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眼科設備和眼科設備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眼科設備和眼科設備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今,利用光學設備的多種眼科設備已投入使用。例如,作為用于觀察眼睛的光學設備,使用了包括前眼部攝像設備、眼底照相機和SLO(掃描激光檢驗鏡)的多種設備。在這些設備中,基于利用多波長光波干涉的OCT (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的光學斷層圖像攝像設備是能夠以高分辨率獲得樣本的斷層圖像的設備(以下稱之為OCT設備)。OCT設備正成為視網膜專科門診必不可少的眼科設備。OCT設備將用作低相干光的測量光分割為參考光和測量光。OCT設備利用測量光來照射被檢物,并使來自該被檢物的返回光與參考光相干涉,從而獲得該被檢物的斷層圖像。另外,OCT設備能夠通過利用測量光對樣本進行掃描來獲得高分辨率的斷層圖像。因此,OCT設備能夠獲得被檢眼的眼底上的視網膜的斷層圖像,并且被廣泛用于視網膜的眼科診斷等。然而,當被檢物是諸如眼睛等的活體時,由眼睛的運動所導致的圖像失真成為問題。需要在不受眼睛運動影響的情況下以高靈敏度來快速地測量眼睛。
日本特開2011-206519或2011-50430公開了以下眼科設備。該眼科設備從第一眼底圖像中提取眼底圖像的特征點,其中,該第一眼底圖像是通過用于獲得眼底圖像的眼底攝像所拍攝的。該眼科設備還從與第一眼底圖像不同的第二眼底圖像中檢測特征點。基于各個特征點在眼底圖像上的坐標,該眼科設備測量被檢眼的眼底的位置變化。日本特開2003-546公開了一種眼科設備,其中該眼科設備可以顯示具有多種形狀的大小不同的固視目標圖案,并且針對各被檢眼存儲固視目標圖案。然而,日本特開2011-206519或2011-50430所公開的眼科設備使用單個固視目標。由于各被檢者的視力不同,因此被檢眼的固視變得不穩定,并且無法獲得適合的眼底圖像。日本特開2003-546所公開的眼科設備能夠切換并顯示具有多種形狀的大小不同的固視目標圖案。然而,使用者需要手動地切換固視目標圖案。改變固視目標很繁瑣并且沒有考慮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因此,需要花時間來選擇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燈,由此給被檢者帶來負擔。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在眼科攝像時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并減輕使用者的負擔的技術。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眼科設備,包括:圖像獲得單元,用于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信息獲得單元,用于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固視目標顯示單元,用于顯示固視目標圖案;以及改變單元,用于根據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眼科設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以及根據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來改變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眼科設備,包括:圖像獲得單元,用于獲得被檢眼的第一眼底圖像和第二眼底圖像;信息獲得單元,用于從所述第一眼底圖像和所述第二眼底圖像獲得眼底的移動量;顯示控制單元,用于將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顯示在顯示單元上;以及改變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移動量來改變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通過以下參考附圖對典型實施例的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
