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祖國醫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
背景技術:
小兒疝氣包括腹股溝疝氣和臍疝,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小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從而出現下腹部墜脹、腹脹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又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相鄰,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生殖系統的正常發育。還由于疝囊內的腸管或大網膜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性腫脹, 致使疝氣回納困難,導致疝氣嵌頓,引起腹部劇痛以及腸梗阻、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癥,不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兒疝氣應該及早進行徹底治療。臍疝是以小兒啼哭或排便時臍凸突為主要臨床癥狀。現在疝氣醫院劃分到普外科,去了醫院就建議手術,所以很多患者沒有更好的認識疝氣病情,走入治療誤區。由于患兒年齡較小,因此手術治療風險較大,若能從祖國醫學領域進行突破,進行非手術治療,則更便于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可以克服手術的痛苦和不便, 治療小兒疝氣效果好。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 川芎3-8份、吳茱萸4-8份、枳殼3-8份、升麻4-8份、小茴香4_8份、肉桂4_8份、橘核 7-12份、荔枝核7-12份、葫蘆巴7-12份、烏藥7_12份和木香7_12份。進一步,所述組分組成如下
川芎5份、吳茱萸6份、枳殼5份、升麻6份、小茴香6份、肉桂6份、橘核9份、荔枝核 9份、葫蘆巴9份、烏藥9份和木香9份。本發明藥物的組分中,川芎,辛,溫;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吳茱萸,辛、苦、熱;有小毒;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枳殼,苦,辛、酸、溫,理氣寬中,行滯消脹。升麻,辛、微甘,微寒;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小茴香,辛,溫;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睪丸鞘膜積液。肉桂,辛,甘,大熱;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 橘核,苦,平;理氣,散結,止痛;用于小腸疝氣。荔枝核,甘,微苦,溫;行氣散結,祛寒止痛; 用于寒疝腹痛,睪丸腫痛。葫蘆巴,苦,溫,歸腎經,溫腎,祛寒,止痛;用于小腸疝氣。烏藥, 辛,溫;順氣止痛,溫腎散寒;用于疝氣。木香,辛,苦,溫;行氣止痛,健脾消食。諸藥合用, 對小兒疝氣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所述的藥物制備成外用劑型。本發明中,優選將各組分研細為末后置于小布袋中, 優選制成鴨蛋狀。使用時,用腹帶固定在患兒腹壁上,使藥袋壓迫在疝環處,一般固定3個月為一療程。本發明藥物的使用應注意以下事項1.中藥袋壓迫位置要準確,應該在疝環處,以不影響走路為宜;
2.治療期間避免劇烈活動;
3.及時防治全身性疾病,如劇烈咳嗽、腹瀉、營養不良等,這些均影響效果,凡一個療程后有效果病例均可繼續治療。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采用中藥外壓迫法治療小兒疝氣,可消除外科手術帶來的痛苦和不便,療效好; 同時對于手術治療疝氣后的復發疝也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以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 川芎5份、吳茱萸6份、枳殼5份、升麻6份、小茴香6份、肉桂6份、橘核9份、荔枝核 9份、葫蘆巴9份、烏藥9份和木香9份。將各組分研細為末后置于小布袋中,制成鴨蛋狀。使用時,用腹帶固定在患兒腹壁上,使藥袋壓迫在疝環處,一般固定3個月為一療程。實施例2
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 川芎3份、吳茱萸4份、枳殼3份、升麻4份、小茴香4份、肉桂4份、橘核7份、荔枝核 7份、葫蘆巴7份、烏藥7份和木香7份。制備及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 川芎8份、吳茱萸8份、枳殼8份、升麻8份、小茴香8份、肉桂8份、橘核12份、荔枝核 12份、葫蘆巴12份、烏藥12份和木香12份。制備及使用方法同實施例1.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優選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所作的改變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效果數據 1.診斷標準
1)腹股溝疝腹股溝區發現可變性“梨狀”或“臘腸狀”包塊。包塊從腹股溝管外環突出,可達陰囊內或大陰唇內。包塊軟者,擠壓時還可納至腹腔,壓迫內環可阻止包塊出現。皮下環擴大,患兒咳嗽時有沖動感。包塊嵌頓時,除局部疼痛外,腹痛常伴有嘔吐。2)臍疝嬰兒臍帶脫落后,臍孔疤痕閉塞不全。小兒啼哭或排便時臍凸突。2.療效標準 痊愈疝氣不再發作;
有效治療后發作次數減少或疝環明顯變小; 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變。
3.病例情況對963例疝氣患兒進行治療,年齡最小為3個月,平均4. 5歲;其中腹股溝斜疝780例(其中雙斜疝175例),臍疝46例,外科手術后復發疝137例。采用本發明實施例1藥物治療1-2個療程。4.治療效果治療斜疝、臍疝、術后復發疝,總有效率分別為92. 7%、100%、93. 6%。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川芎3-8份、吳茱萸4-8份、枳殼3-8份、升麻4-8份、小茴香4_8份、肉桂4_8份、橘核 7-12份、荔枝核7-12份、葫蘆巴7-12份、烏藥7_12份和木香7_12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分組成如下川芎5份、吳茱萸6份、枳殼5份、升麻6份、小茴香6份、肉桂6份、橘核9份、荔枝核 9份、葫蘆巴9份、烏藥9份和木香9份。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制備成外用劑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祖國醫學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小兒疝氣的藥物。所述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組分組成川芎3-8份、吳茱萸4-8份、枳殼3-8份、升麻4-8份、小茴香4-8份、肉桂4-8份、橘核7-12份、荔枝核7-12份、葫蘆巴7-12份、烏藥7-12份和木香7-12份。本發明采用中藥外壓迫法治療小兒疝氣,可消除外科手術帶來的痛苦和不便,療效好;同時對于手術治療疝氣后的復發疝也有很好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36/77GK102335270SQ20111030993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3日
發明者尹旖旎, 尹立焱, 王紅欣 申請人:尹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