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在放化治療過程中,會對病人的正常組織產生副作用,放化療副作用(如皮膚和粘膜組織出現的嚴重放射性副反應)的產生是由于放射線作用于人體后,通過對人體組織中的水分子或生物大分子電離和激發作用進而形成大量的水合電子(eaq-)和氫自由基(H·)等有毒自由基,這些有害自由基攻擊、傷害正常組織,從而使正常組織出現嚴重的放療副作用。有氧存在時,eaq-和H·會演變成壽命較長的超氧自由基(O2-),危害最大,因為它產額大、壽命長、易變化,是·OH的又一危險來源,從而加重機體的輻射損傷;因此,通過清除皮膚或粘膜表面的自由基就可以減輕或避免放療引起的損害,且必須選用O2-清除劑為主要成分。超氧化物歧化酶(簡稱SOD)是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劑,具有抗輻射、抗腫瘤、抗炎、延緩衰老和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作用。研究證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對射線產生的自由基有明顯的清除作用,原理在于SOD可以清除細胞中所形成的超氧化物自由基陰離子其變化與體內自由基的變化呈負相關。同時大量研究文獻表明,向人體肌注外源性SOD可以明顯減輕機體的輻射反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它以超氧化物岐化酶為主,配以中藥,做成外用制劑,使有效成份穿過皮膚,被人體吸收進入循環系統,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其有效成份含有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藥,超氧化物歧化酶500-3000國際單位、姜黃10-20g、梔子10-20g,其所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為動物血液中提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本發明的制備方法為,按量稱取姜黃和梔子,加3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再加2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去渣,收集濾液,兩次濾液,濃縮回收乙醇,得浸膏,按處方量加入超氧化物岐化酶、純水、防腐劑混合均勻后,灌裝入瓶,加蓋噴霧泵得到噴霧劑型。
本發明中加入各種輔料,按常規配制方法,還可制成凝膠劑、軟膏劑、膜劑、栓劑等外用搽劑,在本發明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對射線產生的自由基有明顯的作用;姜黃含有姜黃素、去甲氧基黃素。它們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梔子含有梔子苷,梔子苷對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經臨床試驗,對急性皮膚粘膜放射損傷有明顯的防護作用,對使用患者不會產生任何不適應反應,對腫瘤細胞不會有保護作用,具有防治輻射損傷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的有效成份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藥制取,超氧化物歧化酶500-3000國際單位、姜黃10-20g、梔子10-20g,其所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為動物血液中提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其制備方法為,按量稱取姜黃和梔子,加3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再加2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去渣,收集濾液,兩次濾液,濃縮回收乙醇,得浸膏,按處方量加入超氧化物岐化酶、純水、防腐劑混合均勻后,灌裝入瓶,加蓋噴霧泵得到噴霧劑型。
本發明加入各種輔料,按常規配制方法,還可制成凝膠劑、軟膏劑、膜劑、栓劑、和外用搽劑,在本發明中,超氧化物岐化酶對射線產生的自由基有明顯的作用,姜黃含有姜黃素、去甲氧基黃素,它們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梔梔含有梔子苷,梔子苷對細胞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本發明的臨床應用研究(1)產品的生物學效應研究A.方法實驗采用40只Wistar雄性大鼠,體重(180±20)g,隨機分為“輻射防護噴霧劑”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只。實驗組放療前1天至放療后10天,每天向照射部位內噴霧5次;對照組噴霧等量生理鹽水。實驗前將大鼠背部皮膚常規脫毛(剪毛法脫毛,脫毛面積3×12cm2),飼養2~3天后,脫毛區無損傷方可照射。照射采用醫用直線加速器產生的6Mev電子線進行照射,照射面積2×10cm,劑量45Gy(劑量率2Gy/min)。治療效果根據WHO有關皮膚急性和亞急性毒性分級的標準(I度紅斑;II度干性脫屑,水泡形成;III度濕性脫皮潰瘍;IV度剝脫性皮炎)進行評價。
