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治療重癥感冒高熱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具體為解表透邪、辛涼解表、清熱解毒、治療重癥感冒高熱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感冒均由病毒引起,當前治療感冒的藥物種類繁多,如常用的復方感冒片、感冒清等都是中藥加西藥(如阿斯匹林、撲熱息痛、撲爾敏等),常有嗜睡等副作用。而純中藥制劑如小柴胡顆粒、板蘭根沖劑、抗病毒沖劑等對重癥感冒高熱的退熱效果不夠理想。·自選方藥治療感冒、流感的臨床研究報道很多。如王清懷等[1]以辛涼解表法,自擬解熱回春飲(生石膏、金銀花、連翹、荊芥、防風、柴胡、川芎、獨活、菊花、薄荷、甘草);胡桂英等[2]以透清解毒法,用加減銀翹白虎湯(連翹、銀花、生石膏、杏仁、粳米、知母、淡豆豉、薄荷、生甘草);王子良等[3]以清熱解毒法,用溫熱清沖劑(生石膏、柴胡、黃芩、厚樸、重樓、公英、連翹、甘草)劉征利等[4]以清暑化濕法,用“香石清解”袋泡劑(香薷、金銀花、連翹、薄荷、荊芥、生石膏、甘草);張穎等M用通腑瀉熱法,以二花、連翹、桅子、黃芩、牛蒡子、厚樸、生大黃、甘草組方。以上報道,均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但由于治法比較單一,難以適應病毒性感冒證候表現復雜多變、易于兼夾為病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根據中醫藥理論,以辛涼清解治法為依據,工業化方法制備藥物組合物,既能保持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的風熱證(熱毒偏盛)或兼夾暑濕證候者療效,又方便患者攜帶、服用,具有解表透邪,清熱解毒,祛暑化濕之功。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該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20-100份、金銀花20-100份、熟大黃40-80份、石膏10-30份、知母40-80份、香薷40-80份、野菊花20-100份、青蒿40-80份、廣藿香40-80份。其中,所述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其優選的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30-90份、金銀花30-90份、熟大黃50-70份、石膏15-25份、知母50-70份、香薷50-70份、野菊花30-90份、青蒿50-70份、廣藿香50-70份。其中,所述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其更為優選的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60份、金銀花60份、熟大黃60份、石骨20份、知母60份、香薷60份、野菊花60份、青蒿60份、廣藿香60份。其中,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之一包括如下步驟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濾過;濾液減壓薄膜O. 08MPa、60-70°C濃縮至清膏;
e)步驟d)的清膏中加入步驟c)的揮發油和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檸檬酸混勻,制粒,烘干,包裝;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0.8%、8%、0· 5% ;其中,烘干時壓力O. 09MPa、溫度60°C ±5°C ;其中,按5g/袋分裝。其中,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之二包括如下步驟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稱取6倍揮發油量的β-環糊精制成80°C的飽和水溶液,邊攪拌邊加揮發油,并在80°C保溫條件下連續攪拌3小時,攪拌轉速為100r/min,得揮發油的β -環糊精包合物;
e)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
1.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10000r/min高速離心濾過;
f)將步驟e)的濾液打入貯液罐,啟動水泵調節適宜流速,調節相應閥門使膜組件進口壓力為O. 18MPa、出口壓力為O. 08MPa,打開滲透閥門,待平穩后進入正常有機膜超濾操,維持膜通量在18 30L/hr m2 Bar,60-70°C減壓薄膜濃縮至清膏;
