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濕疹疾病的外敷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外敷藥,具體是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癥,根據濕疹部位癥狀不同,可分為小腿濕疹、陰囊濕疹、乳房濕疹或手部濕疹等,目前多采用0. 25%普魯卡因注射液10 20ml加維生素C 500mg靜脈注射,對局部性的皮癬多采用止癢、殺菌的藥物涂擦患處。對于病期較長和頑固的慢性局限性濕疹采用物理及放射療法、液氮冷凍治療、淺層X線或放射性核素(32P或90Sr)敷貼療法,治療費用高,副作用大。由于大多數中藥的炮制工藝是通過熬制,把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用水煮的方法提 取出來。但這種方法有以下缺點1、由于熬制時間、溫度、壓力不能統一,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難以完全被提取出來;2、熬制過程中溫度很高,有可能破壞了那些熱敏感性的有效成分;
3、通過單純熬制浸提出的中藥成分大多是有效成分的中間體,須經人體內的益生菌轉化,最終成為起作用的有效成分,進入血液,由于人體益生菌狀況不同,從而產生見效慢或不見效等情況,治療效果不盡人意,開發低毒、高效的抗濕疹新藥是疾病防治的重要任務。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能調理疏通經絡、止癢快、療效好、又無毒副作用的治療濕疹的外敷藥及其制備方法。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它是由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煮開冷卻的米醋中,再接種醋酸桿菌,經不同發酵時間發酵后,再將其發酵液勾兌制成。所述的醋酸桿菌為醋酸桿菌(Acetobactersp. )GLYSM66 CCTCC N0:M2011238,簡稱醋酸桿菌GLYSM66,是本發明人從普通醋酸桿菌中篩選出來的,于2011年7月5日保藏在武漢大學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簡稱CCTCC),保藏編號為CCTCC NO M2011238o本醋酸桿菌具有降解多種中藥材或復配中藥材的功能。本發明外敷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中藥材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分別粉碎過100目,并高壓滅菌30分鐘,備用;
(2)將米醋用溫火煮開,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
(3)將步驟(I)處理過的六種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步驟(2)消毒后的米醋中,料液比均為 I : (8-10);
(4)將醋酸桿菌GLYSM66用LB培養基擴大培養后,分別接種到各藥材浸泡液中,其接種量為藥材浸泡液菌種的體積比=(20-50) I ;
(5)在常溫下進行發酵,發酵時間分別為土茯苓85-95天;連翹85-95天;荊芥85-95天;艾葉85-95天;樸硝145-155天;透骨草85-95天;甘草85-95天;花椒145-155天;
(6)勾兌取各藥發酵液勾兌,其重量份比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2-4) (2-4) (5-7) (4-6) (9-11) (5-7) (2-4)(0. 8-2);
(7)勾兌后再封存3個月以上即成。本藥的使用方法有兩種,可以用其中一種,也可以兩種結合
第一種方法是
(1)先沐浴,使患者的毛孔充分打開后,用本藥液薰蒸30分鐘至I小時;
(2)穿上用本藥液浸泡過的衣服,包裹身體;
(3)用紅外線烘烤全身;
(4)進行經絡調理。10天為一療程。第二種方法是外敷,用吸水紙吸足藥液,敷在濕疹發生部位,外用保鮮膜包住,用膠帶固定,每天至少敷6個小時,7天為一療程。本外敷藥中各藥材的藥理作用據《中藥大辭典》和《全國中草藥匯編》等書的記載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莖,具有解毒、除濕、利關節;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荊芥為唇形科植物荊芥的全草,具有解表散風,透疹;艾葉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具散寒止痛,溫經止血;樸硝為礦物芒硝經加工而得的粗制結晶,具清熱消腫、軟堅散結;透骨草又名山野豌豆,為杜鵑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樹的莖、葉,具祛風濕,活血舒筋、止痛;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花椒溫中止,殺蟲止癢;這些中藥材經本發明的醋酸桿菌發酵后,使中藥材分解轉化,有效成分被充分地釋放出來,加強了藥性,同時醋酸桿菌強酸環境,增強了有效成分的抗氧化性,具有更強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袪風除濕、行氣消炎止痛、止癢的功能。治療濕疹效果顯著,且治療費用低,制備方法簡單。臨床用本藥治療濕疹6例,其中完全治愈3例,顯著療效3例,且對皮膚無刺激和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說明本發明。本實施例中所用的醋酸桿菌GLYSM66是通過包括如下步驟的篩選方法獲得
(1)取向陽花、蕎麥根、千斤撥、一朵云或七葉一枝花五種中藥材,粉碎、過100目篩,之后分別高壓滅菌30分鐘,五種中藥材等量混合或單獨存放備用;
(2)用米醋浸泡藥材,藥材與米醋的質量體積比(公斤升)I (5-10),浸泡溫度20_35°C,浸泡發酵不同的時間; (3)取不同發酵時間的發酵液,測定有效成分一總黃酮和總皂苷,同時經過1000倍顯微鏡鏡檢,比較五種中藥材等量混合的樣品與五種中藥材單一的樣品中的總黃酮和總皂苷含量,結果發現混合樣品不但總黃酮和總皂苷含量高,而且發酵液中只存有單一的微生物;后者液體中的微生物種類比較多。對混合樣品的微生物進行分離篩選,繼代培養,得到本發明的能降解多種中藥材的醋酸桿菌。
