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
背景技術:
高速發展的社會、生活環境的惡化以及隨著人們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再加之來自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壓力,好多人處于長期身體過度疲勞的狀態,人體體質比較虛弱,抵抗力降低,無法抵抗外來病毒侵襲,中醫學認為風,寒,暑,濕,燥,火為外來毒邪,在侵入人體后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一般這幾種毒邪多夾雜而生,若感受了風邪同時伴有火邪,即容易產生風熱邪毒,風熱邪毒侵襲到人體咽喉部位容易導致咽喉腫痛、聲音撕啞,即西醫所講的急性咽喉炎。現檢索到2004年11月10日公開,公開號為CN 1544069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治療急性咽喉炎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該發明所述的原料重量配比為金銀花115-135份、連翹115-135份、玄參115-135份、板藍根115-135份、赤芍40-60份、黃芩65-85份、桑葉40-60份、菊花40-60份、前胡40-60份、苦杏仁40-60份、牛蒡子40-60份、澤瀉40-60份、胖大海40-60份、僵蠶40-60份、蟬蛻40-60份、木蝴蝶40-60份,該發明由上述藥材組成,可制成丸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或軟膠囊等,所得制劑用于風熱邪毒初期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撕啞,即急性咽喉炎,但是對感受風熱邪毒時間較長者的療效不是很顯著。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復方提取物由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經過70%乙醇回流提取制得,可單獨或與板藍根細粉和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制成制劑,該種制劑在中醫理論的指導原則下重于治本,按辯證分型法用藥,通過疏風清熱、利咽開音達到治療目的,其質量可靠、療效確切,且臨床藥效學試驗效果顯著提高,無任何毒副作用,可以是藥劑學上所述的任一種劑型,多制成片劑、顆粒劑和膠囊劑等口服固體制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該發明的具體方案如下
中藥復方提取物由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制成,其制備方法如下
(1)取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混合粉碎成粗粉;
(2)將步驟(I)所得混合粗粉分別加10倍量、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溫度為60°C時相對密度為I. 10 I. 15的浸膏;
(3 )將步驟(2 )所得浸膏噴霧干燥,制成復方提取物。上述復方提取物或該復方提取物與板藍根細粉和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制成任一種藥劑學上所述的劑型。利用該復方提取物制成片劑、顆粒劑和膠囊劑
(I) 片劑
由片芯和包衣層組成,二者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片芯97% 99%
包衣層1% 3%
其中片芯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硬脂酸鎂組成,各組份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復方提取物12% 98%
板藍根細粉O 62%
麩炒僵蠶細粉O 25%
硬脂酸鎂1% 2%
片劑的制備方法如下
①片芯的制備將該復方提取物與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均勻,用純化水噴霧制粒,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得片芯;
②包衣將歐巴代胃溶型包衣粉配成1%水溶液,待片芯置于包衣鍋內預熱后,開始包衣,片芯增重1% 3%。(2)顆粒劑
顆粒劑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蔗糖粉和糊精組成,各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為
復方提取物7. 2% 60%
板藍根細粉O 16. 3%
麩炒僵蠶細粉O 6. 5%
蔗糖粉30% 56%
糊精10% 14%
顆粒劑制備方法如下
將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蔗糖粉和糊精混合均勻,以純化水為黏合劑噴霧制粒,整粒,即得。(3)膠囊劑
膠囊劑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淀粉組成,各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
為
復方提取物14. 3% 100%
板藍根細粉O 61%
麩炒僵蠶細粉O 24. 5%
淀粉O O. 2%
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
將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淀粉混合均勻,以純化水為黏合劑噴霧制粒,整粒,裝膠囊,即得。本發明以中藥復方提取物為主要制劑原料,可以單獨制成藥劑學上任一種劑型,亦可以與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合用制成片劑、顆粒劑和膠囊劑等中藥常規制劑,通過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機理達到治療目的,其臨床藥效學試驗效果顯著提高,且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和動物藥學實驗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本發明所列實施例不應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復方提取物的制備
(1)取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混合粉碎成粗粉;
(2)將步驟(I)所得混合粗粉分別加10倍量、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溫度為60°C時相對密度為I. 10 I. 15的浸膏;
(3)將步驟(2)所得浸膏噴霧干燥,制成復方提取物。實施例I 片劑I:
權利要求
1.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該中藥復方提取物由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制成,其制備方法如下 (1)取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混合粉碎成粗粉; (2)將步驟(I)所得混合粗粉分別加10倍量、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溫度為60°C時相對密度為I. 10 I. 15的浸膏; (3 )將步驟(2 )所得浸膏噴霧干燥,制成復方提取物。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復方提取物單獨或與板藍根細粉和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制成任一種藥劑學上所述的劑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的制劑為片劑、顆粒劑和膠囊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的片劑由片芯和包衣層組成,二者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片芯97% 99% 包衣層1% 3% 其中片芯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硬脂酸鎂組成,各組份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 復方提取物12% 98% 板藍根細粉O 62% 麩炒僵蠶細粉O 25% 硬脂酸鎂1% 2% 包衣層薄膜衣材料為歐巴代胃溶型包衣粉。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劑制備方法如下 (1)片芯的制備將該復方提取物與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均勻,用純化水噴霧制粒,整粒,加入硬脂酸鎂混勻,壓片,得片芯; (2)包衣將歐巴代胃溶型包衣粉配成1%水溶液,待片芯置于包衣鍋內預熱后,開始包衣,片芯增重1% 3%。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的顆粒劑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蔗糖粉和糊精組成,各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為 復方提取物7. 2% 60% 板藍根細粉O 16. 3% 麩炒僵蠶細粉O 6. 5% 蔗糖粉30% 56% 糊精10% 14% 。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顆粒劑制備方法如下 將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蔗糖粉和糊精混合均勻,以純化水為黏合劑噴霧制粒,整粒,即得。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的膠囊劑由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淀粉組成,各組份所占重量百分比為 復方提取物14. 3% 100% 板藍根細粉O 61% 麩炒僵蠶細粉O 24. 5% 淀粉O O. 2% 。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膠囊劑制備方法如下 將復方提取物、板藍根細粉、麩炒僵蠶細粉和淀粉混合均勻,以純化水為黏合劑噴霧制粒,整粒,裝膠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的中藥復方提取物及其制劑,中藥復方提取物由13%金銀花、13%連翹、13%玄參、11%黃芩、5%桑葉、5%菊花、5%牛蒡子、5%蟬蛻、5%赤芍、5%苦杏仁、5%前胡、5%胖大海、5%木蝴蝶和5%澤瀉制成,以該中藥復方提取物為主要制劑原料,通過單獨或與板藍根細粉和麩炒僵蠶細粉混合制成片劑、顆粒劑和膠囊劑等中藥常規制劑,所得制劑質量穩定可靠,臨床藥效學試驗效果顯著提高,能夠有效治療陰虛肺熱引起的咽喉腫痛,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9/16GK102973746SQ2012105502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8日
發明者黃小華, 付彬, 石麗, 張 浩 申請人:西安碑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