g)步驟f)的清膏與步驟d)的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噴霧干燥;其過程為開啟進料閥,先噴入蒸餾水,調節噴入量,出風溫度調節在80±5°C后切換進料閥,選擇合適的進料量,使出風溫度穩定,每隔I 2小時取出收粉桶中干膏粉一次,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水分,控制含水量< 5. 0% ;觀察粉的性狀,若顏色深或帶有焦味,則取粉時間可短些(I I. 5小時);若顏色、氣味好,取粉時間也可長些(I. 5 2小時);控制噴霧干燥的干膏收率> 96%,干燥完收粉后,立即清洗、清場;
h)步驟g)的噴霧干燥的顆粒中加入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朽1檬酸混勻,用干式顆粒機制粒;其中,干式制粒工藝參數為壓片厚度2mm,壓力60kg/cm2,內部通水冷卻,將粉壓制成條形薄片搖擺式破碎,過16目一40目分級篩得顆粒;篩得細粉,再重復壓片制粒,直至全部制成顆粒為止;其中,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0. 8%、8%、0· 5%。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祛暑化濕,各原料藥的功效是
金銀花“清絡中風火濕熱,解瘟疫穢惡濁邪,自肝膽浮越風陽,治痙厥癲癇諸癥”(《重慶堂隨筆》),為《溫病條辨》銀翹散中之主藥,該藥不僅能清在衛之熱邪,即使邪入氣營、營分,亦能用之。大青葉“降火解毒,能使敗血分歸經絡,愈疔腫金瘡,追鱉瘕脹痛,解百藥諸毒,止瘟疫熱狂,消赤眼暴發,退小兒壯熱”(《得配本草》)。張山雷在《本草正義》中說“藍草,味
苦性寒,為清熱解毒之上品,專主溫邪熱痛,實熱蘊結,及癰瘍腫毒等癥......又凡苦寒之物,
其性多燥,尚有熱盛津枯之痛,苦寒在所顧忌,而藍之鮮者,大寒勝熱而為燥,成為清火隊中馴良品也。”
石膏《別錄》云“除時氣,頭痛身熱,三焦火熱,皮膚熱,腸胃中膈氣,解肌發汗,止消渴煩逆,腹脹暴氣喘息,咽熱。”張錫純謂“其性涼而能散,有通表解肌之力,為清陽明胃腑實熱之圣藥,無論內傷、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臟腑有實熱者,用之亦效。”《神農本草經》謂其“微寒,其寒涼之力遠遜于黃連、龍膽草、知母、黃柏等藥,其退熱之功效則遠過于諸藥。蓋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實熱,斷無傷人之理,且放膽用之,亦斷無不退熱之理。”
知母,張元素謂之“涼心去熱,治陽明火熱,瀉陽明腎經火,熱厥頭痛,下痢腹痛,喉中腥臭。”(引自《綱目》)。·
香薷,繆希雍在《本草經疏》中說“香薷,辛散溫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氣。霍亂腹痛,吐下轉筋,多由夏月過食生冷,外邪與內傷相并而作。辛溫通氣,則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本草正義》亦云“昔人每謂此物為治暑要藥者,亦指暑月受涼,外寒閉其內熱,有發熱惡寒頭痛等證,則香薷通陽解表,是其專職,而又能導水利濕,更與暑月濕熱郁蒸,膀胱不利者相合,非謂暑天百物,香薷一物能通治也。”野菊花《綱目》云“治癰腫、疔毒、瘰瘍、目艮癔”《山西中藥志》“疏風熱,清頭目,降火解毒,治諸風眩暈,頭痛目赤,腫毒。”
青蒿,陳士鐸謂“青蒿,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熱之火,泄火熱而不耗氣血”(《本草新編》)徐大椿“青蒿葉,除煩清暑,退熱除蒸,為勞熱、暑熱專藥。”(《藥性切用》)。廣藿香,《本草述》說“散寒濕、暑濕、郁熱、濕熱。治外感寒邪,內傷飲食,或飲食傷冷濕滯,山嵐瘴氣,不伏水土,寒熱作瘧等病。”
野菊花,《本草拾遺》曰“主寒熱瘴瘧,痰飲,疔腫,內癥濕滯,小兒丹毒,發熱狂痛,大腹痞滿,身面氣腫,熱痢,蛇犬咬,癰疽等毒。”
大黃,《醫學發明》說“大黃之苦寒,能走而不守,泄血閉也。血閉者,謂胃中粗穢有形之物,閉塞者也。陽明病,胃家實是也。日晡潮熱,大渴躁作。有形之物,故泄其大便,使通和汗出而愈矣。”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體外實驗表明,金銀花煎劑及醇浸泡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腦膜炎雙球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銀花水煎劑(I :20)在有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組織培養上,對流感病毒、孤兒病毒、瘡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金銀花在細胞外有明顯抑制柯薩奇及孤兒病毒的作用;2.