圖1A和IB是例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科設備的結構的圖;圖2是例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監視器顯示畫面的圖;圖3是例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科設備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圖4是例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內部固視目標的顯示圖案的圖;圖5是例示出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底圖像的特征點和移動量的檢測的圖;圖6是根據第一實施例的說明用于顯示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的指示符的例子的圖;以及圖7是例示出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眼科設備的處理過程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應當注意,除非特別說明,否則這些實施例所說明的組件的相對配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并不會限制本發明的范圍。第一實施例第一實施例將說明如下結構:基于從被檢眼的多個圖像中作為與被檢眼有關的信息所獲得的特征點的移動量來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并且固視目標的顯示形態根據該固視狀態而改變。眼科設備的結構將參考圖1A來說明根據第一實施例的眼科設備的示意結構。眼科設備200包括下顎托臺323、外部固視目標324、光學頭900、控制單元925、存儲單元926、顯示單元928、輸入接受單元929、臺部950和基座951。下顎托臺323固定被檢者的下顎和前額以促使他固定他的眼睛(被檢眼)。外部固視目標324用于使被檢者的眼睛進行固視,并且可以從(稍后所述的)內部固視目標進行切換并使用。光學頭900是用于拍攝前眼圖像、眼底的二維圖像、以及斷層圖像的測量光學系統。控制單元925對臺部950進行控制,并執行斷層圖像的形成等。存儲單元926是用于存儲被檢者信息和斷層攝像用程序等的硬盤。顯示單元928顯示所拍攝的前眼圖像、眼底的二維圖像、以及斷層圖像等。輸入接受單元929接受來自用戶的針對控制單元925的指令,并且輸入接受單元929是鍵盤和鼠標等。
臺部950能夠使用馬達(未示出)沿X、Y和Z方向移動光學頭900。基座951支持臺部950,并且包含(稍后所述的)分光器。測暈光學系統和分光器的結構接下來,參考圖1B來說明光學頭900的測量光學系統的結構和基座951的分光器的結構。首先,說明光學頭900的結構。將物鏡135-1配置為面對被檢眼107。第一分色鏡132-1和第二分色鏡132-2針對各波長帶將光路分支為OCT光學系統的光路351、眼底觀察和固視燈用的光路352、以及前眼觀察用的光路353。在透鏡135-3和135-4中,透鏡135-3由馬達(未示出)進行驅動以進行內部固視目標191和眼底觀察CCD172的聚焦調整。穿孔鏡303插入透鏡135-4和第三分色鏡132-3之間。該穿孔鏡303將光路352分支為光路352-2和354。光路354形成用于對被檢眼107的眼底進行照明的照明光學系統。LED光源316是用于對準被檢眼107的眼底觀察用照明光源。插入到聚光透鏡313和315之間的頻閃管314用于對被檢眼107的眼底進行攝像。鏡317用于改變光路的方向。LED光源316經由頻閃管 314所照射的照明光經由環形狹縫312改變為環形光束。該環形光束經由透鏡311和309由穿孔鏡303進行反射,并且對被檢眼107的視網膜127進行照明。注意,LED光源316具有約780nm的中心波長。經由穿孔鏡303向著第三分色鏡132-3延伸的光路352_2被第三分色鏡132_3針對各波長帶分支為向著眼底觀察CCD172延伸的光路和向著內部固視目標191延伸的光路。(XD172在眼底觀察用照明光的LED光源316的中心波長(更具體為780nm)附近具有靈敏度。CCD控制單元102控制CCD172。內部固視目標191生成可見光以促使被檢者進行固視。固視目標控制單元103控制內部固視目標191。C⑶控制單元102和固視目標控制單元103連接至基座951的運算單元104,并且經由運算單元104進行與控制單元925的數據的接收和輸出。在光路353中,配置有透鏡135-2和前眼觀察用的紅外線(XD171。紅外線(XD171在前眼觀察用照明光(未示出)的波長(更具體為970nm)附近具有靈敏度。圖像分割棱鏡(未示出)插入到光路353中,并且能夠檢測光學頭900相對于被檢眼107在Z方向上的距離,作為前眼觀察圖像中的分割圖像。如上所述,光路351形成OCT光學系統。光路351用于拍攝被檢眼107的眼底的斷層圖像,更具體地,用于獲得形成斷層圖像用的干涉信號。X-Y掃描器134用于使光沿著X軸和Y軸這兩軸方向來掃描眼底。在透鏡135-5和135-6中,透鏡135-5由馬達(未示出)進行驅動,以使光源101所照射并且從連接至光學耦合器131的光纖131-2所出射的光在眼底上進行聚焦調整。通過該聚焦調整,使被檢眼107的眼底所反射的光同時在光纖131-2的端部上形成光斑圖像,并入射到光纖131-2。注意,光纖131-1,光纖131-2,光纖131-3和光纖131-4是與光學耦合器131 —體連接的單模光纖。接著,將說明從光源101延伸的光路以及參考光學系統和分光器180的結構。