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含銀創傷護理裝置、其組合物及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局部涂覆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創傷護理裝置(wound caredevice)。該整理劑可以被涂覆在目標襯底(substrate)上,以提供單層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另外可選地,可以使含銀層與目標襯底的一個或多個其它層相結合,以提供復合的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該裝置還可以含有能夠降低或消除與感染傷內在有關的氣味的氣味吸收成分。在一個可能優選的實施方式中,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被局部涂覆在由至少部分分裂成其微旦尼爾(micordenier)組分的多組分纖維組成的非織造織物上。這樣的結構提供了其上可以粘附銀離子的更大的表面積,從而增加了用于促進創傷愈合的創傷護理裝置 上存在的表面有效銀的量。該結構進一步使得該織物具有高吸收性,盡管其由合成材料制成,這對于從創傷上吸去多余的水或者滲出液是所希望的。
背景技術:
含銀殺菌劑已經被結合到創傷護理裝置中,并且作為一種安全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生長的手段正在迅速地贏得醫學工業界的接受。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銀在促進創傷愈合和防止創傷感染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美國專利第3,930,000號公開了用于殺滅與燒傷有關的細菌和真菌的尿囊酸銀鋅霜(silver zinc allantoinate cream),日本摘要09078430A公開了將負載銀的磷酸鋯結合到用于合成抗微生物纖維的擠出(extrusion)的熱塑性烯烴基聚合物熔體中。因此,已知將表面有效銀安置為與創傷相接觸允許銀進入創傷,并且被在創傷部位的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生長和繁衍的不受歡迎的細菌和真菌攝入。一旦發生攝入,銀離子殺滅細菌和真菌,這有助于防止創傷的感染并且促進愈合過程。除了含銀之外,重要的是創傷護理裝置能夠在創傷愈合的不同階段處理濕氣。例如,在傷害剛一發生后,重要的是創傷護理裝置從創傷部位容易地吸收創傷部位的滲出液以促進愈合過程并且幫助防止感染。創傷部位的多余液體,特別是當液體可以郁積時,通常將會培養出對于微生物的生長來說理想的溫暖潮濕的環境。在接下來的肉芽形成階段中,當新的細胞生成時,希望傷護理裝置提供平衡的潮濕環境。更具體地說,為了防止創傷護理裝置不受歡迎地粘附在創傷部位,有利的是將該裝置設計為使其吸收多余的滲出液,而不會使創傷完全干燥從而導致該裝置粘在已經形成的新細胞層上。愈合的最終階段典型地涉及疤痕組織的形成。在這一階段中,重要的是創傷護理裝置使創傷保持一定的濕度。因此,對于平衡愈合的各個階段中該裝置的滲出液吸收能力來說,具有高度透氣性的創傷護理裝置是希望的。由于創傷部位上微生物生長的潛在可能,創傷護理裝置的另一個預期特征是其吸收創傷散發的氣味。特別是在愈合緩慢的慢性創傷中,當需要長期使用創傷護理裝置時,創傷部位的氧匱乏則可能導致其它細菌和/或真菌的生長。這種生長相當經常地導致創傷的感染和不受歡迎的氣味的產生。而且,在許多情況下,希望限制更換創傷護理裝置的頻率,例如,為了不妨礙愈合過程中新細胞的生長。較低更換頻率的結果是,創傷護理裝置可能會散發與創傷有關的不想要的氣味。因此,在創傷護理裝置之中或之上包含氣味接收劑或氣味接收層是有利的。而且,人們容易地知道,銀離子抗微生物劑,例如像磷酸鋯、玻璃和/或沸石這樣的離子交換化合物通常易于變色,而且由于其固體性質而具有使其所結合的襯底變色的傾向。更具體地說,過量的銀離子可以與可用陰離子結合形成有色的沉淀鹽。這些銀鹽中的許多一旦暴露于光線就能夠因為銀離子被光致還原為銀金屬而變暗。