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煙艾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艾炷,尤其是一種非常適合溫針灸的無煙艾炷,屬于中醫針灸中的艾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艾灸療法簡稱灸法,是運用艾絨或其他藥物在體表的治療部位上燒灼、溫熨,借助灸火的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以起到溫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治法。艾灸療法的種類很多,根據操作方法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溫灸器灸等幾大類。艾炷灸法是從古至今運用最廣泛的一種灸法,其是將一定的艾絨用手捏成或用模具制成大小不等的外觀為圓錐體的形狀,然后置于需施灸部位點燃艾灸治病的一種方法。常用的艾炷大小有如麥粒、綠豆、蓮子、蠶豆等,根據治療需要可以分為將艾炷直接放于皮膚上施灸的直接灸法,以及采用其他藥物或材料將艾炷與施灸部位隔開的間接灸法(又稱為隔物灸法),常用的間隔藥物或材料有生姜、鹽、附子餅、桔皮、鱉甲等。溫針灸是一種將針刺和艾灸相結合的治法,治療是先將針刺入治療部位,然后在針柄插上一段艾絨或艾柱施灸的治療方法。溫灸器灸是將艾炷或艾條等放入各種溫灸器中點燃施灸的治療方法。傳統的艾炷制作是醫生以少量的艾絨用手指捏成或用一定大小規格的模具制成,費時費力,手工制作艾炷大小規格無法統一化,而且艾絨燃燒時間短,煙霧比較大,不太適合在密閉的醫院診室或家庭使用,而且,在溫針灸時,艾絨制成的艾炷較松,當將其插在針柄燃燒的過程中很容易掉落、造成燙傷及火災等安全隱患,所以需要有專人在旁邊一直看護,大大地限制了溫針灸的廣泛使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燃燒時間長、煙霧比較小、適合溫針灸的一種無煙艾炷,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艾炷容易掉落、造成燙傷及火災等安全隱患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無煙艾炷,其包括成型的艾炷本體,所述艾炷本體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加水攪拌成膏狀后用模具壓制成型的圓錐形結構,艾炷本體底面的中心位置上開設有供針灸針柄插入的針柄支撐孔,該針柄支撐孔為盲孔,該針柄支撐孔的中心線與圓錐形艾炷本體的母線重合。
[0005]所述艾炷本體的底面上開設有中心線與所述針柄支撐孔中心線平行的通風孔,所述通風孔為貫穿艾炷本體底面和錐面的通孔。
[0006]所述通風孔共有四個,該四個通風孔均勻分布在針柄支撐孔的周圍。
[0007]所述艾炷本體的高度為2cm、底面直徑為2cm,所述針柄支撐孔的直徑0.5毫米、深度1.5厘米,所述通風孔的直徑為1mm。
[0008]所述艾炷本體的錐面上套設有包裝套,該包裝套為錐形套,包裝套的展開形狀為扇形。
[0009]所述包裝套由紙質材料制成。
[0010]所述包裝套的頂部覆有一層蠟油。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艾炷本體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放入攪拌機中加水攪拌均勻成膏狀后,再用模具壓制,最后經過晾曬或烘烤制成,可以保證艾炷大小規格統一化,由于艾炷本體是成型的圓錐形結構,克服了艾絨燃燒時間短、煙霧比較大的缺點。在溫針灸時,通過針柄支撐孔將艾炷插在針柄上,就可以將艾炷固定,因此艾炷在燃燒過程中不會輕易脫落,能保證治療的安全性。而且艾炷上的針柄支撐孔還可以減輕艾炷的整體重量,避免在溫針灸時艾炷過重導致針灸針彎曲,影響治療。此外,針柄支撐孔還可以減少艾葉用料,節約資源。本實用新型的艾炷使用簡便,大小、規格統一,艾灸時間較長,無煙或基本無煙,易于點燃,適合于直接灸、各種隔物灸、溫針灸、溫灸器灸等多種灸法的特點,可以適用于家庭保健、醫院治療、美容院養生保健等多個場所。
[0012]進一步的,在艾炷本體底部上開設通風孔,這樣艾炷在燃燒時,能充分與空氣接觸,使艾炷燃燒更加充分,燃燒過程中也不易熄滅。開設通風孔還可以進一步減少艾葉用料,節約更加資源。
[0013]進一步的,艾炷本體上的包裝套不僅可以保護艾炷本體表面的完整性,拿取時艾炷時也不會弄臟手指,而且還可以使艾炷燃燒完后保持艾灰的完整性。還可以在艾炷本體上的包裝套上印上生產廠家的商標、名稱、廣告等。
[0014]進一步的,紙質材料制成的包裝套可直接燃燒,在艾灸治療中,就不需要撕去包裝套,使用更加方便。
[0015]進一步的,在包裝套頂部覆上一層蠟油,從艾炷頂部點火時使艾炷易于點燃。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中艾炷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圖2的仰視圖;
[0019]圖4是圖2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1]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無煙艾炷包括成型的艾炷本體I和套設在艾炷本體上的保裝套2,艾炷本體I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加水攪拌成膏狀后用模具壓制成型的圓錐形結構,包裝套2是套設在艾炷本體I錐面上的錐形套,包裝套2的展開形狀為扇形,包裝套2由紙質材料制成,為了從艾炷頂部點火時使艾炷易于點燃,可以在包裝套的頂部覆上一層蠟油21。
