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6557閱讀:4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屬于農業、林業、草原、資源環境等領域中的觀測方法及實驗器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農業、林業、草原、資源環境等領域中,已廣泛采用引誘藥殺或拒避保護技術進行害蟲的防治和有益昆蟲的開發利用。但是,在引誘劑或拒避劑篩選試驗時,一直延用野外或室內一對一的昆蟲誘、避效果觀測方法。在對某種昆蟲進行引誘劑或拒避劑篩選時,大都采取如下兩種觀測方法1、捕集一定量的供試昆蟲裝于至少有l一3立方米空間的網箱或網室內,在網箱或網室內定點放入一種引誘劑或拒避劑。然后在單位時間內,統計引誘劑或拒避劑在一定范圍內的供試昆蟲只數,來確定供試昆蟲對引誘劑或拒避劑的正、負趨性。這種方法需要對供試昆蟲進行多組的引誘劑或拒避劑的比較篩選,而且每次篩選試驗時,只能針對一種引誘劑或拒避劑進行比較篩選,如果針對兩種以上的引誘劑或拒避劑進行比較篩選,則互相干擾無法得出準確的結果。這種觀測方法占地面積大、操作復雜、受各方面條件的干擾大。2、在野外自然條件下,當某個區域中供試昆蟲達到一定的密度時,才能定點投放引誘劑或拒避劑。然后在單位時間內,用目測的方法觀察統計引誘劑或拒避劑在一定范圍內的供試昆蟲只數,與對照對比,從而判定引誘劑或拒避劑對供試昆蟲的誘、避效果。這種觀測方法受野外自然條件的限制,觀測的誤差極大、準確率低。這兩種常規的觀測方法,要想在諸多的引誘劑或拒避劑中篩選出一種最佳的引誘劑或拒避劑,都必須進行多次的重復試驗,才能判定每個引誘劑或拒避劑的誘、避效果。浪費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一般說來完成一項5種誘、避劑篩選試驗,至少需要2—3名工作人員,用15—20個小時時間才能完成,甚至更長的時間,而且試驗結果特別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條件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數據誤差很大,準確率低。情報信息顯示,雖然經過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多年努力,但是,至今尚未發現有新的觀測方法和專用于昆蟲誘、避效果試驗的器具出現。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觀測效率高、速度快、結果準確的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這種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其特點是將一定數量的供試昆蟲放入一個上部設有通風網的集蟲容器內,安靜0,5—2小時;再將至少l種誘源和對照源分別放入至少2個密閉的誘源容器內;在集蟲容器的周圍分別設有與各個誘源容器相連通的誘源通道,讓供試昆蟲通過誘源通道去尋找誘源;計量在不同時間段內通過各個誘源通道的供試昆蟲的次數,同時統計各時間段內進入各個誘源容器內的供試昆蟲的只數;然后用常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各種誘源對供試昆蟲的誘、避效果。所述的集蟲容器呈圓柱形,直徑在300—1000毫米之間,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通風網的網孔小于供試昆蟲的體徑。所述的誘源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等各種引誘劑或拒避劑。所述的誘源容器呈透明或不透明的圓柱形,誘源容器的直徑在100—200毫米之間,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所述的誘源通道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誘源通道的截面形狀為圓形、多角形等,誘源通道的孔徑是供試昆蟲體徑的1.5—2.5倍。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專用于實現上述昆蟲誘、避效果觀測方法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這種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由集蟲室、誘源通道、誘源室組成,其特點是在集蟲室的周圍連通有至少2個誘源通道,在每個誘源通道的另一端連通有誘源室,在每個誘源通道內設有閥門,在每個誘源通道上設有計數器。所述的集蟲室呈圓柱形,在集蟲室的頂部設有網蓋,在網蓋的中部設有投蟲口,集蟲室的直徑300—1000毫米,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通風網的網孔小于供試昆蟲的體徑。所述的誘源通道由透明或不透明的圓管制成,在誘源通道的靠近集蟲室處設有閥門,誘源通道的孔徑是供試昆蟲體徑的1.5—2.5倍。所述的誘源室呈透明或不透明的圓柱形,在誘源室的頂部設有透明或不透明的密封蓋,在誘源室的底部設有誘源托盤或點光源,誘源室的直徑100—200毫米,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所述的計數器位于誘源通道的中間位置,計數器可選用光電計數器、紅外光電計數器等。