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外敷藥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燒燙傷是由于火焰燒灼或高溫接觸等原因引起的人體組織損害,是一種復雜的外傷創傷性疾病,存在創面疼痛,組織易壞死,易感染,傷愈易留疤痕的情形。目前治療燒燙傷的藥物很多,主要分為中藥和西藥,但現有藥物也存在諸多缺點,如治療效果差,治療時間長,而且易留疤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不易留疤痕的治療燒燙傷的外敷中藥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分制成冰片30重量份,朱砂13重量份,白芨36重量份,白膠香10重量份,劉寄奴20重量份,生大黃15重量份,生地榆15重量份,地榆炭15重量份,煅石膏40重量份,煅爐甘石46重量份。生產上述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制作方法,其步驟是(I)混合碾研將中藥組分冰片、朱砂、白芨、白膠香、劉寄奴、生大黃、生地榆、地榆炭混合在一起碾研成為混合細末;(2)煅石膏和煅爐甘石研粉將煅石膏和煅爐甘石混合后研粉;(3)混合攪拌將上述步驟(I)獲得的混合細末和步驟(2)獲得的研粉放入容器攪拌均勻成為混合藥粉;(4)加香油攪拌將步驟(3)的混合藥粉加入香油調成糊狀中藥即可使用。上述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使用方法,將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外敷于患處,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四天為I療程,下次換藥時,在患處用鹽水清洗,將殘留藥物清理干凈后,再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重新外敷于患處,再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個療程步驟以此進行,直到患處完全結痂,不滲液體后停止用藥。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實踐證明,中藥治療燒燙傷強調整體治療,標本兼治。本發明燒燙傷外敷中藥僅由十付中藥成分組成,組分少,費用低,使用方法簡單,用藥時間短,不但療效顯著,而且傷口痊愈不留疤痕,飲食無禁忌。本發明外敷中藥的藥理分析如下(I)冰片,又名片腦、桔片,作為目赤腫痛,喉痹口瘡,瘡瘍腫痛,潰后不斂等用藥;(2)朱砂的主要成份為硫化汞,朱砂具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殺滅皮膚細菌和寄生蟲。(3)白芨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
(4)白膠香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的樹脂,具有活血,涼血,解毒,止痛功效。(5)劉寄奴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具有療傷止血,可用于瘡瘍和外傷出血。(6)生大黃具有祛瘀止血的作用。(7)生地榆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消腫斂瘡的作用。《藥物圖考》認為生地榆調敷湯火傷,疳瘡潰爛。(8)地榆炭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作用,是治療水火燙傷的藥物。(9)煅石膏具有收濕,清熱,生肌,斂瘡,止血作用。外治潰瘍不斂,濕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10)煅爐甘石主治收濕止癢斂瘡,用于治療潰瘍不斂,膿水淋漓,濕瘡,皮膚瘙 癢。具有防腐,收斂,用于治療皮膚炎癥或表面創傷。另外,本發明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整體上具有清熱解毒,消淤止痛的作用。許多燒傷病人用本方治療,具有效果顯著,而且不留疤痕的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分制成冰片30克,朱砂13克,白芨36克,白膠香10克,劉寄奴20克,生大黃15克,生地榆15克,地榆炭15克,煅石膏40克,煅爐甘石46克。上述中藥組分在中藥店均可購買,無特殊要求。生產上述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制作方法,其步驟是(I)混合碾研將上述中藥組分的冰片、朱砂、白芨、白膠香、劉寄奴、生大黃、生地榆、地榆炭混合在一起碾研,然后過50目篩子成為混合細末。(2)煅石膏和煅爐甘石研粉將煅石膏和煅爐甘石研粉,然后過100目篩子成為研粉。