光源101所出射的光經由光纖131-1和光學耦合器131被分割成向著光纖131-2的測量光和向著光纖131-3的參考光。測量光經由上述OCT光學系統的光路來照射用作觀察對象的被檢眼107的眼底。該測量光由視網膜反射或散射,并且經由同一光路到達光學耦合器131。參考光經由光纖131-3、透鏡135-7和色散補償玻璃115到達第四分色鏡132_4,并且由第四分色鏡132-4進行反射,其中色散補償玻璃115是為了使測量光的色散與參考光的色散相匹配而插入的。該參考光經由同一光路返回并且到達光學耦合器131。光學耦合器131對測量光與參考光進行合成從而形成干涉光。在測量光的光路長度與參考光的光路長度幾乎相同的情況下發生干涉。馬達和驅動機構(均未示出)以沿著光軸方向可調整第四分色鏡132-4的位置的方式保持該第四分色鏡132-4。這使得參考光的光路長度能夠與根據被檢眼107而改變的測量光的光路長度相匹配。干涉光經由光纖
131-4被引導至分光器180。偏光調整單元139-1插入在光纖131-2中以調整測量光側的偏光。偏光調整單元139-2插入在光纖131-3中以調整參考光側的偏光。這些偏光調整單兀包括光纖的若干環狀部分。該環狀部分以光纖的長度方向為中心轉動以向該光纖施加扭力,從而可以將測量光和參考光的偏光狀態調整得彼此匹配。在本實施例中,預先調整并固定測量光和參考光的偏光狀態。分光器180包括透鏡135-8,透鏡135-9,衍射光柵181以及線傳感器182。從光纖131-4出射的干涉光經由·透鏡135-8變得大致平行,然后由衍射光柵181進行分光。透鏡135-9使光在線傳感器182上形成圖像。上述結構形成了邁克爾遜(Michelson)干涉儀。接著說明光源101。光源101是作為代表性的低相干光源的SLD (超發光二極管)。光源101的中心波長為855nm,并且波長帶寬約為lOOnm。由于波長帶寬對所獲得的斷層圖像沿光軸方向的分辨率有影響,因此波長帶寬是重要參數。盡管光源的類型在這里為SLD,但也可以使用ASE(放大自發輻射)等,只要能夠發出低相干光即可。考慮到是對眼睛的測量,中心波長優選為紅外光的波長。另外,中心波長對所獲得的斷層圖像在橫方向上的分辨率有影響,因此中心波長優選較短。由于這兩個原因,將中心波長設置為855nm。盡管本實施例使用邁克爾遜干涉儀作為干涉儀,但也可以使用馬赫-澤德(Mach-Zehnder)干涉儀。當測量光和參考光之間的光量差較大時,也可以使用馬赫_澤德干涉儀,并且當光量差相對較小時,也可以使用邁克爾遜干涉儀。斷層圖像拍攝方法接著,說明使用眼科設備200的斷層圖像拍攝方法。眼科設備200可以通過對X-Y掃描器134進行控制來拍攝被檢眼107的眼底上的期望部位的斷層圖像。在圖1B中,測量光在X方向上掃描,并且線傳感器182從眼底的X方向上的攝像范圍中獲得與預定數量的所拍攝圖像有關的信息。對X方向上的特定位置處所獲得的線傳感器182上的亮度分布進行FFT (快速傅立葉變換)。將通過FFT所獲得的線狀亮度分布轉換成要顯示在顯示單元928上的濃度或顏色信息。將該轉換后的信息稱為A掃描圖像。將通過排列多個A掃描圖像所獲得的二維圖像稱為B掃描圖像。在拍攝多個A掃描圖像以構成一個B掃描圖像之后,移動Y方向的掃描位置以再次在X方向上掃描測量光,并且可以獲得多個B掃描圖像。將多個B掃描圖像或根據多個B掃描圖像所構成的三維斷層圖像顯示在顯示單元928上。檢查者可以使用所顯示的圖像對被檢眼進行診斷。測量畫面
圖2例示出顯示單元928上所顯示的測量畫面1000。測量畫面1000包括前眼觀察畫面1101、二維眼底圖像顯示畫面1201、斷層圖像顯示畫面1301以及圖案顯示畫面1401。前眼觀察畫面1101顯示由前眼觀察CXD所獲得的前眼觀察圖像。二維眼底圖像顯示畫面1201顯示由眼底觀察CXD所獲得的二維眼底圖像。斷層圖像顯示畫面1301顯示所獲得的斷層圖像。圖案顯示畫面1401顯示由內部固視目標191所形成的圖案。切換按鈕1001是用于在左眼和右眼之間切換被檢眼的按鈕。通過按下L按鈕和R按鈕,光學頭900移動至左眼和右眼的初始位置。通過操作包括在輸入接受單元929中的鼠標,檢查者可以移動測量畫面1000上的鼠標光標1002的光標位置。鼠標光標位置檢測器(未示出)根據顯示畫面上的像素位置來計算鼠標光標的位置。對準被配置為能夠根據該鼠標光標的位置而改變。更具體地,將預定范圍內的一個或多個預定區域設置在測量畫面1000中,并且對所設置的范圍和對準驅動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預先設置。當鼠標光標停留在所設置的范圍內的像素時,可以執行所設置的范圍內所定義的對準。可以通過轉動鼠標滑輪來進行使用鼠標的對準操作。配置于前眼觀察畫面1101、二維眼底圖像顯示畫面1201以及斷層圖像顯示畫面1301附近的滑動條用于進行各種調整。滑動條1102用于調整光學頭900相對于被檢眼107的Z方向的位置。滑動條1202用于進行調焦。滑動條1302用于調整相干門的位置。通過沿著圖1B的雙方向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透鏡135-3和135-5來進行聚焦調整以在眼底聚焦。通過沿著圖1B的雙方向箭頭所示的方向移動第四分色鏡132-4來進行相干門調整以在斷層圖像顯示畫面上的期望位置處觀察斷層圖像。這些滑動條在各個圖像中進行使用鼠標的對準操作時彼此連動地進行移動。眼科設各200的處理 LED光源316所照射的照明光穿過聚光透鏡315和313,由鏡317反射,并由環形狹縫312形成為環形光束。該光束穿過透鏡311和309,并由穿孔鏡303反射。然后,該光束穿過透鏡135-4、透鏡135-3、第二分色鏡132-2、第一分色鏡132-1以及物鏡135-1,并且對被檢眼107的視網膜127進行照明。被檢眼107的視網膜127所反射的光穿過物鏡135_1,并且穿過第一分色鏡