本發明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和專用于該方法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是根據昆蟲大多數以嗅覺或視覺尋找誘源的特點,采取將誘源分別放入誘源容器內,然后讓供試昆蟲通過特別設置的誘源通道的方法去尋找誘源,從而觀測出不同誘源對昆蟲的誘、避效果。為實現本發明的方法,專門設計了由集蟲室、誘源通道、誘源室等三部分組成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誘源通道兩端分別連接集蟲室和誘源室,在集蟲室內放入供試昆蟲,誘源室內放入誘源一一引誘劑、拒避劑或點光源。誘源通道的中間位置設有計數器,可記錄昆蟲經過誘源通道的次數。在單位時間內,根據計數器所計量的昆蟲通過誘源通道的次數以及在誘源室內昆蟲的數量,用常規的方差統計等分析方法,即可得出該誘源——引誘劑或拒避劑的誘、避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和觀察器,可以方便的采用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等不同誘源,同時進行多種不同性狀或屬性的引誘劑或拒避劑,對一種或多種體徑小于誘源通道直徑二分之一的各種不同昆蟲的誘、避效果篩選試驗。如果觀察器的具體參數與小動物的體徑相適應或充水后,本發明的方法和觀察器也可以用于觀察各種誘源對鼠、魚等小動物的誘、避效果。本發明的方法和觀察器具有方法簡單獨特、設備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占地面積小,試驗效率高,不受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各種誘源的干擾,準確率高,應用范圍廣泛等優點,對有益昆蟲的保護利用、對害蟲防治的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推廣應用后,必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圖l為本發明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沿a-o-a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集蟲室、1-1網蓋、1-2投蟲口,2誘源通道、2-1閥門、2-2紅外光電計數器,3誘源室、3-l密封蓋、3-2誘源托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給出的實施例、試驗例對本發明的方法和觀察器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l:一種具有6個誘源通道和誘源室,適用于固體、液體或氣體誘源的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這種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是將一定數量的供試昆蟲放入一個圓柱形上部設有通風網的集蟲容器內,安靜2小時;再將5種誘源和對照源分別放入6個圓柱形的密閉誘源容器內;在集蟲容器的周圍分別設有6個與各個誘源容器相連通的誘源通道,計量在不同時間段內通過各個誘源通道的供試昆蟲的次數,同時統計各時間段內進入各個誘源容器內的供試昆蟲的只數;然后用常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各種誘源對供試昆蟲的誘、避效果。集蟲容器的直徑在300—1000毫米之間,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通風網的網孔小于供試昆蟲的體徑;誘源容器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誘源容器的直徑在100—200亳米之間,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誘源通道可以是透明或不透明的,誘源通道的截面形狀為圓形、多角形等,誘源通道的孔徑是供試昆蟲體徑的1.5—2.5倍。這種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的誘源,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等各種引誘劑或拒避劑。用于上述觀測方法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如圖l、2所示,由集蟲室l、誘源通道2、誘源室3等三部分組成。集蟲室呈透明的圓柱形,在集蟲室的頂部設有網蓋1-1,在網蓋的中部設有投蟲口1-2。在集蟲室的周圍均勻分布連通有76個由透明圓管制成的誘源通道,在每個誘源通道的另一端分別連通有透明的圓柱形誘源室。在每個誘源通道的靠近集蟲室的一側設有通道閥門2-l,在每個誘源通道的中間位置上設有紅外光電計數器2-2。在誘源室的頂部設有密封蓋3-1,在誘源室的底部設有誘源托盤3-2。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的具體參數,根據供試昆蟲的體徑設計確定,詳見試驗例l。