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治療腫瘤的錳卟啉-烷化劑聯合用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尤其涉及包含有錳卟啉的用于治療腫瘤 的聯合用藥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160萬-170萬人,總數在450萬人左右。其發病率 和死亡率均呈現上升趨勢。國家衛生部發布的《2009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顯示,2008年 部分市縣前十位疾病死亡專率中,惡性腫瘤居于首位,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盡管已存在許多抗腫瘤藥物,而且有更多的化合物已被發現具有抗腫瘤作用,如 二氯乙酸鹽和色甘酸鈉。但是,大多數抗腫瘤藥物由于缺乏理想的選擇性,在抑制或殺傷腫 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正常組織細胞也具有抑制或損傷作用,因而具有較多的副作用,如蒽 環類抗癌抗生素阿霉素的心臟毒性、順鉬加環磷酰胺化療方案所致骨髓毒性的作用、順鉬 治療卵巢癌或睪丸癌所誘導的神經毒性及其腎毒性等。因此,如何在保持和提高抗腫瘤藥 物療效的同時,減小其毒性作用是抗腫瘤藥物研發的重點。
金屬卟啉是目前正在研發的一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模擬物,其中包括多種 錳卟啉,可催化性清除自由基,用于治療自由基過多引起的疾病。在多種錳卟啉中,錳 (111)-5,10,15,20-四-[3-[242-甲氧乙氧基)乙氧基]苯基]-卟啉氯化物(公開在中 國專利CN1450066A中,
公開日2003年10月22日)作為小分子催化性抗氧化劑,可以消 除體內過多的氧自由基,預防和治療由于有害過氧化物的存在而引起的疾病。目前,尚未有 將將錳卟啉同抗腫瘤藥物聯合使用用于治療腫瘤的報道。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了 一類用于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
一種用于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包括錳卟啉以及色甘酸鈉且任選的可以包括一 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其中錳卟啉與色甘酸鈉的質量配比以1 1 15為佳。
—種用于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包括錳卟啉以及二氯乙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 的鹽且任選的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其中錳卟啉與二氯乙酸的質量配比以 1 1 10為佳。
一種用于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包括錳卟啉以及任一種抗腫瘤藥物且任選的可 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
所述抗腫瘤藥物為阿霉素或其可藥用的鹽、氯尼達明或其可藥用的鹽、鉬類抗腫 瘤藥物中的任一種。
所述鉬類抗腫瘤藥物為卡鉬、雙環鉬、順鉬、奧沙利鉬中的任一種。
所述抗腫瘤藥物為除氧氮磷環類藥物外的烷化劑。
所述烷化劑為氮芥、卡莫司汀、尼莫司汀、丙卡巴胼、尿嘧啶氮芥、替莫唑胺、苯丙 氨酸氮芥中的任一種或其可藥用的鹽。
上述錳卟啉與阿霉素的質量配比以1 1 6為佳,錳卟啉與氯尼達明的質量配 比以1 7. 5 20為佳,錳卟啉與卡鉬的質量配比以1 2 10為佳,錳卟啉與順鉬的質 量配比以1 1 4為佳,錳卟啉與氮芥的質量配比以1 0.5 6為佳,錳卟啉與卡莫司 汀的質量配比以1 1 9為佳,錳卟啉與丙卡巴胼的質量配比以1 5 12為佳,錳卟 啉與替莫唑胺的質量配比以1 22 30為佳。
所述錳卟啉為錳(III)-5,10,15,20-四-[3-[242_甲氧乙氧基)乙氧基]苯 基]-卟啉氯化物。
本發明還公開了錳卟啉在制備與抗腫瘤藥物一起給藥的治療腫瘤的聯合用藥物 中的用途。
所述錳卟啉的有效治療劑量為0. 1 50mg/Kg體重,優選0. 01 5mg/Kg體重。
所述可藥用的鹽包括酸加成的鹽,比如鹽酸、富馬酸、馬來酸、檸檬酸、琥珀酸等。
所述可藥用載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和常用的,如丸劑、片劑、膠囊劑等中的 填充劑或載體物質,這些物質通常被保健專家認可用于這一目的且作為藥劑的非活性成 分。
所述聯合用藥物可以制成任意劑型。
應當理解,本發明所述的聯合使用包括以下兩種方式
一是將錳卟啉及可聯合使用的藥物分別制成單獨的制劑,兩種制劑的劑型可以不 同,并且可聯合使用的藥物可以采用其現有劑型。在使用時可以將這兩種藥物先后使用,也 可以同時服用。將兩種藥物先后使用時,錳卟啉的單獨制劑可以首先服用。依次給藥時,給 予第二種組分時第一種組分應該還未喪失其在體內的有效作用。
二是將上述錳卟啉及可聯合使用的藥物制成單一的復方制劑,使用時同時服用。
配制藥物組合物及使用時,需要產生作用的錳卟啉及可聯合用藥物的劑量可以改 變,且最終由醫務人員決定,所考慮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齡及疾病性質和嚴重程度。
