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關節貼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滲透關節貼,它由:電氣石、木醋、大青葉、板藍根、活性炭、甲殼素、巴西蘑菇、糊精為原料,按一定重量配比加工配制而成。該藥貼具有祛濕、止痛、消炎等功效,可通過反滲透將關節腔的關節液吸出,吸出力極強,使關節腔內的滴液循環恢復,消除腫脹和疼痛感,藥貼貼在關節的病灶處,通過藥粉緩釋局部用藥達到局部消炎,連續用藥達到最終消炎的目的,關節內的滴液反應建立后,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關節疼痛感即消除,該藥貼貼在病灶處無不良和過敏反應,無毒付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治愈效果好,治愈率可達98%以上,治后不復發,使患者從根本上治愈。
【專利說明】反滲透關節貼
[0001]【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滲透關節貼。
[0002]【背景技術】:關節炎是一種很難治療的疾病,是世界醫療范圍的一大難題,關節炎分為: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毒型和無菌型、外傷型,目前治療關節炎的藥物大多采用口服藥和外用藥,臨床常用的口服藥有布洛芬、萘普生、雙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另外,還有一些慢作用的抗風濕類藥如:金合劑(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上述藥物副作用大,而且較嚴重,患者不適合長期服用,另外,外用的風濕關節貼類也較多,但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貼上后病情有所改善和緩解,不貼后又反復發作,反復貼皮膚過敏。
[000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反滲透關節貼,它主要解決了現有的治療關節炎的口服藥副作用大,患者不適合長期服用,外用藥治標不治本,反復貼皮膚過敏等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反滲透關節貼由:電氣石30—50g、木醋3—8g、大青葉2—3g、板藍根2—3g、活性炭10—20 g、甲殼素3—8g、巴西磨燕3一8g、糊精20—30g配制加工而成,其加工方法是將上述重量的藥物粉碎成80—120目細粉,攪拌均勻,將藥粉裝入無紡布紙袋內,即可,每袋重量3—6 g。該藥中電氣石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等獨特的物化性能,因此,具有遠紅外波段的電磁輻射,能產生負氧離子,有抗菌、除臭的功能,木醋是淡褐色至茶褐色半透明液體,有獨特煙熏香氣,味酸,PH值1.5—3.7,比重1.005以上,含有酸類、醇類、酚類、醛類、酮類等200多種有機成份,其中有機物含量7 —15%,醋酸占有機物含量的50%,其它各種成份大多是微量成份,木醋液添加于化狀品中具有軟化皮膚表面角質,殺菌消毒,保養皮膚等良好的作用,木醋液直接稀釋20— 40倍,作為抗菌止癢用,具有清潔皮膚和殺菌、消毒、消炎等功能,活性炭具有除味除菌,消毒凈化空氣的作用,可吸附關節液體里的重金屬,并氧化反應加熱局部,甲殼素: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甲殼素被分解后的基本單位能與氯離子結合并排出體外,使體內氯離子水平降低,使血管緊張素形成減少,體內緩激肽增加,血管擴張,巴西蘑菇它最有效的成分在于巴西蘑菇高分子多糖體,可活化免疫細胞,提升免疫力,它能祛除癌癥患者的痛苦,使癌細胞縮小,糊精它是淀粉在受到加熱,酸或淀粉酶作用下發生分解和水解時,將大分子的淀粉首先轉化成為小分子的中間物質,糊精它有吸附作用,可吸出關節腔里的液體,大青葉主要用于熱毒、丹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瘡癰腫毒等癥,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斑之功效。該藥物經過臨床對近幾年117例患者治療,其中男性41人,女性76人,最小年齡37歲,最大年齡75歲。
[0004]病例1,楊恩普,男,66歲,肩周炎,右側肩關節腫痛,上臂不能抬起,貼用其它風濕關節貼后效果不明顯,仍然疼痛,使用反滲透貼一天一貼,連續貼5貼,每次揭下反滲透貼時都有大量液體,腫脹緩解,連續貼6天,最后揭下反滲透貼時無液體,腫脹消除,右側肩關節無疼痛感,可抬起,關節活動自如,回訪3年無復發。
