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髕骨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也是膝關節的一個組成部分。髕骨骨折較為常見,好發于中年,占人體骨折的1_2%,其中橫斷型和縱形骨折占分類中2/3,目前治療方法很多,手術治療已被廣泛接受,有環形鋼絲、Magnuson鋼絲、張力帶鋼絲、AO張力帶鋼絲及改良張力帶鋼絲內固定等,采用空心加壓螺釘和張力帶鋼絲固定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采用這種方法使螺釘水平方向受力,往往容易折彎,且螺釘銳利的尖端會對鋼纜產生切割作用,容易使鋼纜斷裂。中國專利文獻CN2741523Y公開了一種內固定鋼針,是由針體構成,其特征是針體兩端分別設有固定孔,其優點是髕骨骨折后用該鋼針內固定牢固,不易滑動,且操作簡單。 但是關于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目前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由針體、鋼纜和導引針組成,所述的針體和導引針分別連接在鋼纜的兩端,所述的針體為一實心金屬圓柱體,在不連接鋼纜的一端設有一圓環狀尾孔。所述的針體的總長度為20-60mm,針體直徑為I. 5-3. 5mm。所述的尾孔內直徑2-6mm,鋼纜直徑長度200-600mm,導引針直徑l_3mm。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還可包含一可選組件滑動套筒,所述的滑動套筒是一個中空的金屬桿,套在針體和鋼纜外部,所述的滑動套筒的一端設有套筒釘帽,中間的中空通道為針纜固定系統孔道。滑動套筒內環直徑I. 6-4mm,外環直徑為3. 0-6. 0mm,所述的套筒釘帽外環直徑 4-10mmo所述的滑動套筒也可以用墊圈代替,所述的墊圈套在針體或鋼纜上,所述的墊圈呈圓環狀,外環直徑為4-10mm,內環直徑為I. 6-4mm,所述的墊圈也可使用爪形墊圈,所述的爪型墊圈呈四爪型,中心有一中心孔,中心孔直徑為l_3mm,爪型墊圈的爪間距分別為 2-1Omm 和 10_20mm。所述的墊圈也可與滑動套筒同時使用,同時使用時,所述的墊圈放置在針體的近尾孔的一端。所述的滑動套筒也可以用墊圈來代替,即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中包括兩個墊圈,一個放置在針體的近尾孔一端,另一個套在針體或鋼纜上。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各組件材質為鈦合金或不銹鋼。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在制備治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橈骨遠端骨折、尺骨遠端骨折、踝關節骨折、距骨骨折、骶骨骨折、骨盆骨折的醫療器械中的應用。本發明優點在于
1、本發明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空心加壓螺釘或釘纜相比,不但安裝簡單,而且安裝過程中可以達到骨折斷端加壓的目的,而且在張力帶固定時可因針纜滑動使得針纜各個部分的壓力得到均衡,形成整體加壓的效果;
2、由于本系統無螺紋樣等尖銳結構可以盡量避免植入物之間或植入物對周圍組織的切割,且針纜的可滑動性使得行鋼纜張力帶固定加壓時各部分的壓力得到均勻分散,降低了植入物斷裂的風險。
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附圖
I是本發明的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2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示意圖。
3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8字張力帶固定的示意圖。
4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環扎固定的示意圖。
5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8字張力帶與環扎組合型固定的示意
6是帶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7是實施例2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8是帶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9是實施例3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10是帶墊圈和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11是實施例4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12是帶兩個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13是實施例5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
14是爪型墊圈的結構示意圖。
15是爪型墊圈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I.針體2.鋼纜
3.導引針11.尾孔
4.滑動套筒5.墊圈 41.套筒釘帽 6.髕骨 61.骨折線 62.針道7.克氏針8.卡口
