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及散熱針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及散熱針頭。
背景技術:
激光治療早期主要用于術中肝癌切除,以后發展為B超引導下經皮穿刺插入光導纖維針至腫瘤間質內,光導纖維距離為1 1. 5厘米,中央受熱區溫度可達50~60攝氏度,使腫瘤組織變性壞死。但是由于燒灼腫瘤組織需要一定時間,而激光持續燒灼使得細胞組織氣化產生高溫氣霧,如果不能迅速散熱,溫度可高達幾百度,很容易因溫度過高所造成的組織炭化而影響熱量的均勻分布,并造成正常細胞的損傷甚至壞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能夠迅速散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包括護套管,其特征在于該護套管的管壁設置有多個吸熱孔,所述護套管前端設置有金屬針頭,所述護套管后端設置有負壓抽取部件,該部件上設置有負壓泵連接口。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為喇叭狀,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小口端與護套管后端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大口端四周封閉,中部設有一光纖穿孔。所述護套管前部的外徑均逐步減小,所述護套管的前端與金屬針頭的后端光滑連接,金屬針頭與護套管形成一體化的散熱結構。所述金屬針頭的前端設有尖角,金屬針頭內設置有光纖通道,所述光纖通道的內徑為2 4_,金屬針頭的后部設置有吸熱孔。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護套管的內徑為rSmm,所述金屬針頭的前端尖角為30~75度,金屬針頭內設置有光纖通道,所述光纖通道的內徑為2 4mm。所述吸熱孔為橢圓形或長圓形,所述多個吸熱孔分布在護套管的前部兩側,所述吸熱孔的長度為Γ7πιπι,寬度為2 4mm。負壓泵連接口設置在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側壁。光纖依次穿過負壓抽取部件、護套管和金屬針頭,所述光纖與負壓抽取部件的大口端的光纖穿孔密封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側壁的負壓泵連接口通過管道與負壓泵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針頭,能夠迅速散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針頭,包括金屬針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頭前端設有尖角,中心設置有光纖通道,金屬針頭的后部設置有吸熱孔。所述金屬針頭的光纖通道內徑為2 4_,所述金屬針頭的前端尖角為30~75度,所述金屬針頭的后端外徑為3~5mm,所述金屬針頭的長度為1~1. 5cm。使用時,啟動負壓泵,將負壓抽取部件內的氣體吸出,護套管外的氣體通過管壁的開口進入護套管內,并補入負壓抽取部件內。這樣就可以將激光燒灼細胞組織氣化產生的高溫氣霧及時吸走,避免了因燒灼溫度升高,造成正常細胞壞死。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最大限度地排出高溫氣霧,避免因燒灼溫度過高而造成正常細胞損傷甚至壞死。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包括護套管2,其特征在于該護套管2的管壁設置有多個吸熱孔7,所述護套管2前端設置有金屬針頭1,所述護套管2后端設置有負壓抽取部件3,該部件上設置有負壓泵連接口 4。所述護套管的前端與金屬針頭I的后端光滑連接,在金屬針頭I內設置有光纖通道,金屬針頭I的前端尖角α為3(Γ75度,在金屬針頭I的后部(即尖角之后部位)也可設置有吸熱孔7。在護套管的前部至金屬針頭后部共rScm長度范圍內均設置有吸熱孔。該金屬針頭I為特制針頭,其前端設有尖角,可用于穿刺,該金屬針頭I內部設有光纖通道,用于激光治療的光纖可通過該光纖通道穿過該金屬針頭1,該金屬針頭I還設置有吸熱孔7,配合光纖通道在金屬針頭前端的開口以及后面的吸熱套管和負壓抽取部件,可最大限度地抽取激光治療時產生的高溫氣霧,起到盡快散熱的效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護套管2采用硬性四氟管,所述金屬針頭內光纖通道的內徑為2 4mm,金屬針頭后端的外徑為3飛mm,所述護套管2中后部的內徑為rSmm,所述護套管2的外徑為6 10mm,所述護套管2前部的內外徑均逐步減小,使得所述護套管2前端的內徑和外徑與金屬針頭后端的內徑和外徑相配合,形成光滑連接。所述護套管2管壁開設有橢圓形或長圓形的吸熱孔7 ,每一吸熱孔的長度為Γ7πιπι,寬度為2 4mm。為了散熱均勻,所述吸熱孔7應均布在護套管2的前部兩側。金屬針頭I后部的吸熱孔則可根據金屬針頭I的大小設置,均布在金屬針頭的兩側。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為喇叭狀,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的小口端與護套管2后端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的大口端四周封閉,中部設有一光纖穿孔。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可采用硅膠制成,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與護套管2之間應采用密封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的側壁對稱設置有兩個負壓泵連接口 4。光纖8依次穿過負壓抽取部件3、護套管2和金屬針頭1,所述光纖8與負壓抽取部件3的大口端的光纖穿孔密封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3側壁的至少兩個負壓泵連接口 4通過管道5與負壓泵6連接。在負壓抽取部件4的大口端中部的光纖穿孔內可設置密封圈或者其他密封結構來保證其與光纖之間連接的密封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包括護套管,其特征在于該護套管的管壁設置有多個吸熱孔,所述護套管前端設置有金屬針頭,所述護套管后端設置有負壓抽取部件,該部件上設置有負壓泵連接口。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為喇叭狀,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小口端與護套管后端連接,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大口端四周封閉,中部設有一光纖穿孔,負壓泵連接口設置在所述負壓抽取部件的側壁。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套管前部的外徑均逐步減小,所述護套管的前端與金屬針頭的后端光滑連接,金屬針頭與護套管形成一體化的散熱結構。
4.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頭的前端設有尖角,金屬針頭內設置有光纖通道,所述光纖通道的內徑為2 4_,金屬針頭的后部設置有吸熱孔。
5.按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熱孔為橢圓形或長圓形,所述多個吸熱孔分布在護套管的前部兩側。
6.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針頭,包括金屬針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頭前端設有尖角,中心設置有光纖通道,金屬針頭的后部設置有吸熱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散熱針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針頭的光纖通道內徑為2 4_,所述金屬針頭的前端尖角為3(Γ75度,所述金屬針頭的后端外徑為3 5mm,所述金屬針頭的長度為1. 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激光治療的散熱裝置,包括護套管,其特征在于該護套管的管壁設置有多個吸熱孔,所述護套管前端設置有金屬針頭,所述護套管后端設置有負壓抽取部件,該部件上設置有負壓泵連接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取高溫氣霧,避免因燒灼溫度過高而造成正常細胞損傷甚至壞死。
文檔編號A61B18/22GK202859296SQ201220521720
公開日2013年4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2日
發明者徐重人 申請人:上海菲捷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