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及其制備方法,該藥物用于奶牛因細菌、真菌、滴蟲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的防治,屬于獸藥領域。
背景技術:
:奶牛子宮內膜炎是奶牛產后常發病,是造成奶牛不孕癥的主要原因之一。該病大多發生于奶牛分娩過程中或產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診治,就會繼發為子宮炎和化膿性子宮炎。該病對奶牛繁殖的影響隨炎癥的程度、損傷的子宮內膜恢復時間和輸卵管環境改變等的不同而不同。調查顯示,在奶牛業中,約20%的分娩母牛患有子宮內膜炎。奶牛子宮內膜炎對奶牛的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如人工授精次數的增加,產后第一次配種間隔和第一次受孕間隔時間延長,受孕率降低等,致使奶牛淘汰率增高,給奶牛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奶牛子宮內膜炎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病癥也有所不同。通常根據分類依據的不同而把奶牛子宮內膜炎分成不同類型,如依據子宮內膜炎臨床表現分為亞臨床型子宮內膜炎和臨床型子宮內膜炎;依據病程長短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子宮內膜炎;依據炎癥性質和子宮內容物的變化分為漿液性、卡他性、纖維蛋白性、化膿性、出血性、壞死性和壞疽性子宮內膜炎;依據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子宮內膜炎;依據病原種類可分為鏈球菌子宮內膜炎、大腸埃希菌子宮內膜炎、霉菌性子宮內膜炎等。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和臨床工作人員為研究和探索奶牛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方法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措施,采取的措施有全身性治療和針對子宮局部抗感染治療。全身性治療主要有內服或肌肉注射抗菌藥物、中草藥提取物或激素。但是,全身用藥時子宮局部的藥物難以達到或維持有效濃度,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導致血液和奶產品中抗生素殘留量超標。局部治療主要是沖洗子宮并給子宮內灌注抗菌藥物或中草藥提取物或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質,還有的采取子宮內消毒、局部按摩、電療和直腸用藥等方法。子宮內治療是普遍使用的方法,藥物直接與病灶接觸,見效快,藥物濃度相對全身給藥來的低。目前,在奶牛子宮內膜炎治療方面普遍使用的子宮內治療中,使用最多的藥物依然為抗生素及一些消毒劑。但這些藥物的應用會帶來一定的副作用,比如奶制品中抗生素殘留等,嚴重影響了奶制品的品質,給食品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安全的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可有效用于由細菌、真菌、滴蟲等引起的子宮炎癥及產后感染等疾病的防治。本發明中的藥物成分全部來自天然中藥材,不含任何抗生素,不會產生抗生素殘留問題,同時本發明藥物在中獸醫理論指導下,科學配伍,藥效顯著,作用迅速,成本低廉。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該復方中藥灌注液的制備方法及其用途。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該灌注液的藥物成分由蛇床子、苦參、黃連和甘草4種中藥原料組成。其中,所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蛇床子l-60份、苦參l-30份、黃連1-30份、甘草l-20份。進一步,所述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蛇床子10-50份、苦參5-25份、黃連5-25份、甘草3-15份。更進一步,所述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蛇床子20-45份、苦參10-20份、黃連10-20份、甘草5-15份。本發明還提供了該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中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它可用于制備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藥物。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它還可用于制備防治奶牛由慢性子宮內膜炎引起的配種不孕及產后感染方面藥物。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可單獨使用,用于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或由慢性子宮內膜炎引起的配種不孕及產后感染等,還可與聚維酮碘溶液、部分抗生素等多種藥物聯合使用以提高其防治效果。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中的各藥物組分及其用量是根據中獸醫方劑辯證論治原理,通過大量反復實踐得來的,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1)本發明復方中藥灌注液療效確切,見效快。