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從古至今,皮膚創傷、損傷都是外科臨床常見病,例如燒燙傷、各種外傷、皮膚潰瘍、粘膜損傷等等都屬于外科傷口。外科傷口的治療通常病程長、痛苦大、且容易并發感染。在臨床實踐中,西醫通常是先采用2%雙氧水、生理鹽水、酒精、紅汞、碘酒、紫藥水等清洗傷口后用無菌紗布或凡士林紗布覆蓋。此法雖滅菌效果好,但不能止血,不能促進新細胞生長;而且一般人難以忍受上述藥水清洗時刺激傷口的鉆心疼痛,人們形容用酒精清洗傷口有如上“酷刑”。近10年來,“創可貼”廣泛流通于市場,主要用于小創傷,用碘酊紗布封住新鮮的傷口,貼封及時可使傷口愈合,若流血量大則難以奏效。這種方法一般僅適于創面較小的傷口,而對于創面較大的傷口或邊緣不整齊、不能完全對和的傷口則效果不佳。 況且在傷口上直接覆蓋紗布,換藥還可導致傷口疼痛、出血。中醫治療通常外敷散劑,早期各武林門派都有治療刀劍外傷的秘藥或秘方,但其多數秘方已逐漸失傳。目前,用于外傷的中藥復方有云南白藥、桃花散、圣金刀散等。用于止血的外傷藥目前主要是云南白藥,原名叫“百寶丹”,是曲煥章于1902年研制成功的,距今已有百年歷史。云南白藥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腫的功效顯著,但是其殺菌抗感染效果不佳,藥粉粘結傷口影響引流,換藥時需要對傷口進行清洗,從而會導致傷口疼痛、出血, 且藥物的刺激性還可導致傷口疼痛加重、病程延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化瘀止血、止痛生肌、殺菌抗感染的中藥組合物,用于收斂傷口、加速傷口愈合、促進創傷、外科手術、婦人分娩后的傷口愈合等疾病。具體地,本發明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連翹5-20份、血竭10-25份、沒藥8-20份、乳香8_20份、白芷15-25份、地榆5_25 份、三七5-25份、龍爪葉10-25份、冰片5-10份、麝香0. 1-0. 5份、蜂蠟0-120份、芝麻油 300-500 份。上述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優選地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連翹15份、血竭15份、沒藥15份、乳香15份、白芷20份、地榆10份、三七18份、龍爪葉18份、冰片7份、麝香0. I份、蜂蠟110份、芝麻油400份。根據中醫藥理論,本發明處方中連翹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有“瘡家圣藥”之稱。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疬,小便淋閉,清心火。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 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血竭味咸性平,具有散瘀止痛,止血生肌之功效,可治療跌打損傷,內傷瘀血痛, 外傷出血不止等病癥。
沒藥理血活血,散瘀止痛,消腫生肌,降血脂。用于瘀血阻滯,跌打損傷,癰疽腫痛或久潰不斂。《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定痛生肌。”又云“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乳香理血活血化瘀,止痛,溫心,用于瘀血阻滯,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腫痛等癥。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胃、大腸經;芳香升散;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眉棱骨痛,齒痛,目癢淚出,鼻塞,鼻淵,濕盛久瀉,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瘙癢疥癬,毒蛇咬傷。白芷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 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地榆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涼血止血,解毒斂瘡。地榆煎液對傷寒桿菌、 腦膜炎雙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宋內痢疾桿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及人型結核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七性溫,味甘、微苦。止血,散瘀,消腫,止痛。龍爪葉苦,溫。入肺、腎、肝、脾四經。舒筋活絡,行氣祛濕,散寒祛風,祛濕止瀉; 用于跌打損傷、骨折疼痛者,寒濕瘀阻的痛痹,外感風寒,發熱畏寒、頭身疼痛。冰片辛苦,涼。入心、肺經。主散郁火,能透骨熱,治驚癇、痰迷、喉痹,舌脹、牙痛、耳聾、鼻息、目赤浮翳、痘毒內陷、殺蟲、痔瘡、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麝香辛,溫,歸心、脾經。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是中樞神經興奮劑,外用能鎮痛、消腫,止痛。蜂蠟甘,微溫。收澀,斂瘡,生肌,止痛,調理。外用于潰瘍不斂,臁瘡糜爛,創傷, 燒、燙傷。芝麻油可阻止脂肪產生損害細胞的有害物質,清除體內毒素,有效防止妊娠斑、 老年斑等各種色斑的出現,使皮膚展現健康光澤。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可根據蜂蠟用量的多少,制成油劑、乳劑、膏劑等多種劑型。還可根據需要制成凝膠、油紗等適于治療上應用的劑型。優選為膏劑。上述藥物劑型均可采用藥物制劑的常規方法制備。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I)按比例稱取各原料藥,并將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粗研成藥粉。(2)將連翹、龍爪葉、白芷、地榆和芝麻油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文火加熱至 115°C _120°C,維持10-30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3)將步驟2)濾液加熱至130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15分鐘,過濾。(4)將蜂蠟加入步驟3)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劑。上述制備方法中,在第(4)步中不加蜂蠟即可制成油劑;當蜂蠟添加量較少時,即為乳劑。本發明組方中的個別單味藥雖然具有治療外科傷口的作用,但均不足以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本發明人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經過長期、大量的篩選組方試驗,得到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組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協同作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諸味藥物聯用皆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例如化瘀止血、生肌止痛、 殺菌抗感染的效果遠大于單味藥物。又如在本發明中其他諸味藥物與連翹、白芷、地榆三者相互協同,使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殺菌抗感染的作用大大加強。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的主要優點如下
