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域領本發明涉及中藥成藥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糖尿病的中藥成藥及其制法。
背景技術: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es,簡稱DM)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屬于中醫的“消渴”范疇,由于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胰島素的細胞代謝作用缺乏引起糖代謝紊亂,出現持續性高血糖狀態,尿糖陽性,葡萄糖耐量減低及胰島素釋放試驗異常;在糖代謝紊亂的基礎上,又可出現蛋白質和脂肪代謝紊亂甚至酸堿平衡失調。早期臨床上可無癥狀,癥狀典型者有多飲、多食、多尿及伴有體重減輕,伴疲乏無力等癥狀候群(即“三多一少),嚴重者可發生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且易合并多種感染。久病者常伴發眼、腎、心、腦血管及神經系統慢性并發癥。由于本病發病率高,并發癥多,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已引起全球醫學界廣泛關注。
糖尿病分I型和II型兩種,I型是由于胰島β細胞破壞,β細胞顆粒減少,胰島分泌功能障礙,導致糖尿病為胰島素依賴型,II型糖尿病是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作用不足而導致發病,是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中醫藥防治糖尿病(即消渴病)有著悠久的歷史,經過幾千年的實踐,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并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體系。西藥對糖尿病治療雖有較好的療效,但有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配合中醫藥治療,可減少其藥量,中醫藥在改善癥狀、防治并發癥等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中醫藥治療糖尿病注重整體調整,在改善癥狀等方面明顯優于西醫藥,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但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的療程較長。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西藥在治療糖尿病時會產生較大的副作用,中醫藥治療糖尿病療程較長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把益氣養陰與化藥降糖藥組合在一起的治療糖尿病藥物;此藥對治療糖尿病及其各種合并癥療效確切,降糖平穩,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使糖尿病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療,有著化學合成藥物不可替代的優勢。本發明還提供了此藥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既能充分提取有效成分,又能最大可能地除去雜質,且適合工業化生產的要求。
本發明為實現其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包括人參、黃芪、地骨皮、葛根、知母、山藥、天花粉、五味子、雞內金和格列本脲,其特征在于各組份的重量為人參162~198g、黃芪486~594g、地骨皮810~990g、葛根324~396g、知母324~396g、山藥324~396g、天花粉405~495g、五味子243~297g、雞內金162~198g、格列本脲270~330mg。
各組份的較佳重量為人參176~190g、黃芪500~580g、地骨皮850~950g、葛根340~380g、知母330~380g、山藥340~380g、天花粉420~480g、五味子255~280g、雞內金176~190g、格列本脲280~320mg。
各組份的最佳重量為人參180g、黃芪540g、地骨皮900g、葛根360g、知母360g、山藥360g、天花粉450g、五味子270g、雞內金180g、格列本脲300mg。
本發明藥物活性成分的制備是人參、黃芪、知母、山藥先用較高濃度的乙醇提取皂苷類成分,再用水煎煮提出多糖類成分,濃縮后用高濃度乙醇醇沉使多糖類成分沉淀析出,濾取沉淀得到高純度的多糖。葛根和五味子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有效部位;地骨皮、天花粉、雞內金提取工藝采用水提醇沉法除去鞣質、淀粉等,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有效成分。各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加入上述多糖,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與格列本脲細粉、輔料配研,混勻,制成顆粒,壓片,包衣,即得。具體制備方法如下①格列本脲粉碎成細粉,過80~120目篩;②葛根、五味子加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
