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所屬注射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
背景技術:
靜脈曲張,顧名思義就是腿上出現的粗大“青筋”,迂曲突出,由于先天性原因、負重及妊娠等能造成靜脈壓力升高的各種因素,下肢靜脈瓣膜出現松弛、靜脈血液倒流。長此以往,造成淺部靜脈所承受的壓力增高,在外表上就變現為逐漸出現所謂的“青筋隆起”。下肢靜脈曲張主要發生于大隱靜脈及小隱靜脈系統;本病輕重不等,重者喪失勞動力,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傳統手術治療痛苦大,根據文獻統計復發率亦較高,如Dodd在1963年的報告中提到525例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其中193例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因復發而再手術,4例為第四次手術。此外,1973年曾統計過下肢靜脈曲張手術共87,685人,手術后6人大隱靜脈殘端縛線脫落,其中2人死亡,5人曾錯誤的結扎了股動脈,2人錯誤的結扎了股 靜脈,15人因肺栓塞死亡,8%的病人手術后刀口愈合不好。術后淺靜脈曲張復發者甚多,需再做手術或注射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該注射液的藥性成份是濃度為5%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注射液的溶劑為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或各自與10%明礬水混合的溶劑,兩種成份的體積比為2:15。當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分別與10%明礬水混合作為溶劑時,兩種成份的體積比為2:1。本發明的這種注射液制備方法簡單,在使用時也無需繁復的手段,僅通過靜脈注射即可,且整個治療過程持續時間短、全程無痛,治療后沒有出現并發癥、后遺癥及死亡例,因此應用此注射液的范圍廣泛,無需住院,不耽誤患者的工作或學習時間,從而顯著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I).治療前的準備準備5-5. 5號頭皮靜脈針5-8根、5ml注射器5_8支,20ml注射器I支、止血帶I條、彈性繃帶1-3卷以及緊壓條,緊壓條為美洲大蠊、紫草、三七、血竭、金銀花、生箭芪各IOg浸泡的海綿條。(2).注射液的配置用20ml的注射器吸入將葡萄糖注射液10ml、5%魚肝油酸鈉注射液2ml、10%明帆水5ml,混合均勻后,平均分裝給5_8支5ml的注射器備用。(3).使用該注射液治療靜脈曲張的工作步驟為①用彩筆畫出患者曲張靜脈的位置,再對靜脈瓣膜裂孔的地方進行標記,靜脈瓣膜裂孔的地方是曲張靜脈處的腿部深筋膜上薄弱而似乎是裂孔的位置。②患者平躺,將患處用醫用酒精棉擦拭來進行常規消毒,再用止血帶在大腿上1/3處適當扎緊,將準備好的頭皮針按照從腳踝到腿部的順序刺入曲張靜脈處,特別是靜脈瓣膜裂孔不能漏掉,用膠布固定注射器,抬高患肢,放開止血帶4分鐘左右,待曲張靜脈處的血液回流入腿部靜脈時,再扎緊止血帶。③推入注射液,拔出針頭,用干棉球壓迫止血,上置緊壓條,再用彈力繃帶“8”字纏緊,翌日用彈力襪代替,晝夜不脫,繼續保護20天;有不完全消除的地方再依上述步驟補充治療。病情輕至微重者治療一次即可使曲張靜脈消失。④在依照上述方法治療后,病人近期禁食刺激性食物,可口服消炎藥,每次治療后15天不能洗腳,20天不能洗澡。運用本發明的注射液治療靜脈曲張的治療機理1.將藥物注入曲張的靜脈內,使曲張的靜脈內產生化學性炎癥,其內的血液形成血栓,血栓機化后就會使曲張的靜脈閉塞或消失;2.靜脈曲張患處接觸注射液后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以外界的壓力抵抗各種原因所致的靜脈高壓,防止深靜脈的血液通過血管流入表淺靜脈,促進靜脈的血流,從而控制病情的發展,改善皮膚的營養狀態,減輕水腫,預防潰瘍,促進潰瘍的愈合。本發明用于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適用范圍1.靜脈曲張處的深靜脈回流良好;
