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41440閱讀:405來源:國知局
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該穿刺器械包括V型部件、可曲塑料管、可屈針管、導絲和外固定器。本發明所涉及的器械,同一款長度的穿刺器械,既適合經消化道超聲內鏡穿刺抽吸,也適合經氣管超聲內鏡穿刺抽吸,還適合經常規直視內鏡下的血管內注射、粘膜下注射和深活檢等用途,滿足穿刺過中可不拔出導絲的要求。
【專利說明】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適合消化道超聲內鏡和氣管超聲內鏡的多功能穿刺針,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經內鏡穿刺技術是一種經過內鏡工作鉗道完成的微創診療技術,雖然屬于高級內鏡技術,但是近30年來,在全世界得到了成熟的發展。該技術在于通過穿刺實現獲取細胞、組織、液體的診斷標本,也能進行穿刺抽液治療,還能實現注射治療的目的。目前所用于穿刺的內鏡,大體上包括超聲內鏡和非超聲內鏡(即普通內鏡)的穿刺,其中,根據在不同器官的應用和設計的區別,具體涉及經氣管鏡穿刺、經氣管超聲內鏡穿刺、經消化內鏡穿刺、經消化道超聲內鏡穿刺等。經超聲內鏡細針穿刺首先在消化道應用,后用于氣管。然而,現行的用于氣管超聲內鏡穿刺針和用于消化道的穿刺針,多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且是采用至少在長度上有明顯區別的不同設計,但是,穿刺效果并不理想,增加了生產、推廣的成本,操作程序也相對繁瑣。
[0003]中國公開專利CN200580051293.5涉及了一種“內窺鏡用處置工具和生物組織分析處理系統及組織分析處理用的樣品采集方法”,是一種經內鏡鉗道的管狀穿刺針。
[0004]美國專利US4966162涉及一種內鏡器械,在針管控制區側面有一垂直的同道,用于連接注射器,通過細胞刷取樣。該發明人還公開了相關的系列穿刺針專利US4791937、US7147607B2、US7204812B2。其穿刺針針管直徑均一,且設計均只是適用于經氣管鏡的穿刺。
[0005]美國專利US7981052B2涉及一種經內鏡粘膜下活檢針,其具體涉及在與針尖采用一種輔助針尖易于刺入組織。`
[0006]美國專利US7641638B2涉及一種經內鏡穿刺器械,采用注射器抽吸、穿刺針管、導絲共用唯一通道的設計,與在市上應用多年的多種穿刺針設計類似,還是金屬針管與塑料管在塑料管的遠端固連。
[0007]現有的經內鏡穿刺方式,一般需要將導絲全部拔出,然后再用負壓吸引的方法抽吸,或者用無導絲的穿刺針穿刺取樣。操作程序復雜,易發生交叉污染、醫務人員意外醫源性損傷等。另外導絲全部拔出會造成具有正壓力的血管內血液,向針管內分流,并被吸引進入注射器內。該血液在注射器和針管內凝固,可能會導致管道堵塞,影響操作。還可能因為過多的血塊,在檢查時,大量的血細胞影響顯微視野,導致漏診。另外現有經內鏡穿刺設備通用性差,一般只適用于某一種或某幾種穿刺目的,帶來了設備利用率低、人員操作和培訓復雜、提高了使用和制造成本以及資源學浪費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用于活檢組織、活檢細胞學、抽液、藥物注射等診斷和治療,可以實現用同一種穿刺器械滿足不同長度、不同穿刺器官和部位的需求,同時,穿刺過程中可不拔出導絲。
[0009]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達到:
[0010]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該穿刺器械包括:
[0011]V型部件,該V型部件包括側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針管連接部分,所述側通道部分內的側通道與所述直通道部分內的直通道于針管連接部分內部交匯,所述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用于封閉側通道的塑料封口,所述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與注射器活動連接的接口或連接器;
[0012]可曲塑料管,其一端與V型部件的針管連接部分相連接;
[0013]可屈針管,所述可屈針管的主體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內,可屈針管的遠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針尖,可屈針管的近端與V型部件的針管連接部分固定連接并使可屈針管與所述直通道沿直線相貫通;