③人參、黃芪、知母、山藥四味藥材粉碎成粗粉20~40目,用60~8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漉液備用;藥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為1.06~1.15,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70~90%,靜置24小時,濾過,沉淀物備用;④地骨皮、天花粉、雞內金三味藥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為1.05~1.15,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60~80%,靜置,取上清液,濾過,濾液備用;⑤將葛根、五味子醇提液;人參、黃芪、知母和山藥的滲漉液;地骨皮、天花粉和雞內金醇沉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為1.30~1.35的清膏,加入上述沉淀物,在70℃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70~120目篩,并與上述格列本脲細粉混勻,即得本發明藥物的活性成份;⑥制備成的活性成分,加入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作為賦形劑,制粒,干燥,壓制成片,包薄膜衣。
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和活性組分的配比為活性組分350-450克、淀粉40-60克、預膠化淀粉20-30克、羧甲基淀粉鈉10-15克。
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和活性組分的最佳配比為活性組分400克、淀粉52克、預膠化淀粉25克、羧甲基淀粉鈉12.5克。
本發明藥物的活性組分可以加入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如賦型劑、填充劑等以常規的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劑型,如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藥物可對糖尿病人進行整體調整,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中氣陰兩虛證者,臨床有明顯的療效。在改善癥狀防治并發癥等方面明顯優于西醫藥,而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使糖尿病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療,有著化學合成藥物不可替代的優勢。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
原料組份人參176g、黃芪500g、地骨皮850g、葛根340g、知母330g、山藥340g、天花粉420g、五味子255g、雞內金176g、格列本脲280mg。
實施例2原料組份人參190g、黃芪580g、地骨皮950g、葛根380g、知母380g、山藥380g、天花粉480g、五味子280g、雞內金190g、格列本脲320mg。
實施例3最佳原料組份人參180g、黃芪540g、地骨皮900g、葛根360g、知母360g、山藥360g、天花粉450g、五味子270g、雞內金180g、格列本脲300mg。
上述三組實施例均采用下述制備方法1、格列本脲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2、葛根、五味子加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8倍量,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3、人參、黃芪、知母、山藥四味藥材粉碎成粗粉(20~40目),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下的滲漉法(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IO),用7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7000ml,漉液備用;藥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加10倍量水,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8(50℃),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80%,靜置24小時,濾過,沉淀物備用;4、地骨皮、天花粉、雞內金三味藥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10(50℃),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70%,靜置,取上清液,濾過,濾液備用;5、將上述各提取液(葛根、五味子醇提液;人參等滲漉液;地骨皮等醇沉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1.35(50℃)的清膏,加入上述沉淀物,減壓干燥(70℃),粉碎成細粉,過80目篩,備用;6、將上述浸膏粉與格列本脲、淀粉52g、預膠化淀粉25g、羧甲基淀粉鈉12.5g,用85%乙醇為潤濕劑,制顆粒,干燥,壓片,包薄膜衣,制成1000片,即得本發明藥物。
本發明片劑藥理毒理資料
1、主要藥效學試驗通過對高血糖模型動物的治療以及對正常大鼠的降糖作用、糖耐量及血液流變性指標等試驗,驗證本發明片劑治療糖尿病作用,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大鼠按4.5g生藥/kg.d、9g生藥/kg.d和18g生藥/kg.d(按公斤體重計算相當于臨床成人(以70kg計)用量54g/d的5、10和20倍),口服給藥。結果顯示①能明顯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動物和正常大鼠的血糖值;②能顯著提高高血糖模型動物和正常動物的糖耐量。
③對高血糖模型動物脾臟、胸腺等重要免疫器官的臟器系數有一定的增加作用。
④能顯著改善高血糖模型動物對血液流變性。
結果說明了本發明片劑具有養陰益氣、生津止渴功能。
2、毒理學試驗資料①急性毒性試驗通過口服給藥,觀察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的急性毒性的大小,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口服給藥沒有測得其LD50,測得其最大給藥量為124g生藥/kg,(按公斤體重計算,相當于臨床成人(70kg計)日用量54g的161倍;按體表面積計算,相當于18倍)。給藥后,小鼠活動、精神狀態、大小便、生長狀況等正常,小鼠體重增加明顯。說明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對小鼠口服毒性低,應用較安全。