2.發生于大隱靜脈及小隱靜脈系統的靜脈曲張;3.經過靜脈曲張手術后未痊愈的情況以 及手術后不同程度復發的狀況4.早期妊娠的下肢靜脈曲張病人。本發明用于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的禁忌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衰、糖尿病、活動性結核、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使用此注射液;口服避孕藥的人,需停藥6周后再注射。實施例二
注射液的配置用20ml的注射器吸入將氯化鈉注射液10ml、5%魚肝油酸鈉注射液2ml、10%明帆水5ml,混合均勻后,平均分裝給5_8支5ml的注射器備用。以下結合具體病理說明此注射液的治療效果
<1>賀長高,性別男,79歲,最初病情患者雙下肢皮色沉著發暗50—60年,并伴有瘙癢癥。診斷為靜脈炎伴淤積性皮炎,通過每月注射I次、每次25ml的本發明注射液治療4個月,期間只服用了一些中草藥作為輔助治療,現患者雙下肢皮色已基本接近正常膚色,自覺再無任何不適,三年后回訪時病情并無復發。<2>何鳳鵬,性別男,年齡46歲,最初病情患者雙下肢皮色沉暗,足踝以上及膝以下內側大面積皮膚潰爛,外側靜脈迂曲成團并發皮膚瘙癢,令患者疼痛難忍,無法入寐,行走不便。診斷為靜脈曲張潰瘍合并皮炎,通過每月注射I次本發明的注射液,每次35ml,治療5個月后,大面積潰爛已經好轉消失,暗色皮膚也基本退去,迂曲靜脈團塊及瘙癢也已消失,五年后回訪時病情穩定,已正常工作。<3>孫文富,性別男,年齡38歲,最初病情患者雙下肢及足面腫脹,皮膚色著發黑暗,足踝以上有大面積潰爛,周圍有3-4處3*4cm的黑色瘢痕,患者晝夜疼痛難忍,行走不便,無法勞作,伴跛行;診斷為血栓閉塞性靜脈炎潰爛,通過每月注射本發明注射液I次,每次35ml治療6個月后,患者雙下肢腫脹,潰瘍面已全部消失,皮膚色素沉著也已基本如正常皮膚,疼痛感也已消失,此后患者每年于春季、冬季各持續治療一次,現病情回訪6年多,病情穩定,再未見任何復發。〈4>吳中華,性別男,年齡68歲,最初病癥患者雙下肢大小癮靜脈迂曲成團,有時有間歇性跛行,診斷為復發靜脈曲張,通過每月注射本發明注射液I次,每次25ml,治療6個月后患者雙下肢迂曲靜脈消失,間歇性跛行也消失,并停藥后無復發。<5>劉林英,性別女,年齡56歲,最初病癥患者雙下肢大,小隱靜脈迂曲成團,疼痛,勞作疼痛加劇,時有跛行出現,診斷為雙下肢大小隱靜脈曲張,通過每月注射本發明注 射液I次,每次20ml,治療3個月后,迂曲靜脈團塊消失,疼痛也已消失,治療后病情回訪無復發。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該注射液的藥性成份是濃度為5%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注射液的溶劑為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或各自與10%明礬水混合的溶劑,兩種成份的體積比為2: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分別與10%明礬水混合作為溶劑時,兩種成份的體積比為2: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注射液,該注射液的藥性成份是濃度為5%的魚肝油酸鈉注射液,注射液的溶劑為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鈉注射液或各自與10%明礬水混合的溶劑,兩種成份的體積比為2:15。本發明的注射液制備方法簡單,在使用時也無需繁復的手段,僅通過靜脈注射即可,且整個治療過程持續時間短、全程無痛,治療后沒有出現并發癥、后遺癥及死亡例,因此應用此注射液的范圍廣泛,無需住院,不耽誤患者的工作或學習時間,從而顯著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文檔編號A61P9/14GK102755353SQ20121025500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明者喬嘯塵 申請人:喬嘯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