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煙艾灸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醫針灸治療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作用于人體穴位的無煙艾灸裝置。
背景技術:
:艾灸是針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治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艾灸作用途徑包括艾燃燒過程對穴位的溫熱剌激、艾燃時的揮發物的藥理作用等多個環節。傳統的艾灸主要分為兩類艾炷灸和艾條灸。但是不論是艾炷灸還是艾條灸,施灸時煙非常大,污染環境,為病人和醫生所難以接受,嚴重制約了艾灸的運用,同時艾絨和火力大部分浪費;而且艾灸過程中溫度不穩定,影響療效,操作也不方便,因此出現了無煙艾灸,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無煙艾灸是無煙艾條,主要材料由碳化的艾絨和木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這種無煙艾灸產生的煙不大,使用比較方便。但這種無煙艾灸存在嚴重不足其一,材料由碳化的艾絨和木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有別于傳統艾灸所用的艾絨。灸法可以選用不同的材料使灸,但是選用不同材料進行灸療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在這方面中醫幾千年前就有論述和比較,艾絨的灸療效果突出,為其他的材料所不及。正因如此,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才選用了艾絨作為施灸的材料并固定下來,才有了"艾"灸。因此艾灸必須選用艾絨作為施灸的材料,才能稱為"艾"灸,除此以外均不能稱為艾灸。不論是碳化的艾絨和木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還是單純的碳化艾絨,其性質都發生了改變,燃燒溫度很高,而且艾條在燃燒過程中容易破裂散落,造成燙傷,因而在形式和內涵上都與艾絨不同,因此從本質上說,不能稱為"艾"灸;此外傳統艾灸的療效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包括艾絨的藥性及燃燒時產生的各種輻射,而非一個單純的溫熱效果,而目前市場上流行的無煙艾灸的效果幾盡是一個單純的溫熱作用,也達不到真正艾灸的效果。其二,灸療過程中的溫度或低或高不穩定,不易誘發艾灸感傳現象,影響療效,也容易造成燙傷、起泡、感染等。雖然發泡灸在治療某些特殊病癥時是可以的,但這種方法不利于廣泛地應用,在現代不易為人們所接受。同時,灸療過程中火力未能有效利用,產生了極大的浪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感傳效果的艾灸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的無煙的艾灸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艾灸時間長、溫度可調、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可以一次性應用的艾灸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環保的無煙、艾灸時間長、溫度可調、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的艾灸裝置,該裝置由頂部帶有灸帽的灸筒、艾粒、艾粒架、調溫裝置構成,艾粒立位置于艾粒架上,艾粒架連接于調溫裝置的下部置于灸筒內部,調溫裝置穿過灸帽中部露出于灸筒上端,通過調節露出灸筒上部多少進而調節艾粒架距離灸筒底部的距離;灸筒底部為透熱層,筒壁下部有進氣孔口,筒壁上部有出氣孔;進氣口的總面積與灸筒面積比為i-io:ioo。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為O.52;進氣口的總面積與灸桶面積比為3:100。所述艾粒為艾葉或艾絨經加工成品的艾條段,為圓柱形,直徑及長短根據用途分為35個規格。