②大鼠長期毒性試驗通過大鼠長期用藥,考察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長期應用后的一般情況,血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體重、凝血時間等的影響,以及停藥后的反應和組織學變化,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
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大鼠每天按23.1、46.2和92.4g生藥/kg(按公斤體重計算,相當于臨床成人(70kg計)日用量54g的30、60和120倍),給大鼠連續用藥6個月,分別于用藥3個月、6月及停藥3周取血,進行有關項目檢查,結果顯示大鼠的行動、毛發、體重、食量、血常規、血脂、肝腎功能及臟器系數等與對照組比,均無明顯差別,而血糖有所下降,與正常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但停藥3周后,又恢復正常。大體解剖肉眼觀察,各組織臟器無明顯變化,組織學檢查結果顯示心、肝、脾、肺、腎、腦等亦無明顯改變,說明本發明浸膏(含格列苯脲)對大鼠長期應用毒性較低,應用較安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包括人參、黃芪、地骨皮、葛根、知母、山藥、天花粉、五味子、雞內金和格列本脲,其特征在于各組份的重量為人參162~198g、黃芪486~594g、地骨皮810~990g、葛根324~396g、知母324~396g、山藥324~396g、天花粉405~495g、五味子243~297g、雞內金162~198g、格列本脲270~330m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組份的較佳重量為人參176~190g、黃芪500~580g、地骨皮850~950g、葛根340~380g、知母330~380g、山藥340~380g、天花粉420~480g、五味子255~280g、雞內金176~190g、格列本脲280~320m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各組份的最佳重量為人參180g、黃芪540g、地骨皮900g、葛根360g、知母360g、山藥360g、天花粉450g、五味子270g、雞內金180g、格列本脲300mg。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驟①格列本脲粉碎成細粉,過80~120目篩;②葛根、五味子加7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備用;③人參、黃芪、知母、山藥四味藥材粉碎成粗粉20~40目,用60~8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緩緩滲漉,收集滲漉液,漉液備用;藥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為1.06~1.15,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70~90%,靜置24小時,濾過,沉淀物備用;④地骨皮、天花粉、雞內金三味藥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每次1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為1.05~1.15,放冷,加乙醇使乙醇含量達60~80%,靜置,取上清液,濾過,濾液備用;⑤將葛根、五味子醇提液;人參、黃芪、知母和山藥的滲漉液;地骨皮、天花粉和雞內金醇沉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在50℃時為1.30~1.35的清膏,加入上述沉淀物,在70℃時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過70~120目篩,并與上述格列本脲細粉混勻,即得本發明藥物的活性成份;⑥制備成的活性成分,加入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作為賦形劑,制粒,干燥,壓制成片,包薄膜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和活性組分的配比為活性組分350-450克、淀粉40-60克、預膠化淀粉20-30克、羧甲基淀粉鈉10-15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淀粉、預膠化淀粉、羧甲基淀粉鈉和活性組分的最佳配比為活性組分400克、淀粉52克、預膠化淀粉25克、羧甲基淀粉鈉12.5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人參、黃芪、地骨皮、葛根、知母、山藥、天花粉、五味子、雞內金、格列本脲組成。制法是人參、黃芪、知母、山藥先用較高濃度的乙醇提取皂苷類成分,再用水煎煮提出多糖類成分,濃縮后用高濃度乙醇醇沉使多糖類成分沉淀析出,濾取沉淀得到高純度的多糖。葛根和五味子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地骨皮、天花粉、雞內金提取工藝采用水提醇沉法。各提取液合并,回收乙醇,濃縮成清膏,加入上述多糖,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與格列本脲細粉、輔料配研,混勻,制成顆粒,壓片,包衣,即得。本發明的藥物具有益氣養陰,生津止渴的功能,用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中氣陰兩虛證者,臨床有明顯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9/28GK1736459SQ20051004105
公開日2006年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13日
發明者朱月信, 李文軍, 馬凱 申請人:安徽濟人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