這一點在醫學工業界中尤其成問題,特別是在創傷護理裝置中,其中創傷部位以及覆蓋創傷的繃帶和敷料的檢查是對特定傷口給予治療的效果的重要指標。這樣的話,創傷護理裝置上的變色跡象可以指示創傷部位的感染。或者,其可能與創傷部位的狀況完全無關,而是可能作為創傷護理裝置自身之中或之上所含的銀離子的降解副產物而存在。因此,對于醫學工業界的人來說重要的是創傷護理裝置自身不會僅僅由于銀離子經受還原而變色,這一點可能導致對給予創傷的治療的效果的混淆。因此,創傷護理裝置上穩定的含銀抗微生物整理劑是非常希望地。 其它人已經進行了各種創造創傷護理裝置的嘗試以解決上述所有顧慮。在許多創傷護理裝置中,殺菌劑普遍存在于該裝置的整個橫截面。例如,如日本摘要09078430A中所教導的,這樣的殺菌劑已經適合結合在熔紡合成纖維當中,從而提供某些選擇性地和固有地表現出抗微生物特性的織物。但是,由于提供足夠的抗微生物活性需要大量銀基化合物,特別是考慮到化合物從纖維自身內部至其表面的遷移特性,生產這種熔紡纖維是昂貴的。這樣的話,當這些含銀纖維被結合形成創傷護理裝置時,位于纖維內部的銀在該裝置的使用壽命中可能永遠無法抵達創傷部位為愈合過程提供任何有利條件。因此,這在創傷護理裝置中提供了無效和昂貴的銀的使用,甚至有可能使纖維表面存在的銀量不足以促進愈合過程。市場上另外一種可用產品是通過在泡沫形成之前向聚合物基質中加入銀而制造的含銀的開孔(open-cell)泡沫。所得到的產品在整個結構中普遍具有銀。一般而言,泡沫產品中心的銀永遠無法達到與創傷部位相接觸而提供對創傷有益的抗微生物性質。即使銀能夠遷移到泡沫表面,創傷護理裝置的更換頻率極有可能阻止銀在創傷部位實現任何抗微生物效果。因此,多數銀僅僅地被用來防止繃帶本身之中的微生物生長,而對于創傷的治療是無用的。其它人已經嘗試提供可能實現本文所述的所有預期特性的復合多層創傷護理裝置。一個例子包括由三層組成的多層創傷護理裝置——聚乙烯薄膜層、人造絲/聚酯混紡非織造織物中間層和第二薄膜層。納米結晶銀顆粒沉積在一個或多個薄膜層上,以提供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但是,這種技術通常無法實現預期的銀從裝置中的可控釋放,而且該裝置自身表現出不希望的變色。典型地,這種產品最初從創傷護理裝置中釋放或者傾泄出大量的銀,常常是以銀薄片的方式,其進入創傷床并且引起創傷的刺激。另一種消費者可以得到的產品是含有220mg銀的夾在兩層尼龍非織造層之間的高度多孔的浸有銀的木炭布。該產品通常提供非常低的銀釋放,而且該裝置本身表現出不希望的變色。
人們已經進行其它的嘗試以在織物和紗線的表面應用這樣的特定抗微生物劑,然而在抗微生物劑向創傷表面的可控釋放、防止創傷護理裝置變色和足夠的滲出液吸收能力方面卻鮮有成功。為了制成這種裝置,將硝酸銀溶液還原,并且通過被稱為化學鍍層的方法將銀沉積在敏化的聚合纖維(典型地,尼龍)上。將負載有銀的聚酰胺附著在隨后的纖維層上。由于這一技術的特點,難以控制沉積在纖維上的銀量,并且沉積的銀量受到纖維表面積的限制。另外,這一產品同樣面臨著襯底變色的挑戰。因此,用銀基抗微生物劑進行局部處 理尚未如有效的創傷護理裝置所希望的那樣被成功開發和應用于具有本文所述特性的組合的襯底中。人們希望對例如織物的紡織品襯底進行局部處理,因為其允許在機織、針織和類似過程之前或之后對織物的獨立纖維進行處理,以在不改變其物理特性的情況下為目標紗線提供更好的適應能力。其應用于泡沫也是有利的,因為抗微生物劑并未被結合在無法到達與創傷相接觸的區域的材料當中。然而,這樣的涂層應當被證實成功地向傷口釋放了可控量的銀,同時防止了被認為在功能上可接受的創傷護理裝置的變色。而且,人們希望這樣的金屬化處理在目標織物、纖維、紗線、薄膜和/或泡沫的表面上是電學不導電的。由于金屬和金屬離子的存在,在過去難以得到這樣的用于創傷護理裝置的功能性電學不導電的涂層。共同指定的美國專利第6,584,668號和共同指定的美國專利申請第
09/ 586, 381,09 / 586, 081,09 / 589, 179,09 / 585,762、10 / 307,027和 10 / 306,968
