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1016閱讀:29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具體為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
背景技術
結核病是現代醫學病名,中醫稱為癆病、鼠瘡、瘰疬等名稱。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潮熱盜汗、食欲不振、疲乏無力、咳嗽氣短、咳血、失眠、消瘦、體重減輕、胸痛氣促、心跳加快、婦女月經不調或停經等癥狀。結核病產生的病機有三種,1、自身產生有什么環境、條件,就有什么產物,就有什么疾病,當人們精神因素,營養因素,人體內部生理和病理變化后,人體的正氣、免疫力下降,變成了結核病的培養基,導致了結核病的產生;2、陰陽失衡結核病患者都具有潮熱、盜汗、低熱等陰陽失衡癥狀,突出表現為陰虛火旺之象,后期陰損及陽,表現為陰陽兩虛,由于陰陽失衡、陰虛火旺,患者體內津液凝聚成痰核,有的是單個,有的是一串,淋巴循環系統受到阻礙,時間久了,痰核潰破流清浠濃液,長期不愈甚至影響患者生命;3、傳染而來結核病患者通過空氣、痰液極易傳染給醫生、護士、患者家屬等易感染人群,體內正氣、免疫力下降,結核病油然而生。總之都是由于上述三個原因,導致人體內環境改變而產生的。結核病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目前我國結核病病人有450萬,其中傳染性結核病病人約150萬,每年約有145萬新發病例,而對于此病的治療,國內外一般臨床使用西藥和化療,其中常用西藥有利福平、乙胺丁醇、異煙肼等,在治療時這幾種西藥都是結合使用,雖然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長期使用其毒副作用會給患者帶來新的疾病和痛苦;化療可使病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但化療對患者的肝、腎、胃腸功能均有一定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治療結核病的方法存在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種安全可靠、簡單易行、療效極佳并由純中藥為原料制成的治療結核病的藥物。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白人參10-20份 白術10-20份 云零10-20份 甘草10-20份 雞內金10-20份 升麻10-15份 葛根10-15份 川樸10-15份 枳殼10-15份 當歸10-20份 川芎10-20份 白芍10-20份 熟地10-20份 皂刺25-35份 郁金15-25份 乳香10-20份 沒藥10-20份 制馬錢子55-65份 天龍25-35份 地龍25-35份 僵蠶25-35份 蜈蚣25-35份 柴胡35-45份 半夏25-35份 黃芩10-20份 黃柏15-25份 龍骨15-25份 牡蠣15-25份 桂枝10-20份 川軍10-20份 香附15-25份 廣木香15-25份 九香蟲15-25份 陳皮15-25份 杏仁10-20份 桔梗10-20份 菖蒲15-25份 百部25-35份 白芨25-35份 貓爪草25-35份 首烏120-140份 白頭翁25-35份 元參25-35份 浙貝母25-35份 兒茶25-35份 地骨皮25-35份 白芥子25-35份 白礬15-25份 膽星25-35份將上述藥物粉碎至100-150目,制成片劑或膠囊,每粒含生藥0.5克,每次服5日服3次,飯后服用,開水送服,黃酒為引。其中制馬錢子有毒,必須經過油炙祛毒方可使用,因該藥為脂熔性藥物,油炙后才可祛毒,取水一盆,沙一堆,加熱后,把制馬錢子放進油內,加熱至聽到爆炸聲,稍停片刻,撈出制馬錢子,放進水盆,制馬錢子漂到水面,再次撈出制馬錢子并放入沙堆吸油,用紙擦凈油沙,粉碎備用,此制備方法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公知的。
在上述藥物中,白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白術、云苓補脾燥濕,主治脾虛瀉泄、水腫、食少脹悶;甘草性味甘,平。能瀉火解毒、潤肺祛痰止咳,用于治療咽喉腫痛以及藥物、食物中毒,咳嗽哮喘等癥;用于治療心氣不足、心悸怔忡、脈結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以及腹中痙攣、急疼痛等癥;雞內金消食積,養胃健脾,主治食積停滯,遺尿尿頻;升麻升陽,發表,透疹,解毒。