本申請的發明人做了一系列相關實驗研究,實驗證明,將錳卟啉與上述可聯合使 用的藥物聯合用藥,可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并可以降低其毒性,延長實驗動物的存活時 間。
錳卟啉本身并沒有抗腫瘤的作用,但將其與抗腫瘤藥物聯合用藥后,卻可以顯著 地增強抗腫瘤藥物的療效,并降低其毒副作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通過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的說明。
圖1為體內TUN-EL標記法測定的胰腺癌細胞凋亡率示意圖(%,20X);其中,A NS 組胰腺癌細胞凋亡率(4. 7 士 1. 5),B色甘酸鈉組胰腺癌細胞凋亡率(10. 4士 1. 8),C錳卟啉 +色甘酸鈉組胰腺癌細胞凋亡率1 士 3. 4)。
圖2為各組裸大鼠皮下接種人肺癌A549細胞后腫瘤直徑變化曲線示意圖3為錳卟啉與順鉬聯合用藥物對肺腺癌小鼠移植瘤腫瘤生長的影響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錳卟啉卡莫司汀復方注射液
配方如下
錳卟啉
卡莫司汀
聚乙二醇
注射用水
_400mg 3. 5g 150ml加至250ml
制成50支
制備工藝
西林瓶、膠塞先粗洗,后用經0. 45 μ m微孔濾膜濾過的注射用水精洗至可見異物 合格,然后烘干備用。
向配液灌中加入處方量的錳卟啉,聚乙二醇50ml,使其完全溶解,作為溶液1。
在另一配液灌中加入處方量的卡莫司汀,聚乙二醇100ml,使其完全溶解,作為溶 液2。
將溶液2合并加入溶液1中,80°C加熱10分鐘,冷卻加注射用水至全量,混勻。
實施例2錳卟啉與色甘酸鈉聯合用藥物對小鼠胰腺癌的治療作用評價
人胰腺癌MIAPaCa-2細胞懸液調整至每毫升5 X IO6個細胞,0. 2ml細胞懸液(含 IXlO6個細胞)接種于30只免疫復合缺陷雌鼠胰腺,1周后隨機分為三組,對照組(NS)每 天尾靜脈注射生理鹽水0. anl,色甘酸鈉組每天尾靜脈注射色甘酸鈉30mg/kg體重,錳卟啉 +色甘酸鈉組每天尾靜脈注射錳卟啉ang/kg體重,色甘酸鈉30mg/kg體重。連續注射3周 后處死動物,解剖提取腫瘤,測定腫瘤體積(V = 1/6X π X長X高X寬)。腫瘤組織置于 4°C三聚甲醛中固定2_4h,包埋于鳥氨酸胺甲酰基轉移酶復合物中,液氮速凍,-80°C冷藏。 切成5 μ m厚的組織切片行⑶31免疫組化染色。
增殖細胞核抗原免疫組化法測定胰腺癌細胞增殖情況腫瘤組織切片用PBS液沖 洗,采用過氧化酶標記的鏈霉卵白素免疫組織化學法。每批染色均設陰性對照(以PBS置 換一抗作陰性對照)。光鏡下觀察結果。每片觀察5個高倍視野,統計陽性細胞數所占的百 分數。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為顆粒型或彌漫型棕色陽性,定位于癌細胞核內,胞漿一般 不著色。部分核分裂細胞顯示整個細胞的陽性反應。
TUNE熒光法測定胰腺癌細胞凋亡率將對照組及各實驗組的腫瘤標本在體積測 量后取出,10%福爾馬林液固定,TUNEL標記檢測。凋亡細胞可被dUTP標記,熒光顯微鏡下 呈熒光陽性。分別在至少5個有代表性的100倍視野下計數500個細胞中的凋亡細胞,計算各組凋亡率。
實驗數據用平均值士標準差表示,單因素各組間樣本均數的多重比較采用單因 素方差分析和LSD-t檢驗。用SPSS10.0軟件分析結果。實驗結果如下
腫瘤體積見表1。LSD-t檢驗進行組間的多重比較各治療組平均腫瘤體積均 顯著低于NS組(P<0. 05),錳卟啉+色甘酸鈉組平均腫瘤體積顯著低于色甘酸鈉組(P < 0. 05)。
表1錳卟啉與色甘酸鈉聯合用藥物對小鼠胰腺癌的治療作用評價(n = 10)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腫瘤的錳卟啉-烷化劑聯合用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錳卟啉以及除 氧氮磷環類藥物外的烷化劑且任選的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療腫瘤的錳卟啉-烷化劑聯合用藥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烷化劑為氮芥、卡莫司汀、尼莫司汀、丙卡巴胼、尿嘧啶氮芥、替莫唑胺、苯丙氨酸氮芥 中的任一種或其可藥用的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腫瘤的錳卟啉-烷化劑聯合用藥物,包括錳卟啉以及除氧氮磷環類藥物外的烷化劑且任選的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可藥用載體。所述烷化劑為氮芥、卡莫司汀、尼莫司汀、丙卡巴肼、尿嘧啶氮芥、替莫唑胺、苯丙氨酸氮芥中的任一種或其可藥用的鹽。本申請的發明人做了一系列相關實驗研究,實驗證明,將錳卟啉與上述可聯合使用的藥物聯合用藥,可以提高腫瘤治療效果,并可以降低其毒性,延長實驗動物的存活時間,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K31/409GK102028948SQ20101025538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7月8日
發明者厲保秋 申請人:山東弘立醫學動物實驗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