中描述了向紡織品襯底上局部涂覆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成嘗試。所有這些專利和專利申請在此并入作為參考。這些方法中的許多的細節將在下文中討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和克服了上述問題。歷史上,殺菌劑在纖維、泡沫或其它紡織品襯底形成之前已經被結合在熔體或聚合物基質當中,以生成用于創傷護理裝置的抗微生物層。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實現在目標襯底上局部涂覆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創傷護理裝置的方法。所得到的創傷護理裝置向創傷部位提供可控的銀釋放而不會使該裝置變色,并且進一步提供滲出液吸收能力。創傷護理裝置任選地包括用于消除或減少創傷部位散發的不受歡迎氣味的氣味吸收劑或氣味吸收層。復合結構中還可以包括其它層,以有助于增強吸收能力,例如,一層或多層例如泡沫、藻酸鹽、羧甲基纖維素或者類似材料的層。這些其它層可以含有或者可以不含抗微生物劑。由于這些原因和本文將說明的其它原因,本發明的創傷護理裝置相對于現有技術表現出有用的進展。
圖I顯示了針對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進行測試時,對照樣品和本發明的實施例I的抑制區的測試結果。圖2顯示了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行測試時,對照樣品、本發明的實施例I和對比實施例A — C的抑制區的測試結果。圖3顯示了針對銅綠假單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進行測試時,對照樣品、本發明的實施例I和對比實施例A — C的抑制區的測試結果。
圖4說明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包括多層創傷護理裝置。圖5顯示了圖4的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變體,該變體帶有可揭去薄膜。
具體實施例方式襯底用于接受局部涂覆的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合適襯底包括但不限于纖維、織物、薄膜、泡沫、藻酸鹽、水凝膠和水膠體。織物可以由例如合成纖維、天然纖維或其組合的纖維形成。合成纖維包括,例如,聚酯、丙烯酸纖維、聚酰胺、聚烯烴、聚芳酰胺、聚氨酯、再生纖維 素及其混紡纖維。更具體地說,聚酯包括,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三亞苯基二酯(polytriphenylene terephthalate)、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乳酸及其組合。聚酰胺包括,例如,尼龍6、尼龍6,6及其組合。聚烯烴包括,例如,聚丙烯、聚乙烯及其組合。聚芳酰胺包括,例如,聚對苯二甲酰對苯二胺(即,Keviar )、聚對苯二甲酰間苯二胺(即,Nomex )及其組合。天然纖維包括,例如,毛、棉、亞麻及其混紡。織物可以由任何尺寸的纖維或紗線形成,包括微旦尼爾纖維和紗線(每單絲小于I旦尼爾的纖維或紗線)。纖維或紗線的纖度范圍在每單絲小于大約I旦尼爾至每單絲大約2000旦尼爾之間,或者更優選每單絲小于大約I旦尼爾至每單絲大約500旦尼爾,或者更優選每單絲低于大約I旦尼爾至每單絲大約300旦尼爾。而且,織物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地由可以通過化學或機械作用沿著其長度分裂的多組分或雙組分纖維或紗線組成。織物可以是任何種類的,其包括但不限于機織織物、針織織物、非織造織物或其組合。其可以任選地通過多種染色技術進行染色,例如使用分散染料的高溫噴射染色、熱溶染色、軋染、轉移印花、篩網印花,或者可比較的、等同的、傳統的紡織品產品領域中常見的任何其它技術。如果采用本發明的方法處理紗線或纖維,其可以在織物形成之前通過適當的方法進行染色,例如,通過卷裝染色或紡前染色,或者如上所述在織物形成之后進行染色,或者其也可以保持未染色。薄膜可以包括熱塑性材料、熱固性材料或其組合。