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磁共振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4828閱讀:27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磁共振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磁共振醫療診斷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磁共振醫療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
背景技術
超導強磁場(21.5T)規格的磁共振醫療診斷系統通常包括兩個主要部件,即磁體和病 床。為了方便對病人進行診斷,病床通常都具有垂直運動功能,當病床運動到較低位置時, 病人躺在病床上,然后操縱病床移動裝置,提升病床,以把病床連同病人抬升到正常工作 高度并送入磁體中進行診斷。參見圖1,目前現有的用于磁共振醫療診斷系統的病床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通常是 通過絲杠108和絲杠套筒109相配合來實現的。驅動電機103上的電機帶輪105,通過齒 型帶106連接到與絲杠108固定連接的絲杠帶輪107。絲杠套筒109與垂直運動部件110 固定連接。此外,垂直運動部件IIO還與一個導軌套101固定連接,導軌套IOI固定在垂 直固定支架102上,導軌套101沿著導軌104運動,保證了垂直運動部件IIO上的病床能 夠進行垂直方向上的運動,病床的水平運動通過病床水平部件112以及其他相應的部件來 提供。這種病床移動裝置中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通常位于磁體111的側面遠離強磁場的位 置,以避免磁體產生的強磁場對驅動電機和減速器進行干擾而使他們無法正常工作,同時 驅動電機本身所產生的磁場也會對磁體的磁場產生影響從而干擾診斷信號。病床的病床水 平部件112必須位于磁體111前部以實現將病人送入磁體111中的功能。由于目前病床移動裝置主要是由位于磁體111 一側的病床垂直部件IIO和位于磁體 111前方的病床水平部件112組成,因而其整體結構龐大,占用空間較多,使醫生往往只 能在病床的一側活動,給診斷操作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并能使驅動電機 和減速器都能避開磁體所產生的強磁場的磁共振醫療診斷系統病床移動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磁共振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包括 病床水平部件、病床垂直部件、動能提供機構、傳動機構和升降機構,其所述傳動機構包 括第一齒型帶組合,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輸出的 轉動進行水平方向的傳遞;第二齒型帶組合,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水平方向 的轉動改變為垂直方向的轉動;第三齒型帶組合,與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和所述升降機構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齒型 帶組合的轉動傳遞給所述升降機構的輸入端。其中,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包括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輸出端連接的第一帶輪,與固 定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上的第一支撐板連接的第二帶輪,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帶輪和所述第 二帶輪的第一齒型帶;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上端與所述第二帶輪同軸且位于所 述第一支撐板另一側的第三帶輪,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下端且與所述第三帶輪同側的第 四帶輪,以及連接所述第三帶輪和所述第四帶輪的第二齒型帶;及所述第三齒型帶組合,包括與所述第四帶輪同軸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另一側的第 五帶輪,與第五帶輪相配合的張緊帶輪組,與第五帶輪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同一側、且固 定在與所述病床垂直部件固定連接的第二支撐板上端的第七帶輪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撐 板下端的第六帶輪,以及連接所述第七帶輪和所述第六帶輪、并穿過第五帶輪及張緊帶輪組的第三齒型帶。其中,所述張緊帶輪組,包括第一張緊帶輪和第二張緊帶輪,所述第一張緊帶輪和第 二張緊帶輪分別位于與第五帶輪上下兩側。其中,所述動能提供機構可以包括驅動電機,位于所述病床水平部件遠離所述磁共振 診斷系統磁體的那一端。其中,所述升降機構可以包括速度調節部件,所述速度調節部件位于所述磁共振診斷