具有抗毒作用腹腔注射金銀花注射液7. 5g/Kg能使接受LD50的綠膿桿菌內毒素中毒的家兔有治療作用;3.具有抗炎、解熱作用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液O. 25g/Kg,能抑制角叉菜膠所致的大鼠足跖腫脹;大鼠腹腔注射金銀花提取液8g/Kg,每日2次,連續6日,對巴豆油肉芽腫的炎性滲出和肉芽組織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并有明顯解熱作用;大青葉對流感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大青葉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大腸桿菌、流感桿菌、白喉桿菌以及痢疾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經體內、體外實驗發現大青葉有抗大腸桿菌0111B4內毒素作用;野菊花有抗病毒、抗菌作用,體外試驗野菊花I :80能延緩孤兒病毒(ECHOll)感染后的細胞病變;煎劑I :320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有抑制作用;青蒿有抗病毒抗菌作用,青蒿中的谷留醇和豆留醇具有抗病毒作用,青蒿素有抗流感病毒A3型79-2株的作用;青蒿水煎液對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桿菌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野菊花《全國中草藥匯編》報道能治療流行性感冒,《中華本草精華本》現代臨床研究表明,能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這些實施例不能理解為是對技術方案的限制。實施例I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20份、金銀花20份、熟大黃40份、石膏10份、知母40份、香薷40份、野菊花20份、青蒿40份、廣藿香4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濾過;濾液減壓薄膜O. 08MPa、60°C濃縮至清膏;
e)步驟d)的清膏中加入步驟c)的揮發油和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檸檬酸混勻,制粒,烘干,包裝;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0.8%、8%、0· 5% ;其中,烘干時壓力O. 09MPa、溫度55°C ;其中,按5g/袋分裝。實施例2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60份、金銀花60份、熟大黃60份、石膏20份、知母60份、香薷60份、野菊花60份、青蒿60份、廣藿香6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
1.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濾過;濾液減壓薄膜O. 08MPa、65°C濃縮至清膏;
e)步驟d)的清膏中加入步驟c)的揮發油和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檸檬酸混勻,制粒,烘干,包裝;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O.8%、8%、0· 5% ;其中,烘干時壓力O. 09MPa、溫度60°C ;其中,按5g/袋分裝。實施例3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100份、金銀花100份、熟大黃80份、石膏30份、知母80份、香薷80份、野菊花100份、青蒿80份、廣藿香8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濾過;濾液減壓薄膜O. 08MPa、70°C濃縮至清膏;
e)步驟d)的清膏中加入步驟c)的揮發油和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檸檬酸混勻,制粒,烘干,包裝;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0.8%、8%、0· 5% ;其中,烘干時壓力O. 09MPa、溫度65V ;其中,按5g/袋分裝。實施例4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30份、金銀花30份、熟大黃50份、石膏15份、知母50份、香薷50份、野菊花30份、青蒿50份、廣藿香5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稱取6倍揮發油量的β-環糊精制成80°C的飽和水溶液,邊攪拌邊加揮發油,并在80°C保溫條件下連續攪拌3小時,攪拌轉速為100r/min,得揮發油的β -環糊精包合物;
