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53638閱讀:333來源:國知局
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經皮給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削弱了外環腔由負壓產生的吸附力、使敷貼盤容易脫落的問題。該經皮給藥裝置包括第一頂面,以及設置在第一頂面兩側并與第一頂面一側面固接的環形外壁和環形內壁,第一頂面、環形外壁和環形內壁組成第一環腔;第一連接管,一端與第一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中央環腔,用于放置藥物,包括第一環形壁和第二頂面,且第一環形壁通過第一環形底面與環形內壁一端連接;環形內壁、第一環形底面和第一環形壁組成開口在第一頂面方向上的第一環形槽。本發明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通過第一環形槽上端的張合適應曲率的變化,從而避免第二頂面對第一環腔的牽制,所以使得貼服在不平整部位不易脫落。
【專利說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具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經皮給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中國發明專利CN99126047. 3,
【公開日】2001年7月18日,發明創造名稱為經皮給藥 儀,通過可以敷貼在皮膚表面的敷貼盤將藥物加壓滲透到皮膚內,發揮治療作用。治療時將 敷貼盤置放在皮膚上,由于外環腔與負壓源相通,外環腔由負壓產生吸附力將其下的皮膚 抬起,使敷貼盤吸附在皮膚上,同時使得中央腔得以完全密封,位于中央腔內的藥物中的揮 發成份不會逃逸到外部環境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敷貼盤在一些情況下存在容易脫落 的問題:
[0003] 1、外環腔的頂面與中央腔的頂面是緊密相連而形成的同一平面或曲面。由于敷貼 盤具有一定的厚度,頂面離皮膚具有一定距離,當敷貼盤敷貼在身體較為平整的部位時可 敷貼得很牢固,但當敷貼盤敷貼在不平整的部位時,比如后頸、腿部、手臂等曲率較大部位 時,敷貼盤的中央腔頂面會對相連的外環腔頂面產生很大的牽制力,削弱了外環腔由負壓 產生的吸附力,使敷貼盤容易脫落,影響治療過程的正常進行。
[0004] 2、在治療過程中中央腔內空氣溫度在皮膚溫度或/和外部熱源加熱下,溫度逐步 升高,其內的藥物中的揮發性成分也逐步釋放,使得中央腔內的壓力逐步升高,促進了藥物 的經皮滲透。增大的壓力也使得中央腔頂面受到背離皮膚表面方向而向外的抬升力,當壓 力較大時,會使頂面向外凸出,對相連的外環腔頂面產生很大的牽制力,削弱了外環腔由負 壓產生的吸附力,使敷貼盤容易脫落,影響治療過程的正常進行。
[0005] 3、在該技術方案中,真空管位于外環腔頂面。在治療過程中,當真空管受到牽拉 時,比如不小心碰到時,真空管所受的拉扯力會通過外環腔頂面直接傳給環形外壁,減弱外 環腔由負壓產生的吸附力,使敷貼盤容易脫落,影響治療過程的正常進行。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提出一種經皮給藥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削弱了外環腔由負壓產生的吸 附力,使敷貼盤容易脫落的問題。
[0007]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8] 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包括:
[0009] 第一頂面,以及設置在第一頂面兩側并與第一頂面一側面固接的環形外壁和環形 內壁,第一頂面、環形外壁和環形內壁組成第一環腔;
[0010] 第一連接管,一端與第一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
[0011] 中央環腔,用于放置藥物;
[0012] 所述中央環腔包括第一環形壁和第二頂面,且第一環形壁通過第一環形底面與環 形內壁一端連接;
[0013] 環形內壁、第一環形底面和第一環形壁組成開口在第一頂面方向上的第一環形 槽。
[0014] 優選的,還包括:第二環形壁、第三環形壁和第二環形底面;第二環形壁、第三環 形壁和第二環形底面組成開口在第二頂面方向上的第二環形槽。
[0015] 優選的,還包括:第四環形壁和第二連接管,第四環形壁和第二頂面組成第二環 腔;第一環形壁、第四環形壁和第二頂面組成中央分環腔;第二連接管一端與第二環腔連 通,另一端負壓源連通。
[0016] 優選的,還包括:連接柱,用于支撐第一連接管,設置在第二頂面上;第一連接管 一端穿過連接柱與第一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
[0017] 優選的,第一連接管還包括:負壓源連接段和第一環腔連接段;負壓源連接段與 第一環腔連接段連通,且第一環腔連接段一端與第一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接段的 連接處與第二環腔連通。
[0018] 優選的,第一環腔連接段的長度大于第一環腔與第二環腔的水平狀態下的直線距 離。
[0019] 優選的,還包括:第三環形壁和第四環形壁;第三環形壁和第二頂面組成第三環 腔;第四環形壁和第二頂面組成第四環腔;且第二環腔、第三環腔和第四環腔等分設置在 第二頂面上。
[0020] 優選的,第一連接管包括:第二環腔連接段,一端與第三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 源段連通;第三環腔連接段,一端與第四環腔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段連通。
