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制劑,具體為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屬于中藥 領域。
背景技術: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屬于中醫筋瘤、炸筋腿,多發于中 年男性。其臨床特點以下肢靜脈彎曲隆起、形似蚯蚓、下肢有沉重感,小腿 隱痛、易疲勞等為癥,少數發于胸、腹部。其病因主要是長時站立和寒濕侵 襲,其病機由于外受寒濕、氣虛血行不暢、氣血凝滯所致。因長時間維持相 同姿勢使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 高,造成靜脈曲張。此外靜脈曲張和遺傳、口服避孕藥及懷孕也有相關。現 代醫學所采取的各種手術療法取得一定療效,但也存在術后遠期療效不肯定, 可能復發甚至導致血栓形成等弊端,這些是手術療法無法克服的。另外相當 一部分患者因身體情況、經濟狀況等因素,不適合手術治療,中醫中藥就成 了最佳選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該藥物能夠迅速、有效 地解除血管痙攣、促進血液循環、鎮靜止痛、增強組織抗壞死能力,有效地
緩解病情。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釆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
制成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紫草15-25克,當歸10-20克,黃 芪10-20克,牛膝10-20克,赤芍5-15克,川芎5-15克,太子參5-15克,桃 仁5-8克,紅花5-8克,炙甘草5-8克。
本發明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紫
草20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牛膝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太 子參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炙甘草6克。中醫學將此病多辨證為氣 滯血瘀、脈絡不通,治宜行氣活血、化瘀通絡法。方選血俯逐瘀湯化裁。水 煎服,每日1齊U。
本發明的應用方法為將原料藥混合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泡透;先武火 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時,濾出藥液,每日一次。 藥理作用
紫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 衄、尿血,淋濁,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當歸甘辛,溫。入心、肝、脾經。補血和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治月經不調,經閉腹痛,癥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腸燥便 難,赤痢后重;癰疽瘡竊,跌撲損傷。
黃芪性溫,味甘。補氣升陽,益衛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主治 脾胃虛弱,食少倦怠,氣虛血脫,表虛自汗、盜汗。
牛膝甘苦酸,平。入肝、腎經。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 經閉,癥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后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 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赤芍味苦,平。入肝、脾經。行瘀,止痛,涼血,消腫。治瘀滯經閉, 疝瘕積聚,腹痛,脅痛,衄血,血痢,腸風下血,目赤,癰腫。
川芎味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 冷頭痛旋暈,脅痛腹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后瘀阻塊痛,癰疽瘡瘍。 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太子參補肺,健脾。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腸經。破血行瘀,潤燥滑腸。治經閉, 癥瘕,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紅花辛,溫。入心、肝經。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治經閉,癥瘕,難 產,死胎,產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
炙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滋咳潤肺,緩急解 毒,調和百藥。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大便溏薄,乏力發熱以及咳嗽、心 悸等。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 有良好功效;甘草制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延長上皮細胞壽命,有 抗炎活性,常用于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
解痙和抗酸作用。
現代醫學認為靜脈曲張是因靜脈壁薄弱和靜脈瓣膜閉鎖不全,使靜脈 血液倒流和停滯,靜脈壓增高,使下肢處于郁血狀態,缺氧,靜脈壁受損遭 受炎癥性損害,從而釀成血栓性靜脈炎。靜脈郁血,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細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液體、蛋白質、紅細胞和代謝產物的滲出,引起纖維增 生和色素沉著,足靴區皮膚因營養性變化發生變性而形成皮炎,反復多次發 作,因淋巴管陰塞而導致淋巴水腫,輕微外傷和感染時,則引起經久不愈的 潰瘍。中醫認為本病乃因先天稟賦不足,筋脈薄弱,加之久行久立,過度 勞累,進一步損傷筋脈,以致經脈不合,氣血運行不暢,血壅于下,淤血阻 滯脈絡擴張充盈,日久交錯盤曲而成。日久類似瘤體之狀。針對本病的病因 病機,治療應運用改善局部組織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溶栓通絡等方法,本 方以紫草,當歸,赤芍,桃仁補血和血,破血行瘀;以黃芪、太子參補氣
升陽、托毒生肌;以牛膝散瘀血,消癰腫;以川芎,紅花活血通經,去瘀止 痛;甘草緩急止痛,并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可解除血管痙攣、促進血液循 環、鎮靜止痛、增強組織抗壞死能力,有效地緩解病情。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以上配方后,快速溫通血脈,養血活 血。消除肢體麻木、疼痛、行走后下肢憋漲疼痛等癥狀。服用本方治療一個 月,凝固的血塊得到有效裂解,粘稠血液被有效稀釋到正常值范圍,靜脈血' 栓被逐步瓦解,靜脈血液回流加快,下肢潰瘍、潰爛、瘡口等開始明顯愈合;服用兩個月,壞死的功能逐漸恢復,腫脹、疼痛、下肢無力、麻木、發涼等