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葛根性味甘辛、平,無毒,升陽解肌,透疹止瀉,脫脂降壓,解酒毒;川樸別名厚樸,苦辛溫,入脾胃、大腸經,溫中下氣,澡濕祛痰,主治胸腹脹痛,反胃、嘔吐,食積;枳殼性苦辛,涼,主治破氣、行痰,消積,胸膈痰滯,食積,嘔逆,下痢后重;當歸調經,生血補心,虛寒腹痛,潤燥滑腸;川芎,性味溫辛,行氣開郁,祛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寒痹痙攣,閉經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白芍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筋骨酸痛;熟地性甘,微溫,滋陰補血,主治陰虛血少,腰膝痿弱,勞咳骨蒸,遺精,崩漏;皂刺辛溫,開結行滯,化痰祛瘀,破堅除積;郁金味辛苦,平,無毒,行氣解郁,涼血破瘀,主治胸腹脅肋諸痛,失心癲狂,吐血,尿血;乳香、沒藥養血活血,通絡舒筋,血行風自滅,絡通邪自怯,散瘀滌痰;制馬錢子散血熱,消腫,止痛。治療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天龍又稱壁虎,性咸、寒,有小毒,祛風,定驚,散結,解毒,主治中風癱瘓,歷節風痛;地龍又稱蚯蚓,性咸、寒,清熱平肝,止喘通絡,主治高熱狂躁,驚風抽搐,風熱頭痛,喘息,喉痹;僵蠶辛咸,平,祛風解痙,化痰散結,主治中風失音,頭風,喉風,喉痹;蜈蚣熄風鎮痙,解瘡毒,解蛇毒,主治小兒驚風,破傷風,蛇蟲咬傷;柴胡性苦,涼,和解表里,疏肝升陽,主治寒熱往來,胸滿脅痛,頭痛目眩,口苦耳聾;半夏辛,溫,有毒,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主治濕痰冷飲,嘔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脹滿,痰厥頭痛;黃芩,瀉實火,除濕熱,止血,安胎。治壯熱煩渴,肺熱咳嗽,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崩,漏,目赤腫痛,胎動不安,癰腫疔瘡;黃柏性味苦,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熱痢,泄瀉,消渴,淋濁,便血,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龍骨鎮驚固澀,平肝潛陽,主治驚悸失眠,自汗盜汗,火瀉脫肛,遺精崩帶;牡蠣潛陽固澀,軟堅散結,主治自汗盜汗,肝陽頭暈,瘰瘍痰核;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酸疼,胸痹痰飲,經閉癥瘕;川軍又名大黃,性味苦,寒,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主治實熱便秘,食積痞滿,疾痢初起,暴眼赤痛;香附辛微苦甘,平,理氣解郁,止痛調經,主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脹痛,痰飲痞滿;廣木香辛苦,溫,行氣止痛,溫中和胃,主治中寒氣滯,胸腹脹痛,嘔吐;九香蟲性味咸,溫,理氣止痛,溫中壯陽,主治胸膈氣滯,脘痛痞悶,脾腎虧損,腰膝酸痛;陳皮又稱橘皮,性味辛,苦,溫。理氣、調中、燥濕、止咳化痰,消食健脾,增強記憶,美白皮膚;杏仁苦、溫,有毒,祛痰止咳,平喘潤腸,主治外感咳嗽,喘滿,喉痹,腸燥便秘;桔梗性苦辛,平,開宣肺氣,祛痰排膿,主治外感咳嗽,咽喉腫痛,胸滿脅痛,痢疾腹痛;菖蒲辛、溫。入心、肝經。芳香開竅,和中辟濁。含揮發性油,主要成分為細辛醚,主治洗疥,大風瘡;百部性甘苦,微溫,溫潤肺氣,止咳,殺蟲,主治風寒咳嗽,百日咳,結核病,老年咳喘;白芨性味苦甘,涼,補肺止血,消腫生肌,斂瘡,主治肺傷咳血,金瘡出血,潰瘍疼痛;貓爪草性味甘辛,溫,主治結核病,瘧疾;首烏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酸軟,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腸風,痔疾;白頭翁性味苦,寒,清熱涼血,解毒,主治熱毒血痢,溫瘧寒熱;元參又名玄參,性苦咸,涼,滋陰降火,除煩解毒,主治熱病煩渴,骨蒸勞熱,咽喉腫痛;浙貝母氣微,味微苦。清熱化痰,開郁散結,用于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癘,瘡毒,心胸郁悶;兒茶性涼,苦,澀,歸肺經,用于潰瘍不斂,濕疹,口瘡;地骨皮性味甘,寒,清熱,涼血,主治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吐血消渴,惡瘡;白芥子,下氣消痰,潤肺,寬腸。治療咳逆,痰喘,氣滯便秘;白礬性味酸澀,寒,有毒,消痰燥濕,止瀉止血,解毒,主治喉痹,痰涎壅甚,口舌生瘡;膽星性味苦,涼,清火化痰,主治中風痰迷,痰火喘咳,頭風眩暈。
