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肢體拔罐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療器械。
背景技術:
目前負壓治療技術采用的醫療器械,主要是負壓拔罐器,其結構和形式基本上是相同的,共同的特點是罐體以圓型為基礎,依靠罐口與人體皮膚的接觸實現密封的目的,體積較小,因此,人體同時接受負壓作用的皮膚面積較小,不能在人體表面較大范圍內拔罐;為了適應不平坦部位的拔罐,現有的負壓拔罐器之中有各種異型拔罐器,即罐口呈彎曲形狀的拔罐器,但是,由于每個人皮膚表面的不平坦程度各不相同,異型拔罐器很難滿足人們對各種不同平坦程度部位的拔罐要求,特別是不能在人體四肢的大部分皮膚表面進行拔罐。已有的非皮膚承重的負壓拔罐器,由于采用密封膠套不能夠達到有效的密封,因此不能實現拔罐的目的。為了滿足人們對多個不同平坦程度的部位拔罐,以及在人體四肢大部分皮膚表面進行拔罐的要求,需要一種較大容積的拔罐器
發明內容
一種肢體拔罐器,屬于醫療器械,由一節和多節罐體節1、密封條2、密封膠套3和排氣裝置4組成,其特征是:肢體拔罐器的罐體節I上,按裝有密封條2,罐體節I和皮膚之間有密封膠套3,可以容納人的手、腳以及四肢皮膚表面。負壓治療技術對解決許多疑難病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由于人體四肢大部分皮膚表面能夠進入負壓拔罐器,可以使負壓治療技術發揮更大的作用,進一步推動負壓醫療器械的發展,推動負壓治療技術的發展。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說明。
附圖是肢體拔罐器的結構示意圖。罐體節I是一種鞋狀和圓筒狀的容器,通過一節和多節的組合,連接成不同長度的罐體,可以容納人的手、腳和四肢。使用前,將密封條2安裝到罐體節I中。使用時,先在人體的四肢套入密封膠套3,再分別套入安裝有密封條2的罐體節I。密封膠套3分別與罐體節I和人體皮膚接觸。排氣裝置4通過連接管6與罐體節I上的排氣孔5連接。啟動排氣裝置4,罐體節I內的空氣排出,罐體節I內形成并保持負壓,進入罐體節I內部的四肢部分承受負壓,實現人體保健和治療的作用。排氣裝置4可以是手動裝置,也可以是電動的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肢體拔罐器的容積比較大,通過多節組合來實現。罐體可以采用陶瓷、橡膠或者塑料等材質,經加工制作成型,這些都是現有的加工制作工藝能夠實現的。本發明的罐體節I由塑料材質制作,密封條2和密封膠套3由橡膠、硅膠和熱塑彈性體等彈性材料制作 。
權利要求
1.一種肢體拔罐器,屬于醫療器械,由一節和多節罐體節1、密封條2、密封膠套3和排氣裝置4組成,其特征是:肢體拔罐器的罐體節I上,按裝有密封條2,罐體節I和皮膚之間有密封膠套3,可 以容納人的手、腳以及四肢皮膚表面。
全文摘要
目前應用的負壓拔罐器,體積較小。本發明肢體拔罐器,屬于醫療器械,由一節和多節罐體節1、密封條2、密封膠套3和排氣裝置4組成,其特征是肢體拔罐器的罐體節1上,按裝有密封條2,罐體節1和皮膚之間有密封膠套3,可以容納人的手、腳以及四肢皮膚表面。由于人體四肢大部分皮膚表面能夠進入負壓拔罐器,可以使負壓治療技術更廣泛的應用于醫療行業,進一步推動負壓醫療器械的發展,推動負壓治療技術的發展。
文檔編號A61H9/00GK103070765SQ201310025969
公開日2013年5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0日
發明者李志銳 申請人:李志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