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4014閱讀:21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用于治療人體腰椎間盤突出癥,能推動脫出的 髓核回納的腰椎后凸矯形機械設置。
技術背景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腰椎負擔體重壓力大、活 動多,較易發生椎間盤退變。腰椎間盤突出癥為椎間盤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而出 現腰腿疼痛、麻木等癥狀,發病嚴重時疼痛難忍,行動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與生活。 現有的治療方法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手術治療有常規手術、顯微外科手術、 有限手術(髓核化學溶解療法)、經皮激光腰椎間盤切除等方法,在臨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療 效,但也存在著諸如并發癥、適應范圍相對較小、療效評估不一、病人麻煩又痛苦、費用較 高等問題,因而非手術治療方法的不斷探索和完善,就顯得更為急迫。非手術治療中的牽引 療法是最常用,有效的方法之一。國內現有的牽引器械種類繁多,如各種牽引床、牽引器,但這些牽引器械都僅能"牽 引",而不能"復位",在牽引的同時,還需醫護人員配以人力,如人工按壓、甚至足根踩 壓,對腰椎施加一定的壓力,以幫助椎間盤的回納。這樣,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大、還無法量 化,操作的尺度和力度把握不準,而足根踩壓更易造成人體皮膚、軟組織及腰椎損傷。根據檢索、牽引器械的專利產品品種繁多、型式多樣,如專利號03237440.2《可左右擺 動的三維多功能牽引床》、02270001.3《一種復合腰椎牽引床》、03253661.5《一種立臥位 腰椎牽引推拿床》、200320115705.5《具有快速加力裝置的牽引床》等,牽引方式多種多 樣,但這些器械都存在共同的局限性——沒有設置專門的裝置,在病人進行牽引的同時對腰 椎施加合適的壓力,以幫助椎間盤的回納。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在作牽引治 療的同時、能替代醫護人員的、能調節、可掌化的、對腰椎后凸施加一定復位壓力,幫助椎 間盤回納的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如圖l、圖2、圖3、圖4、圖5、圖 6、圖7所示,該機械手包括支撐機構(l)、夾緊機構(2)、壓力機構(3)、傳動機構(4)、伸縮機 構(5);所述的支撐機構(l)包括底座O.l)、立柱(L2)、伸縮柱(1.3)、限位塊(1.4)、螺母(1.5)、 手輪(1.6)、塑料外套(1.7)、連接板(1.8)、導向螺栓(1.9),立柱(1.2)下端與底座(1.1)用螺栓固 定連接,上端安裝限位塊(1.4),伸縮柱(1.3)外圓與立柱(1.2)內腔滑動配合,外圓周上作有螺 紋與螺母(1.5)配合,沿軸向作有導向槽與立柱(1.2)上的導向螺栓(1.9)配合,限位塊(1.4)是截面為「型的兩個半圓環,螺母(1.5)外圓周上作有環狀定位槽,限位塊(1.4)上端嵌入螺母(1.5) 的環狀定位槽中,下端由螺栓安裝到立柱(L2)上端,手輪(1.6)內孔套在螺母(1.5)上端,由螺 釘緊定連接,塑料外對1.7)套在伸縮柱(1.3)的外圓周上端,連接板(1.8)與伸縮柱(1.3)上端緊 固連接;所述的夾緊機構(2)包括鎖緊螺栓(2.1)、箍狀鎖緊套(2.2)、方塊(2.3)、匚型 