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具體的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滑囊是位于人體摩擦頻繁或壓力較大的緩沖結構,其外層為纖維結締組織,內層為滑膜,平時囊內有少量滑液。由于關節周圍結構復雜,活動頻繁,故人體滑囊多存在于大關節附近。滑囊炎的形成是由于長期、持續、反復、集中和力量稍大的摩擦和壓迫是產生滑囊炎的的主要原因,病理變化為滑膜水腫、充血、增厚呈絨毛狀,滑液增多,囊壁纖維化等,滑膜如果出現小血管破裂,滑液可呈血性,因為膝關節負重活動較多,該部位好發此病。目前西醫治療該病以抽出囊內容物后注入激素(如醋酸強的松龍)為主,但是該病在病因未消除的情況下容易復發,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祖國醫學認為該病是外傷及寒濕侵襲、血瘀水腫而致關節腫脹,中醫藥的溫里祛濕、利水消腫、活血化瘀在治療該病方面具用巨大的潛力,因此發明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來治療該病。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依據祖國醫學傳統醫學對膝關節滑囊炎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及其治療原則,參考現代藥理研究,從中篩選出溫里祛濕、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的天然中草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作用。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分制成的懷牛膝12克桂枝12克蒼術12克銀杏葉16克紅花12克郁金18克赤芍15克三七10克冬瓜皮15克豬苓15克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150目細粉,分裝成袋,每袋裝藥粉6克。飯后服用, 每日一袋,分兩次用水沖服。本發明藥物是中藥制劑,根據中醫配方理論,選藥合理、溫里祛濕、利水消腫、活血化瘀、標本兼治。本發明藥物,經多年臨床觀察病人,療效顯著,對各種原因引起的膝關節滑囊炎病人都有顯著效果。本發明藥物臨床服用結果表明,有下述優點本發明選用天然植物藥為原料,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藥的綜合作用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無化學制劑,對人體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安全可靠。本發明為散劑,有效成分散失少,療效高,價格低廉,服用方便,無任何不適癥。為表明本發明藥物對膝關節滑囊炎的治療效果,本發明經88例膝關節滑囊炎患者系統的臨床觀察,并選擇病史、病情、年齡及與傳統治療方法相當的膝關節滑囊炎患者86 例作為對比組,年齡16-62歲,病程1-6年;試驗組服用本發明藥物;對照組使用常規藥物治療。觀察期為3個月,半年后復查。療效評定標準采用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治愈腫脹疼痛消失,膝關節活動正常,急行下蹲無疼痛。良效腫脹疼痛明顯減輕,過度勞累仍有輕微疼痛,膝關節功能正常。好轉腫脹疼痛減輕,過度勞累仍有疼痛,膝關節功能基本正常。未愈腫脹反復發作,膝關節疼痛不緩解。服用方法每袋裝藥粉6克。飯后服用,每日一袋,分兩次用水沖服。臨床對比結果見表1。表1 服用本發明藥物與用常規治療方法對膝關節滑囊炎患者的療效觀察。表1 二組療效比較(例,% )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散劑懷牛膝12克桂枝12克蒼術12克銀杏葉16克紅花12克郁金18克赤芍15克三七10克冬瓜皮15克豬苓15克;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150目細粉,分裝成袋,每袋裝藥粉6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膝關節滑囊炎的藥物,本發明藥物是由下列組分制成的懷牛膝12克,桂枝12克,蒼術12克,銀杏葉16克,紅花12克,郁金18克,赤芍15克,三七10克,冬瓜皮15克,豬苓15克;將上述各組分混合均勻粉碎成150目細粉,分裝成袋,每袋裝藥粉6克。飯后服用,每日一袋,分兩次用水沖服。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2526622SQ20121002261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5日
發明者王月秋 申請人:王月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