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食道癌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藥 藥劑。
背景技術:
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發生在食管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占所有惡性腫瘤的2%, 全世界每年約有22萬人死于食道癌,我國是食道癌高發區,因食道癌死亡者僅次于胃癌居 第二位,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來40歲以下發病者有增長趨勢。目前,對于食道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其中手術治療 對早期患者有很好的療效,但其治療費用昂貴,且對晚期患者治療效果不佳,還有一些患者 因身體原因不能進行手術治療,如患者有嚴重心肺或肝腎功能不全。食道癌放射治療的適 應癥較寬,但其會伴隨嚴重的不良反應及出血、穿孔和放射性脊髓病等并發癥。另外治療食 道癌的藥物雖然種類不少,但大都價格昂貴且效果不佳,一些治療藥物,用藥量大、種類多, 不僅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帶來許多副作用,產生不良后果。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可以有效治愈食 道癌,且用藥少,成本低廉。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10份 30份,紫河車30份 50份,威靈仙30份 50份,半枝蓮30份 50份,金銀花10份 30份,蜈蚣1份 10份,全蝎10份 30份,地龍10份 30份,人參 30份 50份,靈芝10份 30份,西洋參30份 50份,草珊瑚30份 50份,三七30份 50份,血竭10份 30份,白芨30份 50份,甘草10份 30份;本發明藥物的最佳重量配比為山慈菇20份,紫河車40份,威靈仙40份,半枝蓮40份,金銀花20份,蜈蚣5份, 全蝎20份,地龍20份,人參40份,靈芝20份,西洋參40份,草珊瑚40份,三七40份,血竭 20份,白芨40份,甘草20份。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采用的藥材原料中,山慈菇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紫河車療諸虛百損;威 靈仙軟堅止痛;半枝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金銀花清熱解毒;蜈蚣敗毒抗 癌,息風解痙,退炎治瘡;全蝎攻毒散結,通絡止痛;地龍清熱,定驚,通絡;人參大補元 氣,提高人體免疫力;靈芝補中益氣,堅筋骨益腎氣,抗癌;西洋參提高免疫力,促進血液 活力;草珊瑚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三七散瘀止血,消腫定痛,抗癌;血竭活血散瘀,定 痛,止血生肌,斂瘡;白芨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將上述中草藥按照本發明配方配伍,可起到抑制癌細胞生長,杜絕癌細胞轉移和 復發,盯殺固定癌細胞的效果,從而治愈食道癌。另外,本發明著眼于全身狀態的調節,扶正固本,可以增強食道癌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藥物按照組分配置好后,可以按照常規方法煎制成湯藥服用,也可以用常 規方法加工制作成中藥丸藥、中藥沖劑服用,還可以根據中草藥的日用劑量制成膠囊服用。本發明經過臨床應用,一般患者用藥3 7天見效,慢的10 20天見效,癥狀改 善,疼痛減輕,本發明藥物20天為一療程,用藥2 3個療程即可有明顯效果或康復,康復 后不易復發,另對中晚期患者或不宜手術,放化療的患者以及術后復發轉移者,也可達到治 療目的。實施例一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20份,紫河車40份, 威靈仙40份,半枝蓮40份,金銀花20份,蜈蚣5份,全蝎20份,地龍20份,人參40份,靈 芝20份,西洋參40份,草珊瑚40份,三七40份,血竭20份,白芨40份,甘草20份,上述每 份為1克。病例一許某,男,52歲,2007年1月因吞咽困難,到醫院檢查發現食道竇部有腫 塊,確診為食道癌早期。服用本發明藥物制成的膠囊,一日3次,一次兩粒,20天為一個療 程,7天后飲食如常人,又鞏固治療兩個療程,食道竇部腫塊消失,身體恢復了健康。實施例二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10份,紫河車30份, 威靈仙30份,半枝蓮30份,金銀花10份,蜈蚣1份,全蝎10份,地龍10份,人參30份,靈 芝10份,西洋參30份,草珊瑚30份,三七30份,血竭10份,白芨30份,甘草10份,上述每 份為1克。