系統磁體前方近距離處。進一步地,所述速度調節部件與所述磁共振診斷系統磁體的距離可以小于200mm。 進一步地,所述速度調節部件可以包括減速器。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可以包括絲杠套筒組合,該絲杠套筒組合中的固定部件與所 述速度調節部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絲杠套筒組合中的活動部件與所述病床水平部件固定連接。更進一步地,所述絲杠套筒組合中的活動部件可以固定連接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的下表面。進一歩地,本實用新型裝置還可以包括導向機構,包括位于所述病床垂直部件上的 導軌,以及位于所述病床水平部件上與所述導軌配合的導軌套。更進一步地,所述導軌包括固定在所述病床垂直部件兩側的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 述導軌套包括固定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上的第一導軌套和所述第二導軌套。本實用新型的病床移動裝置,將垂直運動部件和病床水平部件都安裝在磁體的前部, 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使醫生在病床兩邊都能有足夠的操作空間,同時可以保證驅動電 機和減速器避開磁體所產生的強磁場,使驅動電機、減速器和磁體都能正常工作。


圖為現有技術中病床移動裝置的示意屈;圖2為本實用新型病床移動裝置實施例與磁體的整體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病床移動裝置實施例與磁體的整體從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病床移動裝置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圖5為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病床移動裝置實施例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參考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的病床移動裝置位于磁體4前部,包括主要由底座29 構成的基座,病床水平部件6,和病床垂直部件21,還包括如下部分 動能提供機構,包括驅動電機9,固定設置在病床水平部件6上表面遠離磁體4的端 部,用以為整個病床移動裝置提供動能。傳動機構,包括一組水平方向的第一齒型帶組合和兩組垂直方向的第二、第三齒型帶 組合,以及為這些齒型帶組合提供支撐的第一支撐板7和第二支撐板20,這兩個支撐板 均靠近磁體4并按垂直方向設置,整個傳動機構用以傳遞動能提供機構提供的動能。參見圖4和圖5,水平方向的第一齒型帶組合包括與遠離磁體4的驅動電機9輸出端 固定連接的第一帶輪10,位于病床水平部件6靠近磁體4的那一端的,且固定在第一支 撐板7上端的第二帶輪5,第一帶輪10和第二帶輪5在一個平面上,由第一齒型帶8將 二者相連,共同構成第一齒型帶組合;病床水平部件6在第一支撐板7穿過的位置設有一 個孔,將其稱之為第一孔,第一支撐板7穿過病床水平部件6上的這個第一孔,并且與病 床水平部件6固定在一起。病床水平部件6在進行垂直移動時,固定在其上的驅動電機9,與驅動電機9相連接 的第一帶輪10,以及固定在病床水平部件6上的第一支撐板7也跟著一起進行垂直運動, 由于第二帶輪5固定在第一支撐板7上,所以第一帶輪10和第二帶輪5并沒有相對運動, 故而第一齒型帶8張緊的長度不會變。參見圖4和圖5,垂直方向有第二齒型帶組合和第三齒型帶組合,第二齒型帶組合也 包括兩個帶輪和一條齒型帶。第二齒型帶組合的兩個帶輪分別為,固定在第一支撐板7 上端與第二帶輪5同軸的、位于第一支撐板7另一側的第三帶輪24,和固定在第一支撐 板7下端的第四帶輪25, 二者固定在第一支撐板7同一側的上下兩端,通過不受阻礙地 穿過病床水平部件6的另外一個孔的第二齒型帶12連接,共同構成第二齒型帶組合。該 另外一個孔將其稱之為第二孔,該第二孔與第一孔沿第三帶輪24的軸向并排排列,當然, 這兩個孔也可以合成一個孔,只需保證第一支撐板能牢固地固定在病床水平部件6上即 可;另外,甚至還可以將第一支撐板7固定在病床水平部件6邊緣上,這樣第三帶輪24 就伸出病床水平部件6之外,這樣設置則在病床水平部件6上不需要出現孔。病床水平部件6在進行垂直移動時,由于第三帶輪24和第四帶輪25固定在隨病床水 平部件6 —起移動的第一支撐板7上,所以第二齒型帶12張緊的長度也不會變。參見圖4和圖5,第三齒型帶組合包括與第四帶輪25同軸且固定在第一支撐板7另 一側的第五帶輪15,與第五帶輪15相配合的第一張緊帶輪14、第二張緊帶輪16,固定 在第二支撐板20上端的第七帶輪11,固定在第二支撐板20下端與第七帶輪11位于第二