諸藥組合使用,相互促進,采用氣血雙補、和解少陽、疏通理氣、升脾降胃、益氣、活血、滋陰降火、熄風解痙、散結通絡等法,改善并提高人體正氣、免疫力以及人體內環境,能瀉火解毒、潤肺祛痰止咳,胸膈痰滯,胸腹脹痛,平喘潤腸,維護人體免疫系統內環境的穩定性,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又有抑制抗原抗體免疫反應,防止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還可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濃度,增強人體免疫力。
臨床實踐證明有效率可達100%,治愈率可達98%以上,全部療程平均60天。
典型病例1、薛蘇平,女,現年79歲,四望村人,1975年經萬榮縣醫院確診為結核病。臨床癥狀有潮熱盜汗、咳嗽氣短、食欲不振、疲乏無力、兩顴骨發紅,舌質紅少苔,服用本發明膠囊每次服5g,日服3次,開水送服,黃酒為引,服30天后,經復查臨床癥狀消失,血沉降了48mm/N,自覺精神、食欲增加,共服藥60天,休息10天到縣醫院復查,一切正常,痊愈康復。
2、薛正芝,男,現年78歲,四望村人,1977年患有腰疼,不能行走,需拄拐杖,尿有血尿并有潮熱、盜汗、疲乏無力、舌質紅少苔,經醫院確診為腎結核,血沉高達70mm/N,經西藥治療40天療效不顯,改服本發明膠囊,如法服用,30天后臨床癥狀消失,血尿止,行動自如,不需拐杖,血沉降了50mm/N,共服藥60天,痊愈康復,至今健在,無有反復。
3、董英英,女,現年55歲,后小淮人,81年被醫院確診為結核病,臨床結核癥狀具備,經服用本發明膠囊,30天后復查,臨床癥狀消失,血沉降了49mm/N,共服藥60天后,到醫院復查,痊愈康復。
4、杜水連,女,68歲,孤山漫坡人,83年醫院確診為結核病,具備結核體癥,經服用本發明膠囊,30天后,臨床癥狀消失,60天痊愈康復。
5、董秀梅,女,現年56歲,南坡人,84年患腰椎結核,確診腰椎部有雞卵型腫塊,來回移動,并有結核體癥,確診為腰椎結核,服用本發明膠囊,如法服用,共服用60天,臨床體癥消失,腫塊確診無,痊愈康復。
6、雷孔玉,男,現年50歲,四望村人,汽車司機,96年3月,耳下頸側下午發燒、疼痛,至晚12點達到高峰,并放射至耳中,天明又恢復正常,中午12點又開始發病,住院治療20天不見好轉,經查確診為淋巴炎,服用本發明膠囊每次5g,日服三次,開水送服,黃酒為引,飯后服用,服藥一天,每二天下午四點發病,推遲4個小時,第三天晚上8時發病,第四天沒有發病,共服藥6天,痊愈康復,至今10年沒有犯病。
7、郭富榮妻,女,現年71歲,皇甫村人,2000年患腳疼,住稷山縣醫院治療二個月,手術藥物治療無效,經查體膚色正常,腳趾擠出白色粉狀晶體液,午后發熱疼痛,至晚12點達高峰,天明又正常,經本發明膠囊如法服用,服藥三天后,燒停痛止,10天后癥狀消失,共服藥60天,痊愈康復。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每份1克,白人參10份 白術10份 云零10份 甘草10份 雞內金10份 升麻10份 葛根10份 川樸10份 枳殼10份 當歸10份 川芎10份 白芍10份 熟地10份 皂刺25份 郁金15份 乳香10份 沒藥10份 制馬錢子55份 天龍25份 地龍25份 僵蠶25份 蜈蚣25份 柴胡35份 半夏25份 黃芩10份 黃柏15份 龍骨15份 牡蠣15份 桂枝10份 川軍10份 香附15份 廣木香15份 九香蟲15份 陳皮15份 杏仁10份 桔梗10份 菖蒲15份 百部25份 白芨25份 貓爪草25份 首烏120份 白頭翁25份 元參25份 浙貝母25份 兒茶25份 地骨皮25份 白芥子25份 白礬15份膽星25份將上述各個中草藥粉碎至100目,制成膠囊即可服用。
實施例2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每份1兩,白人參20份 白術20份 云零20份 甘草20份 雞內金20份 升麻15份 葛根15份 川樸15份 枳殼15份 當歸20份 川芎20份 白芍20份熟地20份 皂刺35份 郁金25份 乳香20份 沒藥20份 制馬錢子65份天龍35份 地龍35份 僵蠶35份 蜈蚣35份 柴胡45份 半夏35份 黃芩20份 黃柏25份 龍骨25份 牡蠣25份 桂枝20份 川軍20份 香附25份 廣木香25份 九香蟲25份 陳皮25份 杏仁20份 桔梗20份 菖蒲25份 百部35份 白芨35份 貓爪草35份 首烏140份 白頭翁35份 元參35份 浙貝母35份 兒茶35份 地骨皮35份 白芥子35份 白礬25份膽星35份將上述各個中草藥粉碎至150目,制成片劑即可服用。