癥狀基本消失,黑紫、硬結的皮膚趨于正常;服用三個月,靜脈血管逐步暢 通,血液循環加速、靜脈曲張明顯改善,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顯著下降, 潰瘍面開始封口,堵塞、壞死的血管逐步通暢、平順,壞死的皮膚開始生長 新的肉牙。本發明共治療120例,治愈率65.83%,有效率92%。
典型病例
例h曲某,男,40歲,下肢靜脈曲張炎變綜合征。患者雙下肢靜脈曲 張已有5-6年,自覺小腿腫脹,右小腿皮膚暗紅灼熱,伴皮下多條靜脈紅腫條 索,小腿廣泛色素沉著。舌嫩紅,苔薄膩,脈弦滑。服用本方1星期后,諸 癥均減輕。再服用一個療程后,皮下靜脈條索殘留,苔薄,脈滑。繼續服藥 三個療程腫痛消退,行動自由,原曲張的靜脈也沒有條索狀物。2年以后隨訪 未見復發,且皮膚色色素明顯轉淡,皮下靜脈條索狀結節吸收。
例2:林某,男,57歲,河南省人。患者原患右側下肢小腿外側及足背部 靜脈曲張,感覺患肢不適,行走或站坐的時間過久,即感酸困、脹痛、再行 走有乏力感,晚上足踝部腫脹局部有蟻行感,癢,病情逐漸加重。近兩個月 來,右下肢小腿外側靜脈色素沉著,行動受阻,疼痛等,在當地醫院治療無 效,診斷繼發性下靜脈曲張。患者服用本發明藥方治療一個療程后,復診 腫痛消退,行動自由,原曲張的靜脈也沒有條索狀物。繼續服藥治療兩個療 程后,痊愈。隨訪,至今未復發。
例3:陳某,男,35歲,河北人。患者患靜脈曲張已數年了,兩側下肢 小腿內側及足背,靜脈怒張,腫脹,疼痛,行動及站立過久,以上癥狀加劇, 局部皮膚色素沉著呈青紫色,局部發癢,行動不便,早上起床癥狀見輕,但 踝部腫脹尚不能完全消退,曾做過局部注射治療,效果不佳。中度靜脈曲張。 患者服用本方一個療程,癥狀明顯減輕。患者繼續用藥,兩個療程后,浮腫 已完全消退,能自由行動,痊愈。電話隨訪,未見復發。
例4:閆某,女,54歲,遼寧人。四年前,血管扭曲,像蜘蛛網、蚯蟲引。腿逐漸變得酸痛、麻脹,后來出現水腫和潰瘍的癥狀。服用本發明中藥1個 療程,血管壁內皮細胞獲得再生修復,靜脈血管光滑流暢,彈性再生修復, 巻曲血管恢復,兩個療程靜脈團舒展散解、修復靜脈瓣膜,臨床癥狀消失。 三個療程發炎部位血液循環恢復正常,新的肌肉正常作用,皮膚色素、硬皮 逐漸消失,而且神經纖維再生,神經調節能力恢復; 一些部分肢體己壞死的 重癥患者壞死部分自行脫落而痊愈。
例5:孫業白,男,58歲,吉林省人。三年前,因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 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 過高,造成靜脈曲張。下肢無力、麻木、發涼,部分功能開始壞死。服用本 主治療1個療程,凝固血塊得到有效裂解,粘稠血液被有效稀釋到正常值范 圍,靜脈血栓被逐步瓦解,兩個療程靜脈血液回流加快,下肢潰瘍、潰爛、 瘡口等開始明顯愈合,三個療程壞死的功能逐漸恢復,腫脹、疼痛、下肢無 力、麻木、發涼等癥狀基本消失,黑紫、硬結的皮膚趨于正常。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20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牛膝15克,赤芍10克,川芎IO 克,太子參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炙甘草6克。
配置及使用方法將原料藥混合入砂鍋內,加水適,泡透;先武火煎沸, 再以文火煎半小時,濾出藥液,每日一次。
實施例二,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20克,當歸15克,黃芪10克,牛膝15克,赤芍10克,川芎10 克,太子參15克,桃仁8克,紅花6克,炙甘草6克。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一。
實施例三,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20克,當歸10克,黃芪15克,牛膝15克,赤芍10克,川芎15 克,太子參10克,桃仁5克,紅花6克,炙甘草6克。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一。
實施例四,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25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牛膝15克,赤芍10克,川萼15 克,太子參10克,桃仁6克,紅花8克,炙甘草6克。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一。
實施例五,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15克,當歸15克,黃芪10克,牛膝10克,赤芍10克,川芎8 克,太子參10克,桃仁5克,紅花5克,炙甘草5克。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一。
實施例六,該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
為紫草15克,當歸10克,黃芪10克,牛膝15克,赤芍15克,川芎IO 克,太子參10克,桃仁6克,紅花5克,炙甘草5克。 配制及使用方法同例一。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藥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紫草15-25克,當歸10-20克,黃芪10-20克,牛膝10-20克,赤芍5-15克,川芎5-15克,太子參5-15克,桃仁5-8克,紅花5-8克,炙甘草5-8克。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制成 有效成分的原料藥按下述重量為紫草20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牛 膝15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太子參10克,桃仁6克,紅花6克,炙甘草6克。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靜脈曲張的藥物,屬于中藥領域。該藥物由紫草,當歸,黃芪,牛膝,赤芍,川芎,太子參,桃仁,紅花,炙甘草按一定重量配制而成。將原料藥混合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泡透;先武火煎沸,再以文火煎半小時,濾出藥液,每日一次。采用該藥物可快速溫通血脈,養血活血。消除肢體麻木、疼痛、行走后下肢憋漲疼痛等癥狀。服用三個月,靜脈血管逐步暢通,血液循環加速、靜脈曲張明顯改善,血液粘稠度、血小板聚集顯著下降,潰瘍面開始封口,堵塞、壞死的血管逐步通暢、平順,壞死的皮膚開始生長新的肉牙。本發明共治療120例,治愈率65.83%,有效率92%。
文檔編號A61K36/185GK101204440SQ20071011560
公開日2008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7日
發明者孫丹鳳 申請人:孫丹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