132-1、第二分色鏡132-2、透鏡135-3、透鏡135-4、以及穿孔鏡303的穿孔部分。該光由第三分色鏡132-3反射并在(XD172上形成圖像。CXD控制單元102讀取形成在(XD172上的眼底圖像,將該眼底圖像放大并進行A/D轉換,并且將處理后的眼底圖像輸出至運算單元104。將輸入至運算單元104的該眼底圖像輸出至控制單元925。控制單元925檢測接收到的眼底圖像的對比度,將透鏡135-3驅動至該眼底的對比度最高的位置,并且自動聚焦在被檢眼的眼底。在完成對被檢眼的眼底的聚焦時,執行圖3的流程圖所示的處理。在步驟S301中,用作圖像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獲得用作用于計算該眼底的移動量的基準圖像的第一眼底圖像,作為與被檢眼有關的信息。在步驟S302中,控制單元925從該第一眼底圖像中提取特征點。本實施例關注于眼底血管的分支,并且將圖5的501所示的位置提取為特征點。注意,特征點不限于眼底血管的分支。可以基于眼底血管的分支以外的其它特征點來獲得移動量。在步驟S303中,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計算第一眼底圖像上的特征點的坐標(XO,YO)。在步驟S304中,用作圖像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獲得第二眼底圖像。在本實施例中,眼底圖像獲得幀頻為30幀/秒,并且在約33ms之后獲得第二眼底圖像。注意,幀頻不限于該值。在步驟S305中,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計算第二眼底圖像上如圖5的502所示的與步驟S302中所提取的特征點相對應的特征點的坐標(XI,Yl)。在步驟S306中,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計算坐標(X0,Y0)和坐標(XI,Yl)之間的差(例如,兩個坐標位置之間的距離值或差矢量的成分值),并且將該差值設置為被檢眼的眼底的移動量。在步驟S307中,控制單元925判斷被檢眼的眼底的移動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值。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移動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值(步驟S307中為“是”),則該處理進入步驟S308。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移動量小于預定值(步驟S307中為“否”),則處理結束。在步驟S308中,控制單元925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在步驟S309中,用作改變單元和顯示控制單元的控制單元925對顯示單元928進行控制,從而如圖2的指示符1204所指示的那樣,根據移動量來改變表示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在本實施例中, 指示符1204以圖6的601 607所表示的7個階段來顯示表示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附圖標記601表示最差的固視狀態。被檢眼的固視按照602、603、604、605和606的順序依次提高。附圖標記607表示最好的固視狀態。將移動量的值例如分類為7個階段的范圍。然后,通過判斷移動量的當前值所處的范圍來判斷當前的固視狀態。基于該判斷,顯示被檢眼的固視狀態。通過參考指示符1204,檢查者能夠容易地掌握被檢者的固視狀態,并且能夠適當地切換固視目標。因此,可以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的負擔。在步驟S310中,用作改變單元的控制單元925根據移動量來改變固視目標圖案的大小或形狀等,并且在用作固視目標顯示單元的顯示單元928上顯示該固視目標圖案。圖4中的圖案401 404是內部固視目標191的固視目標顯示圖案的例子。在本實施例中,內部固視目標191的固視目標顯示圖案的初始值是圖案401所表示的顯示。注意,該初始值不限于圖案401所表示的固視目標。例如,該初始值可以具有與圖案401所表示的固視目標不同的大小或形狀。在步驟S310中,例如如圖案402所示,控制單元925在不改變形狀的情況下將大小改變得較大。當在步驟S310中改變固視目標的大小或形狀時,可以將固視目標的大小或形狀改變為與移動量預先相關聯的大小或形狀。