連接件(2.4)、螺柱(2.5)、夾板(2.6)、夾緊手輪(2.7),箍狀鎖緊套(2.2)與方塊(2.3)作 成一體,匚型連接件(2.4)用螺釘與方塊(2.3)連接成一體,在匚型連接件(2.4)的上平面作一 螺紋孔,夾板(2.6)平面中央作一通孔,把螺柱(2.5)與夾緊手輪(2.7)緊定成一體,穿過匚型 連接板(2.4)上的螺孔與夾板(2.6)連接并固定成一體,把箍狀鎖緊對2.2)套在立柱(1.2)上, 通過擰緊鎖緊螺栓(2.1)可將夾緊機構(2)整體卡緊在立柱(1.2)上;所述的壓力機構(3)包括 上蓋板(3.1)、指示筒(3.2)、壓縮彈簧(3.3)、滑塊(3.4)、下蓋板(3.5)、滑動軸(3.6)、 按摩頭(3.7)、指示針(3.8)、指示標尺(3.9),指示筒(3.2)上端面與下端面分別與上蓋板 (3.1)和下蓋板(3.5)固定,指示筒(3.2)外壁沿軸向作有兩個相鄰的槽, 一個通槽、 一個凹 槽,通槽用于接出指示針(3.8),旁邊的凹槽用于放置指示標尺(3.9),滑塊(3.4)圓周上 作一個指示針(3.8)的安裝孔,滑塊(3.4)與滑動軸(3.6)緊定連接,壓縮彈簧(3.3)裝在滑塊 (3.4)與上蓋板(3.1)之間,滑動軸(3.6)下端安裝按摩頭(3.7),按摩頭(3.7)為硬性材料外包彈 性材料;所述的傳動機構(4)包括小錐齒輪(4.1)、傳動箱蓋板(4.2)、大錐齒輪(4.3)、大錐 齒輪軸(4.4)、傳動手輪(4.5)、傳動箱(4.6)、絲桿(4.7)、插銷(4.8)、傳動螺母(4.9),小錐齒 輪(4.1)裝在絲桿(4.7)的左端并緊定連接,傳動箱(4.6)是方形箱體, 一側面箱壁過中線作一 導向槽,另一側面箱壁上作大錐齒輪軸安裝孔,底面作安裝螺孔,絲桿(4.7)支撐在傳動箱 (4.6)的左右蓋板(4.2)上,大錐齒輪(4.3)、傳動手輪(4.5)分別與大錐齒輪軸(4.4)緊定連 接,大小錐齒輪嚙合,傳動螺母(4.9)與絲桿(4.7)配合,傳動螺母(4.9)上固定一插銷(4.8); 所述的伸縮機構(5)包括方管(5.1)、伸縮管(5.2)、連接螺柱(5.3)、套管(5.4),方管(5.1)—側 面沿中線作一導向槽,底面作連接螺孔,伸縮管(5.2)外壁與方管(5.1)內壁滑動配合, 一側 面沿中線作一螺孔,連接螺柱(5.3)上端作一插銷孔,將連接螺柱(5.3)穿過方管(5.1)的導向 槽,插入伸縮管(5.2)上的螺孔,并緊定連接,套管(5.4)與伸縮管(5,2)尾端固定連接,并在 套管(5.4)底面作聯接螺孔;將組裝好的傳動機構(4)與組裝好的伸縮機構(3)并排,并讓插 銷(4.8)插入連接螺柱(5.3)上的插銷孔,調整好一并安裝在伸縮柱上端的連接板(1.8)上, 再將組裝好的壓力機構(3)的上蓋板(3.1)與套管(5.4)底面用螺釘固定聯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構思新穎、結構緊湊、實用性強、機械手施加壓力、提高 治療效果、減輕醫護人員勞動強度。廣泛適用于一切醫療單位。

圖l是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示意圖的俯視圖。 圖3是支撐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伸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壓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支撐機構(l)是本實用新型的基礎,夾緊機構(2)、傳動機構(4)、伸縮機構(5)都安裝在支撐 機構(1)上,壓力機構(3)安裝在伸縮機構的伸縮管(5.2)的尾端。 當本實用新型工作時① 患者俯臥固定在牽引床上。② 把本實用新型設置在牽引床的旁邊,使伸縮機構(5)與牽引床成垂直放置。