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艾炷制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7277閱讀:30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艾炷制作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醫灸法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艾炷制作器。
背景技術
艾灸是中醫針灸臨床治療、保健的常用方法,是一種借艾炷點燃后產生的熱力給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以溫熱性刺激的療法。艾炷為灸法中的常用物品,由艾絨制成,形狀為上尖底平的圓錐體。艾炷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異,若用于直接灸,所需艾炷如麥粒大小;若間接灸,艾炷可做成黃豆或蠶豆大小。艾炷灸時,一般成人每穴需灸5-7壯。目前,臨床上艾炷的制做一般是手工方法,通常是將艾絨直接用拇、食、中3指邊捏邊捻轉將艾絨捏成規格大小不盡相同的圓錐形艾炷。這種方法在臨床使用中不足之處有其一,制作的艾炷外壁不整,質地松散,規格不均,燃燒后易于掉落,影響使用效果,或引發燙傷和其它意外;其二,手工制作方法費時耗力,若灸多個穴位更加不便。其三,手工制作的艾炷不利于灸法的量化、 規范化的研究。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艾炷制作器,其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模體由對稱的兩部分構成,每部分模體上開有7個間隔、大小均相同的半圓錐形凹槽,兩部分模體上的半圓錐形凹槽沿模體的對稱面對稱分布,兩部分模體沿對稱面相接后,形成有7個圓錐形艾絨放置槽,底托為一上、下兩表面都是平面的長方體,上表面上有7個不穿透下表面的圓柱孔,圓柱孔的間隔布局與模體上圓錐形艾絨放置槽的布局相同,圓柱孔孔深為模體高的1/2,圓柱孔孔洞的內徑應與模體凹槽高1/2處的外徑相匹配,底托的高度為模體高的2/3。使用時將兩個對稱的模體的相接面合并插入底托孔內,把艾絨依次填入模體的圓錐體內,填滿壓實后將模體由底托中取出,先把底托翻面,使底托底面的平面朝上,再把裝好艾絨的模體倒扣于這個平面上,分離兩個模體,艾炷就整齊的排列在面前了。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安全。其制作艾炷效率高可有效解決制作艾炷規格不均及費時費力的問題;產出的艾炷形狀規整,使艾灸方便安全;制作出的艾炷大小、重量都基本一致,有利于艾灸的量化和規范化的研究管理。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艾炷制作器,包括有底托1和模體2、3,模體由對稱的兩部分構成,模體由對稱的兩部分構成,每部分模體上開有7個間隔、大小均相同的半圓錐形凹槽4,兩部分模體上的半圓錐形凹槽4沿模體的對稱面對稱分布,兩部分模體沿對稱面相接后, 形成有7個圓錐形艾絨放置槽,底托為一上、下兩表面都是平面的長方體,上表面上有7個不穿透下表面的圓柱孔5,圓柱孔的間隔布局與模體上圓錐形艾絨放置槽的布局相同,圓柱孔孔深為模體高的1/2,圓柱孔孔洞的內徑應與模體凹槽高1/2處的外徑相匹配,底托的高度為模體高的2/3。將兩個對稱的模體2、3的相接面合并插入底托1上,把艾絨依次填入模體的圓錐體6內,填滿壓實后將模體2、3由底托1中取出,先把底托1翻面,使底托底面的平面朝上,再把裝好艾絨的模體2、3倒扣于這個平面上,分離兩個模體,即可得到所需艾炷。本實用新型可由不銹鋼、有機玻璃、塑料等多種材質制成。本實用新型可按所需的艾炷大小制成不同規格型號。
權利要求1. 一種艾炷制作器,包括有底托(1)和模體,其特征在于,模體由對稱的兩部分構成, 每部分模體上開有7個間隔、大小均相同的半圓錐形凹槽,兩部分模體上的半圓錐形凹槽(4)沿模體的對稱面對稱分布,兩部分模體沿對稱面相接后,形成有7個圓錐形艾絨放置槽,底托為一上、下兩表面都是平面的長方體,上表面上有7個不穿透下表面的圓柱孔(5), 圓柱孔的間隔布局與模體上圓錐形艾絨放置槽的布局相同,圓柱孔孔深為模體高的1/2,圓柱孔孔洞的內徑應與模體凹槽高1/2處的外徑相匹配,底托的高度為模體高的2/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艾炷制作器,包括有底托和模體,模體由對稱的兩部分構成,每部分模體上開有7個間隔、大小均相同的半圓錐形凹槽,兩部分模體上的半圓錐形凹槽沿模體的對稱面對稱分布,兩部分模體沿對稱面相接后,形成有7個圓錐形艾絨放置槽,底托為一上、下兩表面都是平面的長方體,上表面上有7個不穿透下表面的圓柱孔,圓柱孔的間隔布局與模體上圓錐形艾絨放置槽的布局相同,圓柱孔孔深為模體高的1/2,圓柱孔孔洞的內徑應與模體凹槽高1/2處的外徑相匹配,底托的高度為模體高的2/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有利于艾灸的量化和規范化的研究管理。
文檔編號A61H39/06GK201969009SQ20112005709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7日
發明者關玲, 周章玲, 石現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