例如,移動量越大,為了使被檢者的固視穩定,則固視目標的大小變得越大。此外,移動量越大,為了吸引被檢者的注意,則固視目標的閃爍周期變得越短。當移動量從較大值改變為較小值時,固視目標的大小變小,并且被檢者可以容易地固視一點。圖2所示的測量畫面1000上的圖案顯示畫面1401顯示內部固視目標191的顯示形狀和大小以及內部固視目標和外部固視目標中當前所選擇的固視目標。該顯示根據內部固視目標和外部固視目標之間的切換而改變。在步驟S310中,如圖案403所示,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可以改變,或者如圖案404所示,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和大小均可以改變。此外,可以在不改變內部固視目標191的顯示形態的情況下使外部固視目標324點亮或閃爍以進行固視目標圖案的切換。可選地,可以在不顯示內部固視目標191的情況下使外部固視目標324點亮或閃爍以進行固視目標圖案的切換。在步驟S310中,內部固視目標191可以在不改變顯示形態的情況下閃爍,或者該內部固視目標191可以在顯示形態改變的同時進行閃爍。盡管未示出,但固視目標的明度和顏色可以改變。也就是說,通過將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大小、顏色和明度中的至少一個改變為根據移動量預先設置的形狀、大小、顏色或明度,來顯示與該移動量相對應的固視目標圖案。可以根據移動量來對固視目標圖案的閃爍和點亮進行切換。之后,圖3的流程圖的各處理結束。在本實施例中,基于被檢眼的特征點的移動量來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并且固視目標的顯示形態根據該固視狀態而改變。因此,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目標可以用于穩定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由于穩定了被檢眼的固視狀態,因此減輕了所獲得的OCT圖像和眼底圖像的質量劣化,并且可以獲得穩定的測量結果。縮短了用于選擇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目標的測量時間,并且可以減輕患者的負擔。由于固視目標在被檢者并未注意的時刻自動地改變,因此該固視目標吸引該被檢者的注意并且可以提高被檢者的固視狀態。在本實施例中,表示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的信息(指示符的顯示內容)根據被檢眼的特征點的移動量而改變。在觀察指示符的顯示內容的同時,檢查者可以使用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目標并提高該被檢·者的固視狀態,并且可以穩定被檢眼的固視狀態。因此,可以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的負擔。第二實施例在第一實施例中,使用第一眼底圖像上的特征點的坐標和第二眼底圖像上的特征點的坐標之間的差作為移動量,并且基于一次計算所獲得的移動量來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第二實施例將說明如下配置:多次計算移動量,使用所計算出的移動量的平均值作為移動量,并且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將參考圖7的流程圖來說明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眼科設備200的控制單元925的處
理過程。在步驟S700中,控制單元925將初始值O替換為變量i。步驟S701 S706中的處理與步驟S301 S306中的處理相同。在步驟S707中,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將第i次的移動量保存為MOV (i)。在步驟S708中,控制單元925將Xl和Yl分別替換為XO和YO,并將第二眼底圖像上的特征點的坐標設置為用于計算移動量的基準坐標。在步驟S709中,控制單元925判斷為循環已處理完一次,并使i增加I。在步驟S710中,控制單元925判斷該循環是否已處理了 N次。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循環已處理了 N次(步驟S710中為“是”),則處理進入步驟S711。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循環尚未處理N次(步驟S710中為“否”),則處理返回至步驟S704。在步驟S711中,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計算各次循環操作中的移動量MOV (O)、MOV(I)、...、MOV (N-1)的平均值 MOVave。在步驟S712中,控制單元925判斷移動量的平均值MOVave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值。