I、殺菌作用強,且對創傷口沒有刺激作用。2、生肌止痛效果顯著,可促進真皮再生,傷口愈合快。3、創面愈合效果好,顯著減少了色素沉積和疤痕的產生。4、藥味少,藥性平,藥物原材料價廉易得。5、安全可靠,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這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出各種修改或改進,但是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的基本思想,均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實施例I :稱取血竭15g、乳香15g、沒藥15g、三七18g、冰片7g、磨香0. I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15g、龍爪葉18g、白芷20g、地榆IOg和芝麻油4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 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15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130°C 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分鐘,過濾。將蜂蠟IlOg加入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劑。實施例2 :稱取血竭10g、乳香8g、沒藥8g、三七5g、冰片5g、麝香0. I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5g、龍爪葉10g、白芷15g、地榆5g和芝麻油3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10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 1300C 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分鐘,過濾。將蜂蠟80g加入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劑。實施例3 :稱取血竭25g、乳香20g、沒藥20g、三七25g、冰片10g、麝香0. 5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20g、龍爪葉25g、白芷25g、地榆25g和芝麻油5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30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130°C -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5分鐘,過濾。 將蜂蠟IOOg加入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劑。實施例4 :稱取血竭18g、乳香20g、沒藥18g、三七16g、冰片9g、麝香0. 2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15g、龍爪葉20g、白芷18g、地榆18g和芝麻油4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 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15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130°C 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分鐘,過濾。將蜂蠟90g加入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膏劑。實施例5 :稱取血竭15g、乳香15g、沒藥15g、三七18g、冰片7g、麝香0. I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15g、龍爪葉18g、白芷20g、地榆IOg和芝麻油4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 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15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130°C 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分鐘,過濾。將蜂蠟40g加入濾液內攪拌至融化,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乳劑。
實施例6 :稱取血竭15g、乳香15g、沒藥15g、三七18g、冰片7g、磨香0. Ig,粗研成藥粉。將連翹15g、龍爪葉18g、白芷20g、地榆IOg和芝麻油400g同置鍋內浸泡48小時后, 文火加熱至115°C _120°C,維持15分鐘,炸至白芷變成焦黃色,過濾,濾除藥渣。濾液加熱至130°C _140°C,加入血竭、乳香、沒藥、三七、冰片、麝香藥粉,攪拌,維持10分鐘,過濾,自然冷卻得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油劑。藥效學實驗及臨床病例
一、本發明藥物主要功能與治療范圍
I、主要功能治療創傷及傷口愈合,特別適用用新鮮傷口的治療。2、治療范圍創傷及傷口愈合。3、用法與用量直接上藥,必要時用生理鹽水清洗,經常規診治后上藥。上藥量需全部覆蓋創面,以Imm厚為佳。滲液多時一日換藥一次,滲液少時二日換藥一次。二、本發明藥物的臨床觀察 I、一般資料
收治門診患者200例,其中年齡最小14歲,最大74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治療組 160例,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對照組40例,給予己有方法治療;控制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 病情方面,基本平衡,具有可比性。2、診斷標準
全部病例均按創傷臨床表現為診斷標準確定診斷。3、治療方法
在病人自愿前提下,隨機將病人分為2組,治療組160例,敷用本發明藥物。對照組40 例,使用己有西醫方法治療。4、療效評定標準(以臨床癥狀消失為準)
顯效傷口完全愈合。差(無效)各種癥狀無改變者。5、結果與分析(見表I)
表I兩組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連翹5-20 份、血竭10-25份、沒藥8-20份、乳香8-20份、白芷15-25份、地榆5_25份、三七5_25份、 龍爪葉10-25份、冰片5-10份、麝香0. 1-0. 5份、蜂蠟0-120份、芝麻油300-500份。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連翹15份、血竭15份、沒藥15份、乳香15份、白芷20份、地榆10份、三七18份、龍爪葉18份、冰片7份、麝香0. I份、蜂蠟110份、芝麻油400份。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為油劑、乳劑或膏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組合物為膏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外科傷口的中藥組合物,涉及中醫藥技術領域。其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連翹5-20份、血竭10-25份、沒藥8-20份、乳香8-20份、白芷15-25份、地榆5-25份、三七5-25份、龍爪葉10-25份、冰片5-10份、麝香0.1-0.5份、蜂蠟0-120份、芝麻油300-500份。本發明采用天然中草藥經配伍加工后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止痛生肌、殺菌抗感染的功效,可用于收斂傷口、加速傷口愈合、促進創傷、外科手術、婦人分娩后的傷口愈合等疾病。
文檔編號A61P31/04GK102526411SQ20121007242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0日
發明者劉巖 申請人:許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