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和磁成像造影劑領域,具體涉一種新型的制備簡單的Ir-Gd金屬 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可用于多功能磁成像。鑭系金屬發光以發射峰窄、量子效率高而出名,但是本身激發波長在近紅外區,所 以怎么激發鑭系金屬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門。前幾年,一種新型的d_f金屬化合物被合成 出來。它以過渡金屬的三重激發態的能量轉移到苯的衍生物發出近紅外光,從而激發鑭系 金屬發光。鑭系稀土離子的4f層電子軌道未充滿電子,而5s和5p層軌道充滿電子,因此4f 層的電子受到外面5s和5p層電子的屏蔽,它們的自旋-軌道偶合作用十分強烈。如釓離 子Gd3+(4f7)就含有未成對電子,其電子自旋磁矩能在核外產生強大的局部磁場,從而能大 大加快周圍氫原子核的弛豫速率。所以釓離子被廣泛地用來制作弛豫增強試劑。目前已有一些d_f 金屬配合物,如銥、釕等的合物,被用作激發釹、鐿等鑭系金屬。 然而作為性能優越的磁功能材料,釓用于d_f金屬配合物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到目 前為止,尚未有關于d_f銥配合物激發釓用于磁功能材料的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納米粒子的應用。一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具體結構式如式(I),其中n = 1 3,平均 粒徑為50 60nm。
式⑴這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為(1)首先制備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即Ir2(ppy)4Cl2,其中ppy為苯基吡啶取摩爾比為1 0.2 1 2的氯化銥和苯基吡啶,溶于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 混合溶液,其中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體積比為1 1 5 1 ;然后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
背景技術:
80°C 120°C,攪拌反應1 48小時,反應結束后,冷卻到5°C 35°C,取沉淀洗滌干燥,得 到黃色固體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氯化銥和苯基吡啶的摩爾比優選為1 1 1 2;(2)將步驟(1)中制得的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和4,4’ -聯吡啶二羧酸溶 解于二氯甲烷或甲醇,其中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與4,4’ -聯吡啶二羧酸的摩爾比為 1 10 1 20,優選為1 10 1 15 ;回流1 40小時;反應結束后,用二氯甲烷和 乙醚為溶劑,重結晶純化,得到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3)將步驟(2)中制得的二苯基吡啶4,4’_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和釓鹽溶解于 二氯甲烷或甲醇;20°C 120°C下攪拌反應30分鐘 48小時,取沉淀,用醇和水洗滌3 5 次;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與釓元素的摩爾比為1 5 5 1, 優選為1 1 2 1 ;釓鹽優選為醋酸釓。這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有較強的馳豫能力,可用于制備磁共振成 像造影劑,同時具有磷光發射的性質,具有雙功能。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反應溫和,沒有污染,符合國家現在“節能減排、綠色 化學”的大趨勢;所得到的納米粒子既具有600納米的磷光發射,因為有釓離子存在,具有 造影劑功能,實現了雙功能。
圖1是實施例ll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電鏡照片,(a)為掃描電鏡圖, (b)為透射電鏡圖,是平均粒徑為50納米的實心球形粒子。圖2為實施例2Ir_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電鏡照片,(a)為掃描電鏡圖, (b)為透射電鏡圖,是平均粒徑為50納米的空心球形粒子。圖3為實施例1中制備的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在365納米激發時的發 射光譜圖4為實施例2所制備的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在水溶液中的1/1\相 對于Gd3+濃度擬合的直線圖;圖中直線的斜率即為橫向弛豫率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1)稱取IrCl3 3H20(5. 52mmol)和苯基吡啶(11. 04mmol)加入到三頸瓶中,再加 入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混合溶液使之溶解(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體積比為3 1);然后 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110°C,攪拌反應24小時;反應結束后,冷卻到室溫;有沉淀生成。所 得沉淀分別用水和乙醇洗滌,并用真空干燥,得到亮黃色固體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即 Ir2 (ppy) 4C12。(2)稱取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0. 2g,0. 16mmol)和4,4’-聯吡啶二羧酸固體 (0. 6g,2mmol)加入三頸瓶內,加入30ml 二氯甲烷,回流15個小時;反應結束后,用二氯甲 烷和乙醚重結晶純化,得到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3)取二苯基吡啶4,4’-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89. 2mg(0. 12mmol)溶于20mL甲醇中,攪拌至澄清,加入3mL醋酸釓的水溶液(含量為35. 