[0014]導絲,所述導絲從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側通道以及可屈針管的內部,其與可屈針管內部活動連接;
[0015]外固定器,其設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用于調節或固定本穿刺器械的穿刺深度。
[0016]以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0017]所述可曲塑料管長度為120cm-230cm,優選170cm,可曲塑料管的近端與V型部件連接,所述可曲塑料管的遠段為更易于彎曲的I~6cm長的彈簧管部件遠段,彈簧管部件優選3cm。塑料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功能高分子材料、含有塑料的復合材料等。彈簧管部件的材料為金屬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優選金屬彈簧。彈簧管部件的作用是:使塑料管遠段更易于隨內鏡彎曲而彎曲;有效傳導軸向作用力;防止針尖刺及所料管壁。
[0018]可屈針管,為17ga_25ga (ga是單位gauge簡寫,全文同)的金屬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管,其遠端具有一尖銳的穿刺針尖,針管位于塑料管件之內,V型部件與針管相連處有一螺紋結構,用于與所料管近端相連。與V型部件連接的有一針柄,針柄的體部有防滑紋的螺絲帽結構等,或者為一表面有防滑條紋的梭形結構等。可屈針管的工作長度比塑料管的長度長2cm-10cm。針管遠段IOcm范圍內,標記順序刻度,術中可準確度量進針的長度。
[0019]可屈針管,是一種可屈非均一直徑針管,其沿遠端至近端可分為針尖段、針體段和針柄,針尖段長度為2cm - 8cm,優選5cm,針尖段與之后針管即為針體段相連,但兩段直徑不同,針尖段的直徑小于針體段,一般針尖段的直徑略小。針尖段的直徑優選漸變至針體段直徑,腔內平滑。比如,20ga穿刺針產品,其穿刺針針尖直徑為20ga,長度為5cm,但是,其后段針管的直徑為19ga,導絲選擇21ga直徑最佳。這樣的針管設計,在操作時,不同于常規的穿刺針和方法,不需要將導絲全部拔出后才抽吸取樣,滿足將導絲向針管內只退回3cm - 5cm,進入19ga直徑區域,即利用負壓可進行穿刺取樣或者抽液,極大簡化操作程序,減少了交叉污染、醫務人員意外醫源性損傷等的發生。導絲留置在針管內,可以避免具有正壓力的血管內血液,向針管內分流,并被吸引進入注射器內。該血液在注射器和針管內凝固,可能會導致管道堵塞,影響操作。還可能因為過多的血塊,在檢查時,大量的血細胞影響顯微視野,導致漏診。針柄上設有與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相連接的螺紋、螺帽、梭形結構或扁平啞鈴狀結構。針柄設計優選長2.5cm,寬1.5cm,扁平啞鈴狀。
[0020]所述可屈非均一直徑針管,針尖可為均一斜面和非均一斜面,優選為最廣泛使用的均一斜面;針管遠段外表是經磨砂處理的粗面設計,滿足在進針之后,形成超聲折射影像,以定位判斷進針所處位置;針管遠段表面可標記有順序刻度,即標記縱向長度的刻度,方便在直視鏡下使用時,如粘膜下注射和血管注射,可以準確判斷進入組織的深度,這些標記,也會形成超聲波反射,還有助于超聲引導下的穿刺針定位。中國公開專利200580051150.4,涉及一種超聲波用穿刺針的表面設計,其為三棱錐狀的凹坑,本發明的粗面設計與其不沖突,并更能有效形成大量的紊亂折射影像。
[0021]所述導絲,導絲從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側通道以及可屈針管內,導絲橫截面為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遠端為圓頭,遠端位于金屬針管內,導絲穿過V型部件管道,近端固定于V型部件側通道外的手持操作柄(即導絲手柄)上,操作柄至少有一處與導絲直徑相當的溝。操作柄的設計,可為一個用手指頭插入操縱的圓形拉環,或者一個體部有防滑紋的螺絲帽結構,或者為一表面有防滑條紋的梭柄結構等。優選手柄為圓形拉環,拉環體部可設至少I處用于固定導絲的“溝”,其直徑與導絲直徑相當。該拉環結構設計,除外具有方便操作者將導絲拉出針管的用途,還可將此環用作束縛回收的金屬導絲。導絲穿過拉環,形成若干導絲圈。位于拉環體的“溝”可將導絲嵌入其內,卡住導絲后(取導絲末段為佳)。這樣,助手可快捷地在術中將取出的導絲整齊存放成導絲圈,以備隨時取用。導絲的長度,滿足將導絲全部植入針管內以后,導絲遠端超過針尖遠端,有效防止針尖損傷內鏡鉗道、刺入塑料管壁和意外損傷黏膜組織。