實施例2:—種具有6個誘源通道和誘源室并適用于光源作誘源的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這種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的結構也可參照圖l、2,也是由集蟲室l、誘源通道2、誘源室3等三部分組成。其各部結構基本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誘源通道由不透明的圓管制成,誘源室呈不透明的圓柱形,密封蓋也是不透明的,誘源室內的誘源托盤更換為不同光譜的點光源。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的具體參數,根據供試昆蟲的體徑設計確定,詳見試驗例2。試驗例l:對家蠅的誘、避劑篩選試驗(1)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按實施例l結構)的主要參數集蟲室透明圓柱形鋼化塑料盆,直徑400亳米,高250毫米,網蓋網孔40目。誘源通道透明塑料管,直徑15毫米,長度300毫米,共設6根,距集蟲室10毫米處設圓片狀手動閥門,紅外光電計數器采用E3F—DS10C4光電探頭、SX48—01S智能計測器、共6套。誘源室透明圓柱形鋼化塑料盆,上加密封蓋,直徑150毫米,高100毫米,共6個;誘源托盤為不銹鋼淺盤,直徑50毫米,高4毫米,共6個。(2)試驗條件健康家蠅100只。誘源A奶油香精2克、B腐肉2克、C米飯2克、D白糖水2毫升、E鮮蒜末2克、F(對照區)水2.0毫升,依次分別放入6個誘源室的誘源托盤中。(3)試驗方法將誘源通道閥門關閉后,把供試家蠅100只從投蟲口放入集蟲室內,安靜2小時后,將誘源室密封蓋打開,分別放入供試誘源后蓋嚴密封蓋。打開所有紅外光電計數器,復位歸零準備測量,打開各誘源通道閥門,用紅外光電計數器分別記錄30分鐘、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150分鐘通過各誘源通道的家蠅次數,同時統計各時間段進入各誘源室內的家蠅只數。(4)試驗結果試驗結果見表l,表中"計量數"為紅外光電計數器計量到的通過各誘源通道的家蠅次數,"進入數"為進入各誘源室的家蠅只數。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5)結果分析通過表1可見,誘源的引誘效果依次為B〉A〉OD〉F〉E。方差統計分析B與F、E差異極顯著(p<0.01)。由此可判定上述供試誘源中,對家蠅引誘力最強的是B,其次為A。E對家蠅具有顯著的拒避效果。試驗例2:對家蠶蛾以光源為誘源的誘、避劑篩選試驗(1)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按實施例2結構)的主要參數集蟲室透明圓柱形鋼化塑料盆,直徑400毫米,高250亳米,網蓋網孔40目。誘源通道透明塑料管外周粘貼黑色膠膜,直徑15毫米,長度300毫米,共6根;距集蟲室10毫米處設圓片狀手動閥門;紅外光電計數器采用E3F—DS10C4光電探頭、SX48—01S智能計測器,共6套。誘源室透明圓柱形鋼化塑料盆外周粘貼黑色膠膜,直徑150毫米,高100亳米,上加黑色膠膜密封蓋,共6個;在誘源室底部中央位置與通道入口對應處,分別放置不同光譜的點光源。(2)試驗條件健康家蠶蛾(未交配雄蛾100只)。誘源A紫色點光源、B紅色點光源、C白熾點光源、D藍色點光源、E黃色點光源、F(對照區)黑暗無光源。各點光源均為功率0.5瓦的發光二極管,干電池供電。試驗在幽暗環境中進行。(3)試驗方法將誘源通道閥門關閉后,把供試家蠶蛾100只從投蟲口放入集蟲室內,安靜30分鐘后,點亮置于誘源室底部中央位置與誘源通道入口對應處的A—E各個點光源,F為無光源對照,然后打開所有光電計數器,復位后再打開誘源通道閥門。在30分鐘、60分鐘、90分鐘、120分鐘、150分鐘各時間段,分別統計記錄通過各誘源通道的家蠶蛾次數,同時統計各時間段進入各誘源室內的家蠶蛾只數。(4)試驗結果試驗結果見表2,表中"計量數"為紅外光電計數器計錄的家蠶蛾在單位時間內通過各誘源通道的次數。"進入數"為單位時間內進入各誘源室的家蠶蛾只數。(5)結果分析通過表2可見,各種頻譜的點光源對蛾的引誘效果是不同的,通過家蠶蛾對引誘光源的篩選,可以判斷其引誘效果分別為A>D>C>B>E>F。得出了紫色點光源誘力最強的結論,進行三次重復試驗,所得結論不變。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完成上述試驗例1和試驗例2的誘、避劑篩選試驗,只需要1—2名工作人員,僅用3—4個小時時間即可。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而且不受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各種誘源的干擾,觀測的誤差小、準確率高。結論由上述實施例以及試驗例的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及其觀察器,具有以下十分突出的技術效果1、本發明的觀測方法和觀察器,構思簡單獨特,每個誘源容器(室)及其相連通的誘源通道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封閉系統,使各個誘源互不干擾,誘、避結果準確。觀察器結構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操作簡便,占地面積小。