所述調溫裝置由調節螺栓與灸帽螺母構成,兩者采用螺紋聯接,艾粒架通過聯接銷與調節螺栓連接;所述調溫裝置還可以由限位彈簧、限位彈子、限位桿和密封圈來實現。限位桿上設計有25個固定位置,能夠實現對艾粒架高低進行有限個位置調節;限位彈子的限位力的大小可以通過調節螺釘來改變;密封圈用于防止艾粒燃燒的煙氣從限位桿處溢出;調溫裝置通過調節艾粒與皮膚的距離,實現了溫度的調節,可以避免對皮膚的燙傷的發生,同時,明顯提高艾灸感應傳到的出現率,從而提高療效。灸筒底部為透熱層,與艾粒底部相距離;透熱層具有一定數量的小孔,當艾粒點燃后透過透熱層將熱傳遞至人的穴位上;灸筒底部粘接底座墊,底座墊為中空的圓環形,通過座墊固定在人體的特定穴位上,其中座墊下可通過環保的雙面膠粘在人體穴位上;灸座鑲有獨立制備的隔灸膜墊,該隔灸膜墊的薄膜浸有附子、麝香、三七或丹參等藥材提取物,獨立制備封存,使用時根據病種鑲入灸底墊中空部位。隔灸膜厚度約1-2毫米,可通氣透熱;傳統艾灸治療中有將艾絨放在姜片上進行灸的方式,但姜片的厚薄及人皮膚的因素,往往容易造成燙傷、起泡、感染等。該隔灸膜墊實現了隔物灸,并且完全避免了燙傷、起泡、感染等問題。上述裝置透熱層上方帶有點火裝置。本實用新型可以優選采用電點火方式,電點火裝置由電插頭(電極)、阻燃導線、電火花發生裝置組成;電火花發生裝置位于透熱層上部,并挨近艾粒底部(或者固定于艾粒架底部),電插頭(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火花發生裝置引燃艾粒;為有利于引燃艾粒,艾粒可以貼有蠟紙,然后切斷電源,通過灸座底面的環保無剌激的雙面膠將整個艾灸裝置貼附在人體穴位上;所述電插頭(電極)也可以設置于灸冒頂部。電點火裝置還可以由電插頭(電極)、阻燃導線、電阻絲組成;位于艾粒架底部,電插頭(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阻絲發熱引燃艾粒;為有利于引燃艾粒,艾粒可以貼有蠟紙,然后切斷電源,通過灸座底面的環保無剌激的雙面膠將整個艾灸裝置貼附在人體穴位上;所述電插頭(電極)也可以設置于灸冒頂部。上述灸筒為圓柱形,灸筒整體采用硬紙材料,內貼阻燃膜(如錫紙等),出氣孔上貼有一層濾膜,濾膜起到透氣但能阻濾油煙懸浮顆粒外泄,灸筒整體采用硬紙材料,可以實現環保一次性使用的目的。采用阻燃材料,以防止艾燃燒過程著火事故的出現。采用煙塵濾膜,可以進一步控制艾燃燒煙霧外泄;其中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優選為之比為0.60.9或1.51.8;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可通過調節進氣罩來實現在O.52的范圍內調節。所述灸筒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所述無煙艾灸裝置加有引火索點火裝置采用市場上無毒引火材料制成引火索,上端插入艾粒中,下端從灸筒底部的小孔中引出,采用火柴等明火點燃。艾粒架可以由灸帽帶有的固定針形式,固定針延伸至灸筒內,艾粒插接在固定針延伸至灸筒內的一端上;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艾炷存在的缺陷,經過反復實驗對現有艾炷加以改進,而提出一種環保方便無煙艾炷,艾灸時將艾炷粘貼在穴位上,不僅可以保持艾灸時的各種固有特性,而且不會產生濃煙,施灸時溫度均勻、且溫度可根據個體對溫熱的敏感程度進行調節,不易產生燙傷、起泡,艾絨燃燒充分緩慢,可使相同體積的艾粒達到數倍的艾灸時間和效果,無浪費,簡單方便,安全,有效。而且可起到隔物灸的效果。本艾灸裝置可以通過控制燃燒速度,使燃燒充分,從而大大延長艾灸時間。經對直徑18mm,長16mm的艾粒段的燃燒反復對比測試,在本裝置中的燃燒時間66分鐘,而在完全暴露情況下的燃燒時間的為8分鐘,前者是后者的8.3倍。圖1是實施例1的剖視圖圖2第二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3第三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第四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5為隔灸膜墊立體圖調節螺栓1、灸帽螺母2、灸筒3、艾粒4、艾粒定位桿5、艾粒托盤6、進氣罩7、進氣孔8、電火花發生裝置9、灸座10、透熱墊11、電插頭(電極)12、阻燃導線13、蠟紙14、聯接銷15、出氣孔16、過濾膜17、灸帽18、調節螺釘19、限位彈簧20、限位彈子21、限位桿22、密封圈23、推拉環24引火索25隔灸膜墊26薄膜2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艾灸裝置由灸帽、灸筒、艾粒、艾粒架、調溫裝置、底座墊、電點火裝置等構成,其組成原理如圖l所示。