[0022]所述V型部件主要由側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針管連接部分組成,側通道和直通道交匯之后與金屬針管連接。側通道設有1-2處軟塑料膜(即塑料封口)用于封堵可能來自直通道和針管的氣體、液體外漏,所述1-2處軟塑料膜分別位于側通道開口處或者位于側通道與直通道交匯處。直通道連接可分段固定抽吸的注射器。側通道與直通道之間的夾角為10° -80°,優選30°。側通道內管軸線可為直線,也可為弧形。因為受術者手持內鏡的位置、姿勢、金屬針和導絲在側通道之外受重力作用,側通道內管軸線優選弧形,這樣可以減小針管和導絲在側通道內的摩擦力,方便操作。側通道和直通道的開口均為可接入常規螺旋接口和插入式接口的注射器的設計。
[0023]本發明的V型部件的側通道有塑料封口(可為密封膜或密封塞),導絲通過該封口時,不出現漏氣和液體。所述注 射器包含活塞和針筒。可用常規的通用注射器結構,也可將活塞設置為具有2級固定卡,用于卡住活塞在針筒內的位置,維持持續負壓狀態,發揮抽吸作用。實際操作中,用于抽吸的裝置,可以是助手用普通注射器持續負壓抽吸,也可以是其它市售的手控逐級負壓抽吸的器械。
[0024]可曲塑料管與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的連接,可采用多種連接方式,包括螺紋連接、卡接或其他方式;可直接采用固定連接或活動式連接。一種優選的連接方式是在可曲塑料管的近段上設塑料管手柄,在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上可設可獨立旋轉鎖緊裝置(如可旋轉螺母),通過塑料管手柄與可獨立旋轉鎖緊裝置之間實現可拆卸式連接;為了增加連接緊密性,在塑料管手柄與可曲塑料管連接的周圍或一邊可進一步增設熱縮管。
[0025]所述外固定器,為一椎管型中空結構,其錐形尖部用于插入內鏡的鉗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圍,椎管型管體部側面設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絲釘。材料可為金屬、塑料或者復合材料制備而成,優選塑料鑄型。外固定器用于調變穿刺針的操作長度,其錐形尖部可插入任何內鏡的鉗 道孔,或者插入鉗道的塑料閥門(也稱之為活檢帽);同時,通過錐形管體部的螺絲釘緊壓固定結構,將長度確立的塑料管穩定固定,從而實現對穿刺管的操作長度的調變。外固定器的管內最小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內鏡活檢鉗道的最小內徑。特別適合調整用于消化道和氣管內鏡的不同長度的穿刺需要。
[00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發明的穿刺針設計滿足抽吸時不需要拔出導絲。常規的經內鏡穿刺,需要將導絲全部拔出,然后再用負壓吸引的方法抽吸,或者用無導絲的穿刺針穿刺取樣。本發明不同于常規的穿刺針和方法,不需要將導絲全部拔出后才抽吸取樣,滿足將導絲向針管內只退回3cm-5cm,即可進行穿刺取樣或者抽液,極大簡化操作程序,減少了交叉污染、醫務人員意外傷害等事故的發生。穿刺針的直徑大于目前的22ga和21ga針,導絲直徑小于穿刺針內徑,導絲直徑優選22ga。重要的是,導絲留置在針管內,可以避免具有正壓力的血管內血液,項針管內分流,并被吸引進入注射器內。導絲留置在針管內,能避免血液在注射器和針管內凝固影響操作。如果抽取了富含血液的樣本,會導致顯微鏡下滿視野的紅細胞,一定程度上影響診斷,甚至導致漏診。如果穿刺的目的適用于抽液體,如經過十二指腸抽取胰腺周圍液體或者抽取胰腺囊性病變內液體,則可以全部拔出導絲,全部開放針管內通道,用于快速、大量引流。
[0028]本發明的穿刺針設計可以滿足消化道和氣管的任何超聲內鏡需要,還可用于經非超聲內鏡的鉗道,實現直視下穿刺深活檢、粘膜下注射、血管內藥物注射等,包括經直視氣管鏡、胃鏡、大腸鏡、小腸鏡、膽道鏡和十二指腸側視鏡等鉗道進行穿刺。目前全世界用于消化道和氣管超聲內鏡穿刺的針,其長度均屬專用,其產品的長度有明顯差別,用于消化道超聲內鏡的穿刺針(管)的工作長度一般是140cm- 145cm,用于氣管超聲內鏡的穿刺針約60cm-120cmo本發明滿足將一種穿刺針,通過可調變穿刺針操作長度的塑料管固定器,調整用于消化道和氣管內鏡穿刺的不同長度的需要。本發明所述操作改變了傳統的經內鏡穿刺術中術者和助手的工作分配任務。因為傳統的十二指腸鏡與陣線掃描的超聲內鏡(包括消化道和氣道所用的超聲內鏡)均為側視鏡,所以,用本發明的器械操作,與用十二指腸鏡實施經內鏡逆行膽胰管造影術(ERCP)操作時的人力分配,有了更多的相似之處。因此,本發明在推廣過程中,對助手(一般為護士)的培訓更為簡單,有利于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普及率。