支撐板20同一側的第六帶輪26,以及連接第七帶輪11和第六帶輪26,并穿過第五帶輪 15和兩個張緊輪的第三齒型帶17。第五帶輪15,第七帶輪ll,第六帶輪26和兩個張緊 輪,均位于第一支撐板7的同一側。第二支撐板20固定在靠近磁體4的病床垂直部件21 上,由于第七帶輪11和第六帶輪26固定在第二支撐板20上,所以第三齒型帶17張緊的 長度不會變,當病床水平部件6垂直運動時,第五帶輪15和兩個張緊帶輪14、 16也同時 跟著上下移動。升降機構,包括速度調節部件和絲杠套筒組合,速度調節部件包括減速器19,絲杠 套筒組合包括與速度調節部件輸出端連接的固定部件絲杠螺母套筒18用以提供轉動,和 與絲杠螺母套筒18相配合的隨病床水平部件6進行垂直運動的活動部件絲杠13。減速器 19固定在底座29上,位于磁體4的正前方,其輸入端與第六帶輪26連接,在減速器19 將第六帶輪26的轉動進行速度調節之后,該減速器19將轉動傳遞給與其輸出端連接的螺 母套筒18,讓該螺母套筒18轉動,與其配合在一起的絲杠13得以在垂直方向上運動。 由于絲杠13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病床水平部件6的下表面上,所以,螺母套筒18的轉動, 也使得病床水平部件6進行垂直方向上的移動。上述絲杠套筒組合的固定部件和活動部件 是相對于速度調節部件進行定義的,因為螺母套筒18相對于減速器19沒有相對移動,所 以稱之為固定部件,絲杠13與減速器19之間有相對運動,所以稱之為活動部件。當然, 絲杠套筒組合中的固定部件與活動部件可以掉換設置,比如將絲杠13與減速器19的輸出 端連接,而將螺母套筒18固定在病床水平部件6的下表面,絲杠13在減速器的驅動下, 同樣使得螺母套筒18帶動病床水平部件6進行垂直方向的運動。導向機構,包括病床垂直部件21的兩側且垂直于病床水平部件6的第一導軌27和第 二導軌22,以及與第一導軌27配合的第一導軌套28,與第二導軌22配合的第二導軌套 23。第一導軌套28和第二導軌套23位于病床水平部件6靠近磁體4端的兩側,在病床水 平部件6進行垂直運動時,通過第一導軌27和第二導軌22的定向,限制了病床水平部件 6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只對病床水平部件6釋放了垂直方向的自由度。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病床移動裝置,當病床水平部件6上的病床需要進行垂直方向上的 移動時,通過驅動電機9的驅動,使得第一帶輪10轉動,通過第一齒型帶8將轉動傳遞 給第二帶輪5,由于第三帶輪24與第二帶輪5同軸,所以又將轉動通過第二齒型帶12傳 遞給第四帶輪25,與第四帶輪25同軸的第五帶輪15,通過與第一張緊帶輪14和第二張 緊帶輪16的配合,帶動第三齒型帶17轉動,從而通過第六傳動帶輪26將轉動傳遞到減
速器19上,經過減速器19的速度調節之后螺母套筒18轉動,帶動與螺母套筒18相配合 的絲杠13進行垂直方向上的運動,由于病床水平部件6與絲杠13是固定連接的,所以在 第一導軌27和第二導軌22的限制下,病床水平部件6沿著垂直方向運動。上述基座,其作用是用來為整個病床移動裝置提供支撐。本實用新型中的上述傳動機構,通過三組齒型帶組合,減小了整個病床移動裝置的體 積,縮小了占用的空間,而且位于病床水平部件6的上表面上的驅動電機9、第一齒型帶 組合、以及與該病床水平部件6固定的第一支撐板7,都跟隨病床水平部件6 —起進行垂 直方向的運動,所以病床水平部件6的兩側和遠離磁體4的一端,均沒有被遮擋,醫護人 員可以在病床兩側活動,方便診斷操作。上述驅動電機9安裝于病床水平部件6前端,減速器19安裝于底座,這樣的布置有 利于驅動電機9和減速器19避開磁體4所產生的強磁場,使得驅動電機9、減速器19和 磁體4之間的干擾不致于相互影響各自的正常工作。該減速器19同時也位于磁體4正前 方的下部,以避開磁體前最強磁場處,且盡量靠近磁體4底部的距離盡量小,比如減速器 19與磁體4的距離小于200mm,這樣,安裝在水平部件6上的病床可以和磁體4緊湊地 裝配成一體,從而最大限度的增加可操作空間。
權利要求1、一種磁共振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包括病床水平部件(6)、病床垂直部件(21)、動能提供機構(9)、傳動機構(10,5,8;24,25,12;15,11,26,17)和升降機構(19,18,1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10,5,8;24,25,12;15,11,26,17)包括第一齒型帶組合(10,5,8),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9)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9)輸出的轉動進行水平方向的傳遞;第二齒型帶組合(24,25,12),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10,5,8)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10,5,8)水平方向的轉動改變為垂直方向的轉動;第三齒型帶組合(15,11,26,17),與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24,25,12)和所述升降機構(19,18,13)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24,25,12)的轉動傳遞給所述升降機構(19,18,13)的輸入端。