[0021] 優選的,還包括:環形墊,用于防止在負壓的作用下拉伸皮膚過度,使皮膚受損,設 置在第一環腔內。
[0022] 優選的,環形墊透氣環形墊。
[0023] 本發明技術方案通過環形內壁、第一環形底面和第一環形壁組成的第一環形槽, 當貼在身體表面曲率不同的不平整部位(如后頸、腿部、手臂)時,由于第一環形槽將第一頂 面和第二頂面分隔開來,第一環形槽可以通過其上端的張合適應曲率的變化,從而避免第 二頂面對第一環腔的牽制,所以使得貼服在不平整部位不易脫落;
[0024] 另外,通過設有第二環腔,并通過第二連接管與負壓源連通,能夠使第二環腔附在 皮膚上,從而減少其因其氣體壓力增大而使頂面向外凸出變形程度,所以不易脫落;
[0025] 再者,由于通過連接柱固定在中央腔的頂面上,當第一連接管受到牽拉時,其作用 力首先作用在第二頂面上,而第二頂面可通過相應的彈性變形來化解作用力,避免其直接 傳遞到第一環腔上,從而避免其減弱第一環腔的吸附力,因此不易脫落。當采用負壓源連接 段和第一環腔連接段進行連接時,由于加在第一連接管的作用力施加在第二頂面上,可避 免其減弱第一環腔的吸附力,因此不易脫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 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7] 圖1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8] 圖2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9] 圖3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再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0] 圖4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再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1] 圖5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再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2] 圖6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再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3] 圖7為本發明一種經皮給藥裝置中中央環腔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4] 圖中:
[0035] 1、第一頂面;2、環形外壁;3、環形內壁;4、第一環腔;5、第一連接管;6、中央環腔; 7、第一環形壁;8、第二頂面;9、第一環形底面;10、第一環形槽;11、第四環形壁;12、第二連 接管;13、第二環腔;14、中央分環腔;15、連接柱;16、負壓源連接段;17、第一環腔連接段; 18、第三環腔;19、第四環腔;20、皮膚;21、第二環形壁;22、第三環形壁;23、第二環形底面; 24、第二環形槽;25、環形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37] 如圖1-7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包括:
[0038] 第一頂面1,以及設置在第一頂面1兩側并與第一頂面1 一側面固接的環形外壁2 和環形內壁3,第一頂面1、環形外壁2和環形內壁3組成第一環腔4 ;
[0039] 第一連接管5, 一端與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
[0040] 中央環腔6,用于放置藥物;
[0041] 所述中央環腔(6)包括第一環形壁7和第二頂面8,且第一環形壁7通過第一環形 底面9與環形內壁3-端連接;
[0042] 環形內壁3、第一環形底面9和第一環形壁7組成開口在第一頂面1方向上的第一 環形槽10。
[0043] 通過環形內壁3、第一環形底面9和第一環形壁7組成的第一環形槽10,當貼在身 體表面曲率不同的不平整部位(如后頸、腿部、手臂)時,由于第一環形槽10將第一頂面1和 第二頂面8分隔開來,第一環形槽10可以通過其上端的張合適應曲率的變化,從而避免第 二頂面8對第一環腔4的牽制,所以使得貼服在不平整部位不易脫落。
[0044]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通過第一頂面1、環形外壁2和環形內壁3組成的第一環 腔4,其中,第一連接管5 -端與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通過第一環形壁7 和第二頂面8組成的中央環腔6,并且第一環形壁7與第一環形底面9 一端連接,第一環形 底面9的一端與環形內壁3連接,進而環形內壁3、第一環形底面9和第一環形壁7組成第 一環形槽10 ;在使用階段,第一環腔4和中央環腔6敷貼在皮膚20上,并將藥物放置在中 央環腔6內,負壓源產生吸附力通過第一連接管5將皮膚20抬起,使第一環腔4吸附在皮 膚20上,同時使中央環腔6得以完全密封,使得位于中央環腔6內的藥物揮發后不會逃逸 到外部環境中,且當敷貼在不平整部位時,第一環形槽10的開口端張開,間距增大,以適應 不平整部位彎曲率的變化,這樣就避免了第二頂面8對第一頂面1的牽制,避免削弱第一環 腔4的吸附力,使得不易脫落。
[0045] 如圖5所示,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第二環形壁21、第三環形 壁22和第二環形底面23 ;第二環形壁21、第三環形壁22和第二環形底面23組成開口在第 二頂面8方向上的第二環形槽24。