B.結果實驗結果見下表。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
表“醫用射線防護噴劑”療效的動物試驗觀察
由表1可見,實驗組的各級損傷較對照組都明顯推遲(P<0.05);實驗組各級損傷發生率較對照組也明顯降低(P<0.05)。再者,實驗組各度損傷的滲出量少,皮膚破潰面積小,結痂早。
(2)產品臨床試驗A.材料與方法a.病例觀察對象為2005年2月至2006年1月期間接受首程放療的惡性腫瘤患者60例,采用前瞻性隨機分組研究,設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20-60歲,中位年齡45歲。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20-60歲,中位年齡42歲。
b.材料采用“輻射防護噴霧劑”作為干預材料。
c.設備Philips直線加速器。
d.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采用Philips直線加速器產生的6MV X射線和10MeV電子線進行混合照射,劑量率1Gy/min。放療方案均采用常規放療,即DT2.0Gy,5次/周。兩組臨床資料和放療方法基本相同,放療過程中未使用組織補償物。觀察組30例,放療期間使用“輻射防護噴霧劑”針對照射野內皮膚或粘膜均勻噴灑,每日使用3~5次,直至放療結束后一周。對照組30例作空白對照,未作任何針對性治療,當出現III度放射性損傷時,予抗感染、抗炎治療。
e.觀察標準采用WHO急性粘膜反應分級與急性皮膚反應分級標準。急性粘膜反應分級,I度粘膜充血;II度斑點狀粘膜炎;III度片狀粘膜炎占照射區50%以下或有明顯疼痛;IV度片狀粘膜占照射區50%以上。急性皮膚反應分級,I度紅斑;II度干性脫屑,水泡形成,搔癢;III度濕性脫皮,潰瘍;IV度剝脫性皮炎壞死,需外科治療。
f.統計方法采用SPSS10.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X2檢驗和F檢驗。
B.結果見表1、表2和表3。
表1.出現WHO標準中I度皮膚損傷時二組病例的對比
注與觀察組比較*P<0.05;★P<0.01;我們發現,兩組患者吸收相同的輻照劑量時,皮膚出現I度放射損傷的發生概率有所不同。當皮膚吸收劑量達到20Gy、30Gy和40Gy時,觀察組與對照組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或P<0.01),詳見表1。這提示“輻射防護噴霧劑”均能明顯提高皮膚的輻射耐受劑量,延緩皮膚放射損傷的發生。
放療結束時對照組出現8例II度皮膚放射性損傷和3例III度損傷;然而觀察組卻只有4例II放射性損傷,沒有發生III度放射性損傷。這說明“輻射防護噴霧劑”可以減少嚴重放射性皮膚損傷(II度和III度)的發生概率(P<0.05)。
表2.粘膜放射損傷情況(例)
注與觀察組比較★P<0.01表2提示,觀察組粘膜發生嚴重的放射損傷(III度放射損傷)的例數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
表3.粘膜輻射耐受劑量(Gy)
注與觀察組比較*P<0.05;表3中觀察組的輻射耐受劑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本研究中未發現本組合物對使用患者產生任何不適反應,亦未發現對腫瘤有保護作用。對照組中有7例因嚴重的皮膚粘膜放射損傷中斷放療,1例被迫終止治療;而觀察組中所有病例均按期完成治療。
因此,臨床試驗表明,本項目產品“輻射防護噴霧劑”對急性皮膚粘膜放射損傷有明顯的防護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其有效成份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藥制得超氧化物歧化酶500-3000國際單位、姜黃10-20g、梔子10-2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其特征是超氧化物歧化酶為動物血液中提取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3.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制備方法為按量稱取姜黃和梔子,加3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收集濾液,濾渣再加2倍量乙醇回流1小時,過濾去渣,收集濾液,兩次濾液,濃縮回收乙醇,得浸膏,按處方量加入超氧化物岐化酶、純水、防腐劑混合均勻后,灌裝入瓶,加蓋噴霧泵得到噴霧劑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本發明可制成凝膠劑、軟膏劑、膜劑、栓劑、和外用搽劑。
全文摘要
一種防治輻射損傷的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有效成份由下列重量比的原料藥制取,超氧化物歧化酶500-3000國際單位、姜黃10-20g、梔子10-20g,加入輔料可制成噴霧劑型、凝膠劑、軟膏劑、膜劑、栓劑、和外用搽劑,本發明經臨床試驗,對急性皮膚粘膜放射損傷有明顯的防護作用,對使用患者不會產生任何不適應反應,對腫瘤細胞未有保護作用,具有防治輻射損傷的作用。
文檔編號A61K9/70GK101041070SQ20071005212
公開日2007年9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9日
發明者孫瑞波 申請人:孫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