體地說是一種壓力記號服藥瓶,適用于藥房或病房防止服錯藥物。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服藥瓶大多由瓶體、瓶蓋構成,瓶蓋一般通過螺紋與瓶體口部連接,其不足之處是在護理人員為病房送藥時,往往一起就送幾個患者的藥,由于藥瓶上沒有與患者固定相連的記號,只是在藥瓶上用紙筆標注患者的名字,這樣就容易服錯藥物。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在瓶蓋上加床號標記碼、防止服錯藥物的壓力記號服藥瓶。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壓力記號服藥瓶,由瓶體和瓶蓋構成,瓶蓋與瓶體口部用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在瓶蓋的外側設套筒,在套筒的上口內設有活塞,在瓶蓋的上部至活塞之間設折疊式空氣壓力盒,在活塞的頂面固定上壓力表,壓力表的刻度標為自然序號刻度,壓力表的進氣管與折疊式空氣壓力盒相通,通過壓力的大小表明序號的大小,這樣,可將序號對應病號的床號,在套筒內壁下部設彈性止倒片,彈性止倒片與瓶蓋外壁下部的齒環嚙合,當手持套筒順時針轉動時,彈性止倒片推動瓶蓋擰緊,反轉時,套筒轉動,而瓶蓋則不能轉動,不能擰下瓶蓋,在活塞的兩側固定上推動桿,推動桿上設卡片,在瓶蓋的上邊沿設卡槽,當推動桿上的卡片卡在瓶蓋上的卡槽內時,在反時針轉動套筒時,瓶蓋可擰下,在推動桿上的卡片不卡在瓶蓋上的卡槽內時,無論套筒反時針轉還是順時針轉,均不能擰下瓶蓋。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推動桿上的卡片垂直寬度為2mm;所述的瓶蓋上的卡槽垂直寬度為2mm,卡槽的橫向寬度為卡片橫向寬度的2倍,推動桿的下端插入固定在套筒內壁上的導向環內,當下壓活塞,推動桿下移時,卡片從上側插入卡槽內,此時折疊式空氣壓力盒壓縮,壓力表指針擺到與卡片到達處相一致的標出位置,反時針轉動套筒,即可擰下瓶蓋,若活塞下壓超過了標出的位置,卡片則滑出了卡槽的下口,此時轉動套筒,仍然是套筒轉動,而瓶蓋不轉動,故不能擰下瓶蓋,因此,只有當與標出的序號相對的情況下才能擰下瓶蓋,這就達到了只有與病員床號相符的情況下,才能打開藥瓶服藥,否則就擰不開;所述的推動桿上的卡片的位置可上、下調整,從而調整活塞下壓的距離,也就是調整壓力指針所指出的序號的大小,從而調整不同的病員床號,每一個病員床號對應自己所應用的藥瓶;套筒的下口沿內扣,使套筒不會脫離瓶蓋,套筒的上口沿也內扣,使活塞不會彈出套筒內。使用本實用新型時,通過調整推動桿上的卡片位置,使每一個位置對應相應的病員床號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與目前使用的服藥瓶相比,由于在瓶蓋上加了只有達到一定壓力標號下才能打開瓶蓋,又使壓力標出的自然序號與床號相符,故只有與病員床號相符時才能打開瓶蓋服藥,這就避免了送錯藥或服錯藥事故的發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圖1A-A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沿圖2B-B斷面剖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沿圖2C-C斷面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4制作本實用新型。該壓力記號服藥瓶,由瓶體1和瓶蓋2構成,瓶蓋2與瓶體1口部用螺紋連接,在瓶蓋2的外側設套筒3,在套筒3的上口內設有活塞4,在瓶蓋2的上部至活塞4之間設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在活塞4的頂面固定上壓力表6,壓力表6的刻度標為自然序號刻度7,壓力表6的進氣管與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相通,通過壓力的大小表明序號的大小,這樣,可將序號對應病號的床號,在套筒3內壁下部設彈性止倒片8,彈性止倒片8與瓶蓋2外壁下部的齒環9嚙合,當手持套筒3順時針轉動時,彈性止倒片8推動瓶蓋2擰緊,反轉時,套筒3轉動,而瓶蓋2則不能轉動,不能擰下瓶蓋2,在活塞4的兩側固定上推動桿10,推動桿10上設卡片11,在瓶蓋2上邊沿設卡槽12,當推動桿10上的卡片11卡在瓶蓋2上的卡槽12內時,在反時針轉動套筒3時,瓶蓋2可擰下,在推動桿10上的卡片11不卡在瓶蓋2上的卡槽12內時,無論套筒3反時針轉還是順時針轉,均不能擰下瓶蓋2。