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藥技術,特別是一種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婦科凝膠劑基質的應用以及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黃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為錦葵科秋葵屬植物,廣泛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主產于華東、中南、西南、華北等地區。現在江蘇、安徽、江西等地栽培量較大。黃蜀葵藥用始載于《嘉佑本草》,“黃蜀葵花,治小便淋之及催生。又主諸惡瘡膿水, 久不差者,作末傅之即愈”,《本草綱目》記載其“氣味甘寒滑,無毒。主治小便淋及催生。治諸惡瘡膿水久不瘥者,作末傅之即愈,為瘡家要藥。……花、子與根性功效相同,可以互用。 無花用子,無子用根。”
近年來,對黃蜀葵花的化學成分、藥理功效和新藥研究等領域進行了較多研究。黃蜀葵花富含黃酮類物質,含量在3% 5%之間。黃蜀葵花中黃酮類成分主要包括槲皮素及其同系物,如槲皮素、蘆丁、金絲桃苷、槲皮素-3' -0-β-D-葡萄糖苷等,其中金絲桃苷的含量在1.0% 1.2% ;棉皮素及其同系物,如棉皮素、棉皮素-8-0-β-D-葡萄糖醛酸苷等;楊梅素及其同系物,如楊梅素、楊梅素-3-0-β-D-葡萄糖苷等。另還含有機酸類、甾類等成分。國內以黃蜀葵花為原料開發的中藥有江蘇蘇中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黃葵膠囊”、江西沿海藥業有限公司的“黃蜀葵花總黃酮膠囊”等。
近年來,為保證制藥原料供應,黃蜀葵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僅蘇中藥業在江蘇地區種植黃蜀葵的面積就達6000多畝。但目前黃蜀葵的利用僅是摘取其花瓣與雄蕊做原料,而占其植株總生物量90%的根、莖、葉在產區被做柴火、或者直接當垃圾廢棄掉,造成較大的環境污染。
關于其根、莖等部位的利用,前人做過一些探索性工作,主要在食品、化妝品生產中作為增稠劑、穩定劑使用,未能充分發揮其藥用價值。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以及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使得可充分利用黃蜀葵作物的廢棄植株,擴大中藥凝膠劑基質的制取途徑、降低成本、減少廢棄物處理污染,同時可獲得對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具有較好輔助治療效果的中藥凝膠劑基質。
本發明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是從黃蜀葵植株中提取黃蜀葵膠質,用作中藥凝膠劑基質。
黃蜀葵植株來自黃蜀葵采摘完花瓣后剩余的根、莖、葉器官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本發明的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以新鮮黃蜀葵植株為原料, 將新鮮黃蜀葵根、莖、葉切碎、勻漿,加入相當于黃蜀葵原料10倍重量的蒸鎦水,50-70°C保溫浸泡8小時,并不斷攪拌,離心除去不溶性的成分;將可溶性成分以40目篩過濾后,加入乙醇至藥液含醇量達30% 45%重量比,進行沉淀;離心收集沉淀,沉淀經過真空干燥,得到黃褐色的黃蜀葵粗膠質;進一步精制,將沉淀溶解于適量體積的冷水中,在15 20倍體積的蒸餾水中透析2天,每天換液3 4次,然后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的粗多糖溶于蒸餾水后,用鞣酸除蛋白,再分別用重量比15% 20% H202和0. 5% 活性炭脫色,濃縮后再上樣于微晶纖維素柱,用蒸餾水洗脫,濃縮洗脫液,再用體積比1 4的水-乙醇溶液重結晶,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的精制品即為黃蜀葵膠質。
