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具體地說,是以中草藥為原料制備的中成藥。
背景技術:
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Lower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LEAD)是指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動脈狹窄甚至閉塞,使下肢組織出現慢性或急性缺血癥狀的疾病。我國文獻報告,北京60歲以上老年人群為16.4%,代謝綜合征人群為22. 5%,糖尿病人群為19. 4%,發病率十分之高。在祖國醫學歷代醫學書籍中并沒有關于“下肢動脈硬化疾病”的記載。根據LEAD的臨床表現,本病應屬于祖國醫學“脫疽”、“脈痹”范疇,廣義上亦屬“血瘀證”范疇。《圣劑 悴,肌肉痹”。《素問 痹論》指出“痹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諸病源候論》中對四肢缺血疾病的描述為“經脈所行,皆起于手足,虛勞則血氣衰損,不能溫其四肢,故四肢逆冷也”。《靈樞 癰疽篇》對“脫疽”有詳細的描述“發于足指,名曰脫癰。其狀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斬之,不則死矣。”。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的主要病因為脾腎虧虛、痰瘀阻滯,其病機性質為本虛標實。因為“腎為先天之本”為元陰元陽所寄之處,是生命之根,主藏精血。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主運化”。LEAD多見于老年人,《素問 上古天真論》“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景岳全書》云“血者水谷之精氣也,源源而來,而實化于脾”。老年人脾腎虛衰,脾虛氣弱則脾運不健,脾不健運而生濕生痰,痰濕入脈,阻滯血液正常運行,血行不利,則成瘀血。現代人由于飲食結構及工作壓力導致的飲食規律改變,導致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加之缺乏體力勞動,又有熬夜房勞者,則造成脾腎兩虛體質。又《諸病源候論》曰“諸痰者,此由血脈壅塞,飲水積聚而不消散,成痰也”,痰濁瘀血結聚于絡脈,形成氣虛痰瘀。《靈樞 衛氣失常論》說“人有脂,有膏,有肉”,而若脂膏過多,則形體有變,少則“體無膏澤”。膏脂與津液同源,是津液的稠濁者,其能化入血中。若其攝入過多,利用、排泄功能失常,可使血脂升高發為痰濁,痰阻于脈絡,脈絡不通而瘀滯于脈管,痰瘀互結發為本病。現代中醫醫家認為高脂血癥和高凝狀態屬于中醫的“痰瘀”范疇。痰凝和血瘀是動脈粥樣硬化病理關鍵,而“瘀”的實質則被認為包括粥樣硬化斑塊、血栓形成、聞血凝及聞脂血癥等在內的病理狀態。目前已報道的用于治療LEAD療效顯著的中藥組合物較少,中國專利文獻申請號200410072690. 8,申請日2004-11_09,公開了一種治療脈管炎、硬皮病及動脈硬化性下肢血管閉塞癥藥物及其制劑,它是以丹參、雞血藤、乳香、沒藥、郁金為原料并根據每味中藥不同特性,分別粉碎成細粉,用水提取等預處理后,再按比例混合制成片劑、膠囊劑等劑型,該藥物治療外周動脈閉塞性疾病療效顯著。中國專利文獻申請號CN 200910017097.6,申請日2009-07-24,公開了一種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中藥制劑,該中藥制劑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的肉桂10 15份,黃苗40 60份,桂枝10 20份,仙靈脾30 50份,鬼箭羽30 50份,三七5 10份,紅花10 20份,川彎6 10份,黃連10 15份,川牛膝10 20份,經療效實驗表明該中藥制劑具有改善動脈內膜增生,減少斑塊厚度及穩定斑塊的作用。上述兩種藥物的藥味數較多,給藥物的制備帶來不便,也增加了藥品的成本。因此,研制治療LEAD效果顯著同時還具備味數少、易制備、成本低優點的中藥組合物尤為重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上述中藥組合物的用途。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25-40份、桑葚10-20份。優選的,所述的黃芪是27-35份、所述的桑葚是13-17份。優選的,所述的黃芪是30份、所述的桑葚是15份。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還可進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丹參10-20份、當歸10-20份、地龍6-12份、水蛭5-8份。優選的,所述的丹參是12-18份、所述的當歸是12-18份、所述的地龍是8-11份、所述的水輕是6_7份。優選的,所述的丹參是15份、所述的當歸是15份、所述的地龍是9份、所述的水蛭是6份。所述的中藥組合物還可更進一步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所述的石菖蒲是6-12份、所述的澤瀉是6-12份、所述的茶樹根是5-15份,所述的牛膝是5-18份。優選的,所述的石菖蒲是9份、所述的澤瀉是9份、所述的茶樹根是10份,所述的牛膝是12份。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藥劑可以是片劑、膠囊劑、顆粒、口服液、合劑或糖漿劑。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如上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藥中的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的優點在于