實施例I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請參照附圖1,附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由針體I、鋼纜2和導引針3組成,所述的針體I和導引針3分別連接在鋼纜2的兩端,三者連接為一體。所述的針體I為一實心金屬圓柱體,在不連接鋼纜2的一端設有一圓環,即尾孔11,用于穿過鋼纜2,便于根據需要進行8字型張力帶固定、環扎或8 字張力帶固定與環扎組合等。所述的針體I的總長度為20-60mm,針體I直徑為I. 5-3. 5mm。 所述的尾孔11內直徑2-6mm,鋼纜2直徑l_2mm,長度200-600mm,導引針3直徑l_3mm。如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方法如下請參照附圖2,附圖2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示意圖。手術時,常規切開髕骨前方皮膚、皮下、深筋膜等,顯露髕骨骨折處,如圖2所示的髕骨6和骨折線61,清理骨折斷端軟組織及血塊,復位鉗輔助復位。應用如圖2方法進行針纜系統固定。步驟如下
1.使用直徑2.Omm左右的克氏針7 (克氏針的選取根據針纜直徑而定,一般大于針纜直徑,便于針纜通過克氏針孔道)臨時固定,請參照圖2A,C臂機透視確認骨折復位情況及克氏針7位置,如均良好進行下步;
2.交替拔除克氏針7,可留下針道62,請參照圖2B;
3.選擇具有合適長度的針體I和針纜2(—般建議針體I短于骨內針道62的長度,盡量保持針體I和鋼纜2交界處在加壓后位于骨的針道62內),沿留下的針道62穿入針纜固定系統(導針3在前);注針纜固定系統走行方向可根據具體骨折類型選擇從髕骨6上極至下極或相反方向(橫行骨折),或橫行穿針(縱形骨折);
4.根據骨折類型、固定需要和術者偏好進行8字張力帶固定、環扎固定、或8字張力帶固定與環扎組合型固定等適宜類型的固定方式。8字型或環扎后,將導引針3和鋼纜2穿入卡口 8中鎖緊,卡口 8是髕骨骨折張力帶固定時的常用的用于鎖緊鋼纜的卡口。請參照附圖3-5,附圖3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8字張力帶固定的示意圖,附圖4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環扎固定的示意圖,附圖5是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采用8字張力帶與環扎組合型固定的示意圖。實施例2帶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如實施例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還可包含一可選組件滑動套筒4,請參照附圖6,附圖 6是帶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剖視結構示意圖。所述的滑動套筒4是一個中空的金屬桿,滑動套筒4內環直徑I. 6_4mm,外環直徑為3. 0-6. 0_。使用時針纜固定系統的導引針3、鋼纜2和針體I穿過滑動套筒4,可以在滑動套筒4中滑動形成骨折端加壓。滑動套筒4的一端設有套筒釘帽41,中間的中空通道為針纜固定系統孔道,所述的套筒釘帽41外環直徑4-10mm。如實施例2所述的帶滑動套筒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方法請參照實施例1, 只在針體I和鋼纜2外套上滑動套筒4,請參照附圖7,附圖7是實施例2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需要說明的是,采用實施例2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進行固定時,卡口 8的可選位置較多,優選的是如圖7A所示的位于兩個針體I的尾孔11之間,或如圖7B所示的位于兩個針體I的同一側。
加入所述的滑動套筒4,便于對骨折端進行加壓,同時避免鋼纜2對骨的切割作用,亦使鋼纜2不容易斷裂。實施例3帶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如實施例2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所述的滑動套筒4也可以用墊圈5代替,請參照附圖 8,附圖8是帶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墊圈5替代滑動套筒4的位置,套在針體I或鋼纜2上,所述的墊圈5呈圓環狀,外環直徑為4-10mm,內環直徑為 I. 6_4mm。如實施例3所述的只有墊圈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方法請參照實施例2,將實施例2中的滑動套筒4替換為墊圈5。請參照附圖9,附圖9是實施例3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需要說明的是,墊圈5的作用主要是便于骨折斷端的加壓,同時避免鋼纜對骨的切割作用。實施例4帶墊圈和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如實施例2和3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所述的墊圈5也可與滑動套筒4同時使用,請參照附圖10,附圖10是帶墊圈和滑動套筒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墊圈5與滑動套筒4同時使用時,所述的墊圈5放置在針體I的近尾孔11的一端。如實施例4所述的帶墊圈和滑動套筒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方法請參照實施例2,在針體I的近尾孔11的一端套上墊圈5。請參照附圖11,附圖11是實施例4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需要說明的是,墊圈5的作用主要是便于骨折斷端間的加壓,同時避免鋼纜對骨的切割作用。實施例5帶兩個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