[0029]由于本發明的關鍵特點`在于其多器官用途。但是,由于穿刺的時候,依據穿刺目的不同,可能會選擇不同直徑的穿刺針。穿刺針直徑越大,如20ga,則獲取組織標本多,適合進行組織學診斷。如果穿刺針直徑越小,如22ga,則獲取較小的組織標本,但是局部損傷小。如果是用于穿刺抽液,擇取22ga_25ga為佳。目前市售產品均是一種直徑的穿刺針配備一套完整的穿刺附件,而實際上,醫生往往需要對更換1-3種穿刺針能提高診斷率。因此,為節省資源浪費、降低醫療器械成本、降低價格,可適合取細胞學在具體實施加工、包裝和配送時,本發明滿足兩種直徑接近的穿刺針共享同一套出針管和導絲以外的穿刺附件系統,比如,20ga穿刺針與22ga穿刺針共享同一塑料管及與其相關的V型部件、注射器和外固定器。
[0030]本發明較臨床上所用的消化道、氣管內鏡穿刺器械具有明顯的優越性,既適合消化道和氣管超聲內鏡穿刺,也適合經常規非超聲內鏡下的穿刺和注射,還滿足穿刺過程中可不拔出導絲的要求。這樣可以極大地減少加工成本,方便術者學習和推廣,節約社會資源。【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結構示意圖。
[0032]圖中,1-導絲手柄,2-密封塞,3-V型部件,4-可旋轉螺母,5_塑料管手柄,6_熱縮管,7-外固定器,8-可曲塑料管,9-彈簧管部件,10-可屈針管,11-導絲。
[0033]圖2是本發明的一種V型部件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21-可獨立旋轉鎖緊裝置,22-導絲通道,23-抽吸注射通道。
[0035]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可曲塑料管、可屈針管及導絲手柄局部放大圖。
[0036]圖中,31-導絲,32-可屈針管,33-可曲塑料管,34-彈簧管部件,35-導絲手柄。
[0037]圖4是可曲塑料管遠端及可屈針管針尖局部放大圖。
[0038]圖中,41-可屈針管,42-可曲塑料管,43-彈簧管部件,44-導絲。
[0039]圖5是V型部件的一種裝配示意圖。
[0040]圖中,51-V型件尾部螺旋接口,52-注射器的母螺旋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42]實施例1`
[0043]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包括V型部件、可曲塑料管、可屈針管、導絲和外固定器。其中V型部件包括側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針管連接部分。其中的側通道與直通道于針管連接部分內部交匯,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用于封閉側通道的塑料封口,特別是密封塞,用于封堵可能來自直通道和針管的氣體。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與注射器活動連接的接口或連接器,其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側通道與直通道之間的夾角為30°,側通道內管軸線可為直線,也可為弧形。側通道和直通道的開口均為可接入常規螺旋接口和插入式接口的注射器的設計。V型部件與注射器的裝配如圖5所示,V型件直通道尾部的螺旋接口與注射器的母螺旋接口沿K向連接。在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上可設可獨立旋轉鎖緊裝置,實現與塑料管手柄的可拆卸式連接。
[0044]可曲塑料管的一端與V型部件的針管連接部分相連接。可曲塑料管長度為120cm- 230cm,其遠段為更易于彎曲的I~6cm長的彈簧管部件遠段。在可曲塑料管的近段上設塑料管手柄,通過塑料管手柄與可獨立旋轉鎖緊裝置之間連接;為了增加連接緊密性,在塑料管手柄與可曲塑料管連接的周圍或一邊可進一步增設熱縮管。