調節螺栓1與灸帽螺母2均采用輕質耐高溫樹脂材料制成,兩者采用螺紋聯接;灸筒3與灸帽2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在一起,灸筒3采用硬紙材料,內貼阻燃膜,底部粘附由鋁箔紙制成的透熱墊11;灸座10由荷蘭板壓制而成,厚度約2毫米,灸座10、透熱墊11與灸筒3間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艾粒架由艾粒定位桿5、網狀艾粒托盤6構成,艾粒4通過艾粒定位桿5固定在網狀艾粒托盤6上。艾粒4為加工成品的艾條段,直徑及長短根據用途分為35個規格。網狀艾粒托盤6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外面用易燃的蠟紙14包裹。艾粒定位桿5通過聯接銷15與調節螺栓1聯接。通過旋擰調節螺栓1實現對艾粒4在灸筒3內的位置進行調節,即調節艾粒火焰與灸座的距離,實現調節灸座底面溫度的目的。灸筒3筒壁下部有進氣孔8,進氣孔8可以設計成1個或多個,進氣孔外面為可旋轉調節進氣罩7,進氣罩7上設計有與進氣孔8對應的孔,通過旋轉調節進氣罩7與進氣孔8的遮蓋量實現調節近氣量,達到調節艾粒4燃燒速度的目的。筒壁上部有出氣孔16,出氣孔上貼有一層煙氣過濾膜17,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可通過調節進氣罩7來實現在0.52的范圍內調節;電點火裝置由電插頭(電極)12、阻燃導線13、電火花發生裝置9組成;旋轉調節進氣罩7后,將電插頭(電極)12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火花發生裝置9引燃網狀艾粒托盤6外面包裹的引燃蠟紙14,從而點燃艾粒4。然后切斷電源;灸座10中空部位鑲有獨立制備的隔灸膜墊26,該隔灸膜墊中部的薄膜27浸有附子、麝香、三七或丹參等藥材提取物,獨立制備封存,薄膜厚度約1毫米,可通氣透熱,通過灸座10底面的環保無剌激的雙面膠將整個艾灸裝置貼附在人體穴位上。實施例2圖2為采用限位桿進行溫度調節的電點火艾灸裝置。其溫度調節是通過推拉環24的推拉實現對艾粒4在灸筒3內的高度進行調節來實現的。艾粒4在灸筒內的定位由灸帽18、限位彈簧20、限位彈子21和限位桿22來實現。限位桿22上設計有34個固定位置,能夠實現對艾粒4進行有限個位置調節。限位彈子21的限位力的大小可以通過調節螺釘19來改變。密封圈23用于防止艾粒燃燒的煙氣從限位桿處溢出。實施例3艾灸裝置由灸帽、灸筒、艾粒、艾粒架、調溫裝置、底座墊、點火裝置等構成,其組成原理如圖3所示。調節螺栓1與灸帽螺母2均采用輕質耐高溫樹脂材料制成,兩者采用螺紋聯接;灸筒3與灸帽2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在一起,灸筒3采用硬紙材料,內貼阻燃膜,底部粘附由鋁箔紙制成的透熱墊11;灸座10由荷蘭板壓制而成,厚度約2毫米,灸座10、透熱墊11與灸筒3間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艾粒架由艾粒定位桿5、網狀艾粒托盤6構成,艾粒4通過艾粒定位桿5固定在網狀艾粒托盤6上。艾粒4為加工成品的艾條段,直徑及長短根據用途分為35個規格。網狀艾粒托盤6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外面用易燃的蠟紙14包裹。艾粒定位桿5通過聯接銷15與調節螺栓1聯接。通過旋擰調節螺栓1實現對艾粒4在灸筒3內的位置進行調節,即調節艾粒火焰與灸座的距離,實現調節灸座底面溫度的目的。灸筒3筒壁下部有進氣孔8,進氣孔8可以設計成1個或多個,進氣孔外面為可旋轉調節進氣罩7,進氣罩7上設計有與進氣孔8對應的孔,通過旋轉調節進氣罩7與進氣孔8的遮蓋量實現調節近氣量,達到調節艾粒4燃燒速度的目的。