本實施例中藥組分冰片、朱砂、白芨、白膠香、劉寄奴、生大黃、生地榆、地榆炭的碾研,以及煅石膏和煅爐甘石研粉都采用中藥加工中使用的普通石頭碾子。(3)混合攪拌將上述步驟(I)獲得的混合細末和步驟(2)獲得的研粉放入容器,如塑料盆或不銹鋼盆,用勺子攪拌均勻成為混合藥粉;(4)加香油攪拌將步驟(3)的混合藥粉加入香油,本實施例每20克混合藥粉需要用I 2滴香油調成糊狀中藥即可使用。只有在外敷傷口時,混合藥粉才需要加香油攪拌。上述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使用方法,將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外敷于患處,每6小時在患處抹香油潤滑,每四天為I療程,下次換藥時,在患處用鹽水清洗,本實施例鹽水采用每500克白開水加20 30克食鹽充分溶解即可使用,本實施例用消毒醫用紗布用鹽水完全浸泡后,用濕潤的沾有鹽水的紗布直接擦洗涂有藥物的患處,直到將殘留藥物清理干凈即可。然后再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外敷于患處,所涂面積稍大于患處面積即可,再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個療程步驟以此進行,直到患處完全結痂,不滲液體為止,這時停止敷藥。停止敷藥2 3天患處結痂開始脫落,停止敷藥4 15天患處皮膚顏色由紅色逐漸恢復到周圍皮膚正常膚色,患處不留任何疤痕。本實施例外敷中藥和抹香油潤滑一般采用硬質桿體,如細竹枝經過雙氧水消毒后蘸取本發明糊狀中藥或香油涂抹患處。
使用本發明外敷中藥,對于燒燙傷具有明顯有效的治療效果,而且不留疤痕。病例治療結果如下I、山東省萊陽市大夼鎮辛某,因喝酒騎摩托車摔倒,發動機燙傷右腿,在醫院治療一個多月,無明顯治療效果,傷口發生嚴重潰瘍,用本發明外敷中藥12天痊愈,不留任何疤痕。2、山東省海陽市行村鎮孫某,因加工熟食,被熱水燙傷右手,在醫院治療無明顯效果,外敷本發明中藥4天痊愈,未留疤痕。3、山東省萊陽市萬第鎮崔某,在修配廠翻砂,鐵水不慎燒傷雙腳,經醫院治療20天后做植皮手術后壞死,醫院決定截肢,本人不同意,經外敷本發明中藥12天痊愈,未留疤痕。
4、山東省即墨市店集村辛某,因救木材廠火災,手和臉全部燒傷,經外敷本發明中藥4天痊愈,未留疤痕。5、山東省萊西市姜山二村李某,因救山火,被燒傷臉部,面積達80%,外敷本發明中藥8天痊愈,未留疤痕。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分制成冰片30重量份,朱砂13重量份,白芨36重量份,白膠香10重量份,劉寄奴20重量份,生大黃15重量份,生地榆15重量份,地榆炭15重量份,煅石膏40重量份,煅爐甘石46重量份。
2.生產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制作方法,其步驟是 (1)混合碾研將中藥組分冰片、朱砂、白芨、白膠香、劉寄奴、生大黃、生地榆、地榆炭混合在一起碾研成為混合細末; (2)煅石膏和煅爐甘石研粉將煅石膏和煅爐甘石混合后研粉; (3)混合攪拌將上述步驟(I)獲得的混合細末和步驟(2)獲得的研粉攪拌均勻成為混合藥粉; (4)加香油攪拌將步驟(3)的混合藥粉加入香油調成糊狀中藥即可使用。
3.一種燒燙傷外敷中藥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外敷于患處,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四天為I療程,下次換藥時,在患處用鹽水清洗,將殘留藥物清理干凈后,再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重新外敷于患處,再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個療程步驟以此進行,直到患處完全結痂,不滲液體后停止用藥。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燒燙傷外敷中藥,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藥組分制成冰片30份,朱砂13份,白芨36份,白膠香10份,劉寄奴20份,生大黃15份,生地榆15份,地榆炭15份,煅石膏40份,煅爐甘石46份。生產步驟是將冰片、朱砂、白芨、白膠香、劉寄奴、生大黃、生地榆、地榆炭混合在一起碾研;將煅石膏和煅爐甘石混合后研粉;攪拌均勻成為混合藥粉;混合藥粉加入香油調成糊狀中藥即可使用。使用方法將用香油調成的糊狀中藥外敷于患處,每6小時在患處加香油潤滑,每四天為1療程,換藥時,在患處用鹽水清洗,直到患處完全結痂,不滲液體后停止用藥。本發明中藥療效顯著,傷口痊愈不留疤痕,使用方法簡單,用藥時間短。
文檔編號A61P17/02GK102908524SQ20121044011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5日
發明者車延西, 車延愛 申請人:車延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