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757閱讀:35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惟指一種易于將縫線及韌帶穩固定位,且可達到調整固定板接合方位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公知的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如圖7所示,其是一本體5,該本體5的一面適當處具有一半圓形的環體51,該環體51與本體5間具有一穿孔52;當使用時該醫療人員是先以縫線穿過于患者的韌帶之后再加以捆綁,并將該縫線穿設于穿孔52中,再繞設于環體51上,或者是先以縫線于患者的韌帶外部加以捆綁,再將該縫線穿設于穿孔52中,再繞設于環體51上,如此,即可使該患者的韌帶通過縫線固設于環體51上。
雖然上述的結構可使患者的韌帶通過縫線固設于環體51上,但是不論醫療人員是以縫線穿過,或捆綁患者韌帶的方式與環體51固接,其均會因環體51為半圓形的結構型態,而使縫線固設于環體51上時產生滑動的現象。
況且由于該環體51是固設于的本體5上固定位置上,本身并不能作高度的調整,所以,并無法配合不同長度的韌帶,且當醫療人員將該縫線穿設于穿孔52中,再繞設于環體51上時,均會施以一外力加以拉扯,因此,若施力過當則易產生韌帶被破壞,或縫線松脫的現象;故,以一般公知的結構設計而言,于實際使用時并不能符合使用者之所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主要是使韌帶的綁系,可通過結合板與固定器本體的適配結合,令其達到穩固定位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該結合板與固定器本體的限位部呈彎弧狀的適配貼合狀態,由此使結合板在定位之前,可依照韌帶的長度及方向,來適度調整結合板的固定位置,達增加韌帶方向調整性。
依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包括一固定器本體、一結合板及多個固定元件等構件;其中所述固定器本體,于其一側面設置有一呈弧狀的限位部,于限位部的表面設置有多個固接孔;所述結合板,其是一與限位部弧度相匹配的弧狀板體,于板體中央處具有一個以上可穿設手術縫線的定位孔,且于板身二側水平中線的偏位處分別具有一與固接孔相對應的固定孔,并于該結合板內側的凹弧面上設有一垂向凹槽;以及多個固定元件,設置于上述相對應的固接孔及固定孔中,所述結合板固設于固定器本體的限位部上。
較佳地,該限位部是一較本體表面略為凹陷的槽位。
較佳地,該結合板的表面具有供定位韌帶的組結機制,輔助軟組織生長。
較佳地,該組結機制是以涂布羥氧基磷灰石方式達成。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及優點是本實用新型利用一固定器本體、一結合板及多個固定元件等構件所組成。該固定器本體的選定處是成型具有一呈弧狀凹陷的限位部,于限位部的表面設置有多個固接孔;一固設于限位部上的弧狀結合板,該結合板的中央處具有一個以上可穿設手術縫線的定位孔,且于板身二側水平中線的偏位處分別具有一與固接孔相對應的固定孔,并于該結合板的凹弧面上設有一垂向凹槽;以及多個設置于相對應的固接孔及固定孔中的固定元件,以使結合板固設于固定器本體的限位部上。如此,可使醫療人員于手術時易于將其縫線及韌帶穩固定位,且于定位時不會破壞患者的韌帶,并可達到調整結合板接合高度及方位的功效。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各構件分解狀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結合板的背向立體外觀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組裝位置參考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組裝位置參考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裝動作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組合立體圖。
圖7為公知結構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固定器本體11限位部12固接孔 2結合板21定位孔 22固定孔23凹槽 3固定元件4縫線 5本體51環體 52穿孔具體實施方式