[0005]病例2,田竹庭,男67歲,醫院診斷急性肩周炎,左側肩關節腫痛,上臂不能抬起,疼痛難忍,夜間不能入睡,在醫院理療熱敷,仍不見效果,用反滲透貼7天,每天換一次,有大量液體流出,疼痛減輕,再貼7天,每天換一次液體漸漸由多變少,腫脹消除,按壓無疼痛,左臂無疼痛,活動自如,回訪2年無復發。[0006]病例3,劉力維,男37歲,打籃球時右腳扭傷,踝關節腫脹,疼痛,不能著地,使用該藥貼后有大量液體流出,當晚消腫,連續貼7天,踝關節無疼痛,可下地走路。
[0007]病例4,劉輝,男,42歲,右側膝關節扭傷,關節積液腫脹,疼痛近三個月,醫院理療,打封閉針及貼關節貼,效果不明顯,經用該貼后10天見效,有大量積液流出,連續貼20天積液由多變少,關節腫脹消退,無疼痛,回訪2年無復發。
[0008]病例5,徐立莉,女,44歲,腕關節腫脹疼痛,使用反滲透,每天貼一貼,積液流出,連續貼五天,癥狀緩解,疼痛好轉,連續貼7天,腕關節腫脹全部消除,無疼痛,回訪一年無復發。
[0009]病例6,朱艷,女,63歲,右手大拇指腫脹疼痛,右手不能活動,家務勞動不能做,在病灶處貼該藥貼7天,每天換貼一次,有積液流出,腫脹有所消退,疼痛緩解,連續貼15天,積液由多變少,腫脹全部消除,無疼痛,右手可自由活動,并能做家務勞動,回訪I年無復發。
[0010]病例7,王春元,男,75歲,肩周炎,左側肩關節疼痛腫脹,患病多年,手不能抬起,疼痛難忍,曾用過口服藥,外用藥及理療按摩,用后有所緩解,但每年開春后復發,經過用該藥貼10天,每天換一次貼,有大量積液流出,連續用藥20天,積液由多變少,最后無積液,左側肩關節腫脹消除,手能抬起,無疼痛,回訪3年無復發。
[0011]病例8,趙愛秋,女,41歲,肩周炎,雙側肩關節疼痛,上臂不能抬起,不能梳頭,曾用過口服藥,外用風濕關節貼藥,理療按摩和打過封閉針,病情有所緩解,但每年開春后都會復發,由于長時間貼藥 ,皮膚過敏,癢癢,晚間不能入睡,貼用該藥貼10天,每天換藥貼一次,便有積液流出,連續貼用25天,積液漸少,疼痛消失,上臂可抬起,活動自如,隨訪2年無復發。
[0012]治愈患者人數較多,只能例舉其中的幾位。
[0013]該藥貼具有祛濕、止痛、消炎等功效,可通過反滲透將關節腔的關節液吸出,吸出力極強,使關節腔內的滴液循環恢復,消除腫脹和疼痛感,藥貼貼在關節的病灶處,通過藥粉緩釋局部用藥達到局部消炎,連續用藥達到最終消炎的目的,關節內的滴液反應建立后,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關節疼痛感即消除,該藥貼貼在病灶處無不良和過敏反應,無毒付作用,對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治愈效果好,治愈率可達98%以上,治后不復發,使患者從根本上治愈。
[0014]【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最佳選擇配方。
[0015]取電氣石40g、木醋5g、大青葉2.5g、板藍根2.5g、活性炭15g、甲殼素5g、巴西蘑菇5g、糊精25g。
[0016]實施例2,取電氣石30g、木醋3g、大青葉2g、板藍根2g、活性炭10g、甲殼素3g、巴西蘑菇3g、糊精20g。
[0017]實施例3,取電氣石50g、木醋8g、大青葉3g、板藍根3g、活性炭20g、甲殼素8g、巴西蘑菇8g、糊精30g。
[0018]加工方法是將上述三個實施例重量配比的藥物粉碎成80—120目細粉,攪拌均勻,將藥物裝入無紡布紙袋內,即可,每袋重量3 — 6g。
[0019]本發明為外用貼,每天貼一次,一次連續貼8小時。
【權利要求】
1.一種反滲透關節貼,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藥物制成:電氣石30— 50g、木醋3—8g、大青葉2—3g、板藍根2—3g、活性炭10—20g、甲殼素3—8g、巴西蘑燕3一8g、糊精 20—30g。
2.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滲透關節貼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重量的藥物粉碎成80—120目細粉,攪拌均勻, 將藥粉裝入無紡布紙袋內,即可。
【文檔編號】A61P19/02GK103565859SQ20121026379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9日
【發明者】劉佳勃 申請人:劉佳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