2、本發明的觀測方法和觀察器,可方便的采用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等不同誘源,進行多種不同性質的引誘劑或拒避劑,對一種或多種昆蟲的誘、避效果篩選試驗,應用范圍十分廣泛。3、采用本發明的觀測方法和觀察器,進行各種昆蟲的誘、避劑篩選試驗,省工、省時、省力,試驗效率高、速度快,與現有技術相比,可節省時間50%以上,節省勞動力65%以上,試驗成本降低40。/。以上,提高工作效率70%以上。4、采用本發明的觀測方法和觀察器,進行各種昆蟲的誘、避劑篩選試驗,一改傳統篩選誘、避劑一對一的試驗模式,不受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各種誘源的干擾,觀測的誤差小、準確率高。試驗結果的準確率可比現有技術提高50—60%。5、本發明的觀測方法和觀察器的應用,對有益昆蟲的保護利用、對害蟲防治的研究以及生產試驗等各個方面,特別是利用"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對其誘、避劑的篩選,對農業、林業的害蟲如蝗蟲、松毛蟲等的防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推廣應用后,必將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權利要求1、一種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是將一定數量的供試昆蟲放入一個上部設有通風網的集蟲容器內,安靜0.5-2小時;再將至少1種誘源和對照源分別放入至少2個密閉的誘源容器內;在集蟲容器的周圍分別設有與各個誘源容器相連通的誘源通道,讓供試昆蟲通過誘源通道去尋找誘源;計量在不同時間段內通過各個誘源通道的供試昆蟲的次數,同時統計各時間段內進入各個誘源容器內的供試昆蟲的只數;然后用常規的統計分析方法確定各種誘源對供試昆蟲的誘、避效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集蟲容器的直徑300—1000毫米,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通風網的網孔小于供試昆蟲的體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誘源是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誘源容器是透明或不透明的,誘源容器的直徑100~200毫米,直徑與高度的比為3:1.5—2.5。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觀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誘源通道是透明或不透明的,誘源通道的截面形狀為圓形或多角形,誘源通道的孔徑是供試昆蟲體徑的1.5—2.5倍。6、一種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由集蟲室、誘源通道、誘源室組成,其特征在于在集蟲室的周圍連通有至少2個誘源通道,在每個誘源通道的另一端連通有誘源室,在每個誘源通道內設有閥門,在每個誘源通道上設有計數器。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其特征在于集蟲室呈圓柱形,在集蟲室的頂部設有網蓋,在網蓋的中部設有投蟲口。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其特征在于誘源通道由透明或不透明的圓管制成,在誘源通道的靠近集蟲室處設有閾門。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其特征在于誘源室呈透明或不透明的圓柱形,在誘源室的頂部設有透明或不透明的密封蓋,在誘源室的底部設有誘源托盤或點光源。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昆蟲誘,避效果觀察器,其特征在于計數器位于誘源通道的中間位置,計數器可用光電計數器或紅外光電計數器。全文摘要昆蟲誘、避效果的觀測方法,是將昆蟲放入集蟲容器內,將誘源和對照源放入誘源容器內;在集蟲容器的周圍設有與各誘源容器連通的誘源通道,讓供試昆蟲通過誘源通道去尋找誘源;計量在不同時間段內昆蟲通過誘源通道的次數和進入誘源容器內的只數;確定誘源對昆蟲的誘、避效果。用于該方法的觀察器,由集蟲室、誘源通道、誘源室等組成。可用固體、液體、氣體或點光源等多種性狀或屬性的誘源,對一種或多種昆蟲的誘、避效果進行篩選試驗。具有方法獨特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占地面積小,試驗效率高,不受自然環境、氣候變化和各種誘源的干擾,準確率高,應用范圍廣泛等優點,對有益昆蟲的保護利用、對害蟲防治的研究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文檔編號A61B19/00GK101246154SQ20081005049公開日2008年8月20日申請日期2008年3月11日優先權日2008年3月11日發明者何愛民,艷劉,劉志文,孟曉敏,張興華,譚雨清,群魏,黃桂芝申請人:東北電力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