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中藥配方及制作方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應用于戒除毒癮的中藥配方及制作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非法制作、販運、銷售、吸食、濫用毒品,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害。在我國,以上所述的各種現象,也在逐年增多。這些不良的非法現象,已經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和防礙人類健康的、不可忽視的殺手。因此,如何防止犯罪、如何對已經吸食毒品的人員實施戒毒,已經受到世界各國及全社會、尤其是各國衛生組織及公安機關的高度重視。
就應用于戒除毒癮的藥品來說,可說是多種多樣,但均以化學藥品為多,其效果是戒毒不夠穩定,不夠徹底、反復性極多。而具體到應用于戒除毒癮的中藥制劑來說,至盡還沒有一種能夠有效的戒除毒癮、同時還得到普遍應用的中藥制劑。
中藥,是我國傳統的醫學寶藏,它有著始治于本、標本兼治、調治結合、防治兼備、治本除根、杜絕后發……等特殊、神奇、扎實、博深的功效;中藥的根本關鍵在于配伍,更確切的說,就是各味中藥的配方、以及配方中各味中藥的使用數量;本發明就是從挖掘、繼承、發揚祖先的中藥傳統文明文化出發,在反復實驗的基礎上、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嚴格控制和掌握中藥的配方及使用數量,為彌補已有公知技術所存在的共同不足及缺陷與弊端而研制成功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本發明包括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的用途,具體內容是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人參3-9克、黨參6-15克。
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5-10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3-9克、黨參6-15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15-50%,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杜仲、冬蟲夏草為選擇杜仲、冬蟲夏草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茯苓、茯神為選擇茯苓、茯神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玉竹、麥冬為選擇玉竹、麥冬、玉竹和麥冬三種方式中的一種。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人參、黨參為選擇人參、黨參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為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
通過本發明所達到的目的是(1)、挖掘、繼承、發揚祖先中醫藥的傳統文明文化、研制出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彌補已有公知技術所存在的不足及缺陷與弊端、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
(2)、使本發明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科學合理而嚴謹、效果突出有效而扎實。
(3)、使本發明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操作簡單、易于掌握、成本低廉、便于推廣應用。
本發明可達到預期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三個大的方面,一是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該配方確定了由哪些中藥構成、以及每一味中藥的用量;二是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該方法根據每一味中藥的具體特性、共分成三種類型、對三種類型的中藥分別進行加工處理、并分別制作成藥粉、再將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混勻后而制作成顆粒、經包裝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三是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的用途,該用途是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其具體技術方案的內容是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
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人參3-9克、黨參6-15克。
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5-10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3-9克、黨參6-15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15-50%,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杜仲、冬蟲夏草為選擇杜仲、冬蟲夏草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茯苓、茯神為選擇茯苓、茯神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玉竹、麥冬為選擇玉竹、麥冬、玉竹和麥冬三種方式中的一種。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中藥中的人參、黨參為選擇人參、黨參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所述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為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
在本發明以上所述的技術方案中,對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由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而共同構成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可在以上所述的原技術方案用量及配比的基礎上、以成倍數按比例的方式、而根據生產數量及生產規模的需要于以擴大;對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為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為每次應用一袋、一天應用3-4次,根據不同個體的具體情況、在特殊情況下、一次也可以應用兩袋。
由于采用了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使得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發明所設置的每一味中藥、以及各味中藥的有機配合,均以辨證施治為指導思想,通過全面施治的過程,從而獲得了可對毒癮完全戒除而效果好且不反復的有益效果。
2、由于本發明的研制成功,從而獲得了挖掘、繼承、發揚祖先中醫藥的傳統文明文化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發明設置有杜仲,從而獲得了補腎、強筋骨、治療腰疾酸痛等有益效果。
4、由于本發明設置有冬蟲夏草、人參、黨參、炙黃芪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滋補元氣、安神、益肺補脾、升舉陽氣、固表止汗、治療脾癮等有益效果。尤其冬蟲夏草,更具有陰陽互補之功效的有益效果。