所述的推動桿10上的卡片11垂直寬度為2mm;所述的瓶蓋2上的卡槽12垂直寬度為2mm,卡槽12的橫向寬度為卡片11橫向寬度的2倍,推動桿10的下端插入固定在套筒3內壁上的導向環13內,當下壓活塞4,推動桿10下移時,卡片11從上側插入卡槽12內,此時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壓縮,壓力表指針擺到與卡片11到達處相一致的標出位置,反時針轉動套筒3,即可擰下瓶蓋2,若活塞4下壓超過了標出的位置,卡片11則滑出了卡槽12的下口,此時轉動套筒3,仍然是套筒3轉動,而瓶蓋2不轉動,故不能擰下瓶蓋2,因此,只有當與標出的序號相對的情況下才能擰下瓶蓋2,這就達到了只有與病員床號相符的情況下,才能打開藥瓶服藥,否則就擰不開;所述的推動桿10上的卡片11的位置可上、下調整,從而調整活塞4下壓的距離,也就是調整壓力指針所指出的序號的大小,從而調整不同的病員床號,每一個病員床號對應自己所應用的藥瓶;套筒3的下口沿內扣,使套筒3不會脫離瓶蓋2;套筒3的上口沿也內扣,使活塞4不會彈出套筒3內。
權利要求1.一種壓力記號服藥瓶,由瓶體(1)和瓶蓋(2)構成,瓶蓋(2)與瓶體(1)口部用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在瓶蓋(2)的外側設套筒(3),在套筒(3)的上口內設有活塞(4),在瓶蓋(2)的上部至活塞(4)之間設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在活塞(4)的頂面固定上壓力表(6),壓力表(6)的刻度標為自然序號刻度(7),壓力表(6)的進氣管與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相通,在套筒(3)內壁下部設彈性止倒片(8),彈性止倒片(8)與瓶蓋(2)外壁下部的齒環(9)嚙合,在活塞(4)的兩側固定上推動桿(10),推動桿(10)上設卡片(11),在瓶蓋(2)上邊沿設卡槽(1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記號服藥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動桿(10)上的卡片(11)垂直寬度為2mm;所述的瓶蓋(2)上的卡槽(12)垂直寬度為2mm,卡槽(12)的橫向寬度為卡片(11)橫向寬度的2倍,推動桿(10)的下端插入固定在套筒(3)內壁上的導向環(13)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力記號服藥瓶,由瓶體1和瓶蓋2構成,在瓶蓋2的外側設套筒3,在套筒3的上口內設有活塞4,在瓶蓋2的上部設折疊式空氣壓力盒5,在活塞4的頂面固定上壓力表6,壓力表6的刻度標為自然序號刻度7,在套筒3內壁下部設彈性止倒片8,彈性止倒片8與瓶蓋2外壁下部的齒環9嚙合,在活塞4的兩側固定上推動桿10,推動桿10上設卡片11,在瓶蓋2上邊沿設卡槽12。該壓力記號服藥瓶,由于在瓶蓋上加了只有達到一定壓力標號下才能打開瓶蓋,又使壓力標出的自然序號與床號相符,故只有與病員床號相符時才能打開瓶蓋服藥,這就避免了送錯藥或服錯藥事故的發生。
文檔編號A61J1/00GK2759465SQ20042009957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國梁, 馬謙, 畢艾娟 申請人:張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