[0046] 第二環形壁21與第二環形底面23 -端連接,第三環形壁22與第二環形底面23 的另一端連接,通過第二環形壁21、第二環形底面23和第三環形壁22組成第二環形槽24, 當敷貼在彎曲程度較大的部位時,第二環形槽24配合第一環形槽10,兩者看口端均張口, 以使用彎曲程度較大部位的彎曲率,通過這樣的設計進一步的避免削弱第一環腔4的吸附 力,使得不易脫落。
[0047] 如圖2所示,本實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 連接管12,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頂面8組成第二環腔13 ;第一環形壁7、第四環形壁11和 第二頂面8組成中央分環腔14 ;第二連接管12 -端與第二環腔13連通,另一端負壓源連 通。
[0048] 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頂面8組成的第二環腔13,且第二環腔13通過第二連接管 12與負壓源連通,通過第二環腔13,將中央環腔6分為中央分環腔14,本實施例中,第二連 接管12可以單獨與負壓源連通,當然在使用第一連接管5的情況下也可以將第二連接管12 與第一連接管5連通,再通過第一連接管5與負壓源連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 節約制造成本,具體情況以實際的使用需求而定,本發明中對此不作進一步的限定;使用階 段,在負壓源的作用下通過第二連接管12將第二環腔13下的皮膚20吸附住,即對第二頂 面8的中心部進行了錨定,使得其在氣體膨脹或壓力逐步增大情況下不會向外膨脹凸起, 避免削弱第一環腔4的吸附力,因此不易脫落。
[0049] 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連接柱15,用于支撐第一 連接管5,設置在第二頂面8上;第一連接管5 -端穿過連接柱15與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 端與負壓源連通。
[0050] 本實施例中,第二頂面8上增設一與其固結的連接柱15,第一連接管5 -端穿過連 接柱15并固定在該連接柱15上,第一連接管5穿過連接柱15的一端與第一環腔4連通, 且穿過連接柱15端的第一連接管5的長度大于第一頂面1處于水平衡狀態時中心點與第 一環腔4中心點之間的直線距離,即當第二頂面8為水平展狀態時,第一連接管5是彎曲 的,而當敷貼在身體曲率較大的部位時,第一連接管5的長度可以適應這種增大了的距離, 不會對第一頂面1形成牽制;同時,由于第一連接管5通過連接柱15固定在第二頂面8上, 當第一連接管5受到牽拉時,其作用力首先作用第二頂面8上,而第二頂面8能夠通過相應 的彈性變形來化解作用力,避免其直接傳遞到第一頂面1上,從而避免其減弱第一環腔4的 吸附力,因此不易脫落。
[0051] 優選的,第一連接管5還包括:負壓源連接段16和第一環腔連接段17 ;負壓源連 接段16與第一環腔連接段17連通,且第一環腔連接段17 -端與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 與負壓源連接段16的連接處與第二環腔13連通。
[0052] 優選的,第一環腔連接段17的長度大于第一環腔4與第二環腔13的水平狀態下 的直線距離。
[0053] 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再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管5包括負壓源連接段16和第一 環腔連接段17,第一環腔連接段17與第一環腔4連通,第一環腔連接段17和負壓源連接 段16的連接處與第二環腔13連通,其中,第一環腔連接段17的長度大于第一環腔4與第 二環腔13的水平狀態下的直線距離,當敷貼在身體曲率較大的部位時,第一環腔連接段17 可以有足夠的長度來適應其兩端距離的增大,避免第一頂面1受到牽制,同時,在負壓源的 作用下通過第一連接管5將第二環腔13下的皮膚20吸附住,即對第二頂面8的中心部進 行了錨定,使得其在氣體膨脹,壓力逐步增大情況下不會向外膨脹凸起,避免削弱第一環腔 4的吸附力,因此不易脫落。
[0054] 優選的,還包括:第三環形壁22和第四環形壁11 ;第三環形壁22和第二頂面8組 成第三環腔18 ;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頂面8組成第四環腔19 ;且第二環腔13、第三環腔18 和第四環腔19等分設置在第二頂面8上。
[0055] 如圖7所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中,通過第三環形壁22和第二頂面8組成第 三環腔18,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頂面8組成第四環腔19,且第二環腔13、第三環腔18和第 四環腔19等分設置在第二頂面8上,在本發明中設置個環腔為優選的技術方案,為避免第 二頂面8不能向外膨脹凸起,可以設置4個、5個或更多的環腔,為節省篇幅本實施例中對此 不作限定,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頂面8內設置有環形通道將第二環腔13、第三環腔18和第四 環腔19連通,通過3個部位對第二頂面8進行錨定,能夠更加有效的約束第二頂面8,使其 不能向外膨脹凸起,進而避免削弱第一環腔4的吸附力,一次不易脫落。
[0056] 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第一連接管5包括:第二環腔連接段,一端與 第三環腔18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段連通;第三環腔連接段,一端與第四環腔19連通,另一 端與負壓源段連通。
[0057] 本實施例中,通過第二環腔連接段和第三環腔連接段分別與第二環腔13和第四 環腔19連通,在給藥前在負壓的作用下通過3個部位對第二頂面8進行錨定,能夠更加有 效的約束第二頂面8,使其不能向外膨脹凸起,進而避免削弱第一環腔4的吸附力,一次不 易脫落。