[0045]可屈針管為直徑17ga_25ga的金屬管,可屈針管的主體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內,可屈針管的遠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針尖,可屈針管的工作長度比可曲塑料管的長度長3cm-10cm。可屈針管沿遠端至近端分為針尖段、針體段和針柄,針尖段長度為2cm - 8cm,穿刺針尖為均一斜面或非均一斜面,針尖段的直徑小于針體段,針尖段的直徑優選漸變至針體段直徑,腔內平滑。針柄上設有與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相固定連接的螺紋、螺帽、梭形結構或扁平啞鈴狀結構。可屈針管與V型部件的直通道沿直線相貫通;可屈針管的遠段表面為粗面,還可以在表面上標記有順序刻度。可屈針管及可曲塑料管的結構如圖4所示。
[0046]如圖1及圖3所示,導絲從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側通道以及可屈針管內,導絲橫截面為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遠端為圓頭,遠端位于金屬針管內(圖3中的導絲遠端在針管外是為了突出導絲或顯示裝配測試時的情況),導絲可在可屈針管內部前后活動,導絲近端固定于V型部件側通道外的手持操作柄(即導絲手柄)上,操作柄至少有一處與導絲直徑相當的溝。操作柄的設計,可為一個用手指頭插入操縱的圓形拉環,或者一個體部有防滑紋的螺絲帽結構,或者為一表面有防滑條紋的梭柄結構等。
[0047]外固定器設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其為椎管型中空結構,其錐形尖部用于插入內鏡的鉗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圍,椎管型管體部側面設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絲釘。外固定器用于調變穿刺針的操作長度,其錐形尖部可插入任何內鏡的鉗道孔,或者插入鉗道的塑料閥門(也稱之為活檢帽);同時,通過錐形管體部的螺絲釘緊壓固定結構,將長度確立的塑料管穩定固定,從而實現對穿刺管的操作長度的調變。外固定器的管內最小直徑小于或者等于內鏡活檢鉗道的最小內徑。
[0048]實施例2:
[0049]經內鏡超聲引導的胰腺穿刺活檢術:
[0050](I)穿刺針器械的規格為:管長160cm,針尖直徑為20ga,針管的針體段直徑為19ga,導絲直徑為21ga,金屬針管比塑料管長8cm。穿刺取樣時,注射器優選處于負壓狀態,負壓條件為5mL的抽吸空間,注射器活塞固定負壓之前,預留2mL的空氣。
[0051](2)內鏡插至十二指腸并確立穿刺部位后,經鉗道插入塑料管,至穿刺部位后,用塑料管外固定器將塑料管固定在最佳長度位置。醫生一手持鏡,可同時輔助另一手操作位于V型部件的針管手柄和導絲手柄。或者有助手操作V型部件的針管手柄和導絲手柄。
[0052](3)連針管和導絲 一同進針至目的深度,然后將導絲退回針管內3cm-5cm,結合負壓吸引的力量,醫生或者助手用手持住金屬針管操作柄,使針在目的組織內穿插3-5次,一般即完成取樣。實驗證明,因為金屬針管的針尖段直徑略小于其后的針管管體直徑,相較等針尖段與針管體段直徑管徑相同的穿刺針,更容易獲得體積更大的組織樣本。
[0053](4)解除對注射器活塞的固定,并將金屬針收回。然后將塑料管從內鏡鉗道中拔出,并固定金屬針。
[0054](5)推壓注射器活塞,利用空氣從針管內排出標本;或者用l_3mL注射器經針管推注生理鹽水;或者用導絲向針管遠端排出標本。常用載玻片或者樣本收集瓶收集標本。不同的標本處理方法,可選擇直接冷凍,也可用保存液處理,常用標本保存液或者處理液為90%酒精、生理鹽水、福爾馬林溶液等。標本送檢細胞學、組織學、檢驗等檢測和評價。
[0055](6)再次插入導絲,連同針管,經內鏡鉗道按照上述方法進行穿刺活檢細胞和組織標本。活檢次數在常1-10次不等,經驗豐富的穿刺醫生只需要2-4次即可獲得實現診斷的標本。
[0056]實施例3:
[0057]經氣管內鏡超聲引導的氣管淋巴結活檢術:
[0058](I)穿刺針器械的規格為:管長160cm,針尖直徑為20ga,針管的針體段直徑為19ga,導絲直徑為21ga,金屬針管比塑料管長8cm。穿刺取樣時,注射器優選處于負壓狀態,負壓條件為5mL的抽吸空間,注射器活塞固定負壓之前,預留2mL的空氣。
[0059](2)依據氣管淋巴結分布圖譜,內鏡插至目的穿刺部位后,經鉗道插入塑料管,至穿刺部位后,用塑料管外固定器將塑料管固定在最佳長度位置(如距離門齒35cm處)。醫生一手持鏡,可同時輔助另一手操作位于V型部件的針管手柄和導絲手柄。或者有助手操作V型部件的針管手柄和導絲手柄。
[0060]以下步驟同實施例2第3-6步。
[0061]實施例4:
[0062]經內鏡直視下穿刺注射術:
[0063](I)取常規胃鏡,采用23ga穿刺針,針管的針體段直徑為22ga,導絲直徑24ga。全部拔出導絲,側通道直行封閉,將針管退回到塑料管內。
[0064](2)從內鏡鉗道插入穿刺管,抽吸足量供注射的試劑,接入直通道接口。
