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白芍炮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白芍炮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白茍藥(學名:Paeonia sterniana Fletcher in Joum.)也稱白花茍藥,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白芍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馳名中外,其根入藥。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地下部塊狀或粗厚;葉基生或莖生,大,互生,羽狀或三出復葉或深裂;花大而美麗,單生于枝頂或有時成束,白色;萼片5,宿存;花瓣5-10,但在栽培種中的常為重瓣;雄蕊多數;花盤環狀或杯狀;心皮2-5,離心發育,結果時變為瞢莢,每個有種子數顆。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叢或草叢中。分布中國安徽、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白芍的主要功效和主治為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于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血虛萎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化學成分為根含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苯甲酸約1.07%、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淀粉、粘液質、蛋白質、¢-谷留醇和三萜類。另一種四川產的白芍含一種酸性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白芍具有以下藥用價值如下:鎮痛作用:能抑制小鼠扭體、撕叫、熱板反應,對嗎啡抑制扭體反應有協同作用,并能對抗戊四唑所致驚厥;解痙作用:對腸管和在位胃運動有抑制作用,顯著對抗催產素引起的子宮收縮;護肝作用:對四氯化碳、黃曲霉毒素B1、D-半乳糖胺所致肝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壓。目前白芍的炮制方法為:1、炒白芍又稱炙白芍,為白芍片用麥麩以文火炒至微黃,略帶焦斑,篩去麥麩,晾涼入藥者;2、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為白芍片用黃酒淋灑拌勻,然后炒干入藥者。寒性緩解,活血功效增強;3、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為白芍片用米醋噴淋,用文火微炒入藥者。偏于斂肝止痛,養血止血;4、焦白芍又名焦芍、白芍炭,為白芍片用武火炒至焦黑,存性,取出用清水滅盡火星,然后晾干入藥者。偏于斂血止血。經傳統炮制方法炮制后,茍藥苷含量均顯著降低,且口感差,味苦,不利于藥物臨床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白芍炮制品及其制備方法。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白芍炮制品,其特征在于,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6%。進一步優選的,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8%。它包括如下步驟:a、取新鮮白芍的根莖洗凈、切片,制成白芍片;b、將a步驟選取的白芍片浸泡、與麥麩混合蒸餾、干燥,再蒸餾、干燥;
C、將酵母菌與蒸餾水進行培養,再與b步驟制得的白芍進行恒溫發酵,發酵后的白芍除雜質、干燥,即得。其中,c步驟所述的恒溫發酵溫度為25°C -28°C,時間:12h-24h,pH值為5-5.5。采用本發明炮制方法炮制的白芍炮制品,降低芍藥苷的損失,使芍藥苷的含量無明顯變化并較傳統方法炮制的成品含量有所提高。炮制出的成品較傳統白芍炮制品的口感改變明顯,苦味基本除去,降低了原藥材的苦寒之性,且能使其細胞破壁,從而大分子轉變為小分子,更有利于吸收。
圖1為本發明芍藥苷標準曲線圖。圖2為本發明芍藥苷對照品HPLC色譜圖。圖3為本發明發酵白芍的HPLC色譜圖。圖4為本發明苯甲酸標準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方案對本發明進行更為詳細的描述和效果說明,應當指出的是,在此列出的實施方案僅僅是對說明書的進一步舉例說明,并不意味著對本發明范圍進行限定,本發明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的范圍所限定。本發明公開的一種白芍炮制品,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6%,或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8%,最優的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3.3%。它由如下方法步驟制備:a、取新鮮白芍的根莖洗凈、切片,制成白芍片;b、將a步驟選取的白芍片浸泡、與麥麩混合蒸餾、干燥,再蒸餾、干燥;C、將酵母菌與蒸餾水進行培養,再與b步驟制得的白芍進行恒溫發酵,發酵后的白芍除雜質、干燥,即得。其中,c步驟所述的恒溫發酵溫度為25°C -28°C,時間:12h_24h,pH值為5-5.5。白芍所含的化學成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白芍指標性成分芍藥苷是菔烷系衍生物,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能被其中所含的稀酸水解成揮發性的菔烷衍生物和葡萄糖,而使藥效降低;二是白芍中收斂成分鞣質在稀酸、高溫等條件下可縮合成鞣酐,又稱鞣紅。鞣紅不溶于水,不易煎出,而降低收斂作用。因此在白芍加工炮制過程中應注意生白芍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泛紅變色,使藥效降低甚至喪失療效,炒制過程中宜文火加熱,防火力過猛而使炒白芍喪失健脾之功,在干燥過程中不宜強光暴曬。白芍主要炮制加工品有白芍飲片、炒白芍及酒白芍等,其炮制加工研究主要以芍藥苷含量變化為指標,并作為成品質量標準的主要評價依據。白芍的產地加工研究主要集中在軟化、是否去皮、煮制工藝、切制工藝、硫熏及趁鮮加工工藝等,一般需2 4天,費工費時。發酵法一直是中藥炮制方法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發酵法應用的范圍更加的廣泛了。這種方法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改變中藥原有藥性,提高療效,降低毒副作用,擴大適應癥。微生物在生長過程中,產生各種酶,將藥物的成分分解轉化為新的活性成分或將毒性成分分解而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且中藥發酵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進行的生物轉化過程,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中藥的活性成分,如對熱敏感的揮發油和維生素等成分。中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改變了其活性成分的含量,并使發酵產物的成分與原料成分有所不同,并對中草藥細胞進行破壁使有效物質溶出,從而提高了活性成分的濃度。