e)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
1.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10000r/min高速離心濾過;
f)將步驟e)的濾液打入貯液罐,啟動水泵調節適宜流速,調節相應閥門使膜組件進口壓力為O. 18MPa、出口壓力為O. 08MPa,打開滲透閥門,待平穩后進入正常有機膜超濾操,維持膜通量在18L/hr m2 Bar,60°C減壓薄膜濃縮至清膏;
g)步驟f)的清膏與步驟d)的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噴霧干燥;其過程為開啟進料閥,先噴入蒸餾水,調節噴入量,出風溫度調節在75°C后切換進料閥,選擇合適的進料量,使出風溫度穩定,每隔I 2小時取出收粉桶中干膏粉一次,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水分,控制含水量< 5. 0% ;觀察粉的性狀,若顏色深或帶有焦味,則取粉時間可短些(I
I.5小時);若顏色、氣味好,取粉時間也可長些(I. 5 2小時);控制噴霧干燥的干膏收率^ 96%,干燥完收粉后,立即清洗、清場;
h)步驟g)的噴霧干燥的顆粒中加入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朽1檬酸混勻,用干式顆粒機制粒;其中,干式制粒工藝參數為壓片厚度2mm,壓力60kg/cm2,內部通水冷卻,將粉壓制成條形薄片搖擺式破碎,過16目分級篩得顆粒;篩得細粉,再重復壓片制粒,直至全部制成顆粒為止;其中,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O. 8%、8%、0· 5%ο實施例5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60份、金銀花60份、熟大黃60份、石膏20份、知母60份、香薷60份、野菊花60份、青蒿60份、廣藿香6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稱取6倍揮發油量的β-環糊精制成80°C的飽和水溶液,邊攪拌邊加揮發油,并在80°C保溫條件下連續攪拌3小時,攪拌轉速為100r/min,得揮發油的β -環糊精包合物;
e)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
I.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10000r/min高速離心濾過;
f)將步驟e)的濾液打入貯液罐,啟動水泵調節適宜流速,調節相應閥門使膜組件進口壓力為O. 18MPa、出口壓力為O. 08MPa,打開滲透閥門,待平穩后進入正常有機膜超濾操,維持膜通量在24L/hr m2 Bar, 65°C減壓薄膜濃縮至清膏;
g)步驟f)的清膏與步驟d)的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噴霧干燥;其過程為開啟進料閥,先噴入蒸餾水,調節噴入量,出風溫度調節在80°C后切換進料閥,選擇合適的進料量,使出風溫度穩定,每隔I 2小時取出收粉桶中干膏粉一次,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 定水分,控制含水量< 5. 0% ;觀察粉的性狀,若顏色深或帶有焦味,則取粉時間可短些(I
I.5小時);若顏色、氣味好,取粉時間也可長些(I. 5 2小時);控制噴霧干燥的干膏收率^ 96%,干燥完收粉后,立即清洗、清場;
h)步驟g)的噴霧干燥的顆粒中加入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朽1檬酸混勻,用干式顆粒機制粒;其中,干式制粒工藝參數為壓片厚度2mm,壓力60kg/cm2,內部通水冷卻,將粉壓制成條形薄片搖擺式破碎,28目分級篩得顆粒;篩得細粉,再重復壓片制粒,直至全部制成顆粒為止;其中,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O. 8%、8%、0· 5%ο實施例6 :依以下步驟制備藥物組合物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90份、金銀花90份、熟大黃70份、石膏25份、知母70份、香薷70份、野菊花90份、青蒿70份、廣藿香70份,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稱取6倍揮發油量的β-環糊精制成80°C的飽和水溶液,邊攪拌邊加揮發油,并在80°C保溫條件下連續攪拌3小時,攪拌轉速為100r/min,得揮發油的β -環糊精包合物;