[0065](3)在注射目的位置附近將注射針推出,可見內鏡放大的刻度。
[0066](4)在注射的目的位置進針,如果是用于血管內注射,如對曲張的靜脈或者畸形的靜脈球注射,則在達到所需要的深度時,通過推注射器活塞,注入血管硬化劑如聚桂醇,試劑注射完畢后,原處留置數秒鐘,再緩慢拔出注射針;如果是用于粘膜下注射,隆起需要切除的病變組織,則將生理鹽水等隆起試劑注射至粘膜下,待病變隆起至所需高度時,停止注射,拔出注射針。
[0067]雖然在這里通過某個或某些特殊配置描述和闡明本發明,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所述細節,因為可能在專利要求范圍內有各種修改和結構變更,并不偏離發明精神。
[0068]本發明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該穿刺器械包括: V型部件,該V型部件包括側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針管連接部分,所述側通道部分內的側通道與所述直通道部分內的直通道于針管連接部分內部交匯,所述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用于封閉側通道的塑料封口,所述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設有與注射器活動連接的接口或連接器; 可曲塑料管,其一端與V型部件的針管連接部分相連接; 可屈針管,所述可屈針管的主體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內,可屈針管的遠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針尖,可屈針管的近端與V型部件的針管連接部分固定連接并使可屈針管與所述直通道沿直線相貫通; 導絲,所述導絲從V 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側通道以及可屈針管的內部,其與可屈針管內部活動連接; 外固定器,其設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用于調節或固定本穿刺器械的穿刺深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曲塑料管的長度為120cm~230cm,所述可曲塑料管的近端與V型部件連接,所述可曲塑料管的遠段為更易于彎曲的I~6cm長的彈簧管部件遠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屈針管為直徑17~25ga的金屬管或高分子材料管,其沿遠端至近端分為針尖段、針體段和針柄,所述針尖段長度為2cm-8cm,針尖段的直徑小于針體段,針柄上設有與V型部件針管連接部分相連接的螺紋、螺帽、梭形結構或扁平啞鈴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屈針管的工作長度比可曲塑料管的長度長2cm-10cm,其穿刺針尖為均一斜面或非均一斜面,所述可屈針管的遠段表面為粗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絲的橫截面為圓形或者不規則形狀,導絲從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側通道以及可屈針管內,其遠端為圓頭,導絲遠端位于金屬針管內,導絲近端固定連接于V型部件側通道外的導絲手柄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部件的側通道部分與直通道部分之間的夾角為10°~80°,所述側通道的軸線為直線或弧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內鏡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器為椎管型中空結構,其錐形尖部用于插入內鏡的鉗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圍,椎管型管體部側面設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絲釘。
【文檔編號】A61B17/34GK103654871SQ20121036276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王國本, 張發明 申請人:常州德天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