本發明的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以干燥黃蜀葵植株為原料,將干燥的黃蜀葵根、莖、葉原料切成小段,加入相當于藥材8倍重量的蒸鎦水,50-70°C 保溫浸泡8小時,并不斷攪拌,過40目篩,得第一次藥液;將濾出藥渣加分別以5倍量水, 60°保溫浸泡4小時,過40目篩,得第二次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加入乙醇至藥液含醇量達 30% 45%重量比,進行沉淀;離心收集沉淀,沉淀經過真空干燥,得到黃褐色的黃秋葵粗膠質;進一步精制,將沉淀溶解于適量體積的冷水中,在15 20倍體積的蒸餾水中透析2 天,每天換液3 4次,然后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的粗多糖溶于蒸餾水后,用鞣酸除蛋白, 再分別用重量比15% 20% H202和0.5% 活性炭脫色,濃縮后再上樣于微晶纖維素柱,用蒸餾水洗脫,濃縮洗脫液,再用體積比1 4水-乙醇溶液重結晶,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的精制品即為黃蜀葵膠。
本發明獲得的凝膠劑作為一種純天然提取的水溶性膠質,在偏酸性條件下性質穩定,尤其適宜于陰道給藥,可以在患者身體的局部進行持續給藥,保持局部血液中的藥物濃度在有效的治療范圍內,對于口服后血藥濃度低的部位治療非常適合,保證了用藥的有效性。凝膠劑可經過皮膚或粘膜擴散吸收,有利于保持血藥濃度的平穩,避免了胃腸及肝臟對藥物的首過效應和對胃腸道的刺激,避免了口服給藥后血藥濃度的波動,保證了用藥的安全性;可以降低給藥頻率,減少吸收代謝的個體差異,從而縮短治療周期、提高治療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醫理論指導下的中藥凝膠劑基質,充分利用黃蜀葵滑利之功效,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尤其適宜于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的治療與保健。僅以萎縮性陰道炎為例,其在絕經婦女中的發病率達30%以上,占所有陰道炎的5%,且復發率高, 且目前尚無理想的特效制劑。本發明獲得的中藥凝膠劑基質,可有效解決目前中藥凝膠劑基質匱乏的局面,用于相關產品的開發與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取新鮮黃蜀葵根IOkg切碎、勻漿,加入相當于藥材10倍量的蒸鎦水,60°C保溫浸泡8小時,并不斷攪拌,離心除去不溶性的成分。將溶液以40目篩過濾后,加入95%乙醇至藥液含醇量達40%的乙醇進行沉淀。離心收集沉淀,沉淀經過真空干燥,得到黃褐色的黃秋葵粗膠質。進一步精制,將沉淀溶解于適量體積的冷水中,在18倍體積的蒸餾水中透析2天,每天換液3 4次,然后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的粗多糖溶于蒸餾水后,用鞣酸除蛋白,再分別用15%%H202和0.5%活性炭脫色,濃縮后再上樣于微晶纖維素柱,用蒸餾水洗脫,濃縮洗脫液,再用水-乙醇(體積比1 4)重結晶,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的精制黃蜀葵膠1. 6kgo經檢測,其中含有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3種單糖組分,紅外吸收光譜法分析鑒定黃蜀葵膠的糖苷鍵為α-吡喃糖苷鍵,并測定了其比旋光度[α ],D為+122. 2
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基質,可單獨用作中藥凝膠劑基質,也可與海藻酸鈉、西黃耆膠、阿拉伯膠、黃原膠、瓜爾豆膠、羥丙甲基纖維素、羥甲甲基纖維素、交聯型聚丙烯酸鈉、聚乙二醇、卡波姆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聯用;與其聯合使用的保濕劑包括甘油、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增溶劑包括聚山梨酯、羥丙基-β-環糊精中的一種;PH調節劑包括三乙醇胺、NaOH中的一種或兩種;防腐劑包括尼泊金甲酯、尼泊金乙酯、苯甲酸鈉、山梨酸鉀、氮酮中的一種;溶劑包括水、不同濃度的乙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