熱塑性或熱固性材料可以包括聚烯烴、聚酯、聚酰胺、聚氨酯、丙烯酸聚合物、硅氧烷、密胺化合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丁腈橡膠、離子交聯聚合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氯代異戊二烯或其組合。聚烯烴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乙基乙烯基醋酸酯(ethylvinyl acetate)、乙基甲基醋酸酯(ethylmethyl acetate)或其組合。聚乙烯可以包括低密度聚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薄膜厚度在大約I微米至大約500微米之間,或者更優選在大約I微米至大約250微米之間,或者更優選在大約I微米至大約100微米之間。泡沫通常是指蜂窩狀聚合結構,優選開孔結構。合適的泡沫包括合成有機聚合物,例如聚氨酯、羧化丁苯橡膠、聚酯和聚丙烯酰胺。通常希望泡沫是親水的;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上具有親水涂層的疏水泡沫。藻酸鹽是廣泛存在許多褐海藻中的天然多糖。藻酸鈉由于其與大多數二價陽離子接觸形成凝膠的能力而廣為人知。二價Ca2+的結構與古羅糖醒酸鹽段落(guluronateblock)相適合,因此通過形成連接區而與藻酸鹽聚合物結合在一起,導致凝膠化。例如,當與血液相接觸時,藻酸鈉將會迅速地交換Ca2+離子,從而使其成為理想的創傷接觸布料。纖維可以通過使藻酸鹽從水溶液中擠出或紡絲而從藻酸鹽形成纖維。然后纖維通常被平放在網墊中,該網墊可以被結合在創傷護理裝置中。藻酸鹽還可以被結合在泡沫或其它合適的材料當中以增強最終的創傷護理裝置的吸收性。水凝膠是通過膨脹吸收水并且通過去膨脹(de-swelling)釋放水的穩定的濕創傷護理裝置。水凝膠通常由形成用于包封較小的分子和水溶液的粘合性基質的高分子量分子組成。水凝膠可以被描述成水和三維網狀聚合物的雙組分體系。水凝膠的例子包括淀粉、果膠、明膠和樹膠。水膠體是植物源、動物源、微生物源或合成源的親水性聚合物,其通常含有多個羥基,并且可以是聚電解質。其天然存在或者被加入以控制材料的功能性質,例如粘度,包括增稠、凝膠化和結合水。由于其能夠吸收幾倍于其重量的傷口滲出液,其可以被有利地用作創傷護理裝置。水膠體的例子包括聚乙二醇、乙烯基聚合物(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聚乙酸乙烯酯)、纖維素衍生物(如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和羧甲基纖維素)、以及 天然樹膠(如瓜耳樹膠、阿拉伯樹膠和果膠)。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使用非織造織物來形成創傷護理裝置。非織造織物作為傳統的機織或針織織物的替換品在紡織品工業中是已知的。為了制造非織造織物,必須制造長絲纖維網,然后使其凝固(consolidate)。在一種方法中,短纖維通過梳理過程形成纖維網,其可以在干或濕的條件下發生。另外可選地,在纖維網的形成中可以使用通過擠壓形成的復絲。然后使該網凝固,和/或通過針刺法、熱粘合、化學粘合或水力纏結的手段進行粘合。還可以采用第二種凝固方法,例如熱粘合。本發明公開內容中的創傷護理裝置所使用的一種優選襯底是由被擠出成為網然后凝固的可分裂復絲形成的非織造織物。美國專利第5,899,785號和第5,970,583號中描述了該非織造織物,二者均屬于弗羅登伯格法(Freudenberg),在此結合其全部內容作為參考。優選地,該非織造網通過水力纏結來凝固,更優選通過水力纏結之后再進行熱粘合或點粘合。通過可控紡絲工藝得到復合復絲,然后水力纏結工藝將復合絲機械地分裂成其基元絲。復絲具有以下特性(1)復絲由至少兩種基元絲和至少兩種不同的纖維類型組成;(2)復絲至少沿著一個不同纖維類型的基元絲之間的分離面是可以分裂的;(3)復絲的單絲纖度(即纖度或紗線支數)在0. 3dTex到IOdTex之間;和(4)復絲的基元絲的單絲纖度在0. 005dTex到2dTex之間。簡單地說,非織造織物可以被描述為微復絲的非織造織物。美國專利5,899,785和5,970,583中描述了這樣的織物,二者均屬于Groten等人,在此結合其全部內容作為參考。