5、由于本發明設置有炙黃芪、人參、炙甘草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益衛固表、脫毒生肌、利水排毒之功效、以及炙甘草中和藥性等有益效果。
6、由于本發明設置有金牛草、延胡索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清熱解毒、解除毒癮、鎮咳止痰、活血止痛、利尿解毒之功效等有益效果。
7、由于本發明設置有洋金花、延胡索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如“中藥志”所述的“解毒破血、解嬰粟毒”,以及加強鎮痛解痙、平喘之效力等有益效果。
8、由于本發明設置有遠志、麥冬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活血散瘀、止痛散結等有益效果。
9、由于本發明設置有茯苓、茯神各味中藥,以及對各味中藥的合理配比,從而獲得了利濕、利水、利尿等有益效果。
9、由于本發明設置有玉竹,從而獲得了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等有益效果。
10、由于本發明設置有白屈菜,從而獲得了鎮痛止咳、利尿解毒等有益效果。
11、由于本發明設置有川貝母,從而獲得了清潤肺腑、止咳化痰、治療虛癆咳喘等有益效果。
12、由于本發明的制作方法簡單、易于操作與掌握,從而使本發明獲得了制作生產的成本低、便于推廣應用等有益效果。
說明書附圖為本發明制作方法具體實施方式
的工藝流程窗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9克、洋金花0.3克,茯苓9克、玉竹6克、麥冬4克、遠志6克、白屈菜1.5克、炙甘草1.5克、川貝母3克、金牛草6克、炙黃芪6克、延胡索6克,人參3克。
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9、洋金花0.3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9克、玉竹6克、麥冬4克、遠志6克、白屈菜1.5克、炙甘草1.5克、川貝母3克、金牛草6克、炙黃芪6克、延胡索6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5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3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
(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15%,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具體實施方式
二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一進行實施,只是將杜仲9克改為使用冬蟲夏草3克,將茯苓9克改為使用茯神9克,將玉竹6克、麥冬4克改為只使用玉竹6克,將人參3克改為使用黨參6克。
具體實施方式
三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一進行實施,只是將玉竹6克、麥冬4克改為只使用麥冬4克。
具體實施方式
四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15克、洋金花4.5克,茯苓15克、玉竹9克、麥冬12克、遠志11克、白屈菜6克、炙甘草9克、川貝母9克、金牛草12克、炙黃芪15克、延胡索12克,人參9克。
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15克、洋金花4.5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15克、玉竹9克、麥冬12克、遠志11克、白屈菜6克、炙甘草9克、川貝母9克、金牛草12克、炙黃芪15克、延胡索12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10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9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50%,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具體實施方式
五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四進行實施,只是將杜仲15克改為使用冬蟲夏草7克,將茯苓15克改為使用茯神15克,將玉竹9克、麥冬12克改為只使用玉竹9克,將人參9克改為使用黨參15克。
具體實施方式
六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四進行實施,只是將玉竹9克、麥冬12克改為只使用麥冬12克。
具體實施方式
七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12克、洋金花2.4克,茯苓12克、玉竹7.5克、麥冬8克、遠志8.5克、白屈菜3.75克、炙甘草5.25克、川貝母6克、金牛草9克、炙黃芪10.5克、延胡索9克,人參6克。
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上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12克、洋金花2.4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12克、玉竹7.5克、麥冬8克、遠志8.5克、白屈菜3.75克、炙甘草5.25克、川貝母6克、金牛草9克、炙黃芪10.5克、延胡索9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7.5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5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6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
(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5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32.5%,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具體實施方式
八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七進行實施,只是將杜仲12克改為使用冬蟲夏草5克,將茯苓12克改為使用茯神12克,將玉竹7.5克、麥冬8克改為只使用玉竹7.5克,將人參6克改為使用黨參10.5克。
具體實施方式
九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七進行實施,只是將玉竹7.5克、麥冬8克改為只使用麥冬8克。
具體實施方式
十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七進行實施,只是將洋金花2.4克改為使用洋金花2克,將玉竹7.5克改為使用玉竹7克,將遠志8.5克改為使用遠志8克,白屈菜3.75克改為使用白屈菜3克,將炙甘草5.25克改為使用炙甘草4克,將炙黃芪10.5克改為使用炙黃芪10克,在操作步驟(4)中對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32.5%改為使用30%。
具體實施方式
十一按照具體實施方式
七進行實施,只是將洋金花2.4克改為使用洋金花3克,將玉竹7.5克改為使用玉竹8克,將遠志8.5克改為使用遠志9克,白屈菜3.75克改為使用白屈菜4.5克,將炙甘草5.25克改為使用炙甘草6克,將炙黃芪10.5克改為使用炙黃芪11克,在操作步驟(4)中對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32.5%改為使用35%。