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10, 5, 8),包括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9)輸出端連接的第 一帶輪(10),與固定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上的第一支撐板(7)連接的第二帶輪(5), 以及連接所述第一帶輪(10)和所述第二帶輪(5)的第一齒型帶(8);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24, 25, 12),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撐板(7)上端與所述 第二帶輪(5)同軸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7)另一側的第三帶輪(24),固定在所述第 一支撐板(7)下端且與所述第三帶輪(24)同側的第四帶輪(25),以及連接所述第三 帶輪(24)和所述第四帶輪(25)的第二齒型帶(12);及所述第三齒型帶組合(15, 11, 26, 17),包括與所述第四帶輪(25)同軸且固定在 所述第一支撐板(7)另一側的第五帶輪(15),與第五帶輪(15)相配合的張緊帶輪組 (14, 16),與第五帶輪(15)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7)同一側、且固定在與所述病床 垂直部件(21)固定連接的第二支撐板(20)上端的第七帶輪(11)和固定在所述第二支 撐板(20)下端的第六帶輪(26),以及連接所述第七帶輪(11)和所述第六帶輪(26)、 并穿過第五帶輪(15)及張緊帶輪組(14, 16)的第三齒型帶(17)。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帶輪組(14, 16),包括第一張緊帶輪(14)和第二張緊帶輪(16),所述第一張緊帶輪(14)和第二張緊帶輪(16) 分別位于與第五帶輪(15)上下兩側。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能提供機構(9)包括驅動電機,位于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遠離所述磁共振診斷 系統磁體(4)的那一端。
5、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19, 18, 13)包括速度調節部件(19),所述速度調節部件(19)位 于所述磁共振診斷系統磁體(4)前方近距離處。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調節部件(19)與所述磁共振診斷系統磁體(4)的距離小于200mm。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速度調節部件(19)為減速器。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19, 18, 13)包括絲杠套筒組合(18, 13) 該絲杠套筒組合(18, 13)中的固定部件(18)與所述速度調節部件(19)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絲杠套筒組 合中的活動部件(13)與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固定連接。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套筒組合(18, 13)中的活動部件(13)固定連接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的下表面。
10、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進一步包括導向機構(27, 28; 22, 23),包括位于所述病床垂直部件(21) 上的導軌(27, 22),以及位于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上與所述導軌(27, 22)配合的 導軌套(28, 23)。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27, 22)包括固定在所述病床垂直部件(21)兩側的第一導軌(27)和第 二導軌(22);所述導軌套(28, 23)包括固定在所述病床水平部件(6)上的第一導軌 套(28)和所述第二導軌套(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磁共振診斷系統的病床移動裝置,包括病床水平部件、病床垂直部件、動能提供機構、傳動機構和升降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傳動機構主要由三組齒型帶組合構成,分別為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輸出端連接,用于將所述動能提供機構輸出的轉動進行水平方向的傳遞的第一齒型帶組合;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一齒型帶組合水平方向的轉動改變為垂直方向的轉動的第二齒型帶組合;與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和所述升降機構連接,用于將所述第二齒型帶組合的轉動傳遞給所述升降機構的輸入端的第三齒型帶組合。本實用新型的病床移動裝置,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小,而且驅動電機、減速器和磁體都能正常地工作。
文檔編號A61B5/055GK201033075SQ200720103679
公開日2008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07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28日
發明者劍 劉 申請人: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