4mg, 0. OSmmol),35°C下攪拌30分 鐘后離心(12000r/min, 12min)取沉淀,然后用乙醇(兩次)、水(一次)洗滌離心取沉淀, 干燥,得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檢測 分析,Ir與Gd的摩爾比為1 1。NMR結果為NMR (400MHz, CD30D,298K),8 (ppm) 8 9. 12 (2H, d, J = 8. 0Hz), 8. 10-8. 14 (4H, m),7. 95 (2H, d, J = 8. 0Hz),7. 83-7. 88 (4H, m),7. 65 (2H, d, J = 8. 06Hz), 7. 03-7. 07 (4H, m),6. 91 (2H, t, J = 8. 0Hz),6. 30 (2H, d, J = 8. 0Hz) 本實施例產物的電鏡照片如圖1,(a)為掃描電鏡圖,(b)為透射電鏡圖,是平均粒 徑為50納米的實心球形粒子。實施例2取實施例1步驟(2)的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 89. 2mg(0. 12mmol)溶于20mL甲醇中,攪拌至澄清,加入3mL醋酸釓水溶液(含量為35. 4mg, 0.08mmOl),8(TC下攪拌24h后離心(12000r/min, 12min)取沉淀,然后用乙醇(兩次)、水 (一次)洗滌、離心、干燥,得到球狀的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通過電感耦合等離 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元素檢測分析,Ir與Gd的摩爾比為1 1。本實施例結果如圖2,(a)為掃描電鏡圖,(b)為透射電鏡圖,是平均粒徑為50納米的空心球形粒子。實施例3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光譜測試將實施例1所得產品粉末測定發射光譜,實驗結果表明,在365nm的激發下,材料 的最大發射峰位在610nm,如圖3所示。實施例4Ir_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磁共振成像測試將實施例2所得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配制成不同Gd3+離子濃度的 水溶液,測試其T1馳豫時間;由0. 5T的磁共振成像儀測試而得,具體參數為TR/TE = 1000/60ms,選層厚度為0. 6mm,譜寬SW = 50KHz,接收機增益RG = 3。磁共振成像測試結果 如圖4,該納米粒子有較強的馳豫能力,橫向馳豫率R1達到18. gmr1^,顯示該納米粒子具 有制備磁共振成像造影劑方面的應用。
權利要求
一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其特征在于,具有如式(I)的結構式,其中n=1~3平均粒徑為50~60nm。FSA00000144215000011.tif
2.權利要求1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驟(1)取摩爾比為1 0.2 1 2的氯化銥和苯基吡啶,溶于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 混合溶液,其中2-乙二醇乙醚和水的體積比為1 1 5 1 ;然后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 80°C 120°C,攪拌反應1 48小時,反應結束后,冷卻到5°C 35°C,取沉淀洗滌干燥,得 到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2)將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和4,4’-聯吡啶二羧酸溶解于二氯甲烷或甲醇,其中 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與4,4’ -聯吡啶二羧酸的摩爾比為1 10 1 20,回流1 40小時;反應結束后,重結晶純化,得到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3)將二苯基吡啶4,4’-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和釓鹽溶解于二氯甲烷或甲醇, 20°C 120°C下攪拌反應30分鐘 48小時,取沉淀;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與釓元素的摩爾比為1 5 5 1。
3.權利要求2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釓 鹽為醋酸釓。
4.權利要求2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所述的氯化銥和苯基吡啶的摩爾比為1 1 1 2。
5.權利要求2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所述的苯基吡啶銥二氯橋配合物與4,4’ -聯吡啶二羧酸的摩爾比為1 10 1 15。
6.權利要求2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中,用二氯甲烷和乙醚為溶劑進行重結晶純化。
7.權利要求2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所述的二苯基吡啶4,4’ -聯吡啶二羧酸銥配合物與釓元素的摩爾比為1 1 2 1。
8.權利要求1所述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在制備磁共振成像造影劑方面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材料和磁成像造影劑領域,公開了一種Ir-Gd金屬配合物熒光納米粒子,平均粒徑為50~60nm,具有如式(I)的結構式,n=1~3;該粒子有較強的弛豫能力,同時具有磷光發射的性質,可用于制備磁共振成像造影劑,實現了雙功能。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納米粒子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反應溫和,沒有污染。
文檔編號A61K49/06GK101851503SQ20101018680
公開日2010年10月6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8日
發明者李大銳, 楊仕平, 楊紅 申請人:上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