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體化咽/喉通氣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用于臨床手術麻醉或重危病人搶救時 氣道管理的 一體化咽/喉通氣道。
背景技術:
氣道管理技術是臨床上一切治療手段的前提,缺氧不僅影響疾病的治療過 程,嚴重的缺氧更將導致腦功能受損或喪失生命等不可挽回的后果。目前,臨 床醫生在面對呼吸道不暢及呼吸停止的病員時,通常會使用到口咽通氣道或喉 罩通氣道。對于僅存在舌后墜且保留有較強自主呼吸的病員,可采用置入口咽
通氣道的方式進行氣道管理;口咽通氣道的使用比較簡單, 一般醫護人員不需 要經過專門的培訓就能很快掌握。而在臨床手術麻醉或病危搶救時,若病員呼 吸停止,則通常使用喉罩通氣道或氣管內插管的方式進行氣道管理并控制呼吸, 喉罩通氣道及氣管內插管的使用則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才能掌握其使用方法。 當病員由呼吸道不暢突然轉為呼吸停止時,若沒有氣道管理經驗豐富的醫師在 場,將造成缺氧以致出現嚴重的后果。因此,使用方法簡單、能迅速起到有效 通氣效果的氣道管理器械在呼吸道管理中顯得尤其重要。平時,口咽通氣道的 使用方法雖簡單易學、容易掌握,但其僅適用于存在較強自主呼吸的病員;而 喉罩通氣道雖適用于呼吸停止的病人,但其使用方法則須經過較為專業的培訓 方能熟練掌握,且喉罩通氣道應用于存在自主呼吸并處于清醒狀態的病員時會 給病員帶來一定的不適感并可能影響通氣效果。尤其在麻醉期間、戰時傷員救治等情況下,病員常常會由最初的清醒(或半清醒)狀態并存在自主呼吸的情 況下突然轉入呼吸停止的狀態,若不能及時控制病員的呼吸道并進行有效的通 氣,將造成嚴重的后果。而目前的口咽通氣道及喉罩通氣道都不適用于這種突 然變化的緊急氣道情況,因此,對現有的口咽通氣道和喉罩通氣道需要加以改 進,使得改進后的器械既適用于存在由自主呼吸同時伴有呼吸道不暢的病人, 又適用于呼吸停止需進行緊急氣道控制的病人,同時又能滿足操作筒單、易學、 容易掌握、能迅速建立人工氣道以及通氣效果確切有效的要求。 發明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臨床手術麻醉或重危病人急救時的一體 化咽/喉通氣道,它既能用于幫助存在由自主呼吸并同時伴有呼吸道不暢的病人
進行自主呼吸(口咽通氣道的作用);又能在病人突然出現呼吸停止時迅速建立 有效的人工氣道(喉罩通氣道的作用),并進行控制呼吸。并且有操作簡單、易 學、容易掌握、能迅速建立人工氣道以及通氣效果確切有效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包括一上部為直管下部為弧形管的 通氣道主體、設在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中部的護齒墊、與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 端部的外接通氣接頭,其特征在于
一充氣套嚢與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的連接為一體,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 管的口部位于充氣套嚢的上面;
一中空細管的一端從護齒墊的上面插入,經通氣道主體管壁與充氣套嚢相 通,中空細管的另一端與指示球嚢的一端連接,指示球嚢的另一端與套嚢充氣 閥連接。
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所述的充氣套嚢可以膨脹縮或收縮。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所述的套嚢充氣閥為單向閥。 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所述的外接通氣接頭為標準接頭,與簡易呼 吸器或呼吸機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它既具有口咽通氣道的功能, 又具有喉罩通氣道的功能,兩者之間可以迅速轉換,使用方法簡單,特別適合 緊急情況下的救護。
圖l是本實用新型作為喉罩通氣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作為口咽通氣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作為喉罩通氣道。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用 新型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通氣道主體的上部為直管3、下部為孤形管 4,護齒墊2設在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的中部,外接通氣接頭1與通氣道主體上 部直管的端部連接;充氣套嚢5與通氣道主體下部孤形管4的連接為一體,通 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的口部位于充氣套囊5的上面;中空細管7的一端從護齒 墊2的上面插入,經通氣道主體管壁與充氣套嚢5相通,中空細管7的另一端 與指示球嚢8及套嚢充氣閥6連接,用普通注射器與套嚢充氣閥連接向充氣套 嚢充氣,使充氣套嚢膨脹后,即可作為喉罩通氣道使用。