本實施例中所述醋酸桿菌擴大培養所用的LB培養基由氯化鈉10g,蛋白胨10g,酵母膏5g加水定容至IL制成。實施例I
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中藥材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分別粉碎過100目,并高壓滅菌30分鐘,備用;
(2)將米醋用溫火煮開,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
(3)將步驟(I)處理好的五種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步驟(2)消毒后的米醋中,料液比均為 I : (8-10);
(4)將醋酸桿菌GLYSM66用LB培養基擴大培養后,分別接種到各藥材浸泡液中,其接種量為藥材浸泡液菌種的體積比=(20-50) I ;
(5)在常溫下進行發酵,發酵時間分別為土茯苓90天;連翹90天;荊芥90天;艾葉90天;樸硝150天;透骨草90天;甘草90天;花椒150天;
(6)勾兌各藥發酵液勾兌的重量份比(千克)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3 : 3 : 6 : 5 : 10 : 6 : 3 : I ;
(7)勾兌后再封存90天即制成復合中藥制劑。實施例2
按照實施例I的方法步驟進行,不同的是步驟(6)所述各藥發酵液勾兌的重量份比(千克)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2. 5 2.5 5.5
4.5 9. 5 5. 5 2. 5 0. 8,勾兌后再封存 110 天。實施例3
應用本復合中藥制劑治療濕疹作用實例
I、患者羅某,男,53歲,廣西桂林某校校長,患此頑疾十多年,治療前面部已嚴重變形,凹凸不平,雙腳腫大,全身皮膚發黑,走路疼痛難忍,站立不了 10分鐘時間,而且此頑疾到了一定程度后,惡化非常快。授受治療72小時后奇癢逐漸減少,疼痛減輕,30天后全身膚色逐漸正常,此患者60天后濕疹痊愈,因此人同時患有雙腳的雙小腿扭傷,屬并發癥,所以治療時間較長。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其特征是它是由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煮開冷卻的米醋中,再接種醋酸桿菌,經不同發酵時間發酵后,再將其發酵液勾兌制成,其中 所述醋酸桿菌為醋酸桿菌(Acetobacter sp. ) GLYSM66 CCTCC N0:M2011238 ; 所述各藥材與米醋的料液比為I : (8-10); 所述發酵時間分別為土茯苓85-95天;連翹85-95天;荊芥85-95天;艾葉85-95天;樸硝145-155天;透骨草85-95天;甘草85-95天;花椒145-155天; 所述各發酵液勾兌的重量份比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2-4) (2-4) (5-7) (4-6) (9-11) (5-7) (2-4) (0.8-2)。
2.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將中藥材土茯苓、連翅、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分別粉碎過100目,并高壓滅菌30分鐘,備用; (2)將米醋用溫火煮開,自然冷卻至室溫,備用; (3)將步驟(I)處理好的五種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步驟(2)消毒后的米醋中,料液比均為 I : (8-10); (4)將醋酸桿菌GLYSM66用LB培養基擴大培養后,分別接種到各藥材浸泡液中,其接種量為藥材浸泡液菌種的體積比=(20-50) I ; (5)在常溫下進行發酵,發酵時間分別為土茯苓85-95天;連翹85-95天;荊芥85-95天;艾葉85-95天;樸硝145-155天;透骨草85-95天;甘草85-95天;花椒145-155天; (6)勾兌各藥發酵液勾兌的重量份比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2-4) : (2-4) (5-7) (4-6) (9-11) (5-7) (2-4) (0.8-2); (7)勾兌后再封存3個月以上即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步驟(6)所述各藥發酵液勾兌的重量份比為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3 : 3 : 6 : 5 : 10 :6:3:1。
4.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 (1)先沐浴,使患者的毛孔充分打開后,用本藥液薰蒸30分鐘至I小時; (2)穿上用本藥液浸泡過的衣服,包裹身體; (3)用紅外線烘烤全身; (4)進行經絡調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濕疹的外敷藥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土茯苓、連翹、荊芥、艾葉、樸硝、透骨草、甘草、花椒中藥材分別浸泡在經煮開冷卻的米醋中,再接種醋酸桿菌(Acetobactersp.)GLYSM66 CCTCC M2011238,經不同發酵時間發酵后,再將其發酵液勾兌制成。本外敷藥具有很強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袪風除濕、行氣消炎止痛、止癢的功能。治療濕疹效果顯著,且治療費用低,制備方法簡單。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2755572SQ201210287998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日
發明者莫壽科 申請人:莫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