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寬范圍的合成材料來產生復合復絲的基元絲。這樣,形成基元絲的聚合物材料組可以在以下組中選擇聚酯和聚酰胺;聚烯烴和聚酰胺;聚酯和聚烯烴;聚氨酯和聚酰胺;聚酯、聚烯烴和聚酰胺;脂肪族聚酯和芳香族聚酯;丙烯酸系聚合物和聚酰胺;及它們的其它組合。術語“聚酰胺”用來描述任何具有重復(recurring)的酰胺基團(-NH-C0-)作為聚合物鏈整體部分的長鏈聚合物。聚酰胺的例子包括尼龍6、尼龍66、尼龍11和尼龍610。術語“聚酯”用來描述任何具有重復的酯基團(-C(O)-O-)的長鏈聚合物。聚酯的例子包括芳香族聚酯,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對苯二甲酸亞丙基酯(PTT);以及脂肪族聚酯,例如,聚乳酸(PLA)。復合絲可以具有多種構形。復合絲的芯部分可以是一種纖維類型的。另外可選地,沒有芯部分的纖維(即空芯復合絲)和沒有可識別“芯”的纖維也適用于本發明。復合絲通常具有帶有中心正中軸(central median axis)的對稱橫截面。但是,復合絲可以是不對稱的,其基元絲的橫截面是不均勻的。復合絲橫截面的形狀可以基本上呈圓形,或者可以由在中央區域連接起來的多個葉片組成。另一種可分裂復合絲的結構變體是橫截面中一種組分的纖維條或纖維束位于第二種不同組分的纖維條或纖維束之間。還有另一種變體包括集聚在第二種不同材料的周圍的基質中的一種材料的一根或多根基元絲。非織造織物的織物重量可以在大約20g/m2到大約300g/m2之間,或者優選在大約50g/m2到大約200g/m2之間,或者更優選在大約80g/m2到大約150g/m2之間,最優選在大約100g/m2到大約130g/m2之間。盡管已經描述了可能優選的非織造織物,相信任何用本文所述的銀基抗微生物化學品處理過的微旦尼爾非織造織物,以及任何上述襯底材料均落入本發明公開內容的范圍 之中。而且,襯底可以用任何類型的著色劑染色或著色,例如,顏料、染料、淡色(tint)等。其他添加劑也可以存在于目標織物或紗線之上和/或之中,包括抗靜電劑、增亮化合物、成核劑、抗氧化劑、紫外穩定劑、填料、免燙整理劑、軟化劑、潤滑劑、固化促進劑等。本發明的織物還可以是涂層的、印花的、著色的、染色的等等。上文所述的特別的微旦尼爾非織造織物提供了許多優于先前用于創傷護理裝置的材料的優點。首先,盡管該織物是合成的,卻令人驚奇地是吸收性的,其吸收性基本與棉織物相等。其次,由于織物是合成的,創傷護理裝置非常耐用,并且與其天然相似物相比產生更少的棉絨,這表示降低了由來自創傷護理裝置本身的棉絨和纖維所導致地創傷感染的可能性。再次,織物的非織造結構在裁剪時不會被拆散,從而進一步降低了松散的纖維和棉絨進入創傷部位并且導致可能的感染的可能性。而且,與傳統的機織棉織物相比,該織物非常輕薄。本發明的纖維的厚度因為不會明顯地增大裝置的體積和厚度而使其易于用作復合創傷護理裝置的一個組分,從而為佩戴該裝置的患者提供更多使用舒適性和容易性。最后,本發明的織物的微旦尼爾結構提供了其上可以涂覆抗微生物劑的更大的表面積,從而有效增加了表面有效銀的量。這些優點代表了優于現有技術的有用的進步。抗微生物劑和其它試劑本文所采用的具體處理劑包括至少一種類型的含銀離子的化合物,或者其不同類型的混合物。術語“含銀離子的化合物”包括這些化合物離子交換樹脂、沸石,或者可能是一旦存在其它的陰離子物種則釋放出其上結合的特定金屬離子的取代玻璃化合物。本發明優選的含銀離子的化合物是美利肯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AlphaSanii:的抗微生物磷酸鋯氫銀鈉(silver sodium hydrogen zirconium phosphate)。本發明中的其它可能優選的含銀抗微生物劑也可以用作優選物種之外的含銀抗微生物劑或者作為優選物種的替代物,這些其它可能優選的含銀抗微生物劑包括銀沸石,例如Sinanen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Z丨nAJ的銀沸石,Sangi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Apiscider的交換在磷酸I丐上的銀;和銀玻璃,例如Ishizuka Glass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Icmopure夂的銀玻璃。其它含銀離子的材料也可以使用。如果需要“調整(tune)”銀隨時間的釋放速率,可以對這些含銀材料進行各種組合。