茲依附圖實施例將本實用新型結構特征及其它作用、目的詳細說明如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為『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設計,是包括一固定器本體1、一結合板2及多個固定元件3等構件;其中固定器本體1,于其一側面設置有一呈弧狀的限位部11,該限位部11是一較本體表面略為凹陷的槽位,于限位部11的表面則設置有多個固接孔12;結合板2,其是一與限位部11弧度相匹配的弧狀板體,于板體的中央處具有一個以上可穿設手術縫線4的定位孔21,且于板身二側水平中線的偏位處分別具有一與固接孔12相對應的固定孔22,并于該結合板2內側的凹弧面上設有一垂向凹槽23(如圖2所示);固定元件3,是設置于上述相對應的固接孔12及固定孔22中,使結合板2固設于固定器本體1的限位部11上;利用上述構件,通過上述的結構構筑成一全新的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設計。
當本實用新型于組裝使用時,該醫療人員是先以縫線4于患者的韌帶外部加以捆綁,再將該縫線4穿設于結合板2中央處的定位孔21中,如此,即可使該患者的韌帶通過縫線4固定于結合板2上,之后再依患者韌帶的長度及角度來決定結合板2的組結位置的高低與方位(如圖3及圖4所示),使結合板2二側的固定孔22分別與限位部11表面的選定固接孔12相對應,再配合固定元件3加以螺接,使結合板2固設于固定器本體1的限位部11上(如圖5及圖6所示),而當結合板2與限位部11接合時,該結合板2內側的凹槽23是與限位部11表面之間保有一縫隙以容置縫線4穿出,如此,即可使醫療人員于手術時通過本實用新型達到易于將其縫線4及韌帶穩固定位,且于定位時可達到不會破壞患者的韌帶,并可達到調整結合板接合高度及方位的功效。
另言,該結合板2于實際應用時,其是得于表面上設有供定位韌帶的組結機制來輔助軟組織生長,例如于表面布設具有生長因子的珠狀粒子、噴涂羥氧基磷灰石(Hydroxyapetite Coating)等,由此乃令組織可加速生長固定。
此外,因本實用新型于結合板2板身二側的固定孔22是以水平中線的垂向偏位的方式所設置,故當二固定孔22以位處偏高位置且對應至較高位的固接孔12來擺設時,其是可符合較短的韌帶組織來固接(如圖3所示),反之,若將結合板2板身反轉180度,使二固定孔22以位處偏低位置且對應至較低位的固接孔12來擺設時,其是可符合較長的韌帶組織來固接(如圖4所示),若此,可令本實用新型的結合板2可或高或低地上下調整位置,以適用于各種不同情形的韌帶組織達成固定接合的要求。
又言,該結合板2與固定器本體1的限位部11是呈彎弧狀的適配貼合狀態,由此使結合板2于定位之前,可依照韌帶的牽引方向或左或右地順著限位部11的彎弧面來調整結合板2的左右固定位置,待二固定孔22與所選定的固接孔12形成對應狀后,乃以固定元件3將其固結定位,如此,達增加韌帶的方向調整性。
綜上所述,誠可見此項「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設計,確使結合板可達迅速調整定位的高度及方位無礙,并亦達到預期易于將縫線及韌帶穩固定位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及實用新型說明書所作的簡單及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特一并陳明。
權利要求1.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其特征是,包括一固定器本體、一結合板及多個固定元件;其中所述固定器本體,于其一側面設置有一呈弧狀的限位部,于限位部的表面設置有多個固接孔;所述結合板,其是一與限位部弧度相匹配的弧狀板體,于板體中央處具有一個以上可穿設手術縫線的定位孔,且于板身二側水平中線的偏位處分別具有一與固接孔相對應的固定孔,并于該結合板內側的凹弧面上設有一垂向凹槽;以及多個固定元件,設置于上述相對應的固接孔及固定孔中,所述結合板固設于固定器本體的限位部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其特征是,該限位部是一較本體表面凹陷的槽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其特征是,該結合板的表面具有供定位韌帶的組結機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其特征是,該組結機制是以涂布羥氧基磷灰石方式達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脛骨近端元件的軟組織固定結構,其包括一具有弧狀限位部的固定器本體,該限位部的表面設置有多個固接孔;一固設于限位部上的弧狀結合板,令板體中央處設有一個以上可穿設手術縫線的定位孔,且板身二側的上板體處各具有一與固接孔相對應的固定孔;以及多個使結合板固設于限位部上的固定元件。由此組成,使縫線及韌帶可易于與固定器本體形成穩固定位,且亦得達到調整結合板接合高度及方位的功效。
文檔編號A61B17/00GK2887263SQ20062000748
公開日2007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7日
發明者楊榮森, 陳炤彰, 龍震宇, 陸正光 申請人:聯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