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乙肝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由中草藥制備而成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乙肝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由乙型肝炎病毒引發,乙型肝炎病毒能引起肝臟的病變,乙肝在中國及其他一些亞洲國家中發病率很高,目前中國人口中約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臨床上治療乙肝多采用干擾素,免疫調節劑等抗病毒藥物治療,其毒副作用大,長期服用對患者造成一定傷害,雖然中藥制劑越來越受到患者的青睞,但卻存在療效不確切,治療效果不佳的缺點。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療效確切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柴胡15g、黃芩10g、胡黃連10g、木香10g、赤芍30g、生大黃10g、茵陳30g、貫眾15g、黨參15g、黃芪15g。制備方法按以上重量份稱取原料藥,分別加入8倍,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到500ml,備用。本發明提供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每重量份為一劑,每天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3個月為一個療程。本發明也可以用現代提取方法和制劑技術,采用其他的方法提取,并加入藥學上允許的藥用輔料制成其他的劑型,如丸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等。本發明提供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具有疏肝理氣、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祛邪扶正的功效,對慢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有顯著的療效。臨床試驗
對120例來診慢性乙肝及早期肝硬化病人進行臨床試驗,服用本發明藥物3個月后,基本治愈51例,占42. 5% ;顯效41例,占34. 2% ;好轉16例,占13. 3% ;無效12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具有統計學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取柴胡15g、黃芩10g、胡黃連10g、木香10g、赤芍30g、生大黃10g、茵陳30g、貫眾15g、黨參15g、黃芪15g,分別加入8倍、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濃縮到500ml,備用。
3
典型病例1
李某,女,35歲,患乙型肝炎7年,一直服用抗病毒類西藥,效果不明顯,來本院服用本發明藥物后三個月,癥狀明顯改善,服用六個月后,乙肝兩對半全部轉陰。后隨訪一年,病情無復發。典型病例2
趙某,男,20歲,學生,查體時檢查出大三陽,服用本發明藥物3個月后,查肝功能正常,乙肝兩對半都轉陰,后隨訪一年,病情無復發。典型病例3
甄某,女,21歲,學生,查體時檢查出大三陽,服用本發明藥物3個月后,查肝功能正常,乙肝兩對半都轉陰,后隨訪一年,病情無復發。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藥制備而成柴胡15g、黃芩10g、胡黃連10g、木香10g、赤芍30g、生大黃10g、茵陳30g、貫眾15g、黨參15g、黃苗 15g。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乙肝的藥物,具體涉及一種由中草藥制備而成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其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柴胡15g、黃芩10g、胡黃連10g、木香10g、赤芍30g、生大黃10g、茵陳30g、貫眾15g、黨參15g、黃芪15g,本發明提供的治療乙肝的中藥組合物,具有疏肝理氣、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祛邪扶正的功效,對慢性乙型肝炎及早期肝硬化有顯著的療效。
文檔編號A61K36/80GK102552512SQ2012100238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3日
發明者常宏 申請人: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