在上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對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中所述的每一味中藥均同時以其原來用量的2、5、10、30、50、100、300、500、800、1000、3000、5000、10000倍進行了制作,并同時對操作步驟(5)所涉及到的包裝也按相應的倍數予以增加;其中對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中所述的每一味中藥均同時以其原來用量的2、5、10、30、50倍所進行的制作為小型實驗,對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中所述的每一味中藥均同時以其原來用量的100、300、500、800倍所進行的制作為中型實驗,對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中所述的每一味中藥均同時以其原來用量的1000、3000、5000、10000倍所進行的制作為生產性實驗;均獲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十二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在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的具體實施前提下,獲得了所述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所述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為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應用由具體實施方式
一至十一的具體實施而獲得的所述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驗,臨床實驗的部分狀況為(1)、嗜毒成癮者編組分為三組,每組二人,計六人。
(2)、藥物濫用情況的患者①、濫用海洛因毒品的6人;其中靜脈注射海洛因毒品者3人、燙吸者3人、先燙吸后注射者0人。②、患者吸毒頻率1-2次/日者3人、4次以上/日者3人。③、首次吸毒年齡最幼者為26歲。④、吸毒史1年3人、2年2人、3年1人。
(3)、比量結果服用本發明所述的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三天后,基本不想吸毒者3人、不想吸毒者1人;第四天至第五天,不想吸毒者6人;第六天,不想吸毒者6人;第七天,不想吸毒者6人;第八天,斷癮停藥者6人。
(4)、戒斷毒癮癥狀的統計服用本發明所述的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三天后顯效者占66.67%、有效者占33.33%、無效者0;服用本發明所述的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第四天至第五天,毒癮癥狀全部消失者占100%。
(5)、本發明所述的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應用效果評價應用第三天顯效、第七天斷毒癮、第八天停止應用,毒癮戒斷,戒斷毒癮率為100%。鑒于以上結果,可認定本發明所述的顆粒型的戒毒中藥制劑,起效快、可逐日減輕并消除毒癮癥狀,應用安全可靠,未出現不良反映,戒毒效果滿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發明;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發明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發明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本發明制作完畢后進行了試用性考核,經試用性考核說明,均獲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中藥及配比構成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人參3-9克、黨參6-15克。
2.一種戒毒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配方,按如下操作步驟(1)、制粉將所述的中藥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經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12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2).①、水煎將所述的中藥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經水煎并過濾后而獲得水煎藥液;在所述的中藥中加水進行煎制時,水煎的次數為兩次,每次水煎時加入的水量均為高于中藥上平面5-10厘米,每次水煎的時間均為1.5小時,每次水煎后均進行過濾、經過濾后的藥渣廢棄、收集過濾后的濾上液,將兩次收集的濾上液合并在一起而獲得水煎藥液;(2).②、醇沉將所述的水煎藥液經醇沉過濾后而獲得醇藥液;即在水煎藥液中加入乙醇、加入乙醇的數量為所述水煎藥液容積的60%,經沉淀后進行過濾、濾渣廢棄、收集濾上液而獲得醇藥液;(2).③、收醇將所述的醇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2).④、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3).①、醇浸將所述的中藥人參3-9克、黨參6-15克,經乙醇浸泡并回收乙醇后而獲得乙醇浸藥液;即將所述的中藥放入乙醇中進行浸泡,共浸泡4次,每次浸泡時所使用的乙醇數量均為中藥重量的85%,每次浸泡的時間均為2小時,取4次的浸泡液混合而獲得乙醇浸藥液;(3).②、收醇將所述的乙醇浸藥液經回收乙醇后而獲得藥浸膏;(3).③、制粉將所述的藥浸膏經干燥并粉碎后而獲得藥粉,粉碎的粗細度為70-80目,從而獲得藥粉待用;(4)、制作顆粒將操作步驟(1)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2).④所述的藥粉、操作步驟(3).③所述的藥粉放在一起并加入輔料經混合均勻后而制作成顆粒,加入的輔料為乳糖、糊精,加入輔料的數量為所述三種藥粉總重量的15-50%,從而制作成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5)、包裝將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的顆粒均分成三份,分別裝入包裝袋中進行包裝,從而獲得了顆粒劑型的戒毒中藥制劑的成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的杜仲、冬蟲夏草為選擇杜仲、冬蟲夏草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的茯苓、茯神為選擇茯苓、茯神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的玉竹、麥冬為選擇玉竹、麥冬、玉竹和麥冬三種方式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的人參、黨參為選擇人參、黨參中藥中的一種中藥。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為針對戒除毒癮者而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戒毒中藥制劑及制作方法。(1)制粉杜仲9-15克、冬蟲夏草3-7克、洋金花0.3-4.5克粉碎為藥粉待用;(2).①水煎茯苓9-15克、茯神9-15克、玉竹6-9克、麥冬4-12克、遠志6-11克、白屈菜1.5-6克、炙甘草1.5-9克、川貝母3-9克、金牛草6-12克、炙黃芪6-15克、延胡索6-12克水煎為水煎藥液;(2).②醇沉水煎藥液經醇沉為醇藥液;(2).③收醇醇藥液收醇獲藥浸膏;(2).④制粉藥浸膏干燥粉碎獲藥粉待用;(3).①醇浸人參3-9克、黨參6-15克醇浸為醇浸藥液;(3).②收醇醇浸藥液收醇獲藥浸膏;(3).③制粉藥浸膏干燥粉碎為藥粉待用;(4)制粒(1)、(2).④、(3).③的藥粉加輔料制顆粒;(5)包裝顆粒分三份裝袋。戒毒用。效果好。
文檔編號A61K9/16GK1939515SQ20061014966
公開日2007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16日
發明者童悅 申請人:童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