病例二 劉某,女,63,因吃東西噎得厲害,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食道癌,彌漫性占位, 瘤體大小似米粒,布滿了整個食道,這種情況不能手術、放化療,患者選擇吃藥控制。服用本 發明藥物煎制成的湯劑,一日2次,早晚各1次,20天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后,情況明顯好 轉,能正常飲食,繼續服用3個療程后,腫瘤基本消失,殘余部分已經鈣化。實施例三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20份,紫河車40份, 威靈仙35份,半枝蓮45份,金銀花20份,蜈蚣5份,全蝎20份,地龍20份,人參40份,靈 芝20份,西洋參40份,草珊瑚40份,三七40份,血竭20份,白芨40份,甘草15份,上述每 份為1克。病例三何某,男,52歲,2007年2月因喉間堵悶,胸骨后疼痛厲害,只能進流食,吐 泡沫狀粘液每天達IOOOml以上,到醫院檢查,確診為食道癌。服用本發明藥物制成的沖劑, 一日3次,一次一袋,20天為一個療程,7天后能吃牛奶泡面包,并且吐泡沫明顯減輕,精神 好轉,但仍有口干及進食時胸骨后疼痛感,繼續服藥15天,患者能進食饅頭和米飯,服藥3 個療程后癥狀大有好轉,生活自理,后堅持服藥,帶癌生存至今如常人。實施例四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30份,紫河車50份, 威靈仙50份,半枝蓮50份,金銀花30份,蜈蚣10份,全蝎30份,地龍30份,人參50份,靈
4芝30份,西洋參50份,草珊瑚50份,三七50份,血竭30份,白芨50份,甘草30份,上述每 份為1克。 病例四孟某,男,59歲,2008年1月感到咽食痛,服硬食噎,且病情逐漸加重,消瘦 明顯,3個月后吐粘液多,胸背痛,大便干燥,食后脹滿不適,食流質飯、稀飯均感勉強。5月 21日X線鋇餐攝片顯示中段食管相當于4 5胸椎,有10厘米輕度狹窄,粘膜僵硬,充盈 缺損,診斷為中1/3段食管癌,髓質型。服用本發明藥物制成的丸藥,一日3次,一次兩粒, 20天為一個療程,服藥一個療程后咽阻感減輕,仍吐粘液,胸背痛減輕,大便稍干,繼續服 藥,服藥3個療程后,停藥觀察,癥狀有明顯改善,咽下普通食物順利,胸背痛止,二便正常, 可從事輕體力勞動,后間斷服藥至今,身體逐漸康復。
權利要求
一種治療食道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10份~30份,紫河車30份~50份,威靈仙30份~50份,半枝蓮30份~50份,金銀花10份~30份,蜈蚣1份~10份,全蝎10份~30份,地龍10份~30份,人參30份~50份,靈芝10份~30份,西洋參30份~50份,草珊瑚30份~50份,三七30份~50份,血竭10份~30份,白芨30份~50份,甘草10份~3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食道癌的中藥,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山慈菇20份,紫河車40份,威靈仙40份,半枝蓮40份,金銀花20份,蜈蚣5份,全蝎20份, 地龍20份,人參40份,靈芝20份,西洋參40份,草珊瑚40份,三七40份,血竭20份,白芨 40份,甘草2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食道癌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一種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藥藥劑;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可以有效治愈食道癌,且用藥少,成本低廉的治療食道癌的中藥;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山慈菇10份~30份,紫河車30份~50份,威靈仙30份~50份,半枝蓮30份~50份,金銀花10份~30份,蜈蚣1份~10份,全蝎10份~30份,地龍10份~30份,人參30份~50份,靈芝10份~30份,西洋參30份~50份,草珊瑚30份~50份,三七30份~50份,血竭10份~30份,白芨30份~50份,甘草10份~30份;本發明藥物可起到抑制癌細胞生長,杜絕癌細胞轉移和復發,盯殺固定癌細胞的效果,從而治愈食道癌。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1919967SQ201010210200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李明星 申請人:李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