1、根據LEAD癥狀予以中醫特色的辨證論治,活血通絡化痰的同時側重益氣補虛,從而解決以下問題從全身癥狀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從病機上截斷痰、虛、瘀的相互為患繼續發展的環節,從防治上降低脈痹傳心的危險性,從而與中醫辨證論治和治未病相合,深入其根本,療效明顯;
2、由純中藥制成,無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3、原料組分少,原材料豐富易得,價格便宜,制備工藝簡單,適合推廣使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I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一)
黃苗25份、桑葚20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二)
黃苗40份、桑葚10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三)
黃苗25份、桑葚10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四)
黃苗40份、桑葚20份,常規方法煎煮。
實施例5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五)
黃芪27份、桑葚17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6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六)
黃苗35份、桑葚13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7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一的制備(七)
黃苗30份、桑葚1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8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一)
黃芪25份、桑葚20份、丹參10份、當歸20份、地龍6份、水蛭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9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二)
黃芪40份、桑葚10份、丹參20份、當歸10份、地龍12份、水蛭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0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三)
黃芪25份、桑葚10份、丹參20份、當歸20份、地龍6份、水蛭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四)
黃芪40份、桑葚10份、丹參10份、當歸10份、地龍12份、水蛭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2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五)
黃芪40份、桑葚20份、丹參20份、當歸18份、地龍6份、水蛭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六)
黃芪27份、桑葚17份、丹參12份、當歸18份、地龍11份、水蛭7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七)
黃芪35份、桑葚13份、丹參18份、當歸12份、地龍8份、水蛭6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5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八)
黃芪25份、桑葚17份、丹參12份、當歸20份、地龍8份、水蛭7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6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九)
黃芪25份、桑葚13份、丹參20份、當歸10份、地龍6份、水蛭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7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二的制備(十)
黃芪30份、桑葚15份、丹參15份、當歸15份、地龍9份、水蛭6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8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一)
黃芪25份、桑葚20份、丹參10份、當歸20份、地龍6份、水蛭8份、石菖蒲6份、澤瀉12份、茶樹根5份,牛膝1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19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二)
黃芪40份、桑葚10份、丹參20份、當歸10份、地龍12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澤'M 6份、茶樹根15份,牛膝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0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三)
黃芪25份、桑葚10份、丹參20份、當歸20份、地龍6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澤瀉12份、茶樹根5份,牛膝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1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四)
