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專治凍瘡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專治凍瘡的中藥,特別是一種專治凍瘡的中藥。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患有凍瘡疾病時,都是到醫院治療,在醫院里醫生對患者經診斷后, 一般 都是開具西藥或者打針進行治療,病情嚴重者還可以接受住院治療,在醫療條件較發達的 城市,人們生病時到醫院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在鄉鎮,特別是一些遠離鄉鎮、較邊遠 的村落,人們患有凍瘡疾病時,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如果想 要治病需要花費很多的路費去醫療條件較發達的城市去求醫,加之醫院的治療費用及醫藥 費用昂貴,人們往往不去看病治療,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患者由于延誤了治療時機,造 成終身遺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費用低廉的專治凍瘡的中藥。
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工藝技術方案是生川烏50克、生草烏50、芒硝40克、桂 皮50克、細辛20克、紅花20克、樟腦15克、60%酒精1000毫升;
配制方法先將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細辛、紅花按比例混合,然后研成粗藥末, 再按比例取芒硝、樟腦,與粗藥末相混合,全部兌入酒精瓶內密封浸泡7天,濾藥液。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藥方中的配藥物質全部使用天然的中草藥,然后加 上傳統的炮制方法制作而成,材料易取,配方及制備方法簡單,制備藥物費用低廉,達到 了本發明的目的。該中草藥配伍簡單,藥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藥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藥,取、 用方便,制作方法簡單,服用治療效果好,藥物價格低廉,特別能夠適應居住在遠離鄉鎮、 較邊遠的村落的人們使用,對患有凍瘡疾病的人們治療費用低廉,解決了由于家庭收入低, 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治病的問題。
該中草藥為祖傳方劑,功效溫經散寒,活血消腫止痛;使用該方劑治療了凍瘡病患
者114例,其中使用一個療程治愈32例,占28.1%;使用二個療程治愈49例,占43%; 使用三個以上療程治愈24例,占21.1%;控制病情7例,占6.1%;沒有治療效果2例, 占1.7%,對凍瘡疾病治愈率效果明顯,沒有治療效果的病患者僅占1.7%,患者使用該方 劑的治療過程中,沒有產生不良反應。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生川烏50克、生草烏50、芒硝40克、桂皮50克、細辛20克、紅花20 克、樟腦15克、60%酒精1000毫升;
配制方法先將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細辛、紅花按比例混合,然后研成粗藥末, 再按比例取芒硝、樟腦,與粗藥末相混合,全部兌入酒精瓶內密封浸泡7天,濾藥液。
病例l:凍瘡病患者,李小花,28歲,雙下肢患凍瘡,使用本配方外搽,3天后消腫,
一周后而愈。
使用方法用棉簽蘸藥汁,頻頻涂擦患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擦藥5分鐘左右; 如果凍瘡破潰則涂在患部周圍,潰瘍面按外科潰瘍處理。
凍瘡主要由寒氣冷之所襲,陽氣不能四達,陽卯血凝,經脈澀滯,流行不暢而成,今 以寒者溫之,結著散之之法,取辛溫在熱的純陽之品烏頭、桂枝、細辛溫散凝寒涸冷,配 以紅花、芒硝、樟腦活血通絡,并能增強消腫止痛之功效,諸藥徑達病所,故易應手獲效。
權利要求
1、一種專治凍瘡的中藥,其特征是生川烏50克、生草烏50、芒硝40克、桂皮50克、細辛20克、紅花20克、樟腦15克、60%酒精1000毫升;配制方法先將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細辛、紅花按比例混合,然后研成粗藥末,再按比例取芒硝、樟腦,與粗藥末相混合,全部兌入酒精瓶內密封浸泡7天,濾藥液。
全文摘要
一種專治凍瘡的中藥,屬于治療凍瘡的藥。生川烏50克、生草烏50、芒硝40克、桂皮50克、細辛20克、紅花20克、樟腦15克、60%酒精1000毫升;配制方法先將生川烏、生草烏、桂枝、細辛、紅花按比例混合,然后研成粗藥末,再按比例取芒硝、樟腦,與粗藥末相混合,全部兌入酒精瓶內密封浸泡7天,濾藥液。該中草藥配伍簡單,藥物配方中所使用的藥物完全使用天然草藥,取、用方便,制作方法簡單,服用治療效果好,藥物價格低廉,特別能夠適應居住在遠離鄉鎮、較邊遠的村落的人們使用,對患有凍瘡疾病的人們治療費用低廉,解決了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貧窮,當地缺少醫療條件治病的問題。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1116682SQ20071002401
公開日2008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7月12日
發明者尹克華 申請人:尹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