通常,這樣的金屬化合物的加入量是具體的處理劑組合物總重的大約0. 01%至大約60%,更優選大約0. 05%至大約40%,最優選大約0. I %至大約30%。優選地,金屬化合物的存在量是織物重量的大約0. 01%至大約60% (owf),優選大約0. 05%至大約30%owf,更優選大約0. 1%至大約10% owf,最優選大約0. 3%至大約3. 0% owf。處理劑本身,包括任何必要的粘合劑、濕潤劑、氣味吸收劑、勻染劑、粘附劑(adherent )、增稠劑等,以至少為大約0. 01%的量加入到襯底中。粘合劑材料為目標襯底提供了抗微生物化合物的高度有益的耐久性。優選地,該組分是聚氨酯基粘合劑,盡管其它粘合劑,例如免燙型樹脂或丙烯酸型樹脂,也可以與特別是用于減少變色的鹵離子添加劑組合使用。基本上,這樣的樹脂通過將銀粘附在例如纖維或織物的目標襯底上來提供耐久性,聚氨酯表現出最佳的整體性能。氣味接收劑可以是氣味吸收劑和/或氣味吸附劑。氣味吸收劑接收氣味并且將該氣味捕獲在試劑內部。氣味吸附劑接收氣味并且將該氣味保留在試劑的外部。氣味接收劑可以是顆粒狀的氣味接收劑,例如活性炭、木炭、沸石化合物等。顆粒狀氣味接收劑為接收有氣味的物質提供更大的表面積。可以被轉化成用于本發明的活性炭的含碳材料包括例 如煤(浙青質)、椰殼、焦炭、泥煤、石油餾分、木片(鋸屑)等的材料。其它可用于形成活性碳的不太常用的材料包括汽車輪胎、櫻桃核、咖啡渣、玉米芯、塑料廢料、污水污泥、稻草、睡蓮等。活性炭的性能通常隨著更大的孔徑和表面積而得到提高。通常,顆粒的尺寸越小,氣味接收劑的氣味接收能力越好。目標襯底上的銀的總加入水平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0ppm。更優選銀的總加入水平可以是大于或等于200ppm。尚未檢測出銀在目標襯底上的總加入水平存在上限。但是,應當考慮到創傷部位本身并且防止對部位或者患者的任何刺激,應當避免過量的銀。涂覆方法優選的方法采用含銀離子的化合物,例如AIpliaSarv.攻、Zeomic 或Ionopure ,作為優選的化合物(盡管也可以采用任何相似類型的提供銀離子的化合物),將其與粘合劑混合形成浸浴,然后將目標襯底在其中浸潰。最初確定合適的粘合劑樹脂可以選自非離子免燙粘合劑(即交聯的粘附促進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Sequa公司提供的商品名為Permafresh 的交聯咪唑燒酮)或者略帶陰離子的粘合劑(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型樹脂,例如Rohm & Haas公司提供的Rhoplex TR3082)。其它的非離子和略帶陰離子的粘合劑也是合適的,包括蜜胺-甲醛樹脂、蜜胺-脲樹脂、乙氧基化的聚酯(例如Rhodia公司提供的Lubril QCX )等。但是,已經發現這樣處理過的襯底的耐久性和可控銀釋放是有限的。確定對于該類型的創傷護理應用來說需要更好的耐久性和對銀釋放的控制。因此,將這些現有的對比處理劑針對各種其它類型的處理劑進行測量。最終,發現某些聚氨酯(例如,Crompton公司提供的Witcobond )和丙烯酸型粘合劑(例如,BF Goodrich公司提供的Hystretch )表現出最佳的整體耐久性和可控的銀離子釋放。使用這種特定的聚氨酯基粘合劑材料時,處理過的襯底的抗微生物特性在能夠可控釋放以殺滅細菌的表面有效銀量方面保持非常有效,而且不會導致處理過的襯底變色。但是,盡管目前看來由于其銀釋放和生物中性的性質,優選使用聚氨酯基粘合劑樹脂,實際中基本上任何對創傷沒有毒性的粘合劑樹脂菌可以使用。