對由細菌、真菌、陰道滴蟲等引起的奶牛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療效顯著;2)本發明復方中藥灌注液通過子宮灌注直接作用于靶器官,提高了藥物療效;3)本發明復方中藥灌注液為純中藥制劑,不含抗生素,使用安全、無毒副作用,不會對奶牛奶制品產生污染,保證了食品安全;不會產生危害人類健康的藥物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不污染環境、不引發藥源性疾病;4)本發明復方中藥灌注液以中草藥為原料通過提取加工而成,提高了藥物有效成分含量,加快了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吸收,提高了藥物的療效,與普通中藥粉劑相比,藥物使用劑量減少,節省藥材資源。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l蛇床子20份、苦參10份、黃連1份、甘草1份。按上述比例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實施例2蛇床子45份、苦參25份、黃連30份、甘草20份。按上述比例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實施例3蛇床子10份、苦參30份、黃連10份、甘草5份。按上述比例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實施例4蛇床子50份、苦參10份、黃連20份、甘草10份。按上述比例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實施例5蛇床子20份、苦參30份、黃連1份、甘草15份。按上述比例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觀察例1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產后子宮復舊不全、子宮炎癥的治療效果觀察2009年4月,廊坊棚生科百牛場養殖奶牛發生疾病,其中有8頭流產,恢復階段子宮復舊不全,發生炎癥,有黃褐色異物排出。翌日,用6g/L的土霉素溶液50mL對發病奶牛進行子宮灌注給藥,用藥2天后在牛奶中檢測到抗生素殘留,停用該藥。改用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其進行治療。具體使用方法如下,每頭發病牛用15mL本發明實施例1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加35mL生理鹽水混合后進行灌注沖洗子宮,每兩天沖洗一次,連續三次。一周后8頭發病牛病理癥狀全部消失,奶牛食欲正常,恢復健康。經檢測發病奶牛牛奶中未檢測到抗生素殘留,牛奶安全。觀察例2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子宮內膜炎致病菌株的殺滅效果觀察奶牛子宮內膜炎可由多種病原菌引起,其中以葡萄球菌、鏈球菌、腸桿菌科的細菌和綠膿桿菌等為主。本案例將對從北京地區發生奶牛子宮內膜炎疾病的奶牛中分離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以觀察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復方中藥灌6注液對奶牛子宮內膜炎主要致病菌的殺滅效果。本案例實施的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不動桿菌、P-溶血鏈球菌和綠膿桿菌5種致病菌。試驗方法采用試管二倍稀釋法。取13mmX100mm試管50支,排成五排,每排10支。采用二倍稀釋法用MH肉湯將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稀釋至濃度分別為256、128、64、32、16、8、4、2、1、0.5mg/L。用移液槍吸取分別0.1ml已經培養好的菌液(濃度約為107CFU/mL)按低濃度至高濃度依次加入稀釋好的藥液中,每排一個菌,依次加入上述的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不動桿菌、P-溶血鏈球菌和綠膿桿菌5種細菌。混勻后置于37'C恒溫培養箱中培養20h后觀察,肉眼未見生長的最低藥物濃度為該藥對上述細菌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繼續培養48h,含最小量尚呈明顯不混濁的試管所含藥物的濃度為最小殺菌濃度(MBC)。本實施例2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子宮內膜炎主要致病菌的MIC及MBC見表1。表l本發明實施例2對奶牛子宮內膜炎主要致病菌的MIC及MBCmg/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從抑菌殺菌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2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子宮內膜炎5種常見致病菌抑菌殺菌效果明顯。其中對肺炎鏈球菌最敏感,最小抑菌濃度為lmg/L,最小殺菌濃度為2mg/L;對綠膿桿菌的敏感性最小,其最小抑菌濃度和最小殺菌濃度均為4mg/L。觀察例3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效果觀察2008年10月,北京大興某小區牛場有18頭牛發現子宮急性炎癥,有青綠色分泌物流出,經技術人員采樣檢測診斷為綠膿桿菌感染導致奶牛子宮內膜炎。翌曰,采用河南某廠生產的10%聚維酮碘溶液(每次10ml+生理鹽水40ml)對發病奶牛進行子宮灌注給藥,每兩天給藥l次,連用2次,未見好轉。第5天,改用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結合北京大北農動物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5%的聚維酮碘溶液對發病奶牛進行子宮灌注給藥,一次量每頭牛用5ml本發明實施例3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加10ml5%的聚維酮碘溶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0ml后進行子宮灌注,每兩天灌注一次,連用2次后,有15頭發病奶牛炎癥消失,繼續灌注2次后,18頭基本痊愈。