首先旋松鎖 緊螺栓(2.1),上下移動箍狀鎖緊套(2.2),使連接件(2.4)下平面靠近牽引床的下沿,再旋轉夾緊 手輪(2.7),使與夾緊手輪(2.7)、螺柱(2.5)連接成一體的方±央(2.3)夾緊牽引床,然后旋緊鎖緊螺 栓(2.1)。用于機械手加力時防止整個設置傾倒。③ 用手搖動傳動手輪(4.5),使裝在傳動箱(4.6)中與傳動手輪(4.5)同軸的大錐齒輪(4.3)旋 轉,帶動與其嚙合的小錐齒輪(4.1)以及與小錐齒輪緊定成一體的絲桿(4.7)旋轉,因而推動與絲 桿配合的傳動螺母(4.9)沿絲桿軸向移動,傳動螺母(4.9)上固定的插鎖(4.8)從傳動箱(4.6)側面箱 壁的導向槽中伸出,隨著絲桿(4.7)的正反方向旋轉,插銷(4.8)可沿導向槽左、右移動。部件裝配時,已裝配好的傳動機構(4)與伸縮機構(5)并排安裝在伸縮銜U)上端的連接板 (1.8)上,傳動機構(4)上作有導向槽的一側面與伸縮機構(5)上作有導向槽的側面相對,并調整 傳動螺母(4.9)的位置,使伸出傳動箱(4.6)導向槽外的插銷(4.8)插入緊定在伸縮機構(5)上的連 接螺柱(5,3)的插銷孔中,使插銷(4.8)與連接螺柱(5.3)插裝成一體,因而當插銷(4.8)沿導向槽 左、右移動時,即帶動連接螺銜5,3)沿導向槽作左、右移動,這時拖動伸縮管(5.2)在方管(5.1) 中伸縮。因患者的肩寬不同,所以患者固定到牽引床后,需搖動傳動手輪(4.5),調整伸縮管(5.2) 左右移動,使伸縮管(5.2)上安裝的壓力機構(3)的按摩頭(3.7)對準患者腰椎方位。用于按 摩頭(3.7)的橫向定位。 旋轉手輪(1.6),與手輪(1.6)緊定成一體的螺母(1.5)—起旋轉,因限位塊(1.4)嵌入螺 母(1.5)的定位槽中并固定在立柱(1.2)上端,所以螺母旋轉推動伸縮柱(1.3)上下移動,亦使 按摩頭(3.7)上下移動。用于按摩頭(3.7)的上下定位。⑤轉動手輪(1.6)使按摩頭(3.7)接觸到人體腰椎時,壓力機構(3)開始動作。當轉動手輪 (1.6)按摩頭(3.7)剛接觸人體腰椎時,壓力機構(3)上的指示針(3.8)指向旁邊的指示標尺(3.9)的 "0"位,繼續轉動手輪(1.6),使壓力機構(3)繼續下行時,因腰椎頂托,使按摩頭(3.7) 不動,因而帶動滑動軸(3.6)及與其緊定成一體的滑塊(3.4)、以及滑塊(3.4)上安裝的指示 針。.8)不動,相對于下行的指示筒(3.2),滑塊(3.4)與指示針(3.8)是上行了,滑塊(3.4)上行使 壓縮彈簧。.3)受壓縮,因而指示針(3.8)指向指示標尺(3.9)上的示值,就是壓縮彈簧(3.3)施加于 腰椎上的復位力。按摩頭行程20mm。
權利要求1、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其特征在于該機械手包括支撐機構(1)、夾緊機構(2)、壓力機構(3)、傳動機構(4)、伸縮機構(5);所述的支撐機構(1)包括底座(1.1)、立柱(1.2)、伸縮柱(1.3)、限位塊(1.4)、螺母(1.5)、手輪(1.6)、塑料外套(1.7)、連接板(1.8)、導向螺栓(1.9),立柱(1.2)下端與底座(1.1)用螺栓固定連接,上端安裝限位塊(1.4),伸縮柱(1.3)外圓與立柱(1.2)內腔滑動配合,外圓周上作有螺紋與螺母(1.5)配合,沿軸向作有導向槽與立柱(1.2)上的導向螺栓(1.9)配合,限位塊(1.4)是截面為型的兩個半圓環,螺母(1.5)外圓周上作有環狀定位槽,限位塊(1.4)上端嵌入螺母(1.5)的環狀定位槽中,下端由螺栓安裝到立柱(1.2)上端,手輪(1.6)內孔套在螺母(1.5)上端,由螺釘緊定連接,塑料外套(1.7)套在伸縮柱(1.3)的外圓周上端,連接板(1.8)與伸縮柱(1.3)上端緊固連接;所述的夾緊機構(2)包括鎖緊螺栓(2.1)、箍狀鎖緊套(2.2)、方塊(2.3)、匚型連接件(2.4)、螺柱(2.5)、夾板(2.6)、夾緊手輪(2.7),箍狀鎖緊套(2.2)與方塊(2.3)作成一體,匚型連接件(2.4)用螺釘與方塊(