e)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
I.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10000r/min高速離心濾過;
f)將步驟e)的濾液打入貯液罐,啟動水泵調節適宜流速,調節相應閥門使膜組件進口壓力為O. 18MPa、出口壓力為O. 08MPa,打開滲透閥門,待平穩后進入正常有機膜超濾操,維持膜通量在30L/hr m2 Bar, 70°C減壓薄膜濃縮至清膏;
g)步驟f)的清膏與步驟d)的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噴霧干燥;其過程為開啟進料閥,先噴入蒸餾水,調節噴入量,出風溫度調節在85°C后切換進料閥,選擇合適的進料量,使出風溫度穩定,每隔I 2小時取出收粉桶中干膏粉一次,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水分,控制含水量< 5. 0% ;觀察粉的性狀,若顏色深或帶有焦味,則取粉時間可短些(I
I.5小時);若顏色、氣味好,取粉時間也可長些(I. 5 2小時);控制噴霧干燥的干膏收率^ 96%,干燥完收粉后,立即清洗、清場;h)步驟g)的噴霧干燥的顆粒中加入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朽1檬酸混勻,用干式顆粒機制粒;其中,干式制粒工藝參數為壓片厚度2mm,壓力60kg/cm2,內部通水冷卻,將粉壓制成條形薄片搖擺式破碎,過40目分級篩得顆粒;篩得細粉,再重復壓片制粒,直至全部制成顆粒為止;其中,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 O. 8%、8%、0· 5%ο本發明的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的藥效學試驗
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由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研制提供。每袋(5g)所含生藥量為40. 3g。實驗中動物所使用的藥物劑量,是根據在臨床上使用劑量換算而成,在臨床上用量是成人每日服用3次,每次5g,每日服用15g,相當于生藥量120. 9g。按成人體重60kg計,臨床每日服用相當于生藥量2.01g / kg。以下實驗動物所用藥物劑量均參照此劑量,且均為生藥量。試驗I :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數的影響[1]
試驗目的觀察受試藥物對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數的影響,確定藥物是否有抗病毒作用。試驗對照(1)模型組選用蒸餾水;⑵陽性藥物組選用病毒唑,因其為目前常用而有效的藥物。試驗分組與劑量
⑴空白對照組蒸餾水。(2)模型組蒸餾水。(3)陽性藥物組0.35%病毒唑溶液(O. 07g / kg)。(4)低劑量組112. 5%熱毒凈顆粒混懸液(45. Og / kg)。(5)高劑量組225.0%熱毒凈顆粒混懸液(22. 5g / kg)。給藥容積20ml / kg ο給藥途徑口服灌胃給藥(i g )。在劑量為22. 5g / kg、45g / kg時,明顯降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數值,經統計學處理,與模型組相比,有顯著性意義(P < 0.01)。見表I。取健康KM小鼠,早 各半,體重17 20g。隨機分為4組,即模型組、病毒唑陽性藥物組、熱毒凈顆粒高、低2個劑量組。每天灌胃給藥I次。各組動物給藥2天后,在乙醚淺麻醉后,以3 LD5tl流感病毒(FM1)液滴鼻感染。待其自然蘇醒后,繼續給藥,連續4天(共給藥6天)。另設I空白對照組。第5天稱量體重后,解剖取鼠肺稱重,逐個計算肺指數,并求出肺指數抑制率,采用組間t檢驗法與模型組進行顯著性測定比較。肺指數=肺重(g)/體重(g) X 10
模型組平均肺指數-給藥組平均肺指數
肺指數抑制率(%)= - X 100 %
模型組平均肺指數 表I對感染流感病毒小鼠肺指數的影響(X 土 S )
權利要求
1.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20-100份、金銀花20-100份、熟大黃40-80份、石膏10-30份、知母40-80份、香薷40-80份、野菊花20-100份、青蒿40-80份、廣藿香40-80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30-90份、金銀花30-90份、熟大黃50-70份、石膏15-25份、知母50-70份、香薷50-70份、野菊花30-90份、青蒿50-70份、廣藿香50-70份。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60份、金銀花60份、熟大黃60份、石膏20份、知母60份、香薷60份、野菊花60份、青蒿60份、廣藿香60份。
