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制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肝病的藥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醫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慢性肝炎指的是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病程超過半年,而轉為慢性的肝炎。也有很慢性肝炎多人感染肝炎病毒后,起病隱匿,發現時已經成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傳染性較強。甲肝和戊肝一般不會發展為慢性肝炎,但是急性甲肝有遷延不愈的現象。丁型肝炎只能和乙型肝炎同時發生或在病人已經攜帶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因為丁型肝炎病毒是一種有缺陷的病毒,它必須依賴乙型肝炎病毒才能繁殖傳播, 丁型肝炎也可以轉變為慢性肝炎。根據國際工作小組1994年底在世界胃腸病大會上建議的原則,我國肝病專家在1995年第五次全國傳染病會議上,對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進行修改。對無論是乙型、丙型、丁型或新型病毒引起的慢性肝炎,均被劃分為輕度、中重、重度3 類。①輕度相當于原先認識的慢性遷延型或輕型慢性活動型,臨床上病情較輕,生化指標僅 1 2項輕度異常。②中度相當于原慢性活動型肝炎的中等病理改變者,其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結果居于輕、重度之間。③重度有明顯而持續的肝炎癥狀,如乏力、納差、腹脹及便溏等,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血管痣和肝脾腫大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臨床上無門脈高壓癥證據,血清ALT反復或持續升高,白蛋白減低或白/球比值異常,蛋白電泳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凡白蛋白< 329/L,膽紅素> 855mmol/L,凝血酶原活動度< 60 40,3項中只需一項達標者,即可診斷為慢性肝炎重度。
慢性肝炎多是從急性病毒性肝炎轉變而來,機體自身免疫功能紊亂,長期應用損害肝臟藥物及機體對藥物過敏,酗酒以及某種酶的缺乏,代謝紊亂等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不同肝炎病毒的急性感染,轉變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顯然不同。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在急性期過后,疾病自限,預后良好,不發生病毒持續攜帶狀態,亦不轉變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約15%左右轉變為慢性肝炎,約20%發展為肝硬化,約0. 6%發生肝癌;丙型肝炎亦約有36% ( % 55% )轉變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一肝纖維化一肝硬化一肝癌”是肝臟疾病演化的一條途徑,對病患的生存形成相當大的威脅。乙肝所致的慢性肝炎在各種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炎中約占80% 90%。我國約有3000萬以上的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盡管遠比急性肝炎少見,但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本病通常表現較輕,不產生任何癥狀或明顯的肝損害,但有些病例,持續的炎癥會緩慢地損傷肝臟,最終導致肝硬化和肝衰竭。
慢性肝炎嚴重的威脅著人類,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任何藥物都不曾顯示其對慢性肝炎的明確而肯定的療效,因此目前仍在進行各種試驗治療。而中藥現在成為緩解和治療慢性肝炎的一種有效手段,常用中藥有人參、黨參、太子參、沙參、玄參、丹參、黃芪、首烏、枸杞子、桑椹子、生地、麥冬、天冬、旱蓮草、黃精、龜板、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六味地黃丸、黃精、山豆根、垂盆草、姜黃、柴胡等;常用的中成藥有慢肝養陰膠囊、華丹護肝膠囊。中藥對慢性肝炎的治療起效慢,效果也不是很明顯;中成藥由于現有提取工藝不能很好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使其藥效不理想,我國主要采用常規的乙醇提取、水提取法出現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低、有效成分含量低從而影響藥效等問題。近年來,為提高產品質量及收率進行了多種方法的研究,主要有(1)在提取液中加入適當的絮凝劑;( 使用超濾對提取液凈化;(3)超臨界(X)2精制粗提取物;但這些技術要么提取效果仍然不理想、要么對設備要求苛刻,不能進行大工業生產。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藥方便、療效顯著的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制劑。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制劑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茵陳、柴胡、五味子、板藍根、 綠豆粉和豬膽粉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輔以藥物輔料制得;所述藥物原料用量為茵陳313份、柴胡313份、板藍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綠豆粉1 份、豬膽粉20份,所述藥物輔料為糊精50份,硬脂酸鎂1. 8份和滑石粉3. 5份,以質量份計。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