適用于本發明凝膠劑的藥物可用于局部使用或全身治療作用。藥物可選自清熱燥濕、清熱解毒、芳香開竅、活血化瘀等,也可使用中藥提取物、單一化合物,如白芷、蛇床子、 苦參、薄荷、冰片、莪術油、花椒、木香、白鮮皮、黃柏、苦楝、百部、益母草提取物、黃蜀葵總黃酮提取物、苦豆子總生物堿等。
黃蜀葵膠用量篩選
黃蜀葵膠是一種化學結構復雜的酸性蛋白質多糖混合物,未磨碎的黃蜀葵膠呈帶狀或粉末狀,通常為彎曲的碎片或直的螺旋形扭曲的長條形斷片;白色半透明狀,角質組織;無臭,無味,口感黏滑。水分散體被中和后呈極大的膨脹狀態,并被增稠,在凝膠劑中用量較少,為了制得適宜于外用、內置等不同用途的凝膠劑,需調整其粘稠度至合適。
分別將不同量的黃蜀葵膠加入水液中,攪拌均勻,結果如下
黃蜀葵膠用量優選表
權利要求
1.一種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其特征是從黃蜀葵植株中提取黃蜀葵膠質,用作中藥凝膠劑基質。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其特征是 黃蜀葵植株來自黃蜀葵采摘完花瓣后剩余的根、莖、葉器官中的一種或幾種組合。
3.—種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以新鮮黃蜀葵植株為原料,將新鮮黃蜀葵根、莖、葉切碎、勻漿,加入相當于黃蜀葵原料10倍重量的蒸鎦水,50-70°C保溫浸泡8小時,并不斷攪拌,離心除去不溶性的成分;將可溶性成分以40目篩過濾后,加入乙醇至藥液含醇量達309Γ45%重量比,進行沉淀;離心收集沉淀,沉淀經過真空干燥,得到黃褐色的黃蜀葵粗膠質;進一步精制,將沉淀溶解于適量體積的冷水中,在15 20倍體積的蒸餾水中透析2天,每天換液3、次,然后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的粗多糖溶于蒸餾水后,用鞣酸除蛋白,再分別用重量比159Γ20% Η202和0. 59Tl%活性炭脫色,濃縮后再上樣于微晶纖維素柱, 用蒸餾水洗脫,濃縮洗脫液,再用體積比1 4的水-乙醇溶液重結晶,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的精制品即為黃蜀葵膠質。
4.一種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以干燥黃蜀葵植株為原料,將干燥的黃蜀葵根、莖、葉原料切成小段,加入相當于藥材8倍重量的蒸鎦水,50-70°C保溫浸泡8小時, 并不斷攪拌,過40目篩,得第一次藥液;將濾出藥渣加分別以5倍量水,60°保溫浸泡4小時,過40目篩,得第二次濾液;合并兩次濾液,加入乙醇至藥液含醇量達309Γ45%重量比,進行沉淀;離心收集沉淀,沉淀經過真空干燥,得到黃褐色的黃秋葵粗膠質;進一步精制,將沉淀溶解于適量體積的冷水中,在15 20倍體積的蒸餾水中透析2天,每天換液3、次,然后冷凍干燥;冷凍干燥后的粗多糖溶于蒸餾水后,用鞣酸除蛋白,再分別用重量比159Γ20% Η202和0. 59Tl%活性炭脫色,濃縮后再上樣于微晶纖維素柱,用蒸餾水洗脫,濃縮洗脫液, 再用體積比1 4水-乙醇溶液重結晶,干燥得白色粉末狀的精制品即為黃蜀葵膠。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中藥制藥技術,特別是一種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婦科凝膠劑基質的應用以及黃蜀葵膠質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從黃蜀葵中提取膠質作為中藥凝膠劑基質的應用,是從黃蜀葵植株中提取黃蜀葵膠質,用作中藥凝膠劑基質。本發明可充分利用黃蜀葵作物的廢棄植株,擴大中藥凝膠劑基質的制取途徑、降低成本、減少廢棄物處理污染,同時可獲得對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具有較好輔助治療效果的中藥凝膠劑基質。
文檔編號A61P15/02GK102526754SQ20111042717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9日
發明者嚴輝, 李宜華, 段金廒 申請人:嚴輝, 李宜華, 段金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