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胃膽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胃膽管。
背景技術:
在做膽道手術時,為避免術后早期的膽汁漏入腹腔,習慣用T型管插入膽總管內 減壓引流膽汁至體外。這種T型管引流術的缺陷是留置時間長,通常需在術后14-30天后 才能拔除,使體液電解質和消化酶隨之丟失,致使水電解質紊亂,消化功能下降,另外,因安 放T型管不當所致膽漏、膽管損傷、腸管受壓損傷、T型管脫出及拔管后引發的膽汁性腹膜 炎等,仍時有發生,導致嚴重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胃膽管,方便操作,減輕病人的痛苦,避免引起其他病癥。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胃膽管,包括膽管部分和胃 管部分,所述膽管部分與胃管部分合為一體,膽管部分的末端為尖形端,開設有正孔,在末 端處的管體設為S形塑型,S形塑型部位與平直部位開設有若干膽管側孔并刻度印刷;所述 胃管部分的管體上開設有若干胃管側孔,其中胃膽管管體的總長度為1000mm,其中膽管部 分長度 3200-400mm。所述胃膽管配置有胃膽管引導管,所述引導管由套管和不銹鋼導引鋼絲構成,引 導管管體的末端為尖形端,并連接40mm長的10號絲線,其中套管總長度600mm,外徑為 Imm,內徑為0. 5mm,所述不銹鋼引導鋼絲的長度和外徑與套管匹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1、操作簡單、可靠,在手術時,通過膽道鏡放置胃膽管, 減輕了病人的痛苦及費用;2、由于不需要在術前放置胃管,避免了病人放置胃管的痛苦,術 后胃膽管兼有胃腸減壓管功能,當拔出胃膽管的膽管部分到十二指腸時,胃膽管又可變成 腸內營養管;3、消除了拔除T型管后因瘺道形成不完全,致使膽漏的并發癥;4、采用本裝置 后,在手術后5 7天即可拔除胃膽管,較放置經典的T型管時間(開腹手術14 30天) 相比,明顯縮短了拔管時間,且胃膽管順膽道生理流向,部分膽汁沿胃膽管周圍流入十二指 腸,克服了膽汁大量流失的弊端,病人恢復快,縮短了住院時間,節省了住院費用;5、采用聚 氨酯材質,生物相溶性好,柔軟易彎曲,無堵塞、折斷的危險,具有不透X光性,可清析的看 到導管位置。其外徑比較細,故膽總管壁切開處對合無張力,容易縫合,特別在膽總管不擴 張的情況下,更顯其優越性;6、胃膽管依靠S形塑型的彈力自然支撐固定于膽總管內,牢固 可靠,S形塑型膽管術后拔除容易。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一種胃膽管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胃膽管引導管結
3構示意圖。圖中1、膽管部分;2、胃管部分;3、S形塑型;4、正孔;5、膽管側孔;6、胃管側孔; 7、引導管管體;8、10號絲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胃膽管,包括膽管部分1和胃管部分2, 所述膽管部分1與胃管部分2合為一體結構,膽管部分1的末端為尖形端,開設有正孔4,在 末端處的管體設為S形塑型3,S形塑型3部位與平直部位開設有若干膽管側孔5并刻度印 刷;所述胃管部分2的管體上開設有若干胃管側孔6,其中胃膽管管體的總長度為1000mm, 膽管部分1長度為300-400mm。如圖2所示,所述胃膽管配置有胃膽管引導管,引導管由套管和不銹鋼導引鋼絲 構成,引導管管體7的末端為尖形端,并連接40mm長的10號絲線8,其中套管總長度600mm, 外徑為1mm,內徑為0. 5mm,所述不銹鋼引導鋼絲的長度和外徑與套管匹配。使用時,經過開腹腔手術切開膽總管,取凈結石后,于胃體前壁(靠近胃竇部)肝 圓韌帶對應腹壁戳孔將胃膽管引入腹腔備用。18號針頭穿刺胃體前壁(靠近胃竇部)進入 胃腔,將插入導引鋼絲的胃膽管引導管通過18號針頭插入胃腔,退出18號針頭,將胃膽管 引導管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達到十二指腸降部,拔出引導管的導引鋼絲。膽道鏡通過膽 總管下端十二指腸乳頭進入十二指腸并看見引導管末端絲線,膽道鏡活檢鉗夾住絲線,將 引導管導入膽總管。將胃膽管末端插入引導管頭端管腔,并貫穿縫合固定,拉動引導管末端 將胃膽管經胃、十二指腸,并經十二指腸乳頭進入膽總管。去除引導管,胃膽管末端置于肝 總管內,胃膽管依靠自身S形塑型3的彈力自然支撐固定于膽總管內。胃膽管的胃管部分 2位于胃腔內,沿胃膽管周圍的胃體前壁漿肌層做荷包縫合,胃膽管周圍胃體前壁漿肌層與 肝圓韌帶縫合,徹底消滅胃膽管在游離腹腔的間隙。1或0號絲線間斷全層縫合膽總管。手 術后開放胃膽管的胃管、膽管,使其引流膽汁和胃液。術后5天經胃膽管行膽道造影,無膽 漏后拔除胃膽管。如病人需要進行腸內營養,術后可在X線監視下將胃膽管的膽管部分拔 出至十二指腸并送至空腸。這樣胃膽管的膽道引流管變為腸內營養管。
權利要求一種胃膽管,包括一體結構的膽管部分(1)和胃管部分(2),其特征在于膽管部分(1)的末端為尖形端并開設有正孔(4),靠近末端處的管體設為S形塑型(3),S形塑型(3)部位與平直部位開設有若干膽管側孔(5);所述胃管部分(2)的管體上開設有若干胃管側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胃膽管,其特征在于胃膽管管體的總長度為1000mm,其中膽 管部分(1)長度為300-40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胃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膽管配置有胃膽管引導管, 所述引導管由套管和不銹鋼導引鋼絲構成,所述引導管管體的末端為尖形端并連接40mm 長的10號絲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胃膽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總長度600mm,外徑為1mm,內 徑為0. 5mm ;所述不銹鋼引導鋼絲的長度和外徑與套管匹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胃膽管,包括膽管部分和胃管部分,所述膽管部分與胃管部分合為一體,膽管部分的末端為尖形端,開設有正孔,在末端處的管體設為S形塑型,S形塑型部位與平直部位開設有若干膽管側孔并刻度印刷;所述胃管部分的管體上開設有若干胃管側孔,所述胃膽管配置有胃膽管引導管,所述引導管由套管和不銹鋼導引鋼絲構成,引導管管體的末端為尖形端,并連接40mm長的10號絲線,所述不銹鋼引導鋼絲的長度和外徑與套管匹配。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操作簡單、可靠,通過膽道鏡放置胃膽管,減輕了病人的痛苦,避免引起其他病癥。
文檔編號A61M25/09GK201676380SQ201020200320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5月21日
發明者郭子健 申請人:郭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