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引導車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7218閱讀:165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引導車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牙科全冠修復治療中牙體預備專用車針。
背景技術
目前,在口腔修復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修復方式就是冠修復.其修復過程
是先對患者的牙齒或者已經過根管治療的牙齒進行牙體預備,即將牙體組織 磨削成適合套上牙冠的形狀和大小,再用人工制作的金資或全t:冠緊套在預備 后的牙體上,對牙體的形態和功能進行修復。牙體預備包括頸部肩臺(牙體邊 緣)、體部及鄰面的預備。其中對頸部肩臺的預備要求最高,對烤瓷熔附金屬全 冠來說,邊緣形態要求為凹形邊緣即肩臺,最常用的邊緣預備量應為1.0 mm, 即肩臺的深度是l. Omm。牙體邊緣是全冠修復體與天然牙接觸與密封的區域,對 患者的美觀和牙周健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若牙體邊緣預備量過多,肩臺 深度遠大于l. Omm,殘留的牙體組織量過少,會引起牙體強度下降。牙體邊緣預 備量不足,肩臺深度小于1. Omm,則會導致 一、全冠易在邊緣處向外形成懸突, 全冠與牙體密合度不好,且不利于牙體的清潔,易在牙體邊緣堆積大量的菌斑, 久之會形成牙結石,細菌在此堆積并刺激骨組織吸收,從而引起牙周組織的疾 病導致牙周病的出現。二、留給全冠邊緣的厚度不夠,對烤瓷熔附金屬全冠則 使其表面的瓷層太薄,使冠邊緣透金屬色,影響修復后牙齒的美觀。因此,為 了患者的牙周健康同時保證牙齒的強度和義齒的美觀,必須對牙體邊緣的預備 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同時要求對牙體中部有一定的切割量,通常需要切割 1. 2-1. 5mm的牙體組織,以使冠的體部獲得良好的外形和色彩。
盡管在修復過程中對牙體預備量有著明確的要求,但臨床中仍經常發生牙 體邊緣預備量不合格的事例。這是由于現在頸部肩臺預備常使用的車針,不能 對切割的牙體組織進行精確的定量,在對牙體邊緣進行磨削,其磨削深度全憑 醫生肉眼觀察,從而使牙體邊緣預備量的誤差較大;并且出于美觀的考慮,常 將全冠的邊緣放在齦下,由于牙齦的遮擋,要預備的牙體邊緣不在醫生的視野 范圍之內,醫生只能憑臨床經驗,估計其磨削厚度,更增大了牙體邊緣預備量 的誤差,導致臨床中出現大量不合格的邊緣預備事例,并且容易使牙齦受傷,
進一步傷及牙周組織,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美觀。在頸部肩臺預備好后,需 對牙體中部進行預備。在牙體中部預備時,通常需要先對中部的牙體組織進行 切割來形成引導溝,引導溝的目的是對牙體組織進行定量切割,使接下來預備 的牙體量有參考。在預備引導溝時則需要采用另外的中部預備車針,進行牙體 中部的預備。肩臺預備與中部預備引導溝需要兩種車針,分兩個階段進行,操 作麻煩,費工費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引導車針,使用該 車針用于牙科全冠修復治療過程中肩臺的預備,在肩臺預備的同時,可實現牙
體中部引導溝的切割,減少操作過程,節省預備時間;并且其牙體頸部肩臺的 預備量及牙體中部組織切割深度準確,預備過程中不容易損傷牙周組織。全冠 與牙體間有良好的邊緣適合性,全冠修復后其強度高、美觀,有利于口腔健康。
本實用新型實現其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 引導車針,依次由頂部、中部、基部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為半徑是 1. 2—1. 4ran的有砂球體或為半徑是1. 2 — 1. 4薩,長度為2. 3-2. 7mm的圓柱體; 圓柱體;中部為半徑O. 3mm、長度8-10mm的圓柱體,且中部的中間設有凸起的 有砂圓臺,該圓臺的半徑為1. 5-1. 8mm、厚度為0. 8-1. 2mm;基部為半徑為lmm、 長度為10mm的圓4主體。
本實用新型的車針的使用方法是將專用車針的基部安裝在手機上、使車 針旋轉,車針頂部置于靠近牙齦的牙體組織上沿牙齦邊緣進行移動磨削,有砂
