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藥物研發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祖國醫學文獻中在兩千年前就有關于結石病的病因、癥狀和治療的記載。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營養狀況的改善,加重了飲食調配的不合理,高蛋白、高糖飲食成分的提高,使腎結石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近30年來,腎結石的形成原因和特異性分子缺陷已得到了澄清,大多數腎石病可獲得特異性診斷,多種藥物已證實可有效治療結石。
目前,認為結石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使尿中晶體物質濃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過飽和的狀態析出結晶并在局部生長、聚集,最終形成結石。腎結石形成的個體差異較大,臨床上通常把結石分為四大類:含鈣結石、感染性結石、尿酸結石和胱氨酸結石。腎結石的治療近幾年來有很大的進展,許多過去需手術的現在可經體外震波破碎或非開放性手術取石。
但是,無論是手術取石,還是物理破碎排石,均不能對腎結石進行根治。權威數據顯示,泌尿結石的復發率高達96.5%以上。87.6%的患者要長期忍受腰痛或腹部疼痛的痛苦。69%的患者由于臟器的損傷經常會伴隨血尿或者膿尿。泌尿結石打了一個又來一個,結石疾病常反反復復,致使患者痛苦不堪。西醫藥物治療主要是采用無機或/和有機酸性藥物進行溶石排石,但其治療效果甚微,且副作用較大,因而多用作輔助治療。因此,需要中醫藥科研工作人員需研制一種組方精妙、且治療效果好的中藥配方,以達到高效、徹底治療腎結石病患的目的。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紅穿破石15-25份、茯苓15-20份、枸杞子9-15份,海藻11-19份,冬葵子15-25份,紫菀10-18份,菟絲子10-18份,牛膝8-12份,烏藥6-11份,硝石5-12份,海金沙7-14份,益母草12-18份,蘆根22-30份,甘草6-9份。
作為優選,所述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紅穿破石23份、茯苓18份、枸杞子13份、海藻15份、冬葵子19份、紫菀15份、菟絲子16份、牛膝10份、烏藥10份、硝石10份、海金沙12份、益母草17份、蘆根26份和甘草8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取紅穿破石、茯苓、枸杞子、海藻、冬葵子、紫菀、菟絲子、牛膝、烏藥、硝石、海金沙、益母草、蘆根和甘草;
(2)再將按上述各中藥原料,混合洗凈,置入煎藥砂鍋、或瓦罐內,加入潔凈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3-4cm為止,煎熬前先浸泡30-40min,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每劑煎至180-200mL藥汁時關火,濾去藥渣,取藥汁,即得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配方簡單、易于服用、費用低、患者痛苦小,不僅具有排石、化石的組分,且具有補腎益腎的組分,在對腎結石病人進行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的腎臟進行有效的保健,使得病人的受損腎臟早日恢復健康,且治療見效快、治愈率高。
(2)本發明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易操作,易于推廣和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中所提到的中草藥按藥典規定藥用部位
實施例1: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紅穿破石15g、茯苓15g、枸杞子9g,海藻11g,冬葵子15g,紫菀10g,菟絲子10g,牛膝8g,烏藥6g,硝石5g,海金沙7g,益母草12g,蘆根22g,甘草6g。
所述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取紅穿破石、茯苓、枸杞子、海藻、冬葵子、紫菀、菟絲子、牛膝、烏藥、硝石、海金沙、益母草、蘆根和甘草;
(2)再將按上述各中藥原料,混合洗凈,置入煎藥砂鍋、或瓦罐內,加入潔凈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3cm為止,煎熬前先浸泡30min,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每劑煎至180mL藥汁時關火,濾去藥渣,取藥汁,即得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2: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紅穿破石25g、茯苓20g、枸杞子15g,海藻19g,冬葵子25g,紫菀18g,菟絲子18g,牛膝12g,烏藥11g,硝石12g,海金沙14g,益母草18g,蘆根30g,甘草9g。
所述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取紅穿破石、茯苓、枸杞子、海藻、冬葵子、紫菀、菟絲子、牛膝、烏藥、硝石、海金沙、益母草、蘆根和甘草;
(2)再將按上述各中藥原料,混合洗凈,置入煎藥砂鍋、或瓦罐內,加入潔凈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4cm為止,煎熬前先浸泡40min,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每劑煎至200mL藥汁時關火,濾去藥渣,取藥汁,即得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3:
一種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由按重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紅穿破石20g、茯苓18g、枸杞子12g,海藻15g,冬葵子20g,紫菀13g,菟絲子15g,牛膝10g,烏藥9g,硝石10g,海金沙10g,益母草15g,蘆根25g,甘草8g。
所述的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按重量份數取紅穿破石、茯苓、枸杞子、海藻、冬葵子、紫菀、菟絲子、牛膝、烏藥、硝石、海金沙、益母草、蘆根和甘草;
(2)再將按上述各中藥原料,混合洗凈,置入煎藥砂鍋、或瓦罐內,加入潔凈水,加水量以浸過藥面3.5cm為止,煎熬前先浸泡35min,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熬,每劑煎至190mL藥汁時關火,濾去藥渣,取藥汁,即得治療腎結石的中藥制劑。
實施例4: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效果試驗
(1)一般資料
納入標準:腰部及腎區或下腹部疼痛不適,尿頻、尿急、尿痛,經腎臟B超、X線或造影確診為腎結石;結石直徑小于10mm;腎功能正常;結石以下無尿路梗阻。共入選400例,治療組300例(隨機分為3組,即治療組1、治療組2和治療組3),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50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60.5歲,病程1-5年;對照組100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52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9.5歲,病程1-4年。
(2)研究方法
治療組:治療組1-3分別服用本發明實施例1-3中方法制備的中藥制劑,每天1劑,分3次服用,早上、中午和晚上各服用1次,飯后服用,溫開水送服,每天飲水1500mL以上。一個療程為30天,連續服用3個療程。
對照組:口服尿石通(吉林萬通藥業集團),一日三次,每次4克,每天飲水1500mL以上。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多飲水并多做跳躍運動,疼痛者予以山莨菪堿5-10mg肌注或口服,合并泌尿系感染者加用抗生素,一個療程為30天,連續服用3個療程。
(3)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消失,肉眼見排出砂石,B超及腹平片檢查腎、輸尿管、膀胱正常。
好轉:癥狀體征消失,B超及腹平片檢查見結石下移或變小。
無效:癥狀體征及檢查無明顯改善。
(4)研究結果
治療30天后,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本發明的中藥制劑的效果試驗
由表1可知,實施例1-3中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而對照組中治愈25例,顯效14例,有效19例,無效42例,治愈率25%,有效率58%。總之,本發明實施例1-3中方法制備的中藥制劑對腎結石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