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縫合線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用具,具體地涉及一種縫合線容器。
背景技術:
在外科手術中,需要使用各種不同類型的縫合線,由于使用的場合的不同,這些縫合線的粗細差別很大,現有技術中沒有合適的設備放置不同的縫合線,從而對外科手術過程帶來不變;另外一個方面,由于現有的縫合線放置設備不具有潤滑作用,從而造成縫合線放置一段時間后性能出現改變,影響手術操作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問題而設計的一種手術用縫合線容器,可將不同的縫合線分開放置,且能根據手術需要對縫合線長時間保濕或潤滑,避免線束被污染。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縫合線容器,其包括容器本體和容器本體封閉蓋,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與所述容器本體相連接,所述容器本體內設置有阻礙物,以使所述容器本體被分割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一海綿墊,所述第二區域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二海綿墊;所述阻礙物以及所述容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有不同大小的開口部;所述第一海綿墊吸附有生理鹽水,所述第二海綿墊吸附有潤滑劑;在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上設置有觀察窗口,所述觀察窗口的位置與所述阻礙物上的開口部的位置對應;以及在所述觀察窗口上設置透明材料密封該觀察窗口。利用所述觀察窗口可以觀察在所述縫合線容器內的縫合線的數量等。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進了縫合線的放置環境,提高了使用縫合線的效率,從而,提聞了手術質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容器本體,2.容器本體封閉蓋,3.阻礙物,4.第一區域,5.第二區域,6/7.第一海綿墊,8/9.第二海綿墊,10.手術用縫合線。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包括容器本體I和容器本體封閉蓋2,容器本體I內有一阻礙物3,阻礙物3及容器本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不同大小的開口部,用于放置不同大小的縫合線10,以使縫合線相互分開,以便于拾取縫合線,提高手術效率。容器本體I內被阻礙物3分成第一區域4和第二區域5,每個區域內各有兩塊海綿墊,所述第一區域4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一海綿墊6、7,所述第二區域5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二海綿墊8、9,第一海綿墊吸附有生理鹽水,第二海綿墊吸附有潤滑劑(滿足特殊手術需要,使線束順利通過組織,以減少穿過組織時的損傷)。使用時將縫合線分別經過左右側壁及阻礙物3上相對應的開口部放置于海綿墊之間,蓋上容器本體封閉蓋2,能長時間保持縫合線的濕潤。并且縫合線在縫合線容器內,不會被手術病人的體液污染,保證了手術質量。并且,在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上設置有觀察窗口 11,所述觀察窗口 11的位置與所述阻礙物上的開口部的位置對應;以及在所述觀察窗口 11上設置透明材料密封該觀察窗口 11,利用所述觀察窗口可以觀察在所述縫合線容器內的縫合線的數量等,從而大大提供了操作過程中的便利性。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僅通過例子描述并且其可以這樣理解,即可以進行修改和添加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縫合線容器,其包括容器本體(I)和容器本體封閉蓋(2),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2)與所述容器本體(I)相連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本體(2)內設置有阻礙物(3),以使所述容器本體(2)被分割成第一區域(4)和第二區域(5),所述第一區域(4)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一海綿墊出、7),所述第二區域(5)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二海綿墊(8、9); 所述阻礙物(3)以及所述容器本體(I)的側壁上設置有不同大小的開口部; 所述第一海綿墊吸附有生理鹽水,所述第二海綿墊吸附有潤滑劑; 在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上設置有觀察窗口(11),所述觀察窗口(11)的位置與所述阻礙物上的開口部的位置對應; 以及在所述觀察窗口(11)上設置透明材料密封該觀察窗口(1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縫合線容器,其包括容器本體和容器本體封閉蓋,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與所述容器本體相連接,所述容器本體內設置有阻礙物,以使所述容器本體被分割成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一海綿墊,所述第二區域內放置兩塊上下布置的第二海綿墊;所述阻礙物以及所述容器本體的側壁上設置有不同大小的開口部,所述第一海綿墊吸附有生理鹽水,所述第二海綿墊吸附有潤滑劑;在所述容器本體封閉蓋上設置有觀察窗口,所述觀察窗口的位置與所述阻礙物上的開口部的位置對應;以及在所述觀察窗口上設置透明材料密封該觀察窗口。
文檔編號A61B17/06GK203017015SQ2012206413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明者郭兆剛, 丁國臣, 楊華林, 劉少壯 申請人:郭兆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