筒壁上部有出氣孔16,出氣孔上貼有一層煙氣過濾膜17,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可通過調節進氣罩7來實現在0.52的范圍內調節;點火裝置為引火索點火裝置采用市場上無毒引火材料制成引火索,上端插入艾粒中,艾粒下部外面包裹的引燃蠟紙14或助燃物質,下端從灸筒底部的小孔中引出,采用火柴等明火點燃;灸座10中空部位鑲有獨立制備的隔灸膜墊26,該隔灸膜墊中部的薄膜27浸有附子、麝香、三七或丹參等藥材提取物,獨立制備封存,薄膜厚度約1毫米,可通氣透熱,通過灸座10底面的環保無剌激的雙面膠將整個艾灸裝置貼附在人體穴位上。實施例4如圖4所示為采用限位桿進行溫度調節的電點火艾灸裝置。其溫度調節是通過推拉環24的推拉實現對艾粒4在灸筒3內的高度進行調節來實現的。艾粒4在灸筒內的定位由灸帽18、限位彈簧20、限位彈子21和限位桿22來實現。限位桿22上設計有34個固定位置,能夠實現對艾粒4進行有限個位置調節。限位彈子21的限位力的大小可以通過調節螺釘19來改變。密封圈23用于防止艾粒燃燒的煙氣從限位桿處溢出;灸筒3與灸帽2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在一起,灸筒3采用硬紙材料,內貼阻燃膜,底部粘附由鋁箔紙制成的透熱墊11;灸座10由荷蘭板壓制而成,厚度約2毫米,灸座10、透熱墊11與灸筒3間采用耐高溫環保膠粘結;艾粒架由艾粒定位桿5、網狀艾粒托盤6構成,艾粒4通過艾粒定位桿5固定在網狀艾粒托盤6上。艾粒4為加工成品的艾條段,直徑及長短根據用途分為35個規格。網狀艾粒托盤6采用阻燃材料制成,外面用易燃的蠟紙14包裹。艾粒定位桿5通過聯接銷15與調節螺栓1聯接。通過旋擰調節螺栓1實現對艾粒4在灸筒3內的位置進行調節,即調節艾粒火焰與灸座的距離,實現調節灸座底面溫度的目的。灸筒3筒壁下部有進氣孔8,進氣孔8可以設計成1個或多個,進氣孔外面為可旋轉調節進氣罩7,進氣罩7上設計有與進氣孔8對應的孔,通過旋轉調節進氣罩7與進氣孔8的遮蓋量實現調節近氣量,達到調節艾粒4燃燒速度的目的。筒壁上部有出氣孔16,出氣孔上貼有一層煙氣過濾膜17,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可通過調節進氣罩7來實現在0.52的范圍內調節;點火裝置為引火索點火裝置采用市場上無毒引火材料制成引火索,上端插入艾粒中,艾粒下部外面包裹的引燃蠟紙14或助燃物質,下端從灸筒底部的小孔中引出,采用火柴等明火點燃,通過灸座3底面的環保無剌激的雙面膠將整個艾灸裝置貼附在人體穴位上。灸座底墊貼有薄膜,該薄膜浸有附子、麝香、三七或丹參等藥材提取物。實施例5兩種不同灸法誘導艾灸感傳的臨床對比試驗觀察40名健康受試者,隨機分為A、B兩組,每組男女各10例。A組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37歲,平均年齡28.35歲;B組最小年齡25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年齡27.83歲。A組采用常規艾條溫和懸灸,B組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無煙艾灸裝置施灸。方法艾條采用南陽漢醫艾絨廠生產的優質艾條,規格為18mm*200mm。無煙艾灸裝置艾粒從相同的批號的艾條,裁切成10mm長的艾粒,即18mn^l0mm粒段。穴位均采用右側足三里穴。受試者僅告知觀察艾灸的感受,不告知所使用的艾灸方法。兩組均采用溫和艾灸剌激,記錄艾灸過程中的反應,詢問受試者除溫熱感之外,有溫熱或酸脹感上下傳到并超過約20厘米。艾灸感傳的記錄方法詢問受試者艾條燃燒5分鐘(相當于艾灸燃燒約10mm)時的、15分鐘、30分鐘、45分鐘(無煙艾灸裝置艾灸結束)的感應情況。結果顯示5分鐘時兩組均無感傳出現;15分鐘時A有2例有感傳現象,B組有4例;30分鐘時,A組6例,B組10例;45分鐘時,A組8例,B組13例。如果按燃燒10mm艾粒來比較,溫和懸灸可施灸約5分鐘,O例出現感傳;無煙艾灸裝置可施灸約45分鐘,13例出現感傳。兩組在施灸過程中感傳出現情況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0065]1.本無煙艾灸裝置明顯節約灸材,較常規艾條灸約節約9倍以上灸材。2.本無煙艾灸裝置可控制施灸溫度、明顯提高艾灸感傳的出現率,從而提高施灸效果。3.本無煙艾灸裝置通過特殊的設計,確保施灸過程幾乎無濃煙釋放,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提高醫生和患者對傳統艾灸療法的接受度。