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拔牙麻醉散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麻醉劑,是純中草藥,本發明還涉及該藥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拔牙使用過多麻醉劑造成的人體傷害屢見不鮮,尤其是使用化學麻醉劑后預后效果較差,常伴有頭暈等不良現象,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拔牙麻醉散及其制備方法。通過選擇合適的藥物及其配比,達到麻醉效果好,副作用小,降低治療成本的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拔牙麻醉散,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茄根4-6份,川烏 4-6份,南星4-6份,洋金花8-10份,半夏4-6份,生草烏4_6份,白胡椒4_6份,當歸8_10 份。所述的份指質量份。優選的原料配方如下白茄根5份,川烏5份,南星5份,洋金花9份,半夏5份,生草烏5份,白胡椒5份,當歸9份。—種治療自汗的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1)按比例取白茄根,川烏,南星,洋金花,半夏,生草烏,白胡椒,當歸混合粉碎成 100目的顆粒。(2)將(1)所得混合物微波爐烤3-5分鐘,冷卻至室溫。本發明方劑主要的中草藥根據傳統醫學及現代醫學分析,藥性及藥理作用如下白茄根性味與歸經甘、微苦、辛,寒。歸脾、胃、腎經。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清熱止血、消腫止痛。主治風濕熱痹、血痢、便血、痔血、皮膚瘙癢、婦女陰癢等。川烏性味歸經熱;辛、苦;歸心、脾、肝、腎經;大毒。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南星性味歸經溫;苦、辛;歸肺、肝、脾經;毒。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止痙, 散結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 生用外治癰腫,蛇蟲咬傷。洋金花性味歸經溫;辛;歸肺、肝經;毒。功能主治平喘止咳,鎮痛,解痙。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痛,小兒慢驚;外科麻醉。半夏性味歸經溫;辛;歸脾、胃、肺經;毒。功能主治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于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生用外治癰腫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嘔。生草烏性味歸經熱;辛、苦;歸心、肝、腎、脾經;大毒。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白胡椒性味歸經熱;辛;歸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溫中止痛,下氣,消痰。用于胃寒嘔吐,腹痛泄瀉,食欲不振,癲癇痰多。當歸性味歸經溫;甘、辛;歸肝、心、脾經。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本發明純屬中草藥配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麻醉作用,毒副作用小,麻醉快,成本低。自2007年10至2009年9月以本發明的藥在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拔牙50例,并與使用碧蘭麻50例做對照。結果表明本發明的有效率96%,總有效率92% ;碧蘭麻的有效率80%。診斷標準參照麻醉標準參照《山東省麻醉科設置及麻醉質量控制基本標準(試行)》麻醉組1 本發明的藥物,3-7天后觀察。對照組2 碧蘭麻,3-7天后觀察。每組均于治療3-7天后進行療效評定。兩組治療前在病例來源、性別年齡、病程、 主要癥狀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觀察治療前后癥狀,及其麻木、敏感、腫脹情況并觀察有無不良反映。兩組治療結果見下表
組例數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3天腫脹7天腫別麻木脹麻木治504148296%60療組對5036401080%4915昭組本發明的藥分別與對照進行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本發明的藥在消除臨床癥狀,毒副作用小,成本低,麻醉效果等方面均優于其它藥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制備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一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白茄根4份,川烏4份,南星4份,洋金花8份,半夏4份,生草烏4份,白胡椒4份,當歸8份。制備步驟如下(1)取白茄根,川烏,南星,半夏,生草烏,白胡椒各4份;洋金花、當歸各8份混合粉碎成100目的顆粒。(2)將(1)所得混合物微波爐烤3-5分鐘,冷卻至室溫。(3)分裝成小包,每包10克備用。使用方法先分離牙齦,將藥末散入,待疼感消失后實施拔牙。實施例二 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白茄根5份,川烏5份,南星5份,洋金花9份,半夏5份,生草烏5份,白胡椒5份,當歸9份。制備步驟如下(1)取白茄根,川烏,南星,半夏,生草烏,白胡椒各5份;洋金花、當歸各9份混合粉碎成100目的顆粒。(2)將(1)所得混合物微波爐烤3-5分鐘,冷卻至室溫。
(3)分裝成小包,每包10克備用。使用方法先分離牙齦,將藥末散入,待疼感消失后實施拔牙。實施例三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白茄根6份,川烏6份,南星6份,洋金花10份,半夏6份, 生草烏6份,白胡椒6份,當歸10份。制備步驟如下(1)取白茄根,川烏,南星,半夏,生草烏,白胡椒各6份;洋金花、當歸各10份混合粉碎成100目的顆粒。(2)將(1)所得混合物微波爐烤3-5分鐘,冷卻至室溫。(3)分裝成小包,每包10克備用。使用方法先分離牙齦,將藥末散入,待疼感消失后實施拔牙。
權利要求
1.一種拔牙麻醉散,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茄根4-6份,川烏 4-6份,南星4-6份,洋金花8-10份,半夏4-6份,生草烏4_6份,白胡椒4_6份,當歸8_10 份;所述的份指質量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拔牙麻醉散,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茄根5份,川烏5份,南星5份,洋金花9份,半夏5份,生草烏5份,白胡椒5份,當歸9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拔牙麻醉散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如下(1)按比例取白茄根,川烏,南星,洋金花,半夏,生草烏,白胡椒,當歸混合粉碎成100 目的顆粒;(2)將(1)所得混合物微波爐烤3-5分鐘,冷卻至室溫。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拔牙麻醉散及其制備方法,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白茄根4-6份,川烏4-6份,南星4-6份,洋金花8-10份,半夏4-6份,生草烏4-6份,白胡椒4-6份,當歸8-10份。所述的份指質量份。本發明純屬中草藥配制而成,具有很好的麻醉作用,毒副作用小,麻醉快,成本低,預后良好等特點。
文檔編號A61P23/02GK102240352SQ20101018009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14日
發明者張紹敏 申請人:張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