黃芪40份、桑葚10份、丹參10份、當歸10份、地龍12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澤灣6份、茶樹根5份,牛膝1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2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五)
黃芪40份、桑葚20份、丹參20份、當歸18份、地龍6份、水蛭5份、石菖蒲12份、澤瀉12份、茶樹根15份,牛膝5份,常規方法煎煮。 實施例23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六)
黃芪27份、桑葚17份、丹參12份、當歸18份、地龍11份、水蛭7份、石菖蒲6份、澤瀉12份、茶樹根5份,牛膝5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4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七)
黃芪35份、桑葚13份、丹參18份、當歸12份、地龍8份、水蛭6份、石菖蒲12份、澤瀉9份、茶樹根10份,牛膝1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5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八)
黃芪25份、桑葚17份、丹參12份、當歸20份、地龍8份、水蛭7份、石菖蒲12份、澤瀉12份、茶樹根15份,牛膝1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6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九)
黃芪25份、桑葚13份、丹參20份、當歸10份、地龍6份、水蛭8份、石菖蒲6份、澤瀉12份、茶樹根5份,牛膝18份,常規方法煎煮。實施例27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三的制備(十)
黃芪30份、桑葚15份、丹參15份、當歸15份、地龍9份、水蛭6份、石菖蒲9份、澤瀉9份、茶樹根10份,牛膝12份,常規方法煎煮。需要說明的是,實施例1-27所述的常規方法煎煮是中藥湯劑常規的制作方法,SP將所述的原料藥加水煎煮成湯劑。實施例28治療LEAD藥物片劑/膠囊的制備
取實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藥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時,濾出藥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 5-2小時,濾出藥汁;合并二次煎液,靜置,濾取上清液,濃縮,放冷,加濃縮液2-3倍量酒精,攪拌沉淀過夜;取上清液,濃縮至稠浸膏;加入藥用輔料(按照常規的方法選用藥用輔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壓制成片劑或填充裝膠囊。實施例29治療LEAD藥物顆粒的制備
取實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藥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時,濾出藥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 5-2小時,濾出藥汁;合并二次煎液,靜置,濾取上清液,濃縮,放冷,加濃縮液2-3倍量酒精,攪拌沉淀過夜;取上清液,濃縮至稠浸膏;加入藥用輔料(按照常規的方法選用藥用輔料),真空干燥,粉碎制粒,干燥,整粒,得20g顆粒,分裝IOg/袋。實施例30治療LEAD藥物合劑/ 口服液/糖漿劑的制備
取實施例1-27任一所述的藥物,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時,濾出藥汁;再加6-10倍量水,煎煮0. 5-2小時,濾出藥汁;合并二次煎液,靜置,濾取上清液,濃縮,放冷,加濃縮液2-3倍量酒精,攪拌沉淀過夜;取上清液,濃縮至稠浸膏;加適當制藥輔料(按照常規的方法選用藥用輔料),制成合劑、口服液或糖漿劑。 實施例31本發明的治療LEAD中藥組合物的臨床試驗
一、研究對象 I.病例來源
本研究收集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2010年-2012年老年科病房及門診IIa期老年LEAD氣虛挾痰瘀證患者。2.樣本含量
N= 120 例。設定 a =0. 01,3 =0. 2,power=0. 80,5=2(ua + ]ie)o / V N。3.納入標準
按美國心臟協會(AHA) 1993年外周血管疾病診療指南,ABI ( 0. 90,有動脈阻塞的可能性者;同時符合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Fontaine法臨床分期屬于IIa期者(Fontaine法臨床分期一一 I期無癥狀,但可伴有下肢功能不全或下降;IIa期輕微跛行;IIb期中至重度跛行;111期缺血性靜息痛;IV期潰瘍或壞疽。)即可診斷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入選。入選后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GB / T16751. 2—1997)中氣虛證和痰瘀互結證標準,結合2008年第二屆全國老年周圍動脈硬化性疾病專題研討會中《下肢動脈疾病診療原則》的相關內容,屬氣虛挾痰瘀證者最終納入研究對象。最終入選患者擬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一、治療組二、治療組三和對照組四組,四組病人年齡60 - 80歲、性別不限,合并癥、年齡比較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4.排除標準