實施例3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每份1公斤,白人參15份 白術15份 云零15份 甘草15份 雞內金15份 升麻12份 葛根12份 川樸12份 枳殼12份 當歸15份 川芎15份 白芍15份熟地15份 皂刺30份 郁金20份 乳香15份 沒藥15份 制馬錢子60份天龍30份 地龍30份 僵蠶30份 蜈蚣30份 柴胡40份 半夏30份 黃芩15份 黃柏20份 龍骨20份 牡蠣20份 桂枝15份 川軍15份 香附20份 廣木香20份 九香蟲20份 陳皮20份 杏仁15份 桔梗15份 菖蒲20份 百部30份 白芨30份 貓爪草30份 首烏100份 白頭翁30份 元參30份 浙貝母30份 兒茶30份 地骨皮30份 白芥子30份 白礬20份膽星30份將上述各個中草藥粉碎至130目,制成膠囊即可服用。
實施例4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每份1噸,白人參18份 白術18份 云零17份 甘草15份 雞內金16份 升麻14份 葛根13份 川樸12份 枳殼15份 當歸18份 川芎18份 白芍18份熟地17份 皂刺29份 郁金18份 乳香15份 沒藥18份 制馬錢子60份天龍32份 地龍35份 僵蠶28份 蜈蚣32份 柴胡38份 半夏25份 黃芩15份 黃柏19份 龍骨25份 牡蠣25份 桂枝15份 川軍16份 香附17份 廣木香18份 九香蟲19份 陳皮20份 杏仁15份 桔梗17份 菖蒲20份 百部30份 白芨28份 貓爪草26份 首烏130份 白頭翁34份 元參32份 浙貝母33份 兒茶28份 地骨皮27份 白芥子26份 白礬18份膽星35份將上述各個中草藥粉碎至120目,制成片劑即可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其特征是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白人參10-20份 白術10-20份 云零10-20份 甘草10-20份 雞內金10-20份 升麻10-15份 葛根10-15份 川樸10-15份 枳殼10-15份 當歸10-20份 川芎10-20份 白芍10-20份 熟地10-20份 皂刺25-35份 郁金15-25份 乳香10-20份 沒藥10-20份 制馬錢子55-65份 天龍25-35份 地龍25-35份 僵蠶25-35份 蜈蚣25-35份 柴胡35-45份 半夏25-35份 黃芩10-20份 黃柏15-25份 龍骨15-25份 牡蠣15-25份 桂枝10-20份 川軍10-20份 香附15-25份 廣木香15-25份 九香蟲15-25份 陳皮15-25份 杏仁10-20份 桔梗10-20份 菖蒲15-25份 百部25-35份 白芨25-35份 貓爪草25-35份 首烏120-140份 白頭翁25-35份 元參25-35份 浙貝母25-35份 兒茶25-35份 地骨皮25-35份 白芥子25-35份 白礬15-25份 膽星25-3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結核病的藥物,其特征是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按下列重量比組成為白人參15份 白術15份 云零15份 甘草15份 雞內金15份 升麻12份 葛根12份 川樸12份 枳殼12份 當歸15份 川芎15份 白芍15份熟地15份 皂刺30份 郁金20份 乳香15份 沒藥15份 制馬錢子60份天龍30份 地龍30份 僵蠶30份 蜈蚣30份 柴胡40份 半夏30份 黃芩15份 黃柏20份 龍骨20份 牡蠣20份 桂枝15份 川軍15份 香附20份 廣木香20份 九香蟲20份 陳皮20份 杏仁15份 桔梗15份 菖蒲20份 百部30份 白芨30份 貓爪草30份 首烏100份 白頭翁30份 元參30份 浙貝母30份 兒茶30份 地骨皮30份 白芥子30份 白礬20份膽星3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具體為一種治療結核病的藥物,解決了現有治療結核病的方法存在療效不佳、副作用大等缺陷,將白人參、白術、云零、甘草、雞內金、升麻、葛根、川樸、枳殼、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皂刺等中草藥粉碎至一定目數,然后制成片劑或膠囊即可,飯后服用,開水送服,黃酒為引。諸藥組合使用,相互促進,采用氣血雙補、疏通理氣、升脾降胃、益氣活血、滋陰降火、散結通絡等法,提高人體正氣、免疫力以及人體內環境,能瀉火解毒、潤肺祛痰止咳,胸膈痰滯,平喘潤腸,維護人體免疫系統穩定性,增強機體免疫力,又有抑制抗原抗體免疫反應,防止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還可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濃度。
文檔編號A61K35/02GK1943763SQ20061010202
公開日2007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14日
發明者薛權新 申請人:薛權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