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自汗是指白天不因疲勞或無明顯誘因而時時汗出,動輒益甚的癥狀。多因營衛不和、熱熾陽明、暑傷氣陰、氣虛陽虛等引起,可見于外感六淫或內傷雜病而致,臨床多伴隨汗多面白、氣短懶言、困倦身重、口苦多眠、頭疼身熱、煩躁面垢等癥狀,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近年臨床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自汗主要見于氣虛證,此外,還可見于氣虛感冒癥、氣虛發熱癥、心氣虛癥、脾氣虛癥、肺氣虛癥、腎氣虛癥等癥候,偏見于陰虛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顯著、成本低廉、幾乎無毒副作用的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所要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途徑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黃芪50份、浮小麥20份、五味子20份、烏梅15份、訶子15份、五倍子15份、芡實米20份、赤石脂20份、禹余糧20份、蓮子10份、金櫻子15份、鱉甲15份、龜板15份、石斛15份、玉竹15份、天花粉30份、枸杞子20份、參麥20份、生白芍20份、黨參20份、生黃芪30份、山藥30份、冬蟲夏草10份、補骨脂15份、茯神30份、石膏30份、知母15份、蘆根15份、葛根50份、麻黃根30份、秦皮20份、苦參I 5份、丹皮30份、紫草20份、地骨皮30份、銀柴胡20份、胡黃連20份。本發明的上述中藥組合物加入制備不同劑型時所需的各種常規輔料,例如崩解齊U、潤滑劑、黏合劑等以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的口服制劑,例如可以是丸劑、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或口服液等。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基于中醫五臟陰陽辨證綱領的創新思路,結合泰一和浦創新理論體系“萬病歸宗理論”、“五臟陰陽辨證綱領”、“三維守恒調控法則”和臨床治療“雙合原貝U”作為指導,結合疾病發生、發展及轉變的規律,按照創新藥物體系進行分類,形成以“五臟基本功能調整、陰陽平衡協調方”為君,“五臟主要病機調整方”為臣,“重大疾病治療方”為佐,“臨床基本癥狀對癥治療方”為使的中藥成藥“創新藥物體系”。本發明所用的中草藥原料藥均可從中醫藥店購得,其規格符合國家醫藥標準。用法用量本發明的用藥量取決于具體劑型,病人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素。作為指導內服1)膠囊劑每天三次,每次服2 5粒,每粒含藥量0.4克,溫水送服。2)片
劑每天三次,每次2 4片,每片含藥量0.5克,溫水送服。3)丸劑每天三次,每次5克,溫水送服。4)顆粒劑每天三次。每次5克,溫水送服。本發明針對自汗患者的治療非常有效,各種原料藥相互協調在一起能夠起到最大程度發揮藥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機體的自我協調能力,顯著改善臟腑功能和臨床自覺癥狀,此外還具有無毒副作用、費用較低等優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取黃芪50克、浮小麥20克、五味子20克、烏梅15克、訶子15克、五倍子15克、芡實米20克、赤石脂20克、禹余糧20克、蓮子10克、金櫻子15克、鱉甲15克、龜板15克、石斛15克、玉竹15克、天花粉30克、枸杞子20克、參麥20克、生白芍20克、黨參20克、生黃芪30克、山藥30克、冬蟲夏草10克、補骨脂15克、茯神30克、石膏30克、知母15克、蘆根15克、葛根50克、麻黃根30克、秦皮20克、苦參I 5克、丹皮30克、紫草20克、地骨皮30克、銀柴胡20克、胡黃連20克。 上述重量的各組分混合后碾成細粉過1500目篩后裝入膠囊即可用于治療自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黃芪50份、浮小麥20份、五味子20份、烏梅15份、訶子15份、五倍子15份、芡實米20份、赤石脂20份、禹余糧20份、蓮子10份、金櫻子15份、鱉甲15份、龜板15份、石斛15份、玉竹15份、天花粉30份、枸杞子20份、參麥20份、生白芍20份、黨參20份、生黃芪30份、山藥30份、冬蟲夏草10份、補骨脂15份、茯神30份、石膏30份、知母15份、蘆根15份、葛根50份、麻黃根30份、秦皮20份、苦參I 5份、丹皮30份、紫草20份、地骨皮30份、銀柴胡20份、胡黃連2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的治療自汗的中藥組合物,主要由以下原料藥組成黃芪、浮小麥、五味子、五倍子、芡實米、赤石脂、禹余糧、金櫻子、鱉甲、龜板、天花粉、枸杞子、參麥、生白芍、酸棗仁、石決明、珍珠母、羚羊角、天麻、苦參、麻黃根等。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可按照常規的中藥制劑方法制備成任何一種常用口服制劑。臨床療效確切,療效顯著,見效迅速。
文檔編號A61K33/06GK102626494SQ20121013637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5日
發明者錢家美 申請人:錢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