權利要求一種無煙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由頂部帶有灸帽的灸筒、艾粒、艾粒架、調溫裝置構成,艾粒立位置于艾粒架上,艾粒架連接于調溫裝置的下部置于灸筒內部,調溫裝置穿過灸帽中部露出于灸筒上端,通過調節露出灸筒上部多少進而調節艾粒架距離灸筒底部的距離;筒壁下部有進氣孔口,筒壁上部有出氣孔,進氣口的總面積與灸筒面積比為1-10∶10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調溫裝置由調節螺栓與為螺母的灸帽構成,兩者采用螺紋聯接,艾粒架通過聯接銷與調節螺栓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調溫裝置由限位彈簧、限位彈子、限位桿構成,限位桿上設計有25個固定位置。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灸筒底部為中空的圓環形,進氣口與出氣口總面積之比為0.52。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灸筒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灸筒底部上方為具有一定數量的小孔透熱層,灸筒的底部粘接有中空的圓環形底座。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灸座鑲有的隔灸膜墊,該隔灸膜墊浸有中藥提取物,薄膜厚度約1-2毫米。8.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艾粒架底部固定有點火裝置。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艾粒架底部固定有點火裝置。10.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艾粒架底部固定有點火裝置。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火花發生裝置組成;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火花發生裝置弓I燃艾粒。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阻絲組成;電阻絲位于艾粒架底部,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阻絲發熱引燃艾粒。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火花發生裝置組成;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火花發生裝置弓I燃艾粒。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阻絲組成;電阻絲位于艾粒架底部,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阻絲發熱引燃艾粒。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火花發生裝置組成;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火花發生裝置弓I燃艾粒。16.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艾灸裝置,其特征在于點火裝置由電極、阻燃導線、電阻絲組成;電阻絲位于艾粒架底部,電極于艾筒側壁漏出,接通電源后,通過電阻絲發熱引燃艾粒。專利摘要一種艾灸裝置,由頂部帶有灸帽的灸筒、艾粒、艾粒架、調溫裝置構成,艾粒立位置于艾粒架上,艾粒架連接于調溫裝置的下部置于灸筒內部,調溫裝置穿過灸帽中部露出于灸筒上端,通過調節露出灸筒上部多少進而調節艾粒架距離灸筒底部的距離;筒壁下部有進氣孔口,筒壁上部有出氣孔;該艾灸裝置具有環保的無煙、艾灸時間長、溫度可調、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的優勢。文檔編號A61H39/06GK201529263SQ200920152349公開日2010年7月21日申請日期2009年5月4日優先權日2009年5月4日發明者趙百孝申請人:趙百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