并且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將許多人體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大分子有效活性物質降解成小分子的活性物質,使發酵中藥在人體中可以較快的被吸收,且吸收較完全,治療效果好。中藥發酵技術是現代中藥研究的熱點,但仍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楊秀偉用腸道細菌對苷類、黃酮類、香豆素類等中藥活性成分進行修飾;與真菌相較,細菌作為發酵菌有著更大的優勢,細菌的生長周期短.工藝簡單,使其成為了發酵中藥領域中新的研究熱點。我們應在這一方面加研究大力度,推動發酵轉化技術在中藥領域的運用,可以更好的利用中藥。香港中醫吳志勇博士與內地教授林陸山合作,率先運用生物工程技術發酵中藥獲得成功,它徹底改變了煎、煮、熬、煉、蒸、浸的傳統加工工藝,并使藥效提高,發酵黃茂所含的黃芪多糖最多為傳統工藝的5倍,且動物實驗證明發酵黃芪的用量僅為傳統方法制成的藥的1/28,即可產生相同的藥效。戴萬生等人運用發酵法炮制大黃,改變了大黃的蒽醌類成分的含量;蒽醌類成分是大黃的有效成分之一,經酵母發酵后,其總蒽醌含量僅略有降低,較傳統方法保存了更多的大黃總蒽醌,且起到瀉下作用的結合類蒽醌含量降低,在臨床應用上,緩和了大黃峻烈的瀉下作用及對胃腸道的不良反應;而作為抗菌、抗腫瘤的主要有效成分的游離型蒽醌的含量增加了 6倍左右。目前麻黃、萊茄子、金銀花、連翹、靈芝、三七、射干、蘆子、杏仁等近60種中藥已開展了發酵法研究。但在發酵法運用于白芍方面的研究未見報道。由于白芍所含化學成分在炮制加工過程中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發酵法能夠較好的保存其原有化學成 分。在白芍發酵工藝研究中,對所用菌種、藥材飲片加工方法、發酵時間及發酵溫度等進行綜合考察,以得出白芍發酵研究的最佳工藝參數。從而進一步對白芍產業化加工工藝以及質量規范進行深入探討,以使白芍加工規范化、飲片質量標準化、可控化。本項目選擇企業具有自身特色的白芍這一出口飲片產品為研究對象,按照出口中藥飲片質量的有關要求,采用正交試驗和平行試驗等,結合企業現有生產工藝和經驗,開展白芍飲片發酵加工工藝規范化和質量標準研究,使發酵白芍形成規范的產業化生產工藝;同時分別以芍藥苷和芍藥總苷-水溶性浸出物等為質量考查指標,建立其質量標準,并達到質量穩定可控,為出口白芍產業化加工生產提供依據。通過研究,首次研究建立發酵白芍飲片的規范化炮制工藝,使其質量穩定、可控;首次研究建立了發酵白芍飲片的芍藥苷和芍藥總苷-水溶性浸出物的企業質量標準。目前本項目研究成果已實施產業化生產與應用,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發酵白芍質量穩定可控,提高發酵白芍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并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發酵白芍飲片質量標準建立1.實驗材料1.1.藥材:白芍藥材購買于毫州藥材市場,經安徽省毫州市千草藥業飲片廠,鑒定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1.的干燥根,發酵白芍為本公司生產的白芍飲片廣品。
1.2儀器試劑:Agilentl200series (美國安捷倫公司);Sartorius系列十萬分之一電子分析天平(瑞士);優普超純水機;RE-52AA旋轉蒸發器(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SHB-1II循環水式多用真空泵(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中藥材粉碎機(阜陽中鼎機械有限公司經銷);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密實驗設備有限公司);芍藥苷對照品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乙腈、甲醇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2.芍藥苷含量測定方法的建立2.1溶液的制備2.1.1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Iml含60 g的溶液,即得。2.1.2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發酵白芍中粉約0.l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稀乙醇35ml,超聲處理(功率240W,頻率45kHz) 30分鐘,取出,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2.2色譜條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1 %磷酸溶液(14: 86)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30nm。2.3方法學考察2.3.1線性關系考察精密吸取芍藥苷對照品溶液5111、8111、10111、12111、15111,注入液相色譜儀,按
2.2項下色譜條件分析,記錄色譜圖。以進樣質量為橫坐標,芍藥苷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得芍藥苷的回歸方程:y = 1160x-27.09, r = 0.9999,表明茍藥苷在0.30 0.90 P g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結果見表1_1和圖1。表1-1芍藥苷的線性關系考察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白芍炮制品,其特征在于,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白芍炮制品,其特征在于,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不低于1.8%。
3.一種制備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芍炮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驟: a、取新鮮白芍的根莖洗凈、切片,制成白芍片; b、將a步驟選取的白芍片浸泡、與麥麩混合蒸餾、干燥,再蒸餾、干燥; C、將酵母菌與蒸餾水進行培養,再與b步驟制得的白芍進行恒溫發酵,發酵后的白芍除雜質、干燥,即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白芍炮制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步驟所述的恒溫發酵溫度為 250C -28°C,時間:12h-24`h, pH 值為 5-5.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芍炮制品,每克炮制品中含有芍藥甙Paeo-niflorin不低于1.6%,本發明還提供了該白芍炮制品的制備方法,采用清洗、浸泡、蒸餾、除雜的方法制作后,能降低芍藥苷的損失,使芍藥苷的含量無明顯變化并較傳統方法炮制的成品含量有所提高,炮制出的成品較傳統白芍炮制品的口感改變明顯,苦味基本除去,降低了原藥材的苦寒之性,且能使其細胞破壁,從而大分子轉變為小分子,更有利于吸收。
文檔編號A61K36/71GK103099856SQ20131003045
公開日2013年5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8日
發明者李繼武, 謝永林, 王振華 申請人:亳州千草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