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MOVave等于或大于預定值(步驟S712中為“是”),則處理進入步驟S713。如果控制單元925判斷為該MOVave小于預定值(步驟S712中為“否”),則判斷為被檢者的固視狀態良好,并且處理結束。步驟S713 S715中的處理與步驟S308 S310中的處理相同。之后,圖7的流程圖的各處理結束。在第二實施例中,多次計算移動量,并且將所計算出的移動量的平均值設置為移動量。基于該移動量來判斷被檢眼的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并且根據該固視狀態來改變固視目標的顯示形態。因此,可以采用比使用一次計算所獲得的移動量時的精度高的精度的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目標,從而進一步穩定了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第三實施例替代如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那樣計算被檢眼的眼底的移動量并判斷被檢眼的固視是好還是壞,還可以安裝正常眼睛的數據庫,以檢測被檢眼的病變部并根據該病變部的狀態來改變內部固視目標191的顯示。例如,當在黃斑區域中檢測到病變(疾病)時,被檢者無法良好地看到中心部位。在這種情況下,固視目標圖案可以改變為具有圖案404所示的形狀和大小的固視目標圖案。更具體地,用作信息獲得單元的控制單元925可以從眼底圖像獲得被檢眼的疾病狀態作為與該被檢眼有關的信息。還用作改變單元的控制單元925可以根據該疾病狀態,將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改變為適合于被檢者的圖案。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并可以在不背離本發明的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多種改變和修改。例如,在步驟S307中判斷為眼底的移動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值的情況下,控制單元925可以控制顯示單元928以顯示用于·促使檢查者改變固視目標的顯示形態,而非自動地改變固視目標。用于促使固視目標的改變的顯示形態例如為“固視狀態較差,因此改變固視目標的大小或形狀”。用于促使固視目標的改變的顯示形態是任意的,只要檢查者能夠識別出需要改變固視目標的大小和形狀任一即可。此外,眼底的移動量可以預先與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大小、顏色和明度等相關聯。在這種情況下,根據該移動量,控制單元925呈現諸如“固視狀態較差,因此將固視目標的形狀改變為圓形”等的具體的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這樣,促使檢查者根據固視狀態來改變固視目標圖案。即使對于手動的固視目標圖案,檢查者也能夠快速地改變該固視目標圖案。能夠使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和操作者的負擔。在這些實施例中,盡管基于被檢眼的眼底的運動等來改變固視目標圖案,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基于被檢眼的前眼部的運動或疾病來改變固視目標圖案。在上述實施例中,指示符1204在被檢眼的移動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值的情況下起作用,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即使在被檢眼的移動量小于預定值的情況下,該指示符1204也可以起作用。如上所述,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并且從所獲得的眼底圖像中獲得與該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例如,兩個眼底圖像之間的移動量或眼底圖像中的疾病的位置)。根據該信息,改變固視目標圖案,或者改變表示固視狀態有多好或者多壞的信息(指示符)。檢查者觀察該指示符,并且能夠根據固視狀態是好還是壞來將固視目標圖案改變為適合于被檢者的固視目標圖案。結果,能夠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的負擔。根據本發明,在眼科攝像時可以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的負擔。檢查者參考表示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并且可以適當地切換固視目標。因此,可以使被檢眼的固視穩定以縮短測量時間,從而減輕被檢者的負擔。