在用藥過程中,奶牛食欲正常,產奶量逐步恢復正常,對發病奶牛用藥期間牛奶進行抗生素檢測未發現有抗生素殘留。觀察例4本發明實施例4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由滴蟲引起的奶牛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效果觀察2009年3月,河北豐寧牛場發現有8頭奶牛子宮有灰白色分泌物排出,奶牛食欲不振,產奶量下降。經當地技術人員診斷為毛滴蟲引起的奶牛子宮內膜炎。采用本發明實施例4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發病奶牛進行子宮灌注給藥,一次量每頭牛用15ml本發明實施例4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0ml后進行子宮灌注,每兩天灌注一次,連續使用3次為一療程。一療程后8頭發病奶牛炎癥消失,食欲基本恢復正常,產奶量回升,繼續用藥2次后鞏固療效,發病奶牛產奶量恢復正常水平,對發病奶牛用藥期間牛奶進行抗生素檢測未發現有抗生素殘留。觀察例5本發明實施例5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治療效果觀察2008年11月,山東濰坊紅星奶牛場有10頭奶牛多次配種不孕,技術人員檢査發現奶牛發情時從陰道流出多量不透明的粘液,進一步檢査發現奶牛子宮頸稍微張開,觸感子宮松弛,宮頸增厚,收縮反應微弱,子宮沖洗物靜置后有沉淀物。當地技術人員診斷為隱性子宮內膜炎。采用本發明實施例5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加5%聚維酮碘溶液進行子宮灌注,同時結合注射復合多維注射液。一次量每頭牛用5ml本發明實施例5制備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加10ml5%的聚維酮碘溶液,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0ml后進行子宮灌注,每兩天灌注一次,連續用藥5次后發現發病奶牛炎癥消失,繼續用藥1次后再次配種成功。8權利要求1、一種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其藥物成分由蛇床子、苦參、黃連和甘草4種中藥原料組成。2、權利要求l所述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上述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蛇床子l-60份、苦參l-30份、黃連l-30份、甘草l-20份。3、權利要求2所述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蛇床子10-50份、苦參5-25份、黃連5-25份、甘草3-15份。4、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蛇床子20-45份、苦參10-20份、黃連10-20份、甘草5-15份。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按重量配比稱取各原料,粉碎,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回流2h,過濾;濾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回流2h,過濾,2次濾液合并,加2倍量無水乙醇靜置沉淀4h,再蒸發濃縮至每mL提取液中含原生藥材0.2g,然后加入15%丙三醇,混勻即得。6、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它在用于制備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藥物方面的應用。7、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復方中藥灌注液,其特征在于它在用于制備防治奶牛由慢性子宮內膜炎引起的配種不孕及產后感染藥物方面的應用。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奶牛子宮內膜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該藥物可用于奶牛因細菌、真菌、滴蟲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的防治,屬于獸藥領域。本發明還公開了該復方中藥灌注液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過程簡單。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的藥物成分是由蛇床子、苦參、黃連及甘草組成,該復方中藥灌注液對奶牛因細菌、真菌、滴蟲等引起的子宮內膜炎等疾病療效顯著、見效快,能有效防治奶牛因細菌、真菌、滴蟲引起的產后感染等子宮疾病。本發明的復方中藥灌注液質量穩定,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同時還具有無毒副作用、不含抗生素等優點,能有效保證奶制品的安全。文檔編號A61P31/10GK101606992SQ200910089690公開日2009年12月23日申請日期2009年7月29日優先權日2009年7月29日發明者叢日剛,瀾劉,龐加春,張俊儒,杜繼紅,秦玉明,云莫,冰葛,葛代興申請人:北京大北農動物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韶山大北農動物藥業有限公司;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