2.3)連接成一體,在匚型連接件(2.4)的上平面作一螺紋孔,夾板(2.6)平面中央作一通孔,把螺柱(2.5)與夾緊手輪(2.7)緊定成一體,穿過匚型連接板(2.4)上的螺孔與夾板(2.6)連接并固定成一體,把箍狀鎖緊套(2.2)套在立柱(1.2)上,通過擰緊鎖緊螺栓(2.1)可將夾緊機構(2)整體卡緊在立柱(1.2)上;所述的壓力機構(3)包括上蓋板(3.1)、指示筒(3.2)、壓縮彈簧(3.3)、滑塊(3.4)、下蓋板(3.5)、滑動軸(3.6)、按摩頭(3.7)、指示針(3.8)、指示標尺(3.9),指示筒(3.2)上端面與下端面分別與上蓋板(3.1)和下蓋板(3.5)固定,指示筒(3.2)外壁沿軸向作有兩個相鄰的槽,一個通槽、一個凹槽,通槽用于接出指示針(3.8),旁邊的凹槽用于放置指示標尺(3.9),滑塊(3.4)圓周上作一個指示針(3.8)的安裝孔,滑塊(3.4)與滑動軸(3.6)緊定連接,壓縮彈簧(3.3)裝在滑塊(3.4)與上蓋板(3.1)之間,滑動軸(3.6)下端安裝按摩頭(3.7);所述的傳動機構(4)包括小錐齒輪(4.1)、傳動箱蓋板(4.2)、大錐齒輪(4.3)、大錐齒輪軸(4.4)、傳動手輪(4.5)、傳動箱(4.6)、絲桿(4.7)、插銷(4.8)、傳動螺母(4.9),小錐齒輪(4.1)裝在絲桿(4.7)的左端并緊定連接,傳動箱(4.6)是方形箱體,一側面箱壁過中線作一導向槽,另一側面箱壁上作大錐齒輪軸安裝孔,底面作安裝螺孔,絲桿(4.7)支撐在傳動箱(4.6)的左右蓋板(4.2)上,大錐齒輪(4.3)、傳動手輪(4.5)分別與大錐齒輪軸(4.4)緊定連接,大小錐齒輪嚙合,傳動螺母(4.9)與絲桿(4.7)配合,傳動螺母(4.9)上固定一插銷(4.8);所述的伸縮機構(5)包括方管(5.1)、伸縮管(5.2)、連接螺柱(5.3)、套管(5.4),方管(5.1)一側面沿中線作一導向槽,底面作連接螺孔,伸縮管(5.2)外壁與方管(5.1)內壁滑動配合,一側面沿中線作一螺孔,連接螺柱(5.3)上端作一插銷孔,將連接螺柱(5.3)穿過方管(5.1)的導向槽,插入伸縮管(5.2)上的螺孔,并緊定連接,套管(5.4)與伸縮管(5.2)尾端固定連接,并在套管(5.4)底面作聯接螺孔;將組裝好的傳動機構(4)與組裝好的伸縮機構(3)并排,并讓插銷(4.8)插入連接螺柱(5.3)上的插銷孔,調整好一并安裝在伸縮柱上端的連接板(1.8)上,再將組裝好的壓力機構(3)的上蓋板(3.1)與套管(5.4)底面用螺釘固定聯連。
2、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摩頭(3.7)為硬性 材料外包彈性材料。
專利摘要腰椎后凸矯形機械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用于治療人體腰椎間盤突出癥,能推動脫出的髓核回納的機械設置。該機械手包括支撐機構、夾緊機構、壓力機構、傳動機構、伸縮機構,支撐機構包括底座、立柱、伸縮柱、限位塊、螺母、手輪、塑料外套、連接板、導向螺栓,夾緊機構包括鎖緊螺栓、箍狀鎖緊套、方塊、連接件、螺柱、夾板、夾緊手輪,壓力機構包括上蓋板、指示筒、壓縮彈簧、滑塊、下蓋板、滑動軸、按摩頭、指示針、指示標尺,傳動機構包括小錐齒輪、傳動箱蓋板、大錐齒輪、大錐齒輪軸、傳動手輪、傳動箱、絲桿、插銷、傳動螺母,伸縮機構包括方管、伸縮管、連接螺柱、套管。
文檔編號A61F5/01GK201119970SQ200720087629
公開日2008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9日
發明者劉曉君, 劉海江, 劉珠彩, 平 范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九五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