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一種常見的突發性創傷,是物理、化學、放射等原因造成的一種極其復雜的外傷性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燒燙傷輕則傷及皮膚,重則深達肌肉、骨骼,引起全身變化,并發感染、休克等。目前,雖然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種類繁多,但若用藥不當,就會導致傷口愈合能力減弱,并引發更為嚴重的副作用,所以用什么藥就顯得比較重要。有些藥物是以純化學物質為活性成分,該種藥物在治療燒燙傷時不僅療程長,而且因存在化學刺激容易造成醫源性損傷,治療后有疤痕殘留,而一些以中藥成分為主的藥物在治療時,其控制感染的能力差,治療周期長,療效平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治療燒燙傷的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存在療程長、 易留疤、控制感染能力差等問題,而提供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該藥物以中草藥為原料,對人體無刺激作用,而且該藥物集消炎、斂口、生肌、愈合功能為一體,治療效果極佳。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180-220五味子50-70 紅花80-120
桑枝15-35茯等30-40紫草35-65
白芨 30-50酒精 1600-1800 ;
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黃柏、五味子、紅花、桑枝、茯苓、紫草、白芨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純度為75%的酒精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6_8天后過濾、去渣, 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進一步地,本發明藥物各原料的優選重量份數為 黃柏200五味子50紅花100 桑枝30 茯苓30 紫草50 白芨50 酒精1700
上述各中草藥原料中,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生肌活血之功效;五味子為酸、溫,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之功效;紅花 味辛、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通經、去瘀止痛、生肌收口之功效;桑枝味苦、平,入肝經, 具有祛風濕、利關節、行水氣之功效;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脾、肺經,具有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寧心安神至功效;紫草味苦、寒,入心包絡、肝經,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功效;白芨同白及,味苦甘、涼,入肺經,具有補肺、止血、生肌、消腫、斂瘡之功效。本發明藥物配方獨特、配伍合理、原料成本低廉、制備工藝簡單,采用純中草藥制成,具有消炎、斂口、生肌之功效,無毒副作用。使用該藥物后,傷口愈合力強,臨床癥狀消失迅速,溶痂脫痂速度快且痊愈后不留疤痕,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通過使用本發明藥物對120名燒燙傷患者進行治療,其中男性82人,女性38人, 最小年齡10歲,最大年齡86歲,治療有效率可達100%。典型病例
1、劉女士,35歲,現居太原市大王村
2009年8月,其整條腿被一壺開水燙傷,燙傷面積達70%左右,使用本發明藥物噴灑后, 腫痛現象消失,2天后傷口已結痂,15天后痊愈并且沒有留下任何疤痕。2、楊女士,59歲,現居太原市大王村
2010年10月,手腕處被局部燒傷,經噴灑本發明藥物后2天便治療痊愈,并且沒留下任何疤痕。3、陳師傅,40歲,現居太原市白龍廟街
2009年6月,其不慎掉入石灰窯,雙腿被燒傷,燒傷面積達到80%左右,使用本發明藥物噴灑于患處,3天后傷口開始結痂,20天后全部治愈,并且沒留下任何疤痕。4、張先生,沈歲,現居大王村
2011年9月20日,手指被油燒傷,經涂抹本發明藥物后3天便痊愈,且沒有留下任何疤痕。5、王先生,;35歲,安徽人
2009年7月,其左腳面被開水燙傷,經涂抹本發明藥物后,5天全部治愈且無疤痕。6、王女士,現居大王村
2010年9月,其整條右腿被開水燙傷,燙傷面積達60%,經噴灑本發明藥物后,2天傷口便開始結痂,10天后痊愈且無疤痕。7、蔚先生,忻州人
2010年8月,其左腿被開水燙傷,燙傷面積達70%左右,經涂抹本發明藥物2天后,傷口開始結痂,10天后痊愈,并且沒有留下任何疤痕。8、朱女士,河南人
2010年8月,其右腳面被開水燙傷,燙傷面積達60%,經噴灑本發明藥物3天后,傷口開始結痂,8天后痊愈,且沒有留下任何疤痕。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每份為Ig
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200g五味子50g紅花IOOg
桑枝30g茯苓30g紫草50g
白芨50g酒精1700g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取新鮮的黃柏200g、五味子50g、紅花100g、桑枝30g、茯苓 30g、紫草50g、白芨50g,將其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1700g酒精(純度為 75%)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將該藥液做成噴霧劑,對燒燙傷口進行噴灑治療。實施例2:每份為1斤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220斤桑枝20斤白芨40斤
五味子60斤茯苓;35斤酒精1800斤
紅花110斤紫草65斤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取新鮮的黃柏220斤、五味子60斤、紅花110斤、桑枝20斤、 茯苓35斤、紫草65斤、白芨40斤,將其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1800斤酒精(純度為75%)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8天后過濾、去渣,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將該藥液做成水劑,對燒燙傷口進行涂抹治療。實施例3:每份為Ig
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190g五味子70 g紅花120 g
桑枝;35 g茯苓30 g紫草50 g
白芨30 g酒精1700 g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取新鮮的黃柏190g、五味子70g、紅花120g、桑枝35g、茯苓 30g、紫草50g、白芨30g,將其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1700g酒精(純度為 75%)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將該藥液做成噴霧劑,對燒燙傷口進行噴灑治療。實施例4:每份為1公斤
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180公斤五味子55公斤紅花80公斤
桑枝15公斤茯苓40公斤紫草35公斤
白芨50公斤酒精1600公斤
本發明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取新鮮的黃柏180公斤、五味子55公斤、紅花80公斤、桑枝 15公斤、茯苓40公斤、紫草35公斤、白芨50公斤,將其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1600公斤酒精(純度為75%)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6天后過濾、去渣,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將該藥液做成水劑,對燒燙傷口進行涂抹治療。以上各實施例都是說明性的,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黃柏180-220 五味子50-70 紅花80-120桑枝15-35茯等30-40紫草35-65白芨 30-50酒精 1600-1800 ;該藥物的制備方法為將黃柏、五味子、紅花、桑枝、茯苓、紫草、白芨都洗凈、晾干后,粉碎至l_3mm,然后浸泡在純度為75%的酒精中調配成黃褐色液體,浸泡6_8天后過濾、去渣, 所得到的藥液即為本發明藥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黃柏200五味子50紅花100桑枝30茯苓30紫草50白芨50酒精1700。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其特征在于該藥物可以制成噴霧劑或水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治療燒燙傷的藥物,解決了現有治療燒燙傷的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存在療程長、易留疤、控制感染能力差等問題。本發明藥物是由180-220份的黃柏、50-70份的五味子、80-120份的紅花、15-35份的桑枝、30-40份的茯苓、35-65份的紫草、30-50份的白芨以及1600-1800份的酒精配制而成。本發明藥物配方獨特、配伍合理,采用純中草藥制成,具有消炎、斂口、生肌之功效,無毒副作用,使用該藥物后,傷口愈合力強,臨床癥狀消失迅速,溶痂脫痂速度快且痊愈后不留疤痕,治療效果非常顯著,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文檔編號A61K36/898GK102389529SQ20111037351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2日
發明者孟利生 申請人:孟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