[0022]艾炷本體I底面的中心位置上開設有供針灸針柄插入的針柄支撐孔11,該針柄支撐孔11為盲孔,該針柄支撐孔的中心線與圓錐形艾炷本體的母線重合。艾炷本體I的底面上還開設有四個通風孔12,四個通風孔12的中心線與針柄支撐孔11中心線平行,四個通風孔12均為貫穿艾炷本體I底面和錐面的通孔,四個通風孔12均勻分布在針柄支撐孔11的周圍。
[0023]本實施例艾炷本體的高度為2cm、底面直徑為2cm,針柄支撐孔的直徑0.5mm、深度1.5cm,通風孔的直徑為1mm。
[0024]本實用新型的艾炷本體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放入攪拌機中加水攪拌均勻成膏狀后,再用模具壓制,最后經過晾曬或烘烤(冬天)制成。本實施例的艾炷本體為高2厘米、底面直徑為2厘米的圓錐形,這種尺寸的艾炷的應用更加廣泛。艾炷本體底部的中心開設的針柄支撐孔,在溫針灸時,通過針柄支撐孔將艾炷插在針柄上,就可以將艾炷固定,因此艾炷在燃燒過程中不會輕易脫落,能保證治療的安全性。艾炷本體底部上開設通風孔,這樣艾炷在燃燒時,能充分與空氣接觸,使艾炷燃燒更加充分,燃燒過程中也不易熄滅。而且艾炷本體上的針柄支撐孔和通風孔還可以減輕艾炷的整體重量,避免在溫針灸時艾炷過重導致針灸針彎曲,影響治療。此外,針柄支撐孔和通風孔還可以減少艾葉用料,節約資源。
[0025]艾炷本體上的包裝套不僅可以保護艾炷本體表面的完整性,拿取時艾炷時也不會弄臟手指,而且還可以使艾炷燃燒完后保持艾灰的完整性。還可以在艾炷本體上的包裝套上印上生產廠家的商標、名稱、廣告等。包裝套可以是書寫紙或新聞紙等紙質材料制成,紙質包裝套可直接燃燒,在艾灸治療中,就不需要撕去包裝套,使用更加方便。包裝套頂部的層蠟油,從艾炷頂部點火時使艾炷易于點燃。
[0026]本實施例的無煙艾炷具有使用簡便,大小、規格統一,艾灸時間較長,無煙或基本無煙,易于點燃,適合于直接灸、各種隔物灸、溫針灸、溫灸器灸等多種灸法的特點,可以適用于家庭保健、醫院治療、美容院養生保健等多個場所。
[0027]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優選的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其它的實施例中,艾炷本體的尺寸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艾炷本體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不同大小的模具制成。
[0028]在本實用新型其它的實施例中,艾炷本體上通風孔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通風孔的數量可以是四個以上,也可以是四個以下;當艾炷本體尺寸過小時,可以不在艾炷本體上開設通風孔。
[0029]在本實用新型其它的實施例中,包裝套還可以采用塑料薄膜等其它非紙質材料制成,在燃燒時會產生異味或有害物質的包裝套,在艾灸治療時,應將包裝套撕掉,此時也就不需要再包裝套頂部覆上蠟油;包裝套對于本實用新型并不是必要的,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省去。
【主權項】
1.一種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成型的艾炷本體(1),所述艾炷本體(I)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加水攪拌成膏狀后用模具壓制成型的圓錐形結構,艾炷本體底面的中心位置上開設有供針灸針柄插入的針柄支撐孔(11),該針柄支撐孔(11)為盲孔,該針柄支撐孔(11)的中心線與圓錐形艾炷本體(I)的母線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炷本體(I)的底面上開設有中心線與所述針柄支撐孔(11)中心線平行的通風孔(12),所述通風孔(12)為貫穿艾炷本體(I)底面和錐面的通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孔(12)共有四個,該四個通風孔(12)均勻分布在針柄支撐孔(11)的周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炷本體(I)的高度為2cm、底面直徑為2cm,所述針柄支撐孔(11)的直徑0.5毫米、深度1.5厘米,所述通風孔(12)的直徑為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炷本體(I)的錐面上套設有包裝套(2 ),該包裝套(2 )為錐形套,包裝套(2 )的展開形狀為扇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套(2)由紙質材料制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煙艾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套(2)的頂部覆有一層蠟油(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合溫針灸的無煙艾炷,屬于中醫針灸中的艾灸技術領域。一種無煙艾炷包括成型的艾炷本體,所述艾炷本體是由艾葉經碳化后研磨成粉、過篩、加水攪拌成膏狀后用模具壓制成型的圓錐形結構,艾炷本體底面的中心位置上開設有供針灸針柄插入的針柄支撐孔,該針柄支撐孔為盲孔,該針柄支撐孔的中心線與圓錐形艾炷本體的母線重合。本實用新型可以保證艾炷大小規格統一化,由于艾炷本體是成型的圓錐形結構,克服了艾絨燃燒時間短、煙霧比較大的缺點。在溫針灸時,通過針柄支撐孔將艾炷插在針柄上,就可以將艾炷固定,因此艾炷在燃燒過程中不會輕易脫落,能保證治療的安全性。
【IPC分類】A61H39-06
【公開號】CN204484756
【申請號】CN201520103383
【發明人】朱偉堅
【申請人】朱偉堅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