一種可以接受的提供耐久的抗微生物金屬處理織物表面的方法是從浸浴混合物中涂覆含銀離子的化合物和聚氨酯基粘合劑樹脂。實際上,可以通過噴霧、浸潰、浸軋、發泡等來涂覆該化合物和樹脂的混合物。如上所述,已經認識到銀離子局部處理劑在暴露于大氣條件后容易發黃、發褐、泛灰、并且可能變黑。由于銀離子通常與自由陰離子是高度反應的,而且大多數與銀離子反應的陰離子產生顏色,如果不是徹底防止的話,則需要一種方式以減少一旦銀離子與自由陰離子物種相互作用便會產生顏色的問題顏色產生(probIematic color generation),特別是在染料浴液體中。因此,理論上非常需要包含本身不會變色的添加劑,其不會與粘合劑和/或銀離子化合物有害地發生反應,而且明顯地不限于任何具體科學理論,以提供無色鹽的方式與銀尚子反應。共同指定的美國專利申請第10 / 307,027號、第10 / 306,968號和第 10/ 418,019號中描述了幾種實現這一結果的方法,在此結合所有這些專利申請的全部內容作為參考。這些申請描述了在陰離子局部處理劑中包含鹵離子(例如,來自像氯化鎂的金屬鹵化物的鹵離子)以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無色鹽的方法。包含例如來自金屬鹵化物(例如,氯化鎂)或氫鹵酸(例如,鹽酸)的鹵離子提供了這樣的結果,除了應當避免鈉離子(其與銀離子化合價相同,并且與銀離子競爭與鹵離子反應)的存在,這是因為這樣的成分妨礙了無色鹵化銀的生成,使銀離子保留了其后與不受歡迎的陰離子反應的能力。因此,單價鈉離子(以及有時其它的單價堿金屬離子,如鉀、銫和鋰)的存在并未提供必要水平的變色減少。通常,整理劑組合物中,特別是溶劑(例如,水)中鈉離子的量為大于或等于20ppm對于防止局部涂覆的抗微生物整理劑的變色是有害的。因此,術語“基本不含鈉離子”用來表示存在的量不超過20ppm這一閾值,更優選不超過5ppm。而且,二價或三價(和某些單價)金屬的氯化物如果在整理劑組合物當中存在足夠的量,則會抵消一些鈉離子暴露的影響。因此,更大量的鈉離子或類似的堿金屬離子存在于整理劑組合物中;更大量的金屬鹵化物,例如氯化鎂,例如可以使組合物平衡到可以適當防止變色的程度。另外,所有與鹵陰離子(例如,作為例子的氯、溴、碘,最優選氯)以及酸(例
如,HCl> HBr等)相結合的其它金屬離子-無論二價、三價等等,最優選例如鎂的二價離
子——是潛在的防止變色的添加劑。氯離子的濃度應當按照與含銀離子的化合物中可用的自由銀離子的摩爾比進行測量。氯與銀離子的比例范圍應當為I :10至5 1以適當地防止變色;優選范圍為I :2至大約2. 5 :1。同樣,可以加入與銀離子的摩爾比含量更高的金屬鹵化物,以抵消整理劑組合物本身當中任何過量的堿金屬離子量。由于上文提及的顏色控制技術延遲了銀離子從體系中的自由釋放,當氯離子與銀離子的濃度比增加時,使用下文進一步討論的“銀洗脫試驗”來進行的測量顯示出有效銀的降低是不會令人驚訝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一個非顯而易見的結果是“抑制區”測試并未由于銀離子釋放的降低而顯示出有害影響(即,當氯離子與銀離子的比例增加10倍時,抑制區的面積并沒有更小)。甚至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抑制區重復暴露測試中觀察到的結果,其表明當氯離子與銀離子的比例增加時,創傷護理裝置中的銀釋放壽命實際上得以提聞。以下實施例進一步說明了本發明的抗微生物制品,但是并非對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發明內容進行限定。除非特別指出,所有這些實施例中給出的份數和百分數均是按重量計算的。實施例I和2中使用的織物是自德國Weinheim的Firma Carl Freudenberg得到商品名為Lvolon 的點粘合非織造織物,其織物重量為130g/m2。織物包含紡絲粘合的多組分長纖維,其已經根據兩項之前結合作為參考的Freudenberg專利中所述的方法在機械或化學處理下暴露,導致多組分纖維至少部分地沿它們的長度分裂成獨立的聚酯和尼龍6,6纖維。聚酯纖維構成織物的大約65%,尼龍6,6構成織物的大約35%。織物未經染色。實施例3中使用的纖維是70旦尼爾34單絲的L)acr n其聚酯纖維。實施例4中使用的泡沫是當今創傷護理工業中使用的非抗微生物泡沫。制造多種含AlphaSan 銀基離子交換化合物(自Spartanburg, SC的Milliken &Company得到)的抗微生物整理劑的溶液,以將其通過浸浴局部涂覆在目標基質上。依照抗 微生物劑100份計的配方(排除水)如下實施例I - Ev0丨0丨1油非織造織物 A