(1)、茵陳的提取分別以茵陳原料藥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60°C)濃縮,放置冰箱冷藏過夜,離心濾過GOOOr/min),分離上清液,流過F型大孔吸附樹脂柱,以5倍柱體積的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洗脫,乙醇洗脫流速lml/min,取洗脫液;減壓干燥, 粉碎成細粉;
O)、柴胡、板藍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測),干燥成細粉,與占綠豆粉用量101/128的綠豆細粉混合;或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5(80°C測),與占綠豆粉用量 101/128的綠豆細粉混合,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
(3)、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 1. 25(80°C測),濃縮液放入潔凈不銹鋼周轉桶中,與剩余的綠豆細(即占綠豆粉用量27/1 的綠豆粉)粉混勻,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備用;
(4)、將所述的糊精、豬膽粉及以上各步驟制得的細粉混合、制粒。
優選地,上述第(4)步驟中具體是將糊精、豬膽粉及以上各步驟制得的細粉制成軟材裝入混合機內,混合5分鐘,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預混合后藥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濕法混合制粒機中,混合10分鐘,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濕潤劑制軟材,過20 22目篩,制成大小均勻的顆粒,將濕顆粒分次加入沸騰干燥器中,在溫度60 65°C下干燥;將干顆粒加入整粒機,整粒目篩為16 18目;整粒后顆粒裝入潔凈干燥不銹鋼桶中;取整粒完畢的顆粒與硬脂酸鎂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維混合機中,混合5 10分鐘。
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質量穩定性顯著,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本發明制備方法中改變原來的提取方式,既能提高現有成分的含量,也能提高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還能除去部分雜質,優化了工藝, 同時又選擇了適宜的輔料,所得產品質量穩定性、治療效果顯著。
本發明中藥復方制劑,以茵陳為君藥,茵陳清肝膽經濕熱,利膽退黃以泄濕;柴胡疏少陽經之邪又調達肝氣、升郁結以升清氣;板藍根"治天行熱毒"兼涼血之功,清熱解毒涼血為臣藥,三藥功專力宏;佐藥五味子,氣陰雙補,有養肝護肝之效,使藥豬膽汁清肝涼膽,綠豆粉清熱解毒兼健脾養胃;全方相須相使、剛柔共濟,共達疏肝理氣、清熱解毒、祛濕健脾之效,疏肝理氣,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轉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及旱期肝硬化等,對酒后、長期用藥人群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肝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只用于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上述本發明內容對本發明作出一些非本質的改進和調整。
實施例1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它是以茵陳、柴胡、五味子、板藍根、綠豆粉和豬膽粉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輔以藥物輔料制得;所述藥物原料用量為茵陳313g、柴胡313g、板藍根313g、五味子168g、綠豆粉U8g、豬膽粉20g,所述藥物輔料為糊精50g,硬脂酸鎂1. 8g和滑石粉3. 5g,以制備1000片制劑的量;按以下步驟制備
(1)、茵陳的提取分別以茵陳原料藥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60°C)濃縮,放置冰箱冷藏過夜,離心濾過GOOOr/min),分離上清液,流過F型大孔吸附樹脂柱,以5倍柱體積的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洗脫,乙醇洗脫流速lml/min,取洗脫液;減壓干燥, 粉碎成細粉;
O)、取處方柴胡、板藍根凈料,分別加入切藥機切成厚度為< 20mm的段,柴胡、板藍根加水煎煮二次,分別加5倍、4倍量飲用水,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M小時, 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測),干燥成細粉,與占綠豆粉用量101/1 的綠豆細粉混合;或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5(80°C測),與占綠豆粉用量101/128的綠豆細粉混合,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
(3)、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 (以體積百分濃度計)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加2000 2200L、第二次1900 2100L、第三次1800 2000L,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 第三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 20 1. 25 (80°C 測),濃縮液放入潔凈不銹鋼周轉桶中,與剩余的綠豆細(即占綠豆粉用量27/1 的綠豆粉)粉混勻,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備用;