實施例二本實用新型作為口咽通氣道。參見圖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通氣道主體的上部為直管3、下部為弧形管4,護齒墊2設 在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的中部,外接通氣接頭1與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的端部 連接;充氣套嚢5與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4的連接為一體,通氣道主體下部 弧形管的口部位于充氣套嚢5的上面;中空細管7的一端從護齒墊2的上面插 入,經通氣道主體管壁與充氣套嚢5相通,中空細管7的另一端與指示球嚢8 及套嚢充氣閥6連接,用普通注射器與套嚢充氣閥連接,抽出充氣套嚢內的氣 體,使充氣套嚢收縮緊貼于通氣道主體,即可作為口咽通氣道^f吏用。
外接通氣接頭為外接通氣設備的標準接口,圓柱形部分外徑14-15mm, 圓柱形長20-21mm,圓柱形接口與護齒墊之間為長15mm的由圓柱形向長方形過 渡的區域。
護齒墊為橢圓性片狀結構,寬29咖,長38min,厚度約2. 5mm。 通氣道主體為寬、扁型近似于長方形的管腔結構,與護齒墊開口起始管
腔形狀即為近似于長方形的管腔結構。管腔外徑寬"mm,管腔厚度13腿,管壁
厚度1.2mm,由直線部分和弧形部分組成。
直線部分長度21-22mm,該部分管腔壁需以硬質材料加固,以防患者牙咬
后變形,如圖中顏色較深處即為加固材料,
弧形部分長度約80-82mm,尾端開口處仍為一近似長方形的管腔。 充氣套嚢充氣時,嚢呈半橢圓球型,其長度約50 - 60mm,兩側寬約45mm,
其充氣容量約為25-30ml;充氣套嚢材質為柔軟材料,稍有彈性,未充氣時充氣
套嚢緊貼于通氣道主體壁上。
套嚢充氣閥通過中空細管與充氣套嚢相連,可充氣或放氣;中空細管埋于
通氣道主體壁壁中,^f吏通氣道主體壁光滑.由于本實用新型兼有口咽通氣道及簡易喉罩的功能,可用于嚴重舌后墜引 起的呼吸抑制以及呼吸驟停等緊急氣道情況。當并病員存在自主呼吸并處于清 醒或半清醒狀態時,可在充氣套嚢不充氣的狀態下氣道口咽通氣道的作用,緩 解舌后墜,并通過外接通氣接頭置入吸氧管進行簡單的吸氧治療。在本實用新 型'放入患者口中后,弱患者出現微弱呼吸,并且已經不能滿足自身氧耗需求, 需要行緊急輔助通氣時,可立即向充氣套嚢充氣,并于外接接頭處接通氣設備, 此時,該設備可暫時代替普通喉罩的通氣功能。
由于口咽通氣道的插入方法非常簡單,普通喉罩則需要較為專業人士方可 操作成功,而本實用新型在口咽通氣道和喉罩之間可迅速轉換,適用于變化的 氣道情況。為平戰時傷病員救治中氣道管理提供了 一種新的途徑。
權利要求1、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包括一上部為直管(3)下部為弧形管(4)的通氣道主體、設在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中部的護齒墊(2)、與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端部的外接通氣接頭(1),其特征在于一充氣套囊(5)與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4)的連接為一體,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的口部位于充氣套囊(5)的上面;一中空細管(7)的一端從護齒墊(2)的上面插入,經通氣道主體管壁與充氣套囊(5)相通,中空細管(7)的另一端與指示球囊(8)的一端連接,指示球囊的另一端與套囊充氣閥(6)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氣 套嚢(5)可以膨脹縮或收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嚢 充氣閥(6)為單向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接 通氣接頭(1)為標準接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體化咽/喉通氣道,包括一上部為直管下部為弧形管的通氣道主體、設在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中部的護齒墊、與通氣道主體上部直管端部的外接通氣接頭,其特征在于一充氣套囊與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的連接為一體,通氣道主體下部弧形管的口部位于充氣套囊的上面;一中空細管的一端從護齒墊的上面插入,經通氣道主體管壁與充氣套囊相通,中空細管的另一端與指示球囊的一端連接,指示球囊的另一端與套囊充氣閥連接。具有以下優點它既具有口咽通氣道的功能,又具有喉罩通氣道的功能,兩者之間可以迅速轉換,使用方法簡單,特別適合緊急情況下的救護。
文檔編號A61M16/04GK201290977SQ20082010063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0日
發明者刁莉莎, 葛衡江, 馬永達 申請人:馬永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