(1)排除屬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病Fontaine法臨床分期屬于IIa期以外的其他臨床分期者;排除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動脈炎、雷諾病、冷損傷血管病等其他肢體缺血性疾病;
(2)所有患者均排除急性感染、腫瘤、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近期手術或創傷、結締組織病等影響免疫因子水平的其他疾病。除外妊娠、哺乳期婦女、對本試驗中藥組合物或西藥過敏者、昏迷、腦功能嚴重障礙者。由于藥物(如酚噻嗪類、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及某些避孕藥等)而引起的高脂血癥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者;正在使用肝素、甲狀腺素治療以及其它影響血脂代謝藥物或使用免疫抑制、增強劑的患者。5.隨機化方案分組
先用計算機產生120個隨機數字,按照隨機方法分為治療組一、治療組二、治療組三和對照組,然后將結果放入事先準備好的信封內。將納入者根據時間順序編號,然后抽取信封分組。
二、研究方法
I.踝臂指數檢測
受試者測量前6h禁止吸煙、飲酒、喝茶或咖啡。檢查前24h停用血管擴張劑。患者仰臥位,放松休息至少5min,將標準臺式水銀血壓計袖帶縛于上臂及下肢踝部。上臂袖帶氣囊標志處對準肱動脈,袖帶下緣距肘窩橫紋2 3cm,袖帶松緊度以恰好能放進一指為宜;下肢袖帶氣囊標志處位于下肢內側,袖帶下緣距內踝I 2cm,袖帶松緊度同上。聽診器置于肱動脈、足背動脈搏動處。踝血壓、臂血壓值各測3次,取平均值作為踝血壓、臂血壓值。測量的順序對雙側踝動脈壓有一定的影響,一般從右側肱動脈開始,依次是右側足背動脈、右側脛后動脈、左側足背動脈、左側脛后動脈、左側肱動脈下肢踝動脈的收縮壓與同側肱動脈收縮壓之比,計算量測得ABI,取低值進行分析。分別予研究對象在試驗開始納入研究時和試驗結束給藥時檢測。2.給藥方式
治療組一、二、三分別服用實施例7、17、27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煎煮至濃度為含生藥量0. 25g/mL,每天2次,每次140ml 口服,加用辛伐他汀(由默莎東公司提供),每天I次,每次40mg 口服;拜阿司匹林(德國拜耳公司),每天I次,每次IOOmg 口服;賴諾普利(五洲制藥公司提供),每天I次,每次IOmg 口服。 對照組服用辛伐他汀(由默莎東公司提供),每天I次,每次40mg 口服;拜阿司匹林(德國拜耳公司提供),每天I次,每次IOOmg 口服;賴諾普利(五洲制藥公司提供),每天I次,每次IOmg 口服;各組給藥3個月。3.中醫癥狀量表評估
根據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GB / T 16751. 2—1997)中氣虛證和痰瘀互結證標準,結合2008年第二屆全國老年周圍動脈硬化性疾病專題研討會中《下肢動脈疾病診療原則》的相關內容,制作本試驗中醫癥狀評估量表,見表I。表I中醫癥狀評分量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黃芪25-40份、桑葚10-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黃芪是27-35份,所述的桑葚是13-17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黃芪是30份,所述的桑葚是15份。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丹參10-20份、當歸10-20份、地龍6-12份、水蛭5-8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參是12-18份、所述的當歸是12-18份、所述的地龍是8-11份、所述的水蛭是6-7份。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丹參是15份、所述的當歸是15份、所述的地龍是9份、所述的水蛭是6份。
7.根據權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藥石菖蒲6-12份、澤瀉6-12份、茶樹根5-15份,牛膝5-18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菖蒲是9份、所述的澤瀉是9份、所述的茶樹根是10份,所述的牛膝是12份。
9.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藥劑是片劑、膠囊劑、顆粒、口服液、合劑或糖漿劑。
10.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藥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中藥組合物,它包含黃芪25-40份、桑葚10-20份,可進一步包含丹參10-20份、當歸10-20份、地龍6-12份、水蛭5-8份,還可進一步包含石菖蒲6-12份、澤瀉6-12份、茶樹根5-15份,牛膝5-18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藥中的應用。其優點在于該藥物根據LEAD癥狀予以中醫特色的辨證論治,活血通絡化痰的同時側重益氣補虛,進而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體質,從病機上截斷痰、虛、瘀相互為患繼續發展的環節,從防治上降低脈痹傳心的危險性,療效明顯;無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原料組分少,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
文檔編號A61P9/10GK102772491SQ2012102939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吳晨, 姜愷, 施丹, 李欣, 沈融, 肖姝云, 范代麗, 謝吟靈, 陳咸川, 陳基敏 申請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