[0058] 如圖6所示,本發明的再一個實施例中,優選的,還包括:環形墊25,用于防止在負 壓的作用下拉伸皮膚20過度,使皮膚20受損,設置在第一環腔4內。
[0059] 優選的,環形墊25透氣環形墊25。
[〇〇6〇] 環形墊25設置在第一環腔4內,當在負壓的作用下皮膚20被拉伸,但當皮膚20 拉伸到一定程度時頂在環形墊25上,因此避免了皮膚20拉伸過度對皮膚20造成損壞的問 題出現,環形墊25還可以設置在第二環腔13內,并與第一環腔4的一側壁或兩側壁固結在 一起,也可以將環形墊25的一面與第一頂面1固結在一起,即將環形墊25與第一頂面1通 過黏膠等貼合在一起;環形墊25還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環腔4中,但為節省篇 幅本實施例中對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中環形墊25上具體可以為帶透氣孔的環形墊25,這 樣才能夠有效的在負壓源的作用下將皮膚20抬起,當然環形墊25還可以為棉墊、無紡布墊 等,均可以保證透氣的前提下,避免了皮膚20拉伸過度對皮膚20造成損壞的問題出現。 [0061] 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 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經皮給藥裝置,包括: 第一頂面(1 ),以及設置在所述第一頂面(1)兩側并與所述第一頂面(1) 一側面固接的 環形外壁(2)和環形內壁(3),所述第一頂面(1)、所述環形外壁(2)和所述環形內壁(3)組 成第一環腔(4); 第一連接管(5),一端與所述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與負壓源連通; 中央環腔(6),用于放置藥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環腔(6 )包括第一環形壁(7 )和第二頂面(8 ),且所述第一環形壁(7 )通過第 一環形底面(9)與所述環形內壁(3) -端連接; 所述環形內壁(3)、所述第一環形底面(9)和所述第一環形壁(7)組成開口在第一頂面 (1)方向上的第一環形槽(10)。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環形壁(21)、第三環形壁(22)和第二環形底面(23); 所述第二環形壁(21)、所述第三環形壁(22)和所述第二環形底面(23)組成開口在第 二頂面(8)方向上的第二環形槽(24)。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四環形壁(11)和第二連接管(12),所述第四環形壁(11)和所述第二頂面(8)組成第 二環腔(13); 所述第一環形壁(7)、所述第四環形壁(11)和所述第二頂面(8)組成中央分環腔(14); 所述第二連接管(12) -端與所述第二環腔(13)連通,另一端負壓源連通。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連接柱(15 ),用于支撐所述第一連接管(5 ),設置在所述第二頂面(8 )上; 所述第一連接管(5)-端穿過所述連接柱(15)與所述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與負 壓源連通。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管(5)還包括: 負壓源連接段(16)和第一環腔連接段(17); 所述負壓源連接段(16)與所述第一環腔連接段(17)連通,且所述第一環腔連接段 (17) -端與所述第一環腔(4)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負壓源連接段(16)的連接處與所述第二 環腔(13)連通。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環腔連接段(17)的長度 大于所述第一環腔(4)與所述第二環腔(13)的水平狀態下的直線距離。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三環形壁(22)和第四環形壁(11); 所述第三環形壁(22 )和所述第二頂面(8 )組成第三環腔(18 );所述第四環形壁(11)和 所述第二頂面(8)組成第四環腔(19);且所述第二環腔(13)、所述第三環腔(18)和所述第 四環腔(19)等分設置在所述第二頂面(8)上。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管(5)包括: 第二環腔連接段,一端與所述第三環腔(18)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負壓源段連通; 第三環腔連接段,一端與所述第四環腔(19)連通,另一端與所述負壓源段連通。
9. 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環形墊(25), 用于防止在負壓的作用下拉伸皮膚(20)過度,使皮膚(20)受損,設置在所述第一環腔(4) 內。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經皮給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墊(25)具體為透氣環形 墊(25)。
【文檔編號】A61M37/00GK104056345SQ201310095217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陳剛, 王梅林 申請人:北京神州漢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