圓臺則在牙體中部移動磨削,并保持車針中部與牙體表面平行或接近平行;最 后當車針中部緊貼牙面時,車針頂部即可在牙體邊緣形成深度為0. 9—1. lmm的 肩臺,同時有砂圓臺則在牙體中部切割出1.2-1. 5mm的凹陷, 一步完成唇側/頰 側頸部肩臺的預備及牙體中部組織的引導溝切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該車針中部為光滑的圓柱形且其長度加上頂部的長度超出牙體的長 度,因此,使用時可方便車針平行或緊貼于牙體表面移動,其頂部則在牙體邊 緣磨削,而中部凸起的有砂圓臺也在牙體中部磨削。將肩臺預備及牙體中部的 引導溝切割兩道工序合二為一,減少操作過程,節省預備時間;又由于有砂頂 部的半徑為1. 2-1. 4mm,有砂'圓臺的半徑為1, 5-1. 8mm,中部的半徑0. 3mm,因 此頂部半徑大于中部半徑0. 9—l.lmm,圓臺半徑大于中部半徑1. 2-1.5mm,佳_ 得車針頂部能夠也只能夠在牙體邊緣形成0. 9—1. lmm的凹陷,有砂圓臺則能夠 也只能夠在牙體中部切割出1. 2—1. 4mm的凹陷,從而能夠確保牙體邊緣的預備 量為0. 9—1. lmm。牙體中部的切割深度為1. 2 — 1. 5mm;其牙體邊緣預備量準確 可靠,誤差小,避免了牙體邊緣預備量過大或過小的現象,從而使修復體達到 良好的邊緣適合性,能保證全冠修復牙的強度、美觀及病人的口腔健康;由于 本預備方法能精確確定肩臺的位置及深度,全冠在邊緣處既不會懸凸也不會過 薄透色;因此可以不必為了美觀的需要而將全冠的邊緣放在牙齦下,只須將其 邊緣放在平齊齦緣即可,避免了在牙齦下操作,使牙齦受傷,保護牙齦,防止 預備過程中損傷牙周組織。同時牙體中部引導溝的精確切割量也能確保全冠在 體部形成理想的外形并達到良好的美觀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用的球形頂部車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用的圓柱形頂部車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為 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 部引導車針,依次由頂部l、中部2、基部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l 為半徑是i. 2—1. 4mm的有砂球體;中部2為半徑0. 3mm、長度8-10mm的圓柱體, 且中部2的中間設有凸起的有砂圓臺2a,該圓臺2a的半徑為1. 5-1. 8mm、厚度 為0.8-1. 2mm;基部3為半徑為lmm、長度為10mm的圓柱體。本例的車針頂部 為有砂球體制備出的肩臺,預備出的肩臺為凹面肩臺。
實施例二
圖2示出,本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僅僅是采用的專用車針的 頂部1為半徑是1. 2—1. 4mm,長度為2. 3-2. 7mm的有砂圓柱體,而非球體。因 此,該例制備出的肩臺,為90度直角肩臺。
顯然,利用本實用新型的車針可制作唇側面(牙體外面)的肩臺和舌側面 的肩臺。使用本實用新型車針可以同時完成全冠牙修復時牙體制備過程中的最 重要的肩臺預備和牙體中部切割,再換用頂端帶砂的車針進行鄰面的預備,沿
著已形成的肩臺,選用合適的的車針進行側面(鄰面)的牙體預備。并用拋光 車針對預備好的肩臺進行拋光,即完成全冠牙修復中的牙體的全部預備工作。
在實施時,90度直角肩臺或凹面肩臺的選擇根據患者選擇的全冠修復體的種類 來決定。
權利要求1、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引導車針,依次由頂部(1)、中部(2)、基部(3)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1)為半徑是1.2-1.4mm的有砂球體或半徑是1.2-1.4mm,長度為2.3-2.7mm的圓柱體;中部(2)為半徑0.3mm、長度8-10mm的圓柱體,且中部(2)的中間設有凸起的有砂圓臺(2a),該圓臺(2a)的半徑為1.5-1.8mm、厚度為0.8-1.2mm;基部(3)為半徑為1mm、長度為10mm的圓柱體。
專利摘要一種牙科用肩臺預備、體部引導車針,依次由頂部、中部、基部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部為半徑是1.2-1.4mm的有砂球體或圓柱體;中部為半徑0.3mm、長度8-10mm的圓柱體,且中部的中間設有凸起的有砂圓臺,該圓臺的半徑為1.5-1.8mm、厚度為0.8-1.2mm;基部為半徑為1mm、長度為10mm的圓柱體。使用該車針用于牙科全冠修復治療過程中肩臺的預備,在肩臺預備的同時,可實現牙體中部的引導溝切割,減少操作過程,節省預備時間;并且其牙體邊緣(肩臺)的預備量及牙體中部組織切割厚度準確,預備過程中不容易損傷牙周組織。全冠與牙體間有良好的邊緣適合性,全冠修復后其強度高、美觀,有利于口腔健康。
文檔編號A61C3/06GK201189210SQ200820063010
公開日2009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8年4月16日
發明者于海洋, 高姍姍 申請人:四川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