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于連接呼吸器的口咽通氣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院衛生部門等醫療機構在搶救病人時使用的置于病人口中的 口咽通氣道。
背景技術:
公知的口咽通氣道廣泛應用于呼吸道不暢的病人,但是該呼吸道外口為橢圓,只能改 善患者氣道的不暢。遇到突發呼吸停止需要使用呼吸器輔助呼吸時,無法與呼吸器連接。 同時由于各種原因,目前非麻醉科的醫護人員大多不能掌握氣管插管技術,經常采用的 方法是用面罩輔助呼吸,或者口對口人工呼吸。存在面罩漏氣、不衛生、通氣效果差等 問題,延誤患者的搶救。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便于連接呼吸器的口咽通氣道,該口咽通氣道便于 連接呼吸器,而且不容易漏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口咽通氣道包括彎管,彎管前端設有出氣口, 彎管后端設有擋盤,擋盤中心設有進氣口,密封圈套在擋盤后面的彎管上,擋盤前面進 氣口處連接有用于連接呼吸器的圓管。本實用新型擋盤中心設有進氣口,密封圈位于擋盤后面,擋盤前面進氣口處連接有 用于連接呼吸器的圓管。使用時,密封圈覆蓋在患者嘴部,可防止漏氣。圓管可與呼吸 器的出氣管直接相連接,衛生安全,方便患者的搶救。特別適用于呼吸道不暢的病人搶 救。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l.出氣口、 2.密封圈、3.擋盤、4.圓管、5.彎管。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該口咽通氣道包括彎管5,彎管5的前端設有出氣口 1。彎管5的后端設 有擋盤3,擋盤3的中心設有進氣口。密封圈2套在擋盤3后面的彎管5上,擋盤3的 前面進氣口處連接有用于連接呼吸器的圓管4。圓管4的外徑與呼吸器的出氣管的外徑 相吻合。使用時,彎管5置于患者口中。密封圈2覆蓋在患者嘴部,可防止漏氣。圓管4與 呼吸器的出氣管相連接。在將本實用新型單純作為普通口咽通氣道使用時,可以方便地拆除套在彎管5上的 密封圈2。
權利要求1.一種便于連接呼吸器的口咽通氣道,該口咽通氣道包括彎管,彎管前端設有出氣口,彎管后端設有擋盤,其特征是擋盤中心設有進氣口,密封圈套在擋盤后面的彎管上,擋盤前面進氣口處連接有用于連接呼吸器的圓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便于連接呼吸器的口咽通氣道,該口咽通氣道包括彎管,彎管前端設有出氣口,彎管后端設有擋盤,擋盤中心設有進氣口,密封圈套在擋盤后面的彎管上,擋盤前面進氣口處連接有用于連接呼吸器的圓管。使用時,密封圈覆蓋在患者嘴部,可防止漏氣。圓管可與呼吸器的出氣管直接相連接,衛生安全,方便患者的搶救。特別適用于呼吸道不暢的病人搶救。
文檔編號A61M39/00GK201105075SQ20072004292
公開日2008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17日
發明者清 何, 婷 吳 申請人:婷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