如實施例4中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中,滑動套筒4也可以用墊圈5來代替,即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中包括兩個墊圈5,請參照附圖12,附圖12是帶兩個墊圈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兩個墊圈5同時使用時,一個放置在針體I的近尾孔11的一端 (與實施例4中的墊圈位置相同),另一個套在針體I或鋼纜2上(與實施例3中的墊圈位置相同)。墊圈5的作用主要是便于骨折斷端間的加壓,同時避免鋼纜對骨的切割作用。如實施例5所述的帶墊圈和滑動套筒的針纜固定系統的手術操作方法請參照實施例3,在針體I的近尾孔11的一端套上墊圈5。請參照附圖13,附圖13是實施例5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使用狀態圖。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1-5任一所述的本發明的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的各組件材質為鈦合金或不銹鋼。實施例3-5任一所述的墊圈5也可選擇爪型墊圈,請參照附圖14和15,附圖14是爪型墊圈的結構示意圖,附圖15是爪型墊圈的主視圖,采用爪型墊圈的優點是除普通墊圈的作用外可對骨折塊具有更好的把持作用。所述的爪型墊圈呈四爪型,中心有一中心孔,中心孔直徑為爪型墊圈的爪間距分別為2-10mm和10-20mm,使用時四爪面朝向骨折的髕骨。實施例1-5任一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可以作為醫療器械在治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橈骨遠端骨折、尺骨遠端骨折、踝關節骨折、距骨骨折、骶骨骨折、骨盆骨折中應用。本發明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空心加壓螺釘或釘纜相比,不但安裝簡單,而且
6安裝過程中可以達到骨折斷端加壓的目的,而且在張力帶固定時可因針纜滑動使得針纜各個部分的壓力得到均衡,形成整體加壓的效果;由于本系統無螺紋樣等尖銳結構不會產生植入物間的切割,且針纜的可滑動性使得行鋼纜張力帶固定加壓時各部分的壓力得到均勻分散,降低了植入物斷裂的風險。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方法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補充,這些改進和補充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由針體、鋼纜和導引針組成,所述的針體和導引針分別連接在鋼纜的兩端,所述的針體為一實心金屬圓柱體,在不連接鋼纜的一端設有一圓環狀尾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的總長度為 20-60mm,針體直徑為 I. 5-3. 5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孔內直徑2-6mm,鋼纜直徑長度200-600mm,導引針直徑l_3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還可包含一可選組件滑動套筒,所述的滑動套筒是一個中空的金屬桿,套在針體和鋼纜外部,所述的滑動套筒的一端設有套筒釘帽,中間的中空通道為針纜固定系統孔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滑動套筒內環直徑I.6-4mm,外環直徑為3. 0-6. 0mm,所述的套筒釘帽外環直徑4_10m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動套筒也可以用墊圈代替,所述的墊圈套在針體或鋼纜上,所述的墊圈呈圓環狀,外環直徑為4-10mm,內環直徑為I. 6-4mm,所述的墊圈也可使用爪形墊圈,所述的爪型墊圈呈四爪型,中心有一中心孔,中心孔直徑為爪型墊圈的爪間距分別為2-10mm和10_20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墊圈也可與滑動套筒同時使用,同時使用時,所述的墊圈放置在針體的近尾孔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動套筒也可以用墊圈來代替,即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中包括兩個墊圈,一個放置在針體的近尾孔一端,另一個套在針體或鋼纜上。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的各組件材質為鈦合金或不銹鋼。
10.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在制備治療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尺骨遠端骨折、踝關節骨折、距骨骨折、骶骨骨折、骨盆骨折的醫療器械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髕骨骨折可加壓針纜固定系統,所述的針纜固定系統由針體、鋼纜和導引針組成,所述的針體和導引針分別連接在鋼纜的兩端,所述的針體為一實心金屬圓柱體,在不連接鋼纜的一端設有一圓環狀尾孔。本發明還提供這種針纜固定系統的應用。本發明優點在于本發明與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普通空心加壓螺釘或釘纜相比,不但安裝簡單,而且安裝過程中可以達到骨折斷端加壓的目的,且在張力帶固定時可因針纜滑動使得針纜各個部分的壓力得到均衡,形成整體加壓的效果;由于本系統無螺紋樣等尖銳結構可以盡量避免植入物之間或植入物對周圍組織的切割,且針纜的可滑動性使得行鋼纜張力帶固定加壓時各部分的壓力得到均勻分散,降低了植入物斷裂的風險。
文檔編號A61B17/68GK102579119SQ20121003323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5日
發明者李少華, 楊春喜, 蔡鄭東 申請人: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