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骨刺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骨刺丸。
背景技術:
骨刺即骨質增生的俗稱,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病,關于本癥的命名,國內外尚未統一。多發生于45歲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用腰部活動的重體力勞動者及運動員易患此病,最常見于膝、髖、腰椎、頸椎、肘等關節。西藥治療骨刺存在療效不好,副作用大的缺陷。現提供一種治療骨刺的中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骨刺丸,它具有滋腎強骨和養血 舒筋的功效,標本兼治,療效好,無毒副作用。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骨刺丸,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熟地13-17、淫羊藿13-17、鹿角膠10-14、山萸肉8-12、赤芍6-10、炮山甲6-10,白芍4-8、土元8_12、骨碎補10-14、川斷6-10、制川烏4-8、沒藥6-10、丹參4-8、紅花1_5、鹿銜草1_5、威靈仙13-17、自然銅4_8。一種骨刺丸,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熟地15、淫羊藿15、鹿角膠12、山萸肉10、赤芍8、炮山甲8、白芍6、土元10、骨碎補12、川斷8、制川烏6、沒藥8、丹參6、紅花3、鹿銜草3、威靈仙15、自然銅6。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中藥具有滋腎強骨、養血舒筋、化瘀行滯的功效,對于骨刺引起的關節疼痛、活動不利具有很好的療效,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一種骨刺丸,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g)為熟地15、淫羊藿15、鹿角膠12、山萸肉10、赤芍8、炮山甲8、白芍6、土元10、骨碎補12、川斷8、制川烏6、沒藥8、丹參6、紅花3、鹿銜草
3、威靈仙15、自然銅6。稱取以上各原料組分粉碎成粉末狀,按照中藥丸劑的常規制法制成丸劑,每粒3_5g,每次服IOg,每日2次。為證明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吳某,男,52歲,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腰痛發涼,肢體關節疼痛酸楚,經X線查,膝關節骨刺。給予本發明中藥,服藥十日左右后,關節疼痛控制,I月后癥狀消失。病例二
李某,女,42歲,肘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痛勢較劇,局部冷痛,舌淡,薄白,脈弱雜,查肘關節骨剌。服上方40余日,疼痛得到控制,活動自如。病例三
王某,男,35歲,膝關節酸楚疼痛,腫脹,活動受限,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膩。經X線查,膝關節骨刺。服上方20余日,疼痛得到控制。
權利要求
1.一種骨刺丸,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熟地13-17、淫羊藿13-17、鹿角膠10-14、山萸肉8-12、赤芍6-10、炮山甲6-10,白芍4-8、土元8_12、骨碎補10-14、川斷6-10、制川烏4-8、沒藥6-10、丹參4-8、紅花1-5、鹿銜草1-5、威靈仙13-17、自然銅4_8。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骨刺丸,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熟地.15、淫羊藿15、鹿角膠12、山萸肉10、赤芍8、炮山甲8、白芍6、土元10、骨碎補12、川斷8、制川烏6、沒藥8、丹參6、紅花3、鹿銜草3、威靈仙15、自然銅6。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骨刺丸,其各原料組分的重量配比為熟地13-17、淫羊藿13-17、鹿角膠10-14、山萸肉8-12、赤芍6-10、炮山甲6-10、白芍4-8、土元8-12、骨碎補10-14、川斷6-10、制川烏4-8、沒藥6-10、丹參4-8、紅花1-5、鹿銜草1-5、威靈仙13-17、自然銅4-8。本發明中藥具有滋腎強骨、養血舒筋、化瘀行滯的功效,對于骨刺引起的關節疼痛、活動不利具有很好的療效,無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64GK102908449SQ20121036856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文中 申請人:陳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