4.制備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該制備方法之一包括如下步驟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I. 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濾過;濾液減壓薄膜O. 08MPa、60-70°C濃縮至清膏; e)步驟d)的清膏中加入步驟c)的揮發油和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檸檬酸混勻,制粒,烘干,包裝;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0.8%,8%,O. 5%;其中,烘干時壓力O. 09MPa、溫度60°C ±5°C ;其中,按5g/袋分裝。
5.制備權利要求I所述的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是該制備方法之二包括如下步驟 a)按重量份數稱取各原料藥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備用; b)取步驟a)的石膏粉碎成粗粉,過2號篩,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雙層布袋濾過,濾液濃縮,烘干,粉碎成細粉; c)取步驟a)的香薷、野菊花、廣藿香、青蒿,加水浸潤30分鐘,水蒸汽蒸餾,提取揮發油4h,藥渣和揮發油備用; d)稱取6倍揮發油量的β-環糊精制成80°C的飽和水溶液,邊攪拌邊加揮發油,并在80°C保溫條件下連續攪拌3小時,攪拌轉速為100r/min,得揮發油的β -環糊精包合物; e)步驟c)的藥渣與步驟a)的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知母混合,加10倍量水,煎煮1.5小時,雙層布袋濾過;藥渣再加5倍量水,煎煮I. O小時,10000r/min高速離心濾過; f)將步驟e)的濾液打入貯液罐,啟動水泵調節適宜流速,調節相應閥門使膜組件進口壓力為0. 18MPa、出口壓力為0. 08MPa,打開滲透閥門,待平穩后進入正常有機膜超濾操,維持膜通量在18 30L/hr m2 Bar,60-70°C減壓薄膜濃縮至清膏;g)步驟f)的清膏與步驟d)的揮發油的β-環糊精包合物混勻,噴霧干燥;其過程為開啟進料閥,先噴入蒸餾水,調節噴入量,出風溫度調節在80±5°C后切換進料閥,選擇合適的進料量,使出風溫度穩定,每隔I 2小時取出收粉桶中干膏粉一次,用快速水分測定儀測定水分,控制含水量< 5. 0% ;觀察粉的性狀,若顏色深或帶有焦味,則取粉時間可短些,I I. 5小時;若顏色、氣味好,取粉時間也可長些,I. 5 2小時;控制噴霧干燥的干膏收率^ 96%,干燥完收粉后,立即清洗、清場; h)步驟g)的噴霧干燥的顆粒中加入步驟b)的石膏細粉得混合物,再加入甜蜜素、糊精、朽1檬酸混勻,用干式顆粒機制粒;其中,干式制粒工藝參數為壓片厚度2mm,壓力60kg/cm2,內部通水冷卻,將粉壓制成條形薄片搖擺式破碎,過16目一4 0目分級篩得顆粒;篩得細粉,再重復壓片制粒,直至全部制成顆粒為止;其中,其中,甜蜜素、糊精、檸檬酸分別為混合物總量的O. 8%、8%、0· 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清熱解毒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該清熱解毒的藥物組合物由下述原料藥制成大青葉、金銀花、熟大黃、石膏、知母、香薷、野菊花、青蒿、廣藿香;原料藥按重量份數計為大青葉20-100份、金銀花20-100份、熟大黃40-80份、石膏10-30份、知母40-80份、香薷40-80份、野菊花20-100份、青蒿40-80份、廣藿香40-80份。本發明根據中醫藥理論,以辛涼清解治法為依據,工業化方法制備藥物組合物,既能保持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的風熱證(熱毒偏盛)或兼夾暑濕證候者療效,又方便患者攜帶、服用,具有解表透邪,清熱解毒,祛暑化濕之功。
文檔編號A61K36/8964GK102908498SQ20121044962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2日
發明者顧海成, 滕奇 申請人:江蘇正大清江制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