權利要求
1.一種至少部分表面涂有不導電整理劑的基質,其中所述整理劑包括 (a)0. 01_60wt %的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和 (b)水性聚氨酯粘合劑系統; 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與所述粘合劑系統之比在1:1至I. 35:1的范圍內,并且其中涂層基質是吸收劑。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是銀離子交換材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材料選自銀磷酸鋯化合物、銀磷酸鈣化合物、銀沸石化合物、銀玻璃化合物及其任意組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材料是銀磷酸鋯化合物。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基質是纖維、織物、薄膜、泡沫、藻酸鹽、水凝膠或水解膠體。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基質是織物。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基質是針織織物。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質,其中所述基質表現出抗微生物性質。
9.一種至少部分表面涂有不導電整理劑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整理劑包括 (a)0. 01_60wt %的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和 (b)水性聚氨酯粘合劑系統; 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與所述粘合劑系統之比在1:1至I. 35:1的范圍內,并且其中涂層基質是吸收劑。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至少一種傳遞銀離子的化合物是銀離子交換材料。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材料選自銀磷酸鋯化合物、銀磷酸鈣化合物、銀沸石化合物、銀玻璃化合物及其任意組合。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銀離子交換材料是銀磷酸鋯化合物。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基質是針織織物。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織物基質,其中所述基質表現出抗微生物性質。
全文摘要
提供了局部涂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創傷護理裝置。該整理劑包括至少一種含銀離子的化合物和至少一種粘合劑化合物。該整理劑可以被涂覆在例如纖維、織物、薄膜、泡沫、水凝膠和水膠體的目標襯底上,以提供單層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另外可選地,可以使含銀層與目標襯底的一個或多個其它層相結合,以提供復合的抗微生物創傷護理裝置。該裝置還可以含有能夠減少或者消除與感染傷內在關聯的氣味的氣味吸收成分。還提供了一種制造該創傷護理裝置的方法和一種含有銀基抗微生物整理劑的物質的組合物。
文檔編號A61L15/46GK102743785SQ20121020198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03年8月14日
發明者J.L.克賴德爾, K.M.溫克, R.C.斯特姆, R.L.許特, T.A.卡納達 申請人:美利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