其它實施例還可以通過讀出并執行記錄在存儲器裝置上的程序以進行上述實施例的功能的系統或設備的計算機(或者CPU或MPU等裝置)以及通過下面的方法來實現本發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統或設備的計算機通過例如讀出并執行記錄在存儲器裝置上的程序以進行上述實施例的功能來進行該方法的各步驟。為此,例如經由網絡或者通過用作存儲器裝置的各種類型的記錄介質(例如,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將該程序提供給該計算機。盡管已經參考典型實施例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本發明不限于所公開的典型實施例。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符合最寬的解釋,以包含所有這類修改、等同結構和功能`
權利要求
1.一種眼科設備,包括: 圖像獲得單元,用于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 信息獲得單元,用于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 固視目標顯示單元,用于顯示固視目標圖案;以及 改變單元,用于根據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 所述圖像獲得單元獲得所述被檢眼的第一眼底圖像和第二眼底圖像, 所述信息獲得單元從所述第一眼底圖像和所述第二眼底圖像獲得眼底的移動量作為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以及 所述改變單元根據所述移動量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所述信息獲得單元獲得所述第一眼底圖像上的眼底的特征點和所述第二眼底圖像上的眼底的特征點之間的距離值,作為所述移動量。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所述改變單元根據所述移動量將所述固視目標圖案的形狀、大小、顏色和明度中的至少一個改變為預先確定的形狀、大小、顏色和明度中相應的一個。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所述改變單元根據所述移動量來對所述固視目標圖案的閃爍和點 亮進行切換。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還包括顯示控制單元,所述顯示控制單元用于將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顯示在顯示單元上, 其中,所述改變單元根據所述移動量來改變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 所述信息獲得單元從多個所述第一眼底圖像和多個所述第二眼底圖像獲得眼底的移動量的平均值,以及 所述改變單元根據移動量的所述平均值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設備,其中, 所述信息獲得單元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所述被檢眼的疾病狀態作為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以及 所述改變單元根據所述疾病狀態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9.一種眼科設備,包括: 圖像獲得單元,用于獲得被檢眼的第一眼底圖像和第二眼底圖像; 信息獲得單元,用于從所述第一眼底圖像和所述第二眼底圖像獲得眼底的移動量; 顯示控制單元,用于將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顯示在顯示單元上;以及 改變單元,用于根據所述移動量來改變表示所述被檢眼的固視狀態的顯示形態。
10.一種眼科設備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以及根據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來改 變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眼科設備和眼科設備的控制方法。該眼科設備包括圖像獲得單元,用于獲得被檢眼的眼底圖像;信息獲得單元,用于從所述眼底圖像獲得與被檢眼有關的信息;固視目標顯示單元,用于顯示固視目標圖案;以及改變單元,用于根據與所述被檢眼有關的信息來改變所述固視目標顯示單元所顯示的固視目標圖案。
文檔編號A61B3/14GK103222851SQ20131003304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6日
發明者小野重秋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