G)、將糊精、豬膽粉及以上各步驟制得的細粉制成軟材裝入混合機內,混合5分鐘,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預混合后藥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濕法混合制粒機中,混合10分鐘,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濕潤劑制軟材,過20目篩,制成大小均勻的顆粒,將濕顆粒分次加入沸騰干燥器中,在溫度60 65°C下干燥;將干顆粒加入整粒機,整粒目篩為18目;整粒后顆粒裝入潔凈干燥不銹鋼桶中;取整粒完畢的顆粒與硬脂酸鎂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維混合機中,混合8分鐘。壓片將混好的顆粒,安裝沖摸,點動壓片機待機器正常運轉后,將顆粒加入料斗中,調節充填、壓力壓片;包衣、包裝既得。
實施例2
應用實施例1制得的制劑進行穩定性試驗。
1、加速試驗
試驗方法將實施例1制得的制劑采用上市包裝,置加速實驗箱中,一定時間取樣,對考察項目進行檢驗。
溫度40士 2°C
濕度RH75%士5%
考察時間0、1、2、3、6月
考察指標性狀、鑒別、五味子醇甲含量、崩解時限,0月和加速6月增加微生物限度檢查。
考察結果見附表1。
表1加速試驗考察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茵陳、柴胡、五味子、板藍根、 綠豆粉和豬膽粉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輔以藥物輔料制得;所述藥物原料用量為茵陳313份、柴胡313份、板藍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綠豆粉1 份、豬膽粉20份,所述藥物輔料為糊精50份,硬脂酸鎂1. 8份和滑石粉3. 5份,以質量份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進行a、茵陳的提取分別以茵陳原料藥10倍重量、8倍量和8倍量的80%(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提取三次,每次lh,合并乙醇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60°C )濃縮,放置冰箱冷藏過夜,離心濾過(4000r/min),分離上清液,流過F型大孔吸附樹脂柱,以5倍柱體積的80%(以體積百分濃度計)的乙醇洗脫,乙醇洗脫流速lml/min,取洗脫液;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b、柴胡、板藍根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1. 25 1.測),干燥成細粉,與占綠豆粉用量101/1 的綠豆細粉混合;或取上清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1. 30 1. 35(80°C測),與占綠豆粉用量101/128的綠豆細粉混合,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c、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用80%(以體積百分濃度計)乙醇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3小時,第二次2小時,第三次1小時,合并提取液,靜置M小時,取上清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 1. 20 1. 25 (80°C測),濃縮液放入潔凈不銹鋼周轉桶中,與剩余的綠豆細(即占綠豆粉用量27/1 的綠豆粉)粉混勻,減壓干燥,粉碎成細粉,備用;d、將所述的糊精、豬膽粉及以上各步驟制得的細粉混合、制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驟是將糊精、豬膽粉及以上各步驟制得的細粉制成軟材裝入混合機內,混合5分鐘,干燥后,粉碎成細粉,取預混合后藥粉,分次投入到高效濕法混合制粒機中,混合10分鐘,在攪拌狀態下加入濕潤劑制軟材,過 20 22目篩,制成大小均勻的顆粒,將濕顆粒分次加入沸騰干燥器中,在溫度60 65°C 下干燥;將干顆粒加入整粒機,整粒目篩為16 18目;整粒后顆粒裝入潔凈干燥不銹鋼桶中;取整粒完畢的顆粒與硬脂酸鎂和滑石粉加入到三維混合機中,混合5 10分鐘。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它是以茵陳、柴胡、五味子、板藍根、綠豆粉和豬膽粉為原料提取得到的有效成分、輔以藥物輔料制得;所述藥物原料用量為茵陳313份、柴胡313份、板藍根313份、五味子168份、綠豆粉128份、豬膽粉20份,所述藥物輔料為糊精50份,硬脂酸鎂1.8份和滑石粉3.5份,以質量份計。本發明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制劑質量穩定性好,對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疾病具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本發明制備方法中改變原來的提取方式,既能提高現有成分的含量,也能提高其他有效成分的含量,還能除去部分雜質,優化了工藝,同時又選擇了適宜的輔料,所得產品質量穩定好、治療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A61P1/16